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劉大鈞丨周易古占法(大衍筮法)

 慧然 2023-08-25 發(fā)布于廣東

圖片

傳統(tǒng)觀點認為:《易》有三個要素—象、數(shù)、理。所謂“數(shù)”,主要指筮數(shù)。因為歸根到底,《周易》是一部筮書。若全面研究《周易》,只講解經(jīng)文而不談及筮數(shù),那是不行的。宋人朱熹特別認識到這點,所以在其《易學(xué)啟蒙》中專門講了占筮,并提出自己在這方面的新見解。

占筮,是怎樣形成的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頭說起。
有關(guān)占筮的具體記載,最早見于《尚書·洪范篇》:“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薄叭暧写笠伞\及卜筮”,“汝則從龜從筮”等。
可見在商周,已有了專職于此的“卜筮人”。然而這“卜”與“筮”并不是一回事。所謂“卜”,又叫“龜卜”,系指以灼燒龜甲的方式,根據(jù)龜甲灼后的裂紋而得兆,據(jù)兆以斷問事的吉兇,故《說文》曰:“卜,灼剝龜也,象灸龜之形,一曰象龜兆之從橫也?!饼敳分ㄗ蕴埔院蠹床灰娪谟涊d,其法久已亡佚失傳。
今天我們在這里介紹的是“筮”,又叫“占筮”。占筮法是以蓍草進行演算而得卦,通過分析所得卦的卦象和卦爻之辭而推斷問事的吉兇,故《說文》曰:“筮,《易》卦用蓍也?!闭俭叻ㄙ嚒断缔o》而得以保存下來。《系辭》乃是記錄占筮法最早,也是最權(quán)威的文獻?,F(xiàn)在,讓我們看一下《系辭》中記錄占筮之法的文字:
大衍之?dāng)?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媒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揚,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執(zhí)而后掛。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shù)二十有五,地數(shù)三十。凡天地之?dāng)?shù)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dāng)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dāng)萬物之?dāng)?shù)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
以上所引,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有關(guān)筮法最古、最完整的記錄,現(xiàn)試解于下:
大衍之?dāng)?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用以進行占筮演算的蓍草數(shù)共是五十根,實際運算用四十九根。“衍”與“演”字古通用。古人用蓍草算卦,稱為“衍算”,亦即“演算”。就像今天我們?nèi)苑Q小學(xué)生做數(shù)學(xué)題的本子叫“演草”一樣。
古人為什么要用五十根蓍草進行演算呢?自漢至今,眾說不一?!稘h書·律歷志》:“是故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也,三統(tǒng)三也,四時四也,合而為十,成五體。以五乘十,大衍之?dāng)?shù)也,而道據(jù)其一,其余四十九,所當(dāng)用也。”
按《漢書·律歷志》的說法,五十之?dāng)?shù)是由元始之象一,與春秋二,三統(tǒng)之三,四時之四相加而得十,再與此五體(象一、春秋二、三統(tǒng)三、四時四,及相合而成的十,共五體)相乘而得,即:
50= (1+2+3+4) ×5
《周易正義》釋此曰:“京房云'五十者,謂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其一不用者,天之生氣,將欲以虛來實,故用四十九焉’?!贝苏f與《易緯·乾鑿度》同,依京氏說,五十是由十日加十二辰,再加二十八宿而得,即:
50=10(日)+12(辰)+28(宿)
《周易正義》又引馬融之說:“馬季長云《易》有太極謂北辰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日月,日月生四時,四時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氣,北辰居位不動,其余四十九轉(zhuǎn)運而用也?!?/section>
依馬融說,五十是由太極、兩儀、日月、四時、五行、十二月、二十四氣相加而得。即:
50=1(太極)+2(兩儀)+2(日月)+4(四時)+5(五行)+12(月)+24(二十四節(jié)氣)。
《周易正義》并引荀爽之說:“荀爽曰:'卦各有六爻,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凡五十。《乾》初九“潛龍勿用”,故用四十九也’。”按荀爽之說,50=6(六爻)×8(八卦)+2(《乾》卦“用九”與《坤》卦“用六”)。
還引姚信說:“姚信曰:'天地之?dāng)?shù)五十有五者,其六以象六畫之?dāng)?shù),故減之而用四十九’?!?/section>
《周易集解》引崔憬曰:“艮為少陽,其數(shù)三;坎為中陽,其數(shù)五;震為長陽,其數(shù)七;乾為老陽,其數(shù)九;兌為少陰,其數(shù)二;離為中陰,其數(shù)十;巽為長陰,其數(shù)八;坤為老陰,其數(shù)六,八卦之?dāng)?shù)總有五十?!?/section>
《周易本義》釋《系辭》這段文字時,朱熹說:“大衍之?dāng)?shù)五十,蓋以河圖中宮,天五乘地十而得之,至用以筮,則止用四十九,蓋皆出于理勢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損益也?!?/section>
以上諸說,對“大衍之?dāng)?shù)五十”的來源,作了種種不同的解釋。在這些解說中,我們認為朱熹的解說較為得體。因為漢人將“五”當(dāng)作生數(shù)之極,以“十”作為成數(shù)之極。漢人此說,必有所本。這“大衍之?dāng)?shù)五十”當(dāng)初很可能是據(jù)生數(shù)“五”與成數(shù)“十”相乘而出。
至于為什么在實際演算時,取出一根蓍草不用,只用四十九根呢?由上面的引文看,這是古人始終沒有說清楚的問題。
朱熹看到前人的解釋都太牽強,便干脆說:“出于理勢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損益也?!薄@就更難捉摸了!這個問題,可闕疑待考。
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而后掛。
依據(jù)《周易正義》孔疏及朱熹《明筮》篇并邵雍、陸象山等其他宋人的解釋,試解以下這段文字:
把用于演算的四十九根蓍草,在手中任意分成兩份,以左手一份象天,右手一份象地,此謂之“以象兩”。而后從右手蓍草中任取一根,置于左手小指間,用以象征“人”,連同左右兩手象天地的蓍草,所謂“天、地、人”三才之道都有了,這就是“掛一,以象三”的意思。完成了這套程序之后,以四根蓍草為一組,先用右手一組組分數(shù)左手的蓍草,然后以同樣方式,再以左手分數(shù)右手的蓍草。這樣一組組分數(shù)完兩只手中的蓍草,即所謂“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揲,在此為數(shù)的意思,以四根蓍草為一組分數(shù)左右兩手蓍草,以象征四時。
分數(shù)完左右兩手的蓍草后,每只手中的蓍草必有余數(shù),或余一根,或二、三根,或余四根?!捌妗?,就是以四根蓍草一組分數(shù)完后的余數(shù)?!皥?zhí)”,宋人解做“勒”,就是將左手蓍草的余數(shù),置于左手無名指與中指間,將右手蓍草的余數(shù),置于左手中指與食指間。以這余數(shù)象征積余日而成閏月,此即所謂“歸奇于,以象閏”。
前后兩次閏月相去大約三十二個月,在五歲之中,故稱“五歲再閏”。以四根蓍草為一組,一組組分數(shù)完后,這時兩手蓍草的剩余數(shù)亦有一定規(guī)律:左手若余一根,則右手必余三根;左手若余兩根,右手必余兩根;左手若余三根,右手必余一根;左手若余四根,右手必余四根。這時,置于左手指縫間的剩余蓍草數(shù)(連同置于小指縫中象征“人”的那根)不是五根,就是九根。也就是說,這樣分完后,去掉余數(shù),左右手中的蓍草數(shù)還余四十四根,或四十根。
到這里,算是完成了以蓍草演算的第一道手續(xù),古人稱之謂“一變”。爾后將兩手的蓍草合在一起(四十根或四十四根)再分成兩份,與第一次分時一樣,將右手的蓍草取一根置于左手小指縫間,再用右手四四一組分左手的蓍草,隨后用左手以同樣方式去分右手的蓍草,其他手序亦同第一變。待第二變完成之后,兩只手中的蓍草若左手余一根,則右手必定余兩根;左手余兩根,右手必定余一根;左手若余三根,右手必余四根;左手若余四根,右手必余三根。第二變后置于左手指縫的著草余數(shù)之和(連同二變開始時取出的那一根蓍草)不是四根就是八根。這時左右兩手的蓍草總數(shù)在去掉此余數(shù)四或八之后,還將有四十根,或三十六根,或三十二根。演算的第二道手續(xù)至此結(jié)束,此謂之“二變”。然后將兩手的蓍草(四十根,或三十六根,或三十二根)再一次合在一起,爾后分成兩份,仍取右手一根放在左手小指縫間,用右手四四一組先數(shù)左手的蓍草,再用左手四四一組去數(shù)右手的蓍草,兩只手中的蓍草以四根為一組,一組組分數(shù)完后,其余數(shù)的處置亦完全同于一、二變。這時,左手若余一根蓍草,右手必余兩根;左手若余兩根,右手必余一根;左手若余三根,右手必余四根;左手若余四根,右手必余三根;其余數(shù)之和(連同開始從右手取出夾在左手小指的那根)不是四根便是八根。第三變至此結(jié)束。三變之后,兩手的蓍草總數(shù)在去掉此余數(shù)四或八之后,將會出現(xiàn)下面四種情況中的一種:(一)還余三十六根,(二)或三十二根,(三)或二十八根,(四)或二十四根。
再以四除之(取四象之意)一爻遂定:
36=4=9(此老陽之?dāng)?shù),以“——”表示)
324=8(此少陰之?dāng)?shù),以“--”表示)
284=7(此少陽之?dāng)?shù),以“——”表示)
244=6(此老陰之?dāng)?shù),以“--”表示)
老陽少陽之?dāng)?shù)在本卦中皆以卦畫“—”表示,老陰少陰之?dāng)?shù)皆以卦畫“一”表示。在變卦中,老陽卦畫由陽“—”變陰“-一”,老陰卦畫由陰“-”變陽“—”,其余少陰少陽不變。這就是“老變少不變”,此為占筮的一條重要原則。《周易》以變?yōu)檎?,故以老陽?shù)“九”作為卦中陽爻的標志,以老陰數(shù)“六”作為卦中陰爻的標志。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此講天地之?dāng)?shù)。由此可以看出,古人以陽數(shù)為奇數(shù),陰數(shù)為偶數(shù),陽數(shù)為天數(shù),陰數(shù)為地數(shù)。故稱一、三、五、七、九為天,稱二、四、六、八、十為地。
“天一”至“地十”這一段文字并不在此,原在《系辭》的“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此之謂也’”之下。有人據(jù)《漢書·律歷志》引《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shù)二十有五,地數(shù)三十,凡天地之?dāng)?shù)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弊C明班固所見《易》本中這段文字在此。因而據(jù)班固所引作了移正,有的今人并謂:“此例足以證明今本《系辭》中確有錯簡?!?/section>
但也曾有人指出:《漢書·律歷志》實本于劉歆《三統(tǒng)歷》,公孫祿曾斥劉歆“顛倒五經(jīng)”,是否即指《三統(tǒng)歷》中這樣的文字?由此看來,亦不可完全迷信班本而從之。今雖暫按班固之本講,然須說明于此。
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shù)二十有五,地數(shù)三十。凡天地之?dāng)?shù)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所謂“天數(shù)五”,指一、三、五、七、九這五個奇數(shù),亦即所謂“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同樣,“地數(shù)五”者,指二、四、六、八、十這五個偶數(shù),亦即“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共五個地數(shù)?!拔逦弧敝敢?、三、五、七、九這五個奇數(shù)與二、四、六、八、十這五個偶數(shù)而言?!跋嗟枚饔泻稀币痪?,自漢、唐以至于宋的講《易》者,多數(shù)解作奇數(shù)一與偶數(shù)六相合,偶數(shù)二與奇數(shù)七相合,奇數(shù)三與偶數(shù)八相合,偶數(shù)四與奇數(shù)九相合,奇數(shù)五與偶數(shù)十相合。漢人又將一、二、三、四、五這五個數(shù)看作“生數(shù)”,將六、七、八、九、十這五個數(shù)看作“成數(shù)”,因為六是由一加五而成,七是由二加五而成,以此類推,五為生數(shù)之極,十是成數(shù)之極,故又有說是以生數(shù)與成數(shù)相得而合者。近人直接作天數(shù)一、三、五、七、九相合為二十五,地數(shù)二、四、六、八、十相合為三十,天地兩數(shù)之合共五十五,此解亦通,但不能體現(xiàn)“五位相得”的精神。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dāng)期之日。
古人稱蓍草根數(shù)曰“策”,一根蓍草叫一策。如前所述,三變之后所余蓍草若為三十六策,則出老陽一爻?!肚坟砸岳详柕牟邤?shù)計算,一卦為六爻,以三十六策乘六,得二百一十六策,故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蓖瑯拥览?,若三變之后余二十四策,則出老陰一爻,以二十四策乘六,得一百四十四策,《坤》卦以老陰的策數(shù)計算,故曰:“《坤》之策,百四十有四?!?/section>
合《乾》《坤》兩卦之策共得三百六十,當(dāng)一年三百六十天之?dāng)?shù)。故曰:“凡三百有六十,當(dāng)期之日?!?/section>
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dāng)萬物之?dāng)?shù)也。
《周易》上下兩篇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中陽爻一百九十二,陰爻一百九十二。老陽每爻為三十六策,一百九十二爻共有多少策呢?
36策×192=6912策
同樣,老陰每爻二十四策,一百九十二爻的策數(shù)為:
24策×192=4608策
4608策+6912策=11520策
若以少陰少陽策數(shù)計算,其數(shù)亦同:
32策×192=6144策
28策×192=5376策
5376策+6144策=11520策
兩種方法計算,皆得“萬有一千五百二十”,古人就是利用這個策數(shù)作為代表世界萬物變化的數(shù)字。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
所為“四營”,是指一爻的生成須經(jīng)過四道程序的經(jīng)營演算才能得出?!吨芤准狻芬懣冏⒋嗽唬骸?#39;分而為二以象兩’,一營也;'掛一以象三’,二營也;'揲之以四,以象四時’,三營也;'歸奇于,以象閏’,四營也?!薄八臓I”的具體演算方法,一如上述。
經(jīng)過“四營”,才能出來一變。要經(jīng)過三變之后,才能得出一爻。一卦有六爻,故須“十有八變而成卦”。一卦由內(nèi)外兩個八卦之象組成,須有九變方可得三爻而成內(nèi)卦,內(nèi)卦出,有了卦體的一半,故曰:“八卦而小成?!币陨鲜恰断缔o》中有關(guān)占筮的記錄。
細讀這段文字,有的前人以為,像“分而為二”、“掛一”、“揲之以四”、“歸奇于抄”等,其說恐怕必有所本,可能為周人所傳。而“以象兩”“以象三”“以象四時”“以象閏”等看來則是當(dāng)時整理《系辭》者所作的發(fā)揮。至于三變后產(chǎn)生的“七”“八”“九”“六”,其“九”“六”變,“七”“八”不變,此說在《系辭》中并無確證,考之《左傳》、《國語》,書中幾個筮數(shù)“八”的卦例,依此說便很難講通,關(guān)于這點,我們在后面還要進一步討論。
這種于三變之后,將兩手揲余蓍草數(shù)被四除,然后得出少陰、少陽、老陰、老陽之?dāng)?shù)的方法,為漢、唐及部分宋人所用,稱為謂“過揲法”。宋人朱熹既重此法,更重另一為漢、唐、宋人所用的“掛法”,以求少陰、少陽、老陰及老陽之?dāng)?shù)。
所謂“掛執(zhí)法”,系指用勒于左手指間的蓍草余數(shù),以定陰陽老少之?dāng)?shù)。我們在前面已經(jīng)知道:第一變后于左手指間的蓍草總數(shù)(即所謂“掛數(shù)”)不是五根就是九根。第二變與第三變后,其掛劫數(shù)不是四根就是八根。這樣,在三變中掛劫數(shù)無非有四種情況:
5——奇數(shù)(五中只含有一個四)
4——奇數(shù)(四中只含有一個四)
8——偶數(shù)(八中含兩個四)
9——偶數(shù)(九中含兩個四)
他以蓍草余數(shù)中含有幾個四(象征四時)來定奇偶。再以此奇偶之?dāng)?shù)定陰陽老少。
譬如按“掛抄法”,若三變之后,左手指縫中的蓍草余數(shù)(掛抄數(shù))皆為奇數(shù),則定此爻為老陽;若三變后,掛執(zhí)數(shù)皆為偶數(shù),則定此爻為老陰;若三變后掛數(shù)一奇二偶,則定此爻為少陽;若一偶二奇,則定此爻為少陰。然后以此法經(jīng)十八變而定六爻。其實,無論用這種“掛劫法”也罷,用“過揲法”也罷,其求得的結(jié)果皆同。也就是說,用“過揲法”求得的是老陽之?dāng)?shù),用“掛劫法”同樣也得老陽之?dāng)?shù)。例如用“過揲法”求得策數(shù)為三十六策,而后被四除,得“九”,“九”為老陽之?dāng)?shù)。用“掛法”則第一變得蓍草余數(shù)為五,五中含有一個四,是為奇數(shù)。第二變得蓍草余數(shù)為四,自是奇數(shù),第三變也只能得四,為奇數(shù),三變皆奇數(shù),是為老陽之?dāng)?shù)。然而三奇數(shù)之和為十三策(第一變蓍草余數(shù)為五,第二、三變各為四,故其和為十三),四十九策去十三策,正得三十六策。即:
13策(老陽掛劫數(shù))=5策(一變奇數(shù))+4策(二變奇數(shù))+4第(三變奇數(shù))
36策(老陽過揲數(shù))=49策-13策(老陽掛力數(shù))
其余老陰及少陰少陽之?dāng)?shù)的求法,皆同此理。
“過揲法”與“掛法”雖然求得的結(jié)果一樣,但考之于《系辭》,當(dāng)以“過揲法”為確。朱熹強調(diào)“掛法”,而貶抑“過揲法”是不恰當(dāng)?shù)摹K凇兑讓W(xué)啟蒙》卷三中說:“掛之?dāng)?shù),乃七、八、九、六之原。而過揲之?dāng)?shù),乃七、八、九、六之委。其勢又有輕重之不同。而或者乃欲廢置掛,而獨以過揲之?dāng)?shù)為斷,則是舍本而取末,去約以就繁,而不知其不可也,豈不誤哉!”朱熹“掛劫之?dāng)?shù),乃七、八、九、六之原”之說顯然不符合《系辭》中有關(guān)筮法的論述?!断缔o》說:“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dāng)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dāng)萬物之?dāng)?shù)也?!边@里,《系辭》的作者很明白地告訴我們,乾卦的策數(shù)是由揲數(shù)三十六策與六爻相乘而得“二百一十有六”(解見前),坤卦的策數(shù)是由揲數(shù)二十四策與六相乘而得“百四十有四”。并以此揲數(shù)得出的兩卦之和,“凡三百有六十,當(dāng)期之日”,代表一年三百六十天。
特別是《系辭》中“揲之以四,以象四時”,這句話更是清楚明白地說出了定陰陽老少以揲數(shù)為準,也就是以三變中四四一組分數(shù)出的蓍草數(shù)為準。朱熹“掛抄法”中賴以計算陰陽老少,置于左手指縫間的蓍草余數(shù),在《系辭》作者的心目中,只是個“歸奇于以象閏”的作用,無非是“當(dāng)期之日”中的余閏之?dāng)?shù)而已!朱熹不能明察于此,棄過揲之?dāng)?shù)而用掛劫余數(shù)求陰陽老少,而且把掛劫余數(shù)看作是“七、八、九、六之原”,此說顯然違背《系辭》之旨,以至引起后人的非議。
通過上面的探討,我們明白了用蓍草占筮的方法。但緊接著遇到的一個問題是:由蓍草演算,三變定一爻,十八變而出一卦,但這一卦六爻的筮數(shù)不見得一樣,可能有的爻得老陽之?dāng)?shù)九,有的爻得老陰之?dāng)?shù)六。有的交為少陰少陽之?dāng)?shù)八、七等,各不相同。然而《系辭》的作者,并沒有講“十有八變而成卦”后,怎樣根據(jù)所得卦的變爻和不變爻來考定和推斷占事的吉兇。這工作漢、唐人亦未細談,一直到了宋朝,才由朱熹完成,這就是他在《易學(xué)啟蒙》卷四講的“變占”法:
凡卦六爻皆不變,則占本卦彖辭。而以內(nèi)卦為貞,外卦為悔。
一爻變,則以本卦變爻辭占。
二爻變,則以本卦二變爻辭占,仍以上爻為主。
三爻變,則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辭,而以本卦為貞,之卦為悔。前十卦
主貞,后十卦主悔。
(凡三爻變者,每卦能變出二十卦,其“前十卦”,指初爻不變者?!昂笫浴保瑸槌踟匙冋?。若變卦在前十卦中,則以兩卦之《彖》辭解占,以本卦《彖》辭為主。若變卦在后十卦中,則以變卦《彖》辭為主(詳可參看《周易概論·關(guān)于卦變》所附《卦變圖》中:“凡三陰三陽之卦各二十,皆自《泰》、《否》而來”之例)。此說為朱熹之言,于古無征。)
四爻變,則以之卦二不變爻占,仍以下爻為主。
五爻變,則以之卦不變爻占。
六父變,則《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象辭。
這就是所謂“變占”法。因為一卦演成之后,無論有無變爻,無非是如下七種情況的一種:(一)六爻皆不變,(二)一個爻變,(三)兩個爻變,(四)三個爻變,(五)四個爻變,(六)五個爻變,(七)六爻全變。不會再有第八種情況出現(xiàn)。
來源:《周易納甲筮法》,劉大鈞著。轉(zhuǎn)自河洛學(xué)社。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色婷婷亚洲精品综合网|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午夜福利视频偷拍91|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日韩午夜福利高清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首页中文字幕亚洲| 成人日韩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午夜色午夜视频之日本| 丰满少妇被猛烈插入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 青青操日老女人的穴穴|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人妻中文| 国产一区欧美一区日韩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视频频道| 东京热电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 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顽频 | 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色区韩国| 国产又粗又硬又大又爽的视频| 又黄又色又爽又免费的视频| 欧美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 男人和女人草逼免费视频| 91午夜少妇极品福利| 在线观看欧美视频一区|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免费高清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老司机精品国产在线视频|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九九| 91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亚洲| 日本少妇aa特黄大片| 国产又粗又硬又长又爽的剧情| 麻豆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视频日韩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福利新区一区二区人口|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