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小說里,還是在古裝劇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賣身葬父”的橋段,像《水滸傳》中的閻婆惜,就是“賣身葬父”跟了宋江,不但安葬了父親,也算給自己找了個保障。還有《唐伯虎點秋香》里的唐伯虎為了進華府追求秋香,也上演了賣身葬父的橋段。 其實在古代,賣身葬父的情況并不少見,很多人不禁疑惑,既然父親都已經(jīng)過世了,為什么不直接挖個坑埋了,讓他早點入土為安呢? -1-
若是事情這么簡單,朱元璋小時候就不用為了安葬父親,四處磕頭求人了。 公元1343年,朱元璋的家鄉(xiāng)發(fā)生了幾十年難得一遇的大旱災,次年又接連發(fā)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都在貧病交加中相繼離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活了下來。 朱家本就一貧如洗,根本沒錢買棺材和辦理后事,更沒有地可以給父母下葬。于是朱元璋就和二哥一起去給東家劉德磕頭,苦苦哀求他賞一小塊地給他們安葬父母和大哥。 結(jié)果劉德非但沒有給他們一塊地,還對他們?nèi)蚰_踢,罵他們是喪門星,也不再用他們干活了。最后還是同鄉(xiāng)劉繼祖看不下去了,好心把自家荒廢的一塊地給了朱元璋,他們這才安葬了父母和大哥。 所以在朱元璋稱帝后,一直感恩當年劉繼祖的恩情,雖然劉繼祖已經(jīng)去世,但朱元璋還是追封他為義惠侯,侯爵可世襲,蔭及子孫。 可見在古代“一塊地”都可以難倒英雄好漢,縱觀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農(nóng)民的土地最終都會一步步被蠶食,最終成為苦力,土地最后都會集中在大地主手中。 本就坐擁百畝良田的地主們,平日里都能儲備很多糧食,古時候人們都是看天吃飯,趕上旱災糧食顆粒無收,地主的糧食就會高價賣給家無余糧的農(nóng)民,農(nóng)民早就被朝廷的賦稅剝奪得沒錢了,只能拿自己的土地作抵押,久而久之所有土地都被地主們名正言順,又合理合法地奪走了。 古代的窮人真的可以窮到?jīng)]有“葬身之地”,劉繼祖對朱元璋“一塊地”的恩德,為他的子孫帶來了近300年的榮華富貴,這確實是善有善報! -2- 還有一點,就是古人講究“百善孝為先”,父母去世了,即便家中有地,也不能把父母隨便埋葬了,而是要按照喪葬習俗來操辦父母的喪事,而買棺材、隨葬品、辦喪事都需要花錢。 子女們要是給父母的喪事辦得不體面,也會被人戳脊梁骨,所以子女們哪怕砸鍋賣鐵,甚至賣身,也要給父母的身后事辦好,旁人還會覺得這是子女大孝的體現(xiàn)。 這也是古人受到《二十四孝》中董永賣身葬父故事的影響,董永少年喪母,其后父親又亡故,董永只能賣身到一富貴人家為奴,來換取父親的喪葬費用。 古代宣揚的就是董永“賣身葬父"這種大孝行為,所以后世那些沒錢為父母操辦葬禮的人,也都效仿。 回望歷史,有些人可能覺得古人太注重形式,死者已逝,活著的人不是更重要嗎?但古人這種孝的美德和行為其實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是封建社會讓這些窮苦的人想要盡孝,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畢竟古代講究的是入土為安,哪個子女忍心見父母死無葬身之地?哪個子女不希望把父母的喪事辦好,讓他們可以體面地離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