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也是葫蘆科植物的果實,也叫香瓜、甘瓜或果瓜,也是夏季應市的瓜果?!侗静菥V目》對甜瓜作了詳細的記載:“甜瓜,北土中州種蒔甚多。二、三月種下,延蔓而生、葉大數(shù)寸,五、六月花開黃色,六、七月瓜熟,其類甚繁,有團有長,有尖有扁,大或徑尺,小或一捻,其棱或有或無,其色或青或綠,或黃斑糝斑,或白路黃路,其瓤或白或紅,其字或黃或赤,或白或黑。甜瓜子曝裂取仁,可充果食”。 甜瓜從瓜肉到瓜子、瓜蒂、花、葉都可入藥,但一般人很少關注到。 中醫(yī)認為甜瓜的肉味甘性寒,《本草綱目》則認為其“甘,寒,滑,有小毒”。李時珍所謂的“滑”并不屬于四氣五味,可能是指“滑腸”,即導致腹瀉。所以,《本草衍義》說:“甜瓜,多食未有不下痢者,為其消損陽氣故也”,其中的“下痢”即下利、腹瀉。是說甜瓜因為性寒,容易傷脾陽,所以多吃后會導致人腹瀉、大便次數(shù)增多。所以體虛怕冷、腸胃較弱、容易腹瀉的人不宜多吃香瓜?!妒朝煴静荨犯^:“多食令人陰下濕癢生瘡,動宿冷病,癥癖人不可食之,多食令人惙惙虛弱,腳手無力?!备嬲]人們,甜瓜不宜多吃,多吃并無益處。 但甜瓜有清暑熱,解煩渴,利小便的作用,對于內熱津傷導致的口渴、大便干結、腹脹、小便短少癥狀則有治療作用。所以,《食療本草》謂其能“止渴,益氣,除煩熱,利小便,通三焦壅塞氣”。另外,《嘉佑本草》謂其能“主口鼻瘡”,可能與其甘寒清熱有關,但《滇南本草》所謂“治風濕麻木,四肢疼痛”的功用就不好理解了。 甜瓜的瓜蒂是一味催吐的藥物,催吐作用強烈。以瓜蒂為主的瓜蒂散最初見于《傷寒雜病論》。方中用甜瓜蒂和炒黃的赤小豆各半,搗磨成細末,用于涌吐痰食。主治痰涎宿食填塞上脘,胸中痞硬、懊惱不安,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舌苔厚膩,寸脈微浮者。一次的用量一錢匕(大約2克)。服用時,先用香豉一合(約9克),用熱湯七合(700毫升)煮作稀糜,去滓,取適量糜汁調瓜蒂散,一次性服下。如不吐再少少增加瓜蒂散的量,直到得吐為止。此后歷代的醫(yī)籍中也有叫“瓜蒂散”的方劑,有的加了山梔、秫術、人參、甘草、雄黃甚至輕粉等藥,但瓜蒂仍是催吐的主藥。 因瓜蒂有毒,所以張仲景在使用時,很注意用量,以一錢匕(瓜蒂的用量為1克)起步,“不吐者,少少加”。若過量使用,涌吐過甚,會傷害人的胃腸乃至正氣。另外,用瓜蒂催吐時,不能同時用止吐藥。據(jù)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郝萬山教授介紹,曾經有用瓜蒂散同時用西藥止吐藥,結果導致患者死亡的案例。 瓜蒂還有去鼻息肉的作用,很多中醫(yī)醫(yī)籍對此均有記載,如明《本草蒙筌》記載:“鼻內息肉,和羊脂油搗,敷患處, 日 三次,久旋消溶”。 甜瓜的籽即甜瓜子味甘性寒,具有散結、消瘀、清肺、潤腸的作用?!睹t(yī)別錄》謂其“主腹內結聚,破潰膿血,最為腸、胃、脾內壅要藥”。古代將其作為治療“腸癰”(闌尾炎一類)的要藥。其清肺、化痰作用可治療肺膿瘍、慢性支氣管炎等病癥。其潤腸作用可治療便秘、腹脹。 有報道稱甜瓜的瓜子有促進骨折愈合的作用,每天2次,每次服6克甜瓜子粉后,骨折愈合時間比同類骨折平均提前15~20天。其促進骨愈合可能其散瘀作用有關。 甜瓜的花可治療心痛、咳嗽。甜瓜的葉也是一味良藥,《本草綱目》謂:“人無發(fā),搗汁涂之即生”?!妒朝煴静荨芬仓^:“生搗汁(涂),生發(fā)。研末酒服,去瘀血。治小兒疳”。《滇南本草》謂其“煎湯洗風癩”,風癩就是麻風病一類的皮膚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