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證是以頭部或肢體搖動顫抖,不能自制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病證。輕者表現(xiàn)為頭搖動或手足微顫,重者可見頭部振搖,肢體顫動不止,甚則肢節(jié)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本病又稱“振掉”、“震顫”、“顫振”。根據(jù)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西醫(yī)學中震顫麻痹、肝豆狀核變性、小腦病變的姿位性震顫、特發(fā)性震顫、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凡具有顫證臨床體征的錐體外系疾病和某些代謝性疾病,均可參照本篇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及治療原則: 顫證病在筋脈,與肝、腎、脾等臟關(guān)系密切。由于年老體虛、情志過極、飲食不節(jié)、勞逸失當導致氣血陰精虧虛,不能濡養(yǎng)筋脈;或痰濁、瘀血壅阻經(jīng)脈,氣血運行不暢,筋脈失養(yǎng);或熱甚動風,擾動筋脈,而致肢體拘急顫動。本病初期,本虛之象并不明顯,常見風火相扇、痰熱壅阻之標實證,治療當以清熱化痰、息風為主;病程較長,年老體弱,因其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等本虛之象逐漸突出,治療當滋補肝腎,益氣養(yǎng)血,調(diào)補陰陽為主,兼以息風通絡。治療應重視補益肝腎,治病求本。 辨證論治: 1.風陽內(nèi)動證 證候:肢體顫動粗大,程度較重,不能自制,眩暈耳鳴,面赤煩躁,易激動,心情緊張時顫動加重,伴有肢體麻木,口苦而干,語言遲緩不清,流涎,尿赤,大便干。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 病機:肝郁陽亢,化火生風,擾動筋脈。 治法:鎮(zhèn)肝熄風,舒筋止顫。 方藥:天麻鉤藤飲合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 常用藥:天麻、鉤藤、石決明、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鎮(zhèn)肝熄風止顫;生地黃、白芍、玄參、龜板、天門冬育陰清熱,潛陽息風;懷牛膝、杜仲、桑寄生滋補肝腎;黃芩、山梔清熱瀉火;夜交藤、茯神寧心安神。 2.痰熱風動證 證候:頭搖不止,肢體震顫,重則手不能持物,頭暈目眩,胸脘痞悶,口苦口黏,甚則口吐痰涎。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質(zhì)紅,舌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 病機:痰熱內(nèi)蘊,熱極生風,筋脈失約。 治法:清熱化痰,平肝熄風。 方藥:導痰湯合羚羊鉤藤湯加減。 常用藥:半夏、膽南星、竹茹、川貝母、黃芩清熱化痰;羚羊角、桑葉、鉤藤、菊花平肝熄風止顫;生地、生白芍、甘草育陰清熱,緩急止顫;橘紅、茯苓、枳實健脾理氣。 3.氣血虧虛證 證候:頭搖肢顫,面色晄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動則氣短,心悸健忘,眩暈,納呆。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紅,舌苔薄白滑,脈沉濡無力或沉細弱。 病機:氣血兩虛,筋脈失養(yǎng),虛風內(nèi)動。 治法:益氣養(yǎng)血,濡養(yǎng)筋脈。 方藥:人參養(yǎng)榮湯加減。 常用藥:熟地、當歸。白芍、人參、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氣養(yǎng)血;肉桂助陽,鼓舞氣血生長;天麻、鉤藤、珍珠母平肝熄風止顫;五味子、遠志養(yǎng)心安神。 4.髓海不足證 證候:頭搖肢顫,持物不穩(wěn),腰膝酸軟,失眠心煩,頭暈,耳鳴,善忘,老年患者常兼有神呆、癡傻。舌質(zhì)紅,苔薄白,或紅降無苔脈象細數(shù)。 病機:髓海不足,神機失養(yǎng),肢體筋脈失主。 治法:龜鹿二仙膏合大定風珠加減。 常用藥:龜板、鱉甲、生牡蠣、鉤藤、雞子黃、阿膠育陰潛陽,平肝熄風;枸杞子、鹿角、熟地、生地、白芍、麥冬、麻仁補益肝腎,滋陰養(yǎng)血潤燥;人參、山藥、茯苓健脾益氣,化生氣血;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陰以安神。 5.陽氣虛衰證 證候:頭搖肢顫,筋脈拘攣,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懶言,動則氣短,自汗,小便清長或自遺,大便溏。舌質(zhì)淡,舌苔薄白,脈沉遲無力。 病機:陽氣虛衰,失于溫煦,筋脈不用。 治法:補腎助陽,溫煦筋脈。 方藥:地黃飲子加減。 常用藥:附子、肉桂、巴戟天補腎溫陽;山萸肉、熟地黃補腎填精;黨參、白術(shù)、茯苓、生姜補氣健脾,祛痰除濕;白芍、甘草緩急止顫。 |
|
來自: 松子松019 > 《中醫(yī)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