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蛇屬1.青脊蛇(學名:Achalinus ater)是游蛇科脊蛇屬物種,鼻間鱗溝長于前額鱗溝,前顆鱗兩枚均入眶,下唇鱗5或6,前3對切前頷片,背鱗通身23行,均起棱,腹鱗160-170。背腹面為一致的黑褐色,腹鱗游離緣色淺。 生活于海拔1600-1900m地區(qū),穴居,分布于貴州。 2.臺灣脊蛇為游蛇科脊蛇屬的爬行動物,是臺灣的特有物種。分布于中國臺灣本島。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臺灣中部。 3.海南脊蛇(學名:Achalinus hainanus)為游蛇科脊蛇屬的爬行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于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海南島尖峰嶺。 4.井崗脊蛇,拉丁種名是 jinggangensis,江西井崗山 5.美姑脊蛇(學名:Achalinus meiguensis)是游蛇科、脊蛇屬的一種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于四川等地,生活習性為穴居。 6.阿里山脊蛇(Achalinus niger Maki,1931)是游蛇科脊蛇屬的一種動物。主要分布臺灣全島1000公尺以上山區(qū),喜歡棲息森林底層落葉堆。 7.棕脊蛇(Achalinus rufescens Boulenger,1888)是游蛇科脊蛇屬的一種動物。鼻間鱗溝長于前額鱗溝,下唇鱗5,前3對切前頷片,腹鱗136-165;背面棕褐色,有一深棕色脊紋,腹面米黃色。 8.黑脊蛇,是有鱗目蛇亞目游蛇科。體形小,全長500毫米左右,呈圓柱形,頭較小,與頸區(qū)分不明顯。吻鱗小,近三角形,高小于寬,從背面僅能見其上緣。生活時,頭背近黑色,體背棕褐色。背脊正中有1條深黑色縱線紋,線紋寬占脊鱗及其左右相接背鱗各半,從頂鱗后緣向后延伸至尾末端。腹面色淺。雄性個體細長,下唇鱗及頷片有疣粒。 黑脊蛇分布在中國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廣東。國外分布于日本。棲息于丘陵、山區(qū)林下,穴居。在廣東曾于南嶺自然保護區(qū)乳陽管理站的五指山(海拔500 m)采到。卵生,剖檢4-9月采自福建崇安的6條雌蛇,有不同發(fā)育期的卵粒2-7枚。捕食蚯蚓。 黑脊蛇在中國甘肅省以前報道僅分布于隴南地區(qū),省外廣泛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種群數(shù)量較多;受威脅等級:無危LC;該物種已被列人中國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瘦蛇屬1.綠瘦蛇(學名:Ahaetulla prasina)是游蛇科,瘦蛇屬輕毒性后溝牙毒蛇。體型極細而長,長可達1.5米。頭較窄長,與頸區(qū)分極明顯;吻端略圓而平扁,超出下領;眼大,瞳孔呈一橫縫;頰區(qū)呈一凹槽;軀干瘦長側(cè)扁,尾甚長而細。背面鮮綠色,腹面淡綠色,腹鱗及尾下鱗前段側(cè)棱白色,呈二縱線紋。有4亞種。 多于樹林及灌木叢中活動,日行性強,視力極佳,行動迅速。捕食蛙、蜥蜴及小鳥。卵胎生,每年2次交配期。分布于中國、印度、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腹鏈蛇屬1.無顳鱗腹鏈蛇(學名:Amphiesma atemporalis)為游蛇科腹鏈蛇屬的爬行動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香港、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地,其標本采集自山區(qū)路邊。其生存的海拔范圍為416至209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越南北部。 2.黑帶腹鏈蛇(Amphiesma bitaeniata (Wall,1925))是游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動物。 3.白眉腹鏈蛇(Amphiesma boulengeri (Gressitt,1937))是游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動物。小型游蛇,全長0.5m左右,體尾細長;頭背棕褐,密布黑色蟲紋,有2鑲黑邊的淺色頂斑;眼后有2白色眉紋,后延至枕側(cè),與體側(cè)淺色縱紋相連。 4.銹鏈腹鏈蛇(Amphiesma craspedogaster (Boulenger,1899))是游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動物。背面黑褐色,背側(cè)有二行鐵銹色縱紋。分布于河南、山西、陜西、甘肅、四川、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 5.棕網(wǎng)腹鏈蛇(Amphiesma johannis (Boulenger,1908))是游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動物。鼻間鱗前端較窄,鼻孔位于近背側(cè);腹鱗156-175,具鏈紋。 6.卡西腹鏈蛇(Amphiesma khasiensis (Boulenger,1890))是游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動物。背面暗灰色或黑褐色,有或無不明顯的背側(cè)淺色縱紋,或呈不連續(xù)的點線。 7.瓦屋山腹鏈蛇(Amphiesma metusia Inger, Zhao, Shaffer, and Wu,1990)是游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動物。 8.臺北腹鏈蛇(學名:Amphiesma miyajimae)是游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動物。俗名臺北游蛇、金絲蛇,是臺灣的特有物種。分布于臺灣本島,一般棲息于低海拔山區(qū)以及活動于森林底層、灌叢、草叢或山區(qū)步道上。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10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臺灣臺北。 9.腹斑腹鏈蛇(Amphiesma modesta (Gunther,1875))是游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動物。分布于云南(盈江、騰沖、孟連、隴川)、貴州(羅甸)、廣西(田林)。 10.八線腹鏈蛇(學名:Amphiesma octolineata)為游蛇科腹鏈蛇屬的爬行動物,俗名八線游蛇。云貴高原及川西山區(qū)各種靜水水域及其附近常見的一種中型游蛇。背面黑褐為主,呈深淺相間的若干縱紋,常有腹鏈,腹鏈外側(cè)常呈淺紅色縱紋。背鱗最外行平滑,每一鱗片后端略有缺凹。 11.麗紋腹鏈蛇(Amphiesma optata (Hu and Zhao,1966))是游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動物。小型游蛇,背面黑褐色,有約為等距排列、長短相間的黃色橫斑。 12.雙帶腹鏈蛇(學名:Amphiesma parallela)為游蛇科腹鏈蛇屬的爬行動物。 13.平頭腹鏈蛇(Amphiesma platyceps (Blyth,1854))是游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動物。分布于西藏(聶拉木、墨脫) 14.坡普腹鏈蛇(Amphiesma popei (Schmidt,1925))是游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動物。在中國大陸,主要分布于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方,常棲息于低山區(qū)流溪或其他水體。其生存的海拔范圍為281至92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海南島那大。 15.棕黑腹鏈蛇(學名:Amphiesma sauteri)是游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動物,俗名棕黑游蛇、梭德氏游蛇。主要是廣泛分布于全臺灣10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山區(qū)、丘陵 、草原、墾地、樹林中,數(shù)量仍普遍。繁殖方式 卵生。 習 性 日、夜均會活動,主要以晨昏為主,普遍棲息于潮濕地帶,如水邊,溝渠內(nèi),性情極為溫馴,尚無保育問題,如果可以提供穩(wěn)定的食物來源,本種頗適合當成寵物飼養(yǎng)。 16.草腹鏈蛇(學名:Amphiesma stolatum)為游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中小型無毒蛇。頭橢圓形。頭頸部黃褐色或紅褐色,體尾背面黃褐色,體背兩側(cè)各有1道淺色縱紋,自頸后延伸至尾末,身體前段縱紋較為模糊,體中后段較為明顯。棲息于平原、丘陵、低山靠近水源之處。主要捕食蛙類、魚類等。在中國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中國以外分布于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 17.緬北腹鏈蛇(Amphiesma venningi (Wall,1910))是游蛇科腹鏈蛇屬的一種動物。分布于緬甸以及中國大陸的云南等地,一般棲息于山澗溝邊。 18.東亞腹鏈蛇(拉丁學名Amphiesmavibakari)是游蛇科腹鏈蛇屬,主要分布在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