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出》一章,重在辯論有無之別,從而導出超乎有無之涅槃境。站在般若的角度上講,所有“有”並非實有,所謂“無”也並非真無,只是就方便角度而立言罷了。緣剎那生滅不息之萬有,前一剎那與後一剎那之間已經判然不同,因而此有即非真有。然而此有雖非真有,然亦不等同於無,因而佛典創(chuàng)言一“空”字。而此處的“空”亦非真空,而是當體即空,所謂當體即空,乃是此物無自性也。般若如此,涅槃亦然,因而僧肇認為涅槃“有既有矣,不得不無;無自不無,必因於有”,“有無之外別有妙道,非有非無謂之涅槃”。 僧肇的《涅槃無名論》本來是據姚興和姚嵩問答涅槃所說的話加以發(fā)揮而成,論前《奏秦王表》即交代清楚了。論文中也有糾正姚興所說的地方,不過因為是對待帝王,措辭委婉些罷了。 姚興對涅槃的看法有三點:(1)涅槃不應分為有餘、無餘二種,因為涅槃無神思,達到究竟,自不能再有區(qū)別。如有區(qū)別,就有名言,而涅槃則是離名言的。僧肇認為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另方面應該看到得涅槃的人還有三乘的差異,因此所得涅槃也應該有區(qū)別。(2)得涅槃理應有一過程,比方斷惑,要逐漸的斷,這就牽涉到了頓悟和漸悟的問題。一下子斷盡是頓,逐漸斷盡是漸。僧肇認為應該是先漸后頓。在八地以前是有階次的,到八地以上得無生法忍即可任運自在;因此,雖然般若本身是要達到無餘(無名),但就能得的方面說,還是有層次、有區(qū)別的。(3)涅槃應該有得者,如果一切都空,那么能得之人是誰呢?僧肇認為,這種看法也是人之常情,但實際上,如果理解了涅槃真義,就不會再產生這些分別。 僧肇學說的要點,見於《肇論》者大概如此。另外在《維摩詰經》的注釋中還有一些零星說法,與此論無甚出入。羅什門下能傳其學的有多方面,有的傳《法華》,有的傳《涅槃》,有的傳《成實》等等。但以傳'四論’或'三論’來說,最純粹的當然還推僧肇。僧肇之後,傳承即無可考。此外,曇影曾注解《中論》,當時很有名,道融講《中論》也很受時人推崇,但他們的傳承,都無可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