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明靈觀如是,水清映月本來心 聆聽音樂,開啟一段心靈之旅 譬如有人種于樹木,彼種樹已即日生芽,彼樹一日上下各生長一由旬。復有一人,亦復種樹不得其所,風動不生移置異處?!笸醮鹧裕骸拔椅磳徶笧槲艺f,何等大人種此樹耶?”雞鳥告王:“如此人者,照明世間名無上士,當度一切眾生生老病死?!蓖鯊蛦栄裕骸氨耸呛稳朔N樹不生?彼作何等不善之業(yè)不生?當為我說?!B答王言:'彼是提婆達多種樹不生,無少善根樹云何生?” ——《僧 伽 吒 經(jīng) 卷三》 這段經(jīng)文是佛 陀對藥 上 菩 薩所說的,故事大意是這樣的: 一個人剛把樹種下去,即日就發(fā)芽了,一天之內(nèi)竟然長得無比茂盛,令人驚嘆,而另一個人種樹卻不得其所,“風動不生移置異處”,于是忿忿不平地和前者起了沖突,還鬧到國王那兒去了。幾經(jīng)波折,終于從一只神奇的鳥那里得知種樹差異懸殊的原因:前者是救度一切眾生解脫生死苦海的“照明世間無上士”(“無上士”是“佛”的一個稱謂),后者則是典故中曾經(jīng)因“出佛身血”而墮落地獄的提婆達多。 讀完這個故事,我被極大地震撼了! 心中頓時豁然開朗——天啊,連種樹這樣普通的事情,樹能不能長得好,都得仰仗于種樹人的“善根福德”(其實就是能量水平的高低),更何況是世間的事業(yè)、婚姻、健康和對孩子的教育呢? 這個故事,不就呼應了中國老祖宗傳遞了幾千年的大智慧—— “厚德載物”嗎? 所以,想做成任何事,尤其是教育好孩子這樣的終生事業(yè),提升自身的能量(厚德)才是硬道理?。?/span> 霍金斯的能級表 生活中,不乏精通多個領(lǐng)域,在很多方面都達到爐火純青境界的精英人士,當然,也有不少“種花花死,養(yǎng)鳥鳥亡”的愣頭青。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說到底,是能量級別的高低差異! 如果說宇宙是全息的,那么“一顆露珠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式的思維確實可行。 想起一位老師經(jīng)常提到的例子:他發(fā)現(xiàn),在他們學校教書教得好的老師,做飯也很好吃。 從一件極微小的事情,哪怕是觀察你如何掃地、如何洗碗,都可以瞥見你內(nèi)在的品質(zhì)和綜合的素養(yǎng)——是樂于奉獻,一絲不茍,有條有理,注重細節(jié),還是不情不愿,馬馬虎虎,蒙混過關(guān),粗枝大葉…… 一些大公司“飯局見人品”的錄用新人的不成文的“考試”,也恰恰印證了這個觀點:于細微處所體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正是你在做一些“大事”“正事”時會呈現(xiàn)出來的。 這些,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03 把內(nèi)在能力和品質(zhì)遷移到教育孩子上會怎樣? 一個人在某個領(lǐng)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那么他也不難在他感興趣的其他領(lǐng)域取得斐然的成績。這樣的人確有人在,著名的漫畫家蔡志忠先生就是這樣的“牛人”,畫漫畫畫到?jīng)]有對手,玩橋牌取得亞洲冠軍,還有數(shù)學、物理等等領(lǐng)域均達到頂尖的水平。因為很多門類內(nèi)在的精髓是相通的,精通一門,其他的就變得容易的了,“一通百通”。 相反,一個人如果是“養(yǎng)花花死,養(yǎng)鳥鳥亡”的狀態(tài),從簡單事務中可見他的還無法照見事物運作的規(guī)律,或是做事不夠用心,這種慧力或品質(zhì)也會體現(xiàn)在日常的工作或企業(yè)的運作上,所以暫時是不適合被委以重任的。 這些都是內(nèi)在能力和品質(zhì)的遷移,同樣是以一枚露珠“折射”出太陽的光輝。 可想而知,“一通百通”的人,其實是具備了較高的能量水平,如果他去教育孩子,相信也能展現(xiàn)出非凡的智慧;而后者則因為自身的限制,可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出現(xiàn)較多的卡點——可惜往往無法照見這個事實,而把指責的矛頭對準孩子,這種情況令人難過,卻又是普遍存在的,畢竟,社會上還是“流俗眾,仁者?!?。 蔡志忠先生曾經(jīng)在一個訪談節(jié)目中提到過自己的女兒。女兒在很小的時候曾經(jīng)問過他某個問題,他回答:孩子,你自己有腦子,你思考決定就好! 不干涉,不控制,這不是每個父母都會具備的“不管教的勇氣”。 蔡志忠先生還表示,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要忍住不說,而要等孩子作對的時候,再去及時地肯定她。這其實是為孩子輸入正面的信念(不給孩子輸入負面的“木馬程序”),并且無條件地相信孩子一定能學好。這又和當前最先進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一個放松的父親,不給女兒太多的壓力,而是尊重她,給她選擇、主宰自己人生的自由,并且永遠只給孩子輸入正面的信念,寫入孩子的潛意識……這樣的孩子真的非常幸運! 所以,對于孩子的成長,父母的境界和能量水平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04 養(yǎng)育孩子,請“嘴”下留情! 曾經(jīng)看到一句話,頗為觸動:“你罵孩子,孩子不會停止愛你,但是他會停止愛自己?!?/strong> 這句話,細思極恐啊! 孩子天然地愛父母,甚至比父母愛得更多,愛得更純粹。 我常想,或許孩子幼時對父母的愛,才更接近于無條件的愛。父母今天打我,罵我,明天我仍然張開雙臂天真地請求他們的擁抱和親吻。當然,這也許也源自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和先天性的忠誠。正因如此,他們對父母恨不起來,然而,他們內(nèi)心所充斥的負能量真真切切地在那里,他們只能選擇去狠作業(yè)、厭惡自己、討厭周圍的某些東西……等到青春期,如果這股能量仍然沒有得到疏通的出口,甚至已經(jīng)日久年深地層層積累,它就會爆發(fā)出來,制造很多破壞力極大的事端——離家出走、忤逆父母…… 多么遺憾,多么可悲??!最愛孩子的父母,掏空了自己,卻終于把孩子養(yǎng)成了“仇人”一般的存在。 面對孩子的所謂的“問題”,如果老師(或父母)心中并沒有升起諸如嗔恨、厭惡的念頭,而只是借助忿怒的“扮相”來震懾孩子,那么,這種“發(fā)怒”將不會傷到孩子,因為其起心動念不具備負能量的內(nèi)核。然而,如果事情反過來,教師(或父母)以一個成年人的能量,向?qū)W生氣急敗壞地發(fā)泄、輻射這種心中的厭惡、憤怒、不滿,那么孩子敏感的心將會捕獲到這些信息,這時候?qū)W生會因此而受到負面的暗示,這樣的暗示極可能刻入潛意識,然后伴隨一生,在看不到的地方隨時制造痛苦。 為什么? 父母師長相對于孩子而言,都算是能量更高的存在體,他們話更容易影響孩子的整個內(nèi)在。 這就是為什么說,“父母的嘴,孩子的路。”其實,老師的嘴,也是孩子的路。所以,一定要嘴下留情??! 05 想孩子成才?著手提升你自己的能量吧!
我們太容易只看表面,而忽略了某些現(xiàn)象背后根本的決定性因素。 大人總是告誡孩子:“孩子啊,別的你都別管,只要一心一意努力學習,就會有一個美好的將來!” 殊不知,一個孩子能否成才,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和機緣,背后拼的還是父母的眼界、精神境界、福德,乃至整個家族的能量狀態(tài)!所以,套用一句網(wǎng)絡用語,說教育是“拼爹媽”的,一點都不為過。有時候,父母吵架,或是某一方出軌,乃至于離婚了,即便孩子毫不知情,客觀事實上也極可能顯化為孩子成績下降、學習動力不足,這正是因為父母的能量狀態(tài)下滑的緣故。 同樣的,一位老師能否把孩子教好,表面上是取決于老師是否具備過硬的專業(yè)學識和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否因材施教……其實,本質(zhì)上仍然要看教師與孩子之間的因緣,以及教師的福德能否足以轉(zhuǎn)化孩子。如果福德不夠,不但轉(zhuǎn)不動學生,還很可能就只能等著“被轉(zhuǎn)”了——被熊孩子們氣哭,或是大吼大叫,束手無策。 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無需指責任何人,這是時代的共業(yè),也說明了問題的根源,就兩個字——“缺德”。突然覺得這兩個字其實不是什么罵人的話,而是揭示一切煩惱的本質(zhì)——父母能量不夠,自身修養(yǎng)和智慧不足,內(nèi)在存在著諸多問題,因而難以投射出一個美好的孩子。 我很喜歡“投射”這個詞:投射,意味著一個人所看到的外界的一切,都是內(nèi)在的鏡像。你看不到你內(nèi)在沒有的東西,看到外界充滿了真善美,那么你也就看到了自己的內(nèi)在的真善美;如果看到外界還有丑惡或缺憾,那么你的內(nèi)在一定也還隱藏著此類的信息,只是不易察覺。 “投射”這個詞讓我們有了一種充滿力量的掌控感:只要專注于改造自己的內(nèi)在這個“投影源”,世界就會變化——所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謂“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才能“齊家、平天下”…… 有了這樣的信念,我們就不會有無可奈何、自怨自艾的“受害者”心態(tài),我們就不會怨天尤人,更不會有想去改變他人的執(zhí)念——你的臉臟了,你會去埋怨鏡子中的影像嗎? 我們會把發(fā)力點放在內(nèi)在,去持續(xù)地改造、凈化自己的內(nèi)在世界,并且感謝外界的人和事,對我們“盲點”的顯化—— 如果你看到孩子懶散,那么改掉你自己的懶散; 如果你看到孩子不愛學習,那么請你開始學習; 如果你看到孩子的房間又亂又臟,那么,請清理你自己的空間; 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對人無禮,那么請你自己先做一個有禮有節(jié)的人; …… 對孩子充滿愛而智慧的引導仍然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在對方還沒做到的時候嘮嘮叨叨,那只會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嚴和形象。 你只要身體力行,努力去成為一個正面的榜樣,孩子就會被邀請進來,跟著你一起改變! 永遠不要試圖直接地要去改變?nèi)魏稳耍驗槟且欢ㄊ呛芡纯嗟?。改變自己尚且不易,更何況是強迫他人做出你想要的變化!孩子需要體驗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體驗自己對自己人生的掌控和主宰,需要體驗自己根據(jù)內(nèi)心的真實召喚做出選擇的權(quán)利。大人如果事事包辦,事實打壓,那么孩子將感到壓抑和窒息,或是在未來大人放手時陷入迷茫和混亂,不知所措。 所以,如果不想孩子在大學畢業(yè)后成為擁有高學歷卻高分低能的啃老族+巨嬰,那么請盡早把孩子的人生還給孩子。孩子才是他們?nèi)松恼嬲魅?,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讓孩子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父母老師要去做一個積極影響孩子的人,而始終把是否改變的決定權(quán)交還給孩子,不強迫,不指責,不批判,一方面把更多的經(jīng)精力投注于提升自己上,用心陪伴,悉心澆灌,靜待花開。 感恩孩子,成就了最好的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