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腸炎等,患有此類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格外注意,以免因接觸過敏原導致疾病發(fā)作。面對此類疾病,名醫(yī)鄭邦本老師常用祝諶予經驗方過敏煎,在此基礎上加減,可用于多種過敏性疾病的治療,鄭老師的經驗總結如下。 · 過敏煎 · 組成:防風、銀柴胡、烏梅、五味子各10g。水煎,一日1劑,早中晚服。 本病是氣道高反應性引起的一種咳嗽,又稱咳嗽變異性哮喘,但實際并無哮喘癥狀,表現為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性咳嗽,無明顯誘因,有的咳嗽可達2個月以上,夜間及凌晨發(fā)作,運動后加重,干咳少痰,經較長時間抗生素及鎮(zhèn)咳祛痰治療無效,用平喘藥可使咳嗽發(fā)作緩解。常有個人過敏史或家族過敏史。 邦本先生辨證為陰虛痙咳證,擬解痙脫敏、潤肺止咳法,常用藥物:銀柴胡、防風、五味子、烏梅、麥冬、天冬、百合、百部、黃精、紫菀、枳殼、訶子、白芍、全蝎、甘草等。 加減:易外感者,加玉屏風散以益氣固表疏風;畏寒者,加淫羊藿、仙茅以溫補腎陽。 本病發(fā)作前有先兆癥狀如噴嚏、流涕、咳嗽、胸悶等,可因支氣管阻塞而出現哮喘,嚴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白泡沫痰,甚至出現紫紺等。 邦本先生辨證為外邪上受,肺失宣肅證,擬解痙脫敏、止咳平喘法,常用藥物:銀柴胡、防風、五味子、烏梅、麻黃、杏仁、桑白皮、射干、僵蠶、蟬蛻、地龍、蘇子、露蜂房、甘草等。 加減:干咳無痰者,加麥冬、天冬、百合、北沙參以潤肺止咳;痰多質稀色白者,加白芥子、萊菔子、法半夏、茯苓、陳皮以溫化痰涎;痰多質稠色黃者,加魚腥草、重樓、瓜蔞殼、浙貝母、天竺黃以清熱化痰;出現心悸者,加生脈散、紅景天以補益心氣(陰)。 本病是發(fā)生于鼻黏膜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且可引起多種并發(fā)癥。其發(fā)病可分為常年性和季節(jié)性兩種,即不分季節(jié)隨時可以發(fā)作,或僅在一年中的某個季節(jié)發(fā)作。癥狀一般較重,均以陣發(fā)性噴嚏發(fā)作,大量清水樣鼻涕,鼻塞為主要特征。 邦本先生辨證為外邪襲肺,鼻失宣通證,擬脫敏宣肺、疏風散邪法,常用藥物:黃芪、白術、防風、銀柴胡、五味子、烏梅、蒼耳子、辛夷、川芎、白芷、細辛、甘草等。 加減:見頭昏頭重,神疲氣短,四肢困倦,納差等肺脾氣虛癥狀者,加補中益氣湯,或參苓白術散以健脾益氣,補肺斂氣;鼻癢不適,噴嚏頻頻,清涕常流,常年不斷,形寒肢冷,面色淡白,耳鳴耳聾等肺腎兩虛者,加右歸丸以補腎溫陽;鼻涕濃稠者,加桑白皮、黃芩、五味消毒飲以清熱解毒。 本病系一種原因不明的腸道功能改變,X線和內窺鏡檢查未發(fā)現器質性改變的疾病。一般認為可能與高級神經功能失調有關,部分病例也可能是變態(tài)反應在結腸的表現。其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黏液便等,但以腹痛和慢性腹瀉為多見。 邦本先生辨證為肝脾不和證,擬解痙脫敏、調和肝脾法,常用藥物:銀柴胡、防風、五味子、烏梅、白術、白芍、陳皮、甘草等。 加減:腹痛腸鳴者,加烏藥、白蔻仁以理氣化濕;久瀉者,加訶子、烏梅以澀腸止瀉;見五更泄瀉者,套用四神丸以溫腎暖脾止瀉;見黏液便者,加左金丸以辛開苦降,清熱燥濕;疲乏倦怠,肛門墜脹者,加黃芪、黨參、升麻、柴胡以補益中氣;若表現為便秘者,加萊菔子、火麻仁、柏子仁以潤腸通便。 本病為一種常見的瘙癢性過敏性皮膚病,以發(fā)無定處,忽起忽退,來去迅速,瘙癢無度,消退后不留痕跡為其特點。 邦本先生辨證為風邪襲表,蘊郁腠理證,擬祛邪疏風脫敏法,常用藥物:銀柴胡、防風、五味子、烏梅、荊芥、僵蠶、蟬蛻、甘草等。 加減:屬風寒者,加桂枝湯、麻黃以發(fā)散風寒,調和營衛(wèi);屬于風熱者,加桑白皮、地骨皮、白鮮皮、牡丹皮、忍冬藤、鉤藤、夜交藤以清熱祛風;屬熱毒者,加五味消毒飲、板藍根、土茯苓以清熱解毒;屬血熱者,加犀角地黃湯(水牛角代犀角)、紫草以涼血解毒。 本病是以對稱皮膚紫癜為特征,可伴有關節(jié)痛、腹痛及腎損害等全身疾病,是血管性紫癜中最常見的類型。 邦本先生辨證為熱傷血絡證,擬祛風脫敏、涼血清熱法,常用藥物:銀柴胡、防風、五味子、烏梅、生地黃、牡丹皮、赤芍、藕節(jié)炭、血余炭、荊芥炭、女貞子、墨旱蓮、仙鶴草等。 加減:風勝皮膚瘙癢者,加僵蠶、蟬蛻、地膚子以祛風止癢;腹痛者,加芍藥甘草湯以緩急止痛;兼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者,則已成繼發(fā)性腎小球疾病——過敏性紫癜性腎炎,加知柏地黃湯、僵蠶、蟬蛻、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大血藤、徐長卿以滋陰清熱,除濕解毒。 名醫(yī)經驗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