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寺和大石佛楹聯(lián) 聯(lián)曰:三丈佛居三磚殿; 興化寺坐落在半山腰。大雄寶殿有一尊大石佛,故又名石佛寺。有南北配殿、鐘亭、鼓洞天小廬。高11.52米的大石佛為北魏年間所鑿。石佛造型優(yōu)美,環(huán)手端坐,面目豐腴,端莊慈祥,是徐州僅存的一件古代石雕藝術(shù)珍品。石佛鑿成后未建殿閣庇護(hù),直至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才由廟僧勝吉始建佛殿。明宣德二年(1427年)住持僧文安重建,“凡五間,高則四丈五尺'宣德七年毀于火,文安又四處化緣集資,花兩年時間,又建成新殿。為使石佛免遭剝蝕,“于石佛之身飾以真金,使之色相俱足”。并增建了天王、諸天羅漢、天明王、禪堂、山門等一應(yīng)殿堂?!扳忚I之聲聞于遐邇,金碧之色上下掩映”,蔚為壯觀。寺內(nèi)外廣植松柏,如今已是濃蔭蓋地、古木參天了。小殿伏大佛是興化寺的一大特色。大雄寶殿長20.78米,寬19.6米,高15米,并不算小,只是因大殿依山巖筑成,其后墻只砌了三塊磚即頂后檐,故有“三磚殿復(fù)三丈佛”之說。大石佛南北兩旁峭壁上雕有二百多形態(tài)各異的佛像,們臬慶有“龕山為宇,削峰成相”之說。南北配殿現(xiàn)為羅漢堂,有十八尊泥塑羅漢。鼓亭仍在,革鼓無存。北面鐘亭懸掛一口明代萬斤大鐘,鐘聲宏亮,響徹山谷,構(gòu)成“佛寺鐘聲”一大勝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