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喪葬習(xí)俗,從最開始的“墓而不墳”,就是人死了只埋葬于地下,地表上不樹任何標(biāo)志。到后來要在陵墓上堆個小土堆,再到后來又有了“人死立碑"的習(xí)俗,既方便指引子孫后代來拜祭,又彰顯了對死者的尊重,和子孫們對先人的孝道。碑文一般都刻著死者的姓名、籍貫、逝世日期、一生的成就,以及與死者的關(guān)系。但墓碑上的“故、顯、先、考、妣” 這幾個字都是什么意思,現(xiàn)代的年輕人應(yīng)該很少有人知道了!“故”字,有已故,去世之意。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死” 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字,不能直接用來描述去世的人。因此,古人便用“故”字來代替,委婉地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懷念與敬意。但這個“故”字,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適用,需要關(guān)系密切的人,嚴(yán)格來說是子女給父母立碑表達自己的懷念和敬意時,才適用這個“故”字。而其他親屬和朋友給人立碑時,往往都會省略這個“故”字。直接刻著“顯考、顯妣”或“先考、先妣”等字。“顯”字,有顯赫、彰顯之意,是對逝者的一種尊稱。但碑上能刻這個“顯”字的,通常都要具備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有貢獻功德的,或是在家族里輩分最高,德高望重的人。所以普通人的墓碑上,一般都不會用這個“顯”字,而是用“先”字,意思是先人,后面通常跟著“考、妣”連在一起,用來指代去世的父親或母親。雖然“先”和“顯” 讀音相近,但意思卻相差很遠,千萬不要弄錯了。“考”和“妣”,是墓碑上最常見的兩個字,“考”原指父親,“妣”原指母親,后來逐漸演變成“去世的父親“、“去世的母親” 。“故先考、故先妣”,便是子女對已故父母的一種尊稱。現(xiàn)在很多人,在為父母立碑時,都是直接使用“先父、慈母” 來尊稱已故的父母。無論是“故顯考、故先妣”,還是“先父、慈母” ,表達的都是子女們對已故父母的懷念和尊敬,這也是孝道的一種體現(xiàn)。不得不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墓碑上“故、顯、先、考、妣” 這幾個字都各有含義,一字之差,就可能謬之千里。每個人或早或晚都會經(jīng)歷親人的離世,對墓碑文化多一些了解,還是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