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只能認識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嗎?經(jīng)過十來年的討論,認識的主體與客體在認識關(guān)系中具有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關(guān)系,認識的過程和結(jié)果、實踐的過程和成果都具有主體性等觀點已經(jīng)得到廣泛的認可,主體性概念引起了人們的普遍的關(guān)注和認真的研究,這是理論界,特別是哲學界十多年來的研究和討論所取得的巨大進展。然而,毋庸諱言,伴隨而來的某些觀點就未免過分了。 有些同志認為,既然主體與客體是不可分的,既然實踐和認識是有主體性的,那么,主體所能認識的只是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或相互關(guān)系,而不是純粹的客體,不是離開主體的客體,因此,不以人的意識為轉(zhuǎn)移的客體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是沒有意義的,不可認識的。 說主體的認識符合客體或與客體一致,至少在理論上是說不通的。為了論證這種觀點,他們引用了馬克思的一些言論,特別是20世紀的新的科學成就如相對論、量子力學的一些結(jié)論,宣稱他們的觀點真正是馬克思的觀點,是20世紀的新觀點,而承認現(xiàn)實世界或客體的存在和可認識的觀點是19世紀的思維方式,早已過時了。 已經(jīng)有不少文章反駁過這種觀點,推翻了他們所提出的論證,我也寫過一些反駁文章,這里沒有必要重復這些反駁,我只想從邏輯的角度作點補充。我認為從邏輯上分析一種觀點也是很重要的,因為邏輯上正確的觀點未必是真理,但邏輯上錯誤的觀點一定不是真理。 認為主體只能認識主體和客體的關(guān)系,不能認識客體的觀點是自相矛盾的。主體與客體是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它們既有不可分開的一面,又有可以分開的一面。 它們相互規(guī)定、相互依存,主體之所以成為主體是因為有客體,客體之所以成為客體是因為有主體,離開客體無所謂主體,離開主體無所謂客體,但是,主體是某種活動的發(fā)出者,客體是活動的指向者或接受者,二者之間是有明顯界限的,這就意味著客體是在主體之外、與主體對立、不依存于主體的。 事實上也是如此,主體是人,客體是包括人在內(nèi)的現(xiàn)實世界,現(xiàn)實世界的存在當然是不以主體的意識為轉(zhuǎn)移的。當然,人也可以是客體,但這是相對于主體而言,這個主體可以是別人,也可以是自己,其間何為主體何為客體呈現(xiàn)出復雜的情況,但在某一認識活動中何為主體、何為客體卻是毫不含糊的。 因此,談到認識的活動及其主體和客體時,其中就已經(jīng)蘊涵了這樣的關(guān)系:主體之為主體在于它能認識客體,客體之為客體在于它能為主體所認識,就是說主體認識的是客體,說主體不能認識客體,就與這個前提矛盾了。 從客體帶有主體性這一情況引申不出主體認識的是主體與客體的關(guān)系而不是客體,因為客體之為客體與它是否帶有主體性無關(guān),不帶主體性是客體,帶了主體性也是客體。例如有人認為測量微觀粒子的運動有主體(儀器)介入,因而人們認識到的微觀粒子的運動不是客體的運動而是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 是否真有主體介入,人們有不同的看法,這里的問題是:假定有主體介入,那么,人們認識到的是否就不是客體的運動了呢?帶有主體性的客體是很多的,人們改造過和完全由人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都帶有主體性,人們在認識事物時對事物往往有所改變,這一點也不妨礙這些事物之為客體。 有些客體上的主體性本來也是我們要加以認識的,例如人們培育出來的各種糧食作物、水果、牲畜等。有些客體上的主體性是在認識的過程中不得不帶進去的,如解剖、勘探等,但客體并不因此而不再是客體,一來客體的客觀實在性毫未改變,二來這種主體因素是可以經(jīng)過分析在一定程度內(nèi)加以排除的。 再說,主體與客體的關(guān)系、主體本身也是可以作為客體來認識的,這都取決于在認識過程中事物占據(jù)什么位置,不能因為客體帶有主體性就不再是客體。如果客體帶有主體性就不再是客體,那么,主體帶有客體性就不再是主體了,這樣,主體與客體就變成無法區(qū)分的混沌一團,主體與客體的對立被否定,剩下的就只是統(tǒng)一了,能說這種觀點是科學的嗎? 這種觀點不僅在理論上自相矛盾,而且立論者有言與行的矛盾。盡管堅持這種觀點的人在論證現(xiàn)實世界的客觀存在沒有意義、主體只能認識主體與客體的關(guān)系時,侃侃而談,滔滔不絕,但指導著他們爭論不休的認識論前提是什么呢?仍然是承認他們所討論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他們的觀點是與客體一致的,也就是說,他們在辯論中所遵循的原則正是他們所反駁的,他們在挖掉自己立論的認識論基礎(chǔ)。 實踐和主體性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應占據(jù)怎樣的地位?這是必須正面回答的問題。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統(tǒng)地說實踐或主體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范疇之一,當然是可以的,但如果說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先的基本范疇,或說主體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先的基本的原則,應該用主體性原則根本改造馬克思主義哲學,那就過分夸大了實踐和主體性的地位和作用。 就世界觀和自然觀來說,實踐和主體性不是最高層次的或最基本的概念,只有存在、物質(zhì)、聯(lián)系、運動等概念才是最基本的,因為只有它們才是最普遍的,而實踐和主體性只涉及有限的范圍,即人類社會和經(jīng)過實踐加工改造過的自然,也就是地球,地球在宇宙中不過是滄海之一粟。 但是就目前來講,對人類最有意義的自然環(huán)境仍然是地球和太陽,人類對太陽至今無能為力,而地球的面貌確是體現(xiàn)了實踐和主體性的巨大作用,因此我們的世界觀和自然觀當然應該研究實踐和主體性的巨大作用。馬克思反復批判直觀唯物主義忽視實踐和主體性的錯誤,是非常正確和深刻的,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在這點上也是有缺點的。 這個地球固然是天生宜于生命的發(fā)展的,但它之所以成為今天的宜人生長發(fā)育的場所,是人類世代實踐積累的結(jié)果,是充分發(fā)揮了人的主體性的結(jié)果。但是人口的過度增長、資源的破壞性開發(fā)、全球性的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危機警告人類不要自食苦果,自掘墳墓。 因此不管從人的實踐和主體性的積極的效果還是消極的效果來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自然觀都不能忽視實踐和主體性在現(xiàn)實世界、自然界中的作用,都應該著重研究由存在與思維、物質(zhì)與精神、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構(gòu)成的統(tǒng)一的世界,但是,如果脫離物質(zhì)談實踐和主體性,把實踐和主體性擺到物質(zhì)性和客觀性(客體性)的前面,那就把正確的次序搞亂了。 就歷史觀和認識論來講,實踐和主體性則可以提到首先的基本的概念的地位。誠然,在歷史觀和認識論領(lǐng)域,現(xiàn)實世界(包括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客觀存在也是第一個前提,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自然界的優(yōu)先地位”,也是列寧所說的第一個重要的認識論結(jié)論:“物是不依賴于我們的意識、我們的感覺而在我們之外存在著的?!?/p> 但在歷史觀和認識論的領(lǐng)域內(nèi)在承認世界的物質(zhì)性這個大前提下,實踐可以說是首先的基本的概念,最高層次的概念,主體性也是普遍適用的,因為正如前面已經(jīng)談到過的,歷史就是人類實踐的總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chǔ),主體性在社會現(xiàn)象和認識現(xiàn)象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唯心史觀以社會現(xiàn)象的主體性來否認它的客體性,唯物史觀的貢獻在于揭示了社會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的客體性,但并未否定它的主體性。有的人說唯物史觀見物不見人,完全否定主體性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這完全是歪曲和攻擊。當然,在歷史觀和認識論中,我們對實踐和主體性的研究是不夠的,還大有文章可做。 實踐概念不僅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先的基本的概念,而且是歷史觀的首先的基本的概念,因而也是一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首先的基本的概念,主體性在所有這些學科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只要我們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來指導我們研究實踐和主體性,我們將取得更大的科研成果。但是,如果脫離唯物主義、辯證法、唯物史觀和反映論的基本觀點的指導,對實踐和主體性的研究就會走上謬誤和歧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