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古御路文化系列之沙河城篇》 邢臺古御路最大河流---沙河城大沙河 胡順安(微信公號shunanhu) 按:沙河,廣義講是對所有河道含有大量沙礫/沙粒的這一特質水流的統(tǒng)稱,并非僅指某條河流。全國有多條被稱作“沙河”的水域。邢臺這條大沙河卻意義重大,獨具內涵。 在邢臺古御路的府南首邑---邢臺開發(fā)區(qū)沙河城南邊,有一條流淌了兩千年多的大沙河。史料記載,這是一條來自太行山脈、多源匯聚的季節(jié)性河流,雖然也因河中多沙而名,但卻非同一般。 它是橫亙在邢臺南北古御路上最重要、最寬闊的水系,更是河北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邢臺開發(fā)區(qū)千年古邑--沙河城(包括今沙河市)來歷的源頭。 這條大沙河呈東西走向,自西而東,蜿蜒流淌,緩緩注入南和縣境。隋朝時期,以這條大沙河作為依據(jù)兼核心,從龍岡(古襄國)析出新置“沙河縣”,使其成為全國獨具內涵與影響的專有名詞。它也因而堪稱是沙河縣的鼻祖和原點,是沙河文明的起點與圖騰,是沙河人民的母親河。 在邢臺地區(qū),乃至河北省,只要談到“沙河”,人們通常是指沙河縣(今沙河市)這個行政區(qū)域,或該轄區(qū)的沙河水系,而一般不會被理解成其他地方或其他水系,如“我是沙河人”,“沙河的水很清澈”,等等。 史料顯示,古代大沙河沖積平原地區(qū)的水流原為廣袤水域,南起約今沙河市正招村北,北至今襄都區(qū)南康莊村。因水流大小而不斷漂移和分支,致使河道寬窄不一,遷徙不定。后逐漸分作兩條主流和若干支流小溪,最終形成現(xiàn)在兩條水流,一則為今沙河市周莊村南小河,寬數(shù)十米;一則是今邢臺開發(fā)區(qū)沙河城南的主河道,寬度在七百到一千米左右。
志載說大沙河古名湡水。其實這是一種不完全正確或不完全科學的說法,甚至可謂是一種認識誤區(qū)。 據(jù)考,邢臺大沙河水系的名字,紛繁復雜。在不同時期,不同河段,乃至其主流與支流不同,當?shù)厝藢λ姆Q呼也不一樣。 綜合《水經(jīng)·河水注》、《地理志》、《太平寰宇記》、《史記》、《管子·侈靡》、《方輿紀要》、《襄國志》、《趙國志》、《山海經(jīng)》、《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多種資料,春秋時期趙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的襄國西山有一股水系朝東入寖(jìn古同“浸”,浸漬),經(jīng)廣陽山下渡口,潛入地穴至左村,與野河匯聚成水潭,周邊潮濕泥濘,水草豐茂,灌木叢生。但水質清澈,甘甜可飲,這一段最早被稱為“禺( yú )水”。 考證分析,“湡”源出“禺”,本指禺淵(也叫隅谷,禺谷),古代傳說中的日落處,引指區(qū)域,進而水豐沼澤地。古代沙河鎮(zhèn)為水系密布之地,也是重要的經(jīng)貿文化中心。有堪輿家自此處目測,認為太行山腳下的渡口到孔莊區(qū)間是禺谷(日落處),是水源,前往探訪,發(fā)現(xiàn)深潭,感覺此“禺”應從水,聲禺,故添加部首“氵”,造出“湡( yú )”字,稱之湡水。 《說文》:水出趙國、襄國(原邢臺縣西南)之西山。“又有蓼(liǎo)水(古水名,即古之共水,今山西芮ruì城縣東三十里恭水澗。《水經(jīng)·河水注》載: 「蓼水出襄山蓼谷,西南注于河)、馮水(按:疑為今七里河之上游。馮水當是?sī水之偽。字之誤也。…蓋湡?二水今不可別矣。?入湡?!实澜癫豢煽迹詵|至朝平〖朝平縣, 西漢初置,屬鉅鹿郡,故治在今邢臺市南和區(qū)境內。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隸廣平郡,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改屬平干國,五風二年(公元前56年)國除為廣平郡,朝平縣仍屬之,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廣平郡封為廣平國,仍轄朝平縣。東漢廢〗入湡(至朝平入湡,即入湡至朝平)”。同時,“湡”另解為古沼澤名。由是推測,湡水此處(包括由其形成的東部沖積平原)在古代某個時期可能曾是沼澤地(根據(jù)沙河城耄耋老人回憶,1950年前,沙河城東部屬鹽堿地,留村一帶挖土尺余即可見水)。 大沙河的“湡水”稱呼一直延續(xù)到秦末。 其實,之前古代大沙河的上游,多條自然泉水或雨季小溪匯聚成河,這個水系當初并沒有公認統(tǒng)一的確切固定名稱。例如,沙河城西約九十里的溫泉寺的河段,唐朝先叫湯水,后改名溫泉水;綦陽、崗冶村附近的河段叫做圣水;明朝,柳溝至冀莊的一段河道稱作澗水等。 自孔莊到崗冶村附近一段水流,因落差大,激流中的石塊互相碰撞,形成大小不一的鵝卵石或豐富的砂礫。及至沙河城,地勢平坦,水流變緩,由粗礫漸細沙。河網(wǎng)交錯,支流遍布。康熙年間,從洛陽村(今信都區(qū))、戶村、留客村流向十里鋪村--張莊--大村--東北流的支流叫普通河。流經(jīng)大油村--普通店的河段也叫普通河。 沙河城南五里這一段河流是大沙河水系下游在該段的主流,經(jīng)常洪水泛濫,水質渾濁。起初,也無固定或統(tǒng)一的名稱,因為多沙,當?shù)厮追Q沙河,到元朝“名呼為劉泉河(疑似流經(jīng)西邊柳泉而得名的誤寫?)”,后因不時河洪泛濫,水沙翻滾而終以“沙河”冠名,尤其是沙河城南灘、西南及西邊二三十里的河段更是黃沙連綿,一望無垠。 唐朝中晚期,大沙河下游地區(qū)的戶村(原名護村,今信都區(qū))、(今信都區(qū))洛陽村往東到東九家村(也稱北九家村)、九家鋪之間寬泛漫延的北邊重要支流被當?shù)厝朔Q作洛水、洛河泉、洛泉河、洛泉水等。 大沙河洛陽村東灘,也是小溪河溝眾多。這一段往東流的數(shù)個細小分支,在九家鋪和北俎村附近的河道習慣稱之為狼溝河(俗稱小澧河,明清《沙河縣志》叫俎水河或蘭溝),也有叫葫蘆套河,魏郭橋河,等,其實已與百泉水系相融。 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設置沙河縣,即以南臨東西橫貫縣域的大沙河水流而命名。彼時才將上溯湡水,下至大沙河主流和普通河、洛河泉、劉泉河、狼溝河等各支流的所有水域統(tǒng)一叫作大沙河。這是該水系自古以來第一次,也是唯一由官方正式明確下來的統(tǒng)一正規(guī)稱呼。 清朝中后期,大沙河迭遭水患,主道北移,形成“古河抱城”的美景。然后,繼續(xù)東流,出沙河,進南和。在南和縣這一段,古代也稱湡水,后改名南澧河、澧水,繞入任縣。 關注微信公號shunanhu,閱讀更多內容。 2022年6月初稿,2023年5月修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