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一連解讀五個新編章節(jié),通過對“得道者”的描述,來進一步闡述老子對“道”的認識和理解。 新編《道德經(jīng)》 第九章 唯之與呵,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馁?,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本章是通行版本的原第二十章移除一句話之后的內(nèi)容,用現(xiàn)代語言翻譯如下: 恭敬地說話和呵斥著說話,態(tài)度上相差有多少?美好和丑惡,形象上又相差多少? 人們一直所畏懼的一些規(guī)矩,好像不能不畏懼。這風氣從遠古以來就是如此,好像沒有盡頭的樣子。 大家都興高采烈地(遵循這些世俗規(guī)矩),如同享受“太牢”這種隆重的祭祀,如同春天里登臺眺望美景。 而我卻獨自淡泊寧靜,(對那些規(guī)矩)好象沒有什么感覺、無動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嬰兒還沒有長大。疲倦閑散啊,好像在外面游蕩還沒有歸宿。眾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卻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顆愚鈍的心?。”娙斯廨x炫目,唯獨我迷迷糊糊;眾人一副嚴明洞察的樣子,唯獨我似乎郁郁不樂。 世人都精明靈巧有本領,唯獨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獨與人不同的,而在于特別珍貴“道”的規(guī)律。 本章重點: 1、太牢,即古代帝王或諸侯祭祀社稷時,牛、羊、豬三牲全備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牲畜,行祭前需先飼養(yǎng)于牢,故這類牲畜稱為牢。 2、“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世俗之人,皆熱衷世俗之事,喜歡聽客氣的話,喜歡欣賞美好的東西,喜歡獲利節(jié)利,而“我”卻與這些世俗百態(tài)格格不入,一心只追尋“道”。 3、本章用壓抑深沉而又不失浪漫的筆調(diào),反襯出“道”的無比珍貴,老子對道的無比重視,描繪出了老子大智若愚、遺世而獨立的清新脫俗形象,這也是得道者的形象。 新編《道德經(jīng)》 第十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本章是通行版本的原第六十七章、四十一章的部分內(nèi)容,用現(xiàn)代語言翻譯如下: 天下先賢都告訴我說“道”宏大,不像任何具體事物的樣子。正因為它宏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體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時間長了,那么“道”也就會顯得很渺小了。 因此,先賢說過這樣的話:光明的“道”,好似蘊含暗昧的意味;前進的“道”,好似要后退的樣子;平坦的“道”,好似有很多疙瘩。 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棱角。最珍貴的器具,是無需雕琢的。最美妙的聲音,聽來似乎細不可聞。最美麗的形象,似乎難以清晰地描述其形狀。 道幽隱而沒有名稱,無聲無息。 本章重點: 1、通過以先賢之名義、用對比的手法,描繪“道”的神秘而難以捉摸。 2、傳統(tǒng)文化傳播中,習慣于將“大器免成”誤作“大器晚成”。當然,“大器晚成”也很有哲理性,我們完全可以把“大器晚成”當成“大器免成”的一個衍生成語,但實在不應該反而把老子關于“大器免成”的哲理喻意給忘卻了。 新編《道德經(jīng)》 第十一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恒。知恒曰明,不知恒,妄作,兇。知恒,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本章是通行版本的原第十六章的內(nèi)容,用現(xiàn)代語言翻譯如下: 清空自己的心靈,達到極點;守住內(nèi)心的寧靜,保持篤定。 萬物都一齊(在腦海中)蓬勃呈現(xiàn),我從而思索其往復變化的規(guī)律。紛紛蕓蕓的萬物,各自返回它的根本。 找到根本就能夠達到清靜,清靜了就能回歸本原,回歸本原就能找到一些日常規(guī)律。 認識了日常規(guī)律,就會變得明了,不認識日常規(guī)律,就會作出輕妄的行為,是很危險的。認識了日常規(guī)律,就會接納包容新的知識。包容新知識,就會變得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了就會符合天命,符合天命就是找到了事物的根本規(guī)律。事物的根本規(guī)律是長久不變的,即使得道之人死去,道本身也不會消亡。 本章重點: 1、很多后人運用老子的這段話,感悟而創(chuàng)建道家的氣功流派、內(nèi)丹術等。毛導1893比較愚鈍,認為這只是老子關于道的哲思而已,實在難以與氣功、內(nèi)丹等玄術掛起鉤來。 本段文字的思想,倒是可以與2000年之后,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惜王陽明只從儒家找智慧,而沒有參詳好《道德經(jīng)》,否則也不會不得要領。 2、老子認為,悟道即掌握事物規(guī)律。 悟道的方法是什么?“致虛,極;守靜,篤”,跟《道德經(jīng)》中的“營魄抱一”表述一致,要求首先心神寧靜。 如何從事物的特定規(guī)律悟出普遍性規(guī)律?比如,“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這三者,均為生活中的特定規(guī)律。并因這三例得出“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普遍規(guī)律。 所以,老子真的是遵循“格物悟道”,這不就是“格物致知”的老祖宗么?!可惜,道家傳人把老子的“格物悟道”讀成了玄學,因而往研究氣功、內(nèi)丹的路徑而去;意圖研究“格物致知”儒家學者王陽明也沒有從《道德經(jīng)》中汲取靈感,反而遺憾地斷定“格物致知”不可為! 3、要精準理解“根、恒、容、公、全”等字的喻意,否則,容易導致誤讀。尤其是“恒”字,意思是長久不變,借指日常規(guī)律,類似于“道”。 對“歿身不殆”的理解,要著眼于領域,而不是局限于時間,是指“道”不會隨著肉體而消亡。其實,這也是現(xiàn)代哲學語言中的“客觀性”。 4、說實在的,《道德經(jīng)》流傳2000多年,很少有人真正讀懂了這段話。如果有興趣的,可以反復看,將毛導1893的解讀與其他解讀仔細對比。 新編《道德經(jīng)》 第十二章 道盅,用之弗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夫物,或行、或隨,或覷、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銼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沉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本章是通行版本的原第四章全部、二十九章的部分內(nèi)容,用現(xiàn)代語言翻譯如下: “道”好比一個能裝東西的器具,用它裝東西怎么也裝不滿(借指“用道去分析事物怎么也無法窮盡”)。萬分深遠啊,好像是萬物的根源本質(zhì)。 神秘的道,有時獨立行走,有時跟隨而來;有時似乎在不遠處偷偷觀察你,有時靠近你的臉龐調(diào)皮地吹氣;有時顯得十分強大,有時又變得比較弱小;有時象乘著車快速奔騰的樣子,有時又顯得懶洋洋的。 (即使我們想)努力消磨它的鋒銳,想把它從紛紛擾擾的事物中剝離開來,想把它融和到萬丈光芒之中,想把它摻雜到廣袤的大地之中,它看似要隱沒不見,又好象時刻存在著。 我不知道“道”是如何產(chǎn)生的,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本章重點: 1、常用文本都是用“道沖”,尤其是傾向于氣功、內(nèi)丹等玄學思想的解讀者。聯(lián)系“用之弗盈也”這句話,應該用“道盅”才貼切。意思是說,運用天道規(guī)律去參悟萬物,是永遠也使用不完的。 2、“或行、或隨,或覷、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銼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老子用對比、排比句式,用神秘浪漫的筆調(diào),描寫“道”的神奇和力量,體現(xiàn)覓得“道”的真諦后無比激動的心情。 3、很多版本用“湛呵!似或存”,毛導1893認為,應為“沉呵!似或存”。因為這明顯是一個對比句式,“沉”與“存”相對,一個代表隱沒不見,一個代表顯現(xiàn)存在。 新編《道德經(jīng)》 第十三章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匈忏辟?,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圃。吾何以知眾圃之狀哉?以此。 本章是通行版本的原第二十一章的部分內(nèi)容,用現(xiàn)代語言翻譯如下: 如果要用一種事物來形容“道”,真的是恍恍惚惚難以說清。它是那樣的惚惚恍恍啊,卻也可以看到輪廓和形象。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卻也可以看到實物。它是那樣的深遠暗昧啊,卻也可以看到精質(zhì)。這精質(zhì)是最真實的,就是可以信驗的了。 從當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遠不能廢除,依據(jù)它,才能觀察萬物的初始(圃,是指有種植的田園。眾圃,借指萬物開始的樣子)。我怎么才能知道萬事萬物開始的情況呢?是依靠“道”判斷認識的。 本章重點: 老子以浪漫的筆調(diào),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了“道”的韻味,重點強調(diào)了道的物質(zhì)性和規(guī)律性。 先是恍恍惚惚,一種朦朧美。認真追尋,然后就可以看到輪廓,看到實體,看到精質(zhì),越來越真實了,觸手可得。這就是美妙的道。 |
|
來自: 新用戶9981164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