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明辨愚和假,識破奸惡人 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憐俐人做得來; 仁有假仁,義有假義,可知仁義兩途,不無奸惡人藏其內(nèi)。 【注解】 愚忠:忠心到旁人看來是傻子的地步。愚孝:旁人看來十分愚昧的孝行。伶俐:靈活、聰明。 【翻譯】 有一種忠心被人視為愚行,就是“愚忠”,也有一種孝行被人視為愚行,那是“愚孝”,由此可知,“忠”,“孝”兩個字,太過聰明的人是做不來的。同樣地,仁和義的行為中,也有虛偽的“假仁”和“假義”,由此可以知道,在一般人所說的仁義之士中,不見得沒有奸險狡詐的人。 22、權(quán)勢之徒如煙如云,奸邪之輩謹(jǐn)神謹(jǐn)鬼 權(quán)勢之徒,雖至親亦作威福,豈知煙云過眼,已立見其消亡; 奸邪之輩,即平地亦起風(fēng)波,豈知神鬼有靈,不肯聽其顛倒。 【注解】 權(quán)勢之徒:有權(quán)力威勢可倚仗的人。煙云過眼:比喻極快消失的事物。風(fēng)波:紛擾、爭端。 【翻譯】 有權(quán)有勢的人,雖然在至親好友的面前,也要賣弄他的權(quán)勢作威作福,哪里知道權(quán)勢是不長久的?就像煙散云消一般容易。奸險邪惡之徒,即使在太平無事的日子里,也會為非作歹一番,哪里曉得天地間終是有鬼神在暗中默察的?邪惡的行為終歸要失敗。 23、不為富貴而動,時以忠孝為行 自家富貴,不著意里,人家富貴,不著眼里,此是何等胸襟; 古人忠教,不離心頭,今人忠孝,不離口頭,此是何等志量。 【注解】 胸襟:胸懷和氣度。志量:志氣和度量。 【翻譯】 自身富貴顯達(dá)了,并不將它放在心上,或時時刻意去顯示自己高人一等。至于別人富貴了,也不將它放在眼里,而生嫉妒羨慕的心,這要何等的胸懷和氣度才能做得到?古代的人,常常將忠孝二字放在心上,不敢忘記要去實踐它。現(xiàn)在的人,雖不如吉人那么敬謹(jǐn),卻也對他人忠孝的行為,能毫不吝惜地加以稱道,時常去提倡它。這又要何等的抱負(fù)和度量才能實行? 24、己之不欲勿施于人,有過由改不失正道 王者不令人放生,而無故卻不殺生,則物命可惜也; 圣人不責(zé)人無過,唯多方誘之改過,庶人心可回也。 【注解】 王者:君王。物命:萬物的生命。責(zé):要求。庶:庶幾;差不多。 【翻譯】 為人君王的,雖然不至于下令叫人多多放生,但是也不會無緣無故地濫殺生靈,因為這樣至少可以教人愛惜性命。圣人不會要求人一定不犯錯,只是用各種方法,引導(dǎo)眾人改正錯誤的行為,因為如此,才能使眾人的心由惡轉(zhuǎn)善,由失道轉(zhuǎn)為正道。 25、不論禍福而處事,平正精詳為立言 大丈夫處事,論是非,不論禍福;士君子立言,貴平正,尤貴精詳。 【注解】 大丈夫:有志氣的男子。士君子:讀書人;知識分子。立言:樹立精要可傳的言論。平正:持論平正。精詳:精要詳盡。 【翻譯】 有志氣的人在處理事情時,只問如何做是對的,并不問這樣做為自己帶來的究竟是福是禍;讀書人在寫文章或是著書立說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立論要公平公正,若能更進(jìn)一步去要求精要詳盡,那就更可貴了。 26、不求空讀而要務(wù)實 存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書之樂;講性命學(xué)者,不可無經(jīng)濟(jì)之才。 【注解】 科名:科舉功名。性命之學(xué):講求生命形而上境界的學(xué)問。經(jīng)濟(jì):經(jīng)世濟(jì)民。 【翻譯】 存著追求功名利祿之心的人,無法享受到琴棋書畫的樂趣;講求生命形而上境界的學(xué)者,不能沒有經(jīng)世濟(jì)民的才學(xu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