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應點、刺激點。當人體內臟或軀體有病時,往往會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現局部反應,如壓痛、結節(jié)、變色、導電性能等。利用這一現象可以作為診斷疾病的參考,或刺激這些反應點(耳穴)來防治疾病。 耳與臟腑經絡有著密切的關系。各臟腑組織在耳廓均有相應的反應區(qū)(耳穴)。刺激耳穴,對相應的臟腑有一定的調治作用。 刺激耳穴的主要方法有:針刺、埋針、放血、耳穴貼壓、磁療、按摩等。人體某一部分有病時,就會反應在耳廓的一定部位上,這些部位就是耳針治療的刺激點,統稱為耳穴。 耳朵猶如倒置的胎兒,全身各部位的病變,都表現在耳朵穴位上! 我們醫(yī)院已開展中醫(yī)特色治療門診,耳穴療法的效果已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耳穴的學習很不容易。耳朵猶如一個倒置的胎兒,便于我們對耳穴穴位定位有大致的了解,而要如何學好耳穴,則需要學習更為系統的知識。 耳穴可數嗎?答案是肯定的。 根據國家標準(GB/T13734-92)《耳穴名稱與部位》,共有91個耳穴。為便于介紹,先將耳廓各部位進行分區(qū)。 1.耳輪分區(qū):將耳輪分為12區(qū)。 2.耳舟分區(qū):將耳舟分為6區(qū)。 3.對耳輪分區(qū):將對耳輪分為13區(qū)。 4.三角窩分區(qū):將三角窩分成5區(qū)。 5.耳屏分區(qū):將耳屏分為4區(qū)。 6.對耳屏分區(qū):將對耳屏分為4區(qū)。 7.耳甲分區(qū):將耳甲用標志點、線分為18個區(qū)。 8.耳垂分區(qū):將耳垂分為9區(qū)。 9.耳背分區(qū):將耳背分為4區(qū)。 學習耳穴知識非一蹴而就,今天我們將從定位、主治功能兩方面內容,學習四個穴位(神門、內生殖器、內分泌、子宮)的相關知識,也歡迎大家分享你們的學習心得。 神門、內生殖器、子宮在三角窩區(qū)內,內分泌在耳甲分區(qū)內。 1 神門定位:在三角窩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窩4區(qū)。 主治功能:失眠、多夢、痛癥、戒斷綜合癥。有寧心安神、解痙止痛,消炎止癢,鎮(zhèn)咳平喘,抗過敏,降血壓的作用。 主治心血管、神經、呼吸、消化系統諸種疾病。 來源:GB/T 13734-2044《耳穴名稱與定位》 2 內生殖器定位:在三角窩前1/3的下部,即三角窩2區(qū)。 主治功能:痛經、月經不調、帶多、功血、遺精、早泄。有補腎養(yǎng)肝、扶陽益精,調整沖任,溫經止痛和健脾利濕的作用。 主治痛經,月經不調,白帶過多,功能性子宮出血、遺精,早泄,前列腺炎等病癥。 來源:GB/T 13734-2042《耳穴名稱與定位》 3 內分泌定位:在屏間切跡內,耳甲腔底部,二甲18區(qū)。 主治功能:主治瘧疾、納差、不育癥、陽痿、過敏性疾病、風濕病、膠原組織疾病和各種炎癥、甲亢、痤瘡、糖尿病、尿崩癥、痛經、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癥等。 有調理沖任,補腎健脾、疏肝理氣、滋陰補陽、通徑活血、祛風解毒的作用。 來源:GB/T 13734-2082《耳穴名稱與定位》 4 子宮定位:在三角窩內側中點的凹陷處,也在三角窩2區(qū)。(位置與內生殖器相當) 主治功能:婦科、產科諸疾,前例腺炎、遺精、早泄、陽痿等。 注意,耳穴的定位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通過以上四個穴位的學習,我們不難掌握其規(guī)律,要先定位其分區(qū),再描述在分區(qū)內的部位,最后再描述其所屬具體的分區(qū)。 耳穴穴位:肝、脾、胰膽。 1肝定位: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區(qū)。 主治功能:脅痛、眩暈、經前期緊張癥、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癥、高血壓、假性近視、單純性青光眼。中風偏癱、手足麻木、抽搐、神經衰弱、痛經、慢性肝炎、肝硬化、假性近視、視神經萎縮癥等。 來源:GB/T13734-2076《耳穴名稱與定位》 2脾定位:在BD線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區(qū)。 主治功能:腹脹、腹瀉、便秘、食欲不振、功血、帶多、內耳眩暈癥、口腔炎癥。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化生營血、調經潤肌的作用。 來源:GB/T13734-2078《耳穴名稱與定位》 3胰膽定位: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區(qū)。 主治功能:膽囊炎、膽石癥、膽蛔,偏頭痛,帶狀皰疹,中耳炎,耳鳴,聽力減退,急性胰腺炎、消化不良。有利于疏肝利膽、清熱解毒、健脾和胃、寧心安神、解痙止痛的作用。 來源:GB/T13734-2075《耳穴名稱與定位》 脾(13區(qū))、肝(12區(qū))、胰膽(11區(qū)),由下往上。 耳穴穴位:胃、直腸、小腸、食道。 1胃定位:在耳輪腳消失處,即耳甲4區(qū)。 主治功能:胃痙攣、胃炎、胃潰瘍、消化不良、失眠、牙痛、惡嘔惡逆、癲狂癥等病癥。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疏肝理氣、和胃降逆、鎮(zhèn)痙安神的作用。 來源:GB/T13734-2066《耳穴名稱與定位》 2直腸定位:耳輪腳棘前上方的耳輪處,耳輪2區(qū)。 主治功能:便秘、腹瀉、脫肛、痔瘡、慢性結腸炎。有清熱利濕、活血祛瘀、補中提肛、消炎止痛的作用。是治療痔瘡、脫肛的經驗穴,也治腸炎、痢疾等。 來源:GB/T13734-2009《耳穴名稱與定位 3小腸定位:在耳輪腳及部分耳輪與AB線之間的中!/3處,即耳甲6區(qū)。 主治功能: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缺乳等病癥。有補脾健胃、清熱利濕、通便止瀉、養(yǎng)血寧心的作用。 來源:GB/T13734-2068《耳穴名稱與定位》 4食道定位:在耳輪腳下方中1/3處,即耳甲2區(qū)。 主治功能:食道炎、食道痙攣,癔球。有鎮(zhèn)痙解郁、寬胸利膈、通利食道、增進食欲的作用。 來源:GB/T13734-2064《耳穴名稱與定位》 胃(耳甲4區(qū))、直腸(耳輪2區(qū))、小腸(耳甲6區(qū)),食道(耳甲2區(qū))。 為方便大家識記,現順序標出耳甲1-18區(qū)。 耳甲1區(qū):口 耳甲2區(qū):食道 耳甲3區(qū):賁門 耳甲4區(qū):胃 耳甲5區(qū):十二指腸 耳甲6區(qū):小腸 耳甲6、7區(qū)交界:闌尾 耳甲7區(qū):大腸 耳甲8區(qū):艇角 耳甲9區(qū):膀胱 耳甲10區(qū):腎 耳甲11區(qū):膽胰 耳甲12區(qū):肝 耳甲13區(qū):脾 耳甲14區(qū):肺 耳甲15區(qū):心 耳甲16區(qū):氣管 耳甲17區(qū):三焦 耳甲18區(qū):內分泌 耳甲1區(qū)至18區(qū)匯總 耳甲分區(qū) 耳甲穴位名稱 耳甲1區(qū) 口 耳甲2區(qū) 食道 耳甲3區(qū) 賁門 耳甲4區(qū) 胃 耳甲5區(qū) 十二指腸 耳甲6區(qū) 小腸 耳甲6、7區(qū)交界 闌尾 耳甲7區(qū) 大腸 耳甲8區(qū) 艇角(最上) 耳甲9區(qū) 膀胱 耳甲10區(qū) 腎 耳甲11區(qū) 膽胰 耳甲12區(qū) 肝 耳甲13區(qū) 脾(最左) 耳甲14區(qū) 肺 耳甲15區(qū) 心 耳甲16區(qū) 氣管 耳甲17區(qū) 三焦 耳甲18區(qū) 內分泌(最下) 1至7區(qū)最好識記,根據食物經口在消化道的過程識記,口→食道→賁門→胃→十二指腸→小腸→闌尾→大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