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時常見到不少居家的爸爸們習慣光膀子、媽媽們不穿內(nèi)衣。 不少年輕的父母想當然地認為,孩子還小,他們不會存在性的困惑。但事實上這是相當危險的。 老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 一般而言,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的整個過程,媽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所占據(jù)的比重更大,這也就導致在情感依賴上,孩子明顯會跟媽媽更加親近。 但是如果家里是兒子的話,那么由于母親(女性)柔軟、溫暖的天然特性,不利于塑造男孩堅強勇敢的性格底色,從而阻礙和限制了男孩的發(fā)展。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男孩社會化及個性成熟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逐步斷裂和母親的依戀般的情感關(guān)系。 一旦媽媽對兒子事事把控、處處限制,那么就剝奪了男孩渴望獨立和成長的權(quán)利,從而在性格塑造和獨立性方面就會出現(xiàn)偏差。 心理學家榮格就說過:媽媽對待兒子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兒子以后對兩性關(guān)系的判斷和行為。 在榮格看來,如果媽媽在兒子成長的道路中,始終保持親密無間的依賴關(guān)系,缺乏界限感,那么等到兒子長大了,也會對其他女孩失去界限感,從而更容易出現(xiàn)傷害別人的情況。 所以隨著兒子的成長,大家一定要注重“兒大避母”。 很多媽媽可能考慮到和孩子睡在一起,方便自己照顧,但是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這種缺乏距離感和界限感的行為,很容易引發(fā)一系列的負面影響,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根據(jù)研究表明,孩子在3~6歲是分床睡的絕佳時機,大家可以在兒子三歲的時候,嘗試分床睡,等到5歲左右,就可以分房睡。如果孩子長期跟爸爸媽媽住在一起,會混淆模糊他對于性別的認知,從而對于今后的學習、工作產(chǎn)生更加深遠的危害。① 不利于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甚至誘發(fā)性早熟孩子在4-6歲的時候是性萌芽發(fā)展期,從開始意識到男女之間的差別開始,他們喜歡觀察和觸摸自己的隱私部位,也會好奇他人與自己的不同。此時家長就可以適當給孩子傳輸一些關(guān)于性別方面的淺顯啟蒙知識,比如哪些地方不能讓別人看,更不能給人碰等。長時間和父母同床睡覺會讓大多孩子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性,他們不會自己穿衣服、疊被子、收拾自己的房間,因為有父母幫著他們。然而這種表現(xiàn)會讓其進入幼兒園落后于同齡小孩,也給老師們帶來更多麻煩。另外還有不少家長認為孩子還小,缺乏安全感,于是一直縱容著孩子和自己睡,這也就導致他們獨立性差、膽小害怕。最好的分床時間是3-6歲期間,此時孩子們男女的性別差異有了初步的認識,在這個階段分床睡覺,不但有利于寶寶的獨立性培養(yǎng),更能夠讓他們在性啟蒙發(fā)育階段形成良好的自我認知。不過有時父母與孩子分床睡會造成心理恐懼,對于這種孩子,家長應該循序漸進,可以根據(jù)情況適當推后分床睡的時間,但一定要狠得下心。媽媽們可以關(guān)注孩子是否逐漸變得獨立,能夠長時間獨處和自娛自樂,如果可以的話就應當適當嘗試分床。① 對于分床最晚的時間不要超過8歲,太早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而太晚又會對其心理造成影響。② 分床期間,不能用恐嚇的方式,不僅不利于分床行動的開展,更會給孩子留下童年陰影,誘發(fā)心理問題。③ 分床初期,媽媽們可以給孩子講講睡前小故事安撫他們?nèi)胨?,告訴他們爸爸媽媽一直在他的身邊,給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孩子在3歲以后,自我意識已經(jīng)發(fā)育得比較成熟了,而且對于外界的探索欲望會非常強烈,那么這個時候,媽媽無論是上廁所還是換衣服,或者是穿衣打扮,都要注意避嫌和分寸。若是不注意的話,一些比較隱私的畫面就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從而給孩子造成錯誤的性別觀念,在和異性相處的時候,拿捏不準尺度,就容易出現(xiàn)很大的問題。另外當孩子換衣服或者上廁所的時候,媽媽也要學會避嫌,給予孩子一定的尊重,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獲得自尊感和界限感。媽媽是養(yǎng)育孩子的主力軍,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寶爸已經(jīng)參與到了照顧孩子的行列之中,所以媽媽們要學會適當?shù)胤攀帧?/span>比如說洗澡這件事情,等兒子過了3歲,如果家里條件允許,還是要盡可能鼓勵爸爸去幫助兒子洗澡。這樣一方面來說,可以讓孩子更有性別意識,另一方面,也規(guī)避了媽媽給孩子洗澡的一些尷尬問題。當然最重要的是,在爸爸給兒子洗澡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因為孩子本身自我意識萌芽,而想要了解的一些問題,爸爸對兒子之間的同性別教育更有意義,也更能讓孩子明確性別意識,知道與異性的不同,從而在相處過程中,更有分寸感和界限感。在教育體系中,有一個著名的“二十碼法則”。 其中,“二十碼”是一種象征,代表著父母和孩子間應當保持一定的距離,保護孩子的隱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家有男孩,父母一定要懂得保持適度的邊界感。 曾看過一位網(wǎng)友發(fā)帖講述自己的故事: 從小到大,母親和網(wǎng)友一直都“親密無間”。 生活上,母親事無巨細地照顧他。 哪怕他已經(jīng)上初中了,母親每天還會幫他擠牙膏、系鞋帶。 直到網(wǎng)友大學畢業(yè),母親都沒有讓他做過一頓飯。 但同時,母親在精神上也對他寸步不離。 上小學時,母親就在家里裝了好幾個攝像頭,網(wǎng)友的一舉一動都在母親的監(jiān)控之下。 在家里,母親也從來不許他鎖門。甚至連衛(wèi)生間的鎖,都被母親拆了下來。 二十多年后,在“全包圍母愛”下長大成人的網(wǎng)友,這樣評價自己: “雖然我身體已經(jīng)成年,但我內(nèi)心還是一個嬰兒: 我不會做家務,身邊的每一個朋友都不是自己選擇的,工作也是我媽幫忙找的。 連腦袋里塞的想法,都是我媽灌輸給我的?!?/span> 可事實上,一個不懂邊界感的媽媽,永遠也養(yǎng)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正如心理學家克萊爾說的:“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span> 每一個孩子體內(nèi)都埋藏著一顆種子,只有父母給他留出足夠多的空間。 終有一日,這顆種子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對男孩媽媽而言,我們的征途始終是星辰大海。 能做的,就是理解、共情和放手,再加上一點點的知識和方法,認識到自己的局限,不斷精進自我。 用更科學、更適合的方式來教育男孩。 唯有這樣,我們的男孩才能破繭成蝶,向陽而生。 愿男孩媽媽們關(guān)關(guān)難過關(guān)關(guān)過,前路漫漫亦燦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