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特區(qū)教育特刊·深派教育》雜志正式出版 ??加入校長會專業(yè)學校改進計劃會員,可領取雜志電子版刊物,掃碼獲取?? 校長究竟是干什么的?校長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什么該附帶做,什么可緩做,什么可以讓別人做,如何做好自己必須做的…… 其實,真抓實干的校長主要做的事有八件,做好這八件事,是校長帶領學校奔赴真教育的重要抓手。 改革校內(nèi)體制 ?? 第一,校內(nèi)體制決定了教育的性質(zhì)和方法。 目前中國一些學校有比較明顯的行政化色彩,學生服從教師,教師服從校長。各個年級的教學,全由校長甚至更高一級的“部門”當家,教育被逐出了學校,剩下的只是工作化的教學。 教師是否讀書,表面看是習慣的好壞,實則是由教育的正誤決定的。解決了校內(nèi)體制問題,教師自然會讀起書來。當然,開始時校長要用適當?shù)姆椒?,但這種方法不可常用,激起教師的讀書熱情就應當停止。 要搞正確的教育,必須有正確的校內(nèi)體制。正確的校內(nèi)體制,既不是觸目皆是的行政體制,也不是所謂的打著“民主”旗號的體制,而是教育家做主的體制。這才是學校應有的體制。唯有這種體制,才能使教師既充分發(fā)揮個性特長,又密切合作。 教師不團結,對學校和教育沒感情,證明了學校體制、制度和教育的錯誤,解決了后者,也就解決了前者。 學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進教師和學生發(fā)展。只有教師團結,才能吸引學生團結。這種吸引是潛移默化的,教師團結是充分而又必要的條件。校長必須要在教師團結上下決心、用智慧。 教師團結不團結,是由體制和有關制度決定的。如果學校實行的是單純的下級服從上級的行政體制,教師就不容易團結起來。 很久以來,我們用力用錯了。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把“教學成績”作為成文或不成文的剛性制度,教師“教學成績”的高低,區(qū)分得十分明顯。另外,“專家報告”“做優(yōu)質(zhì)課”“優(yōu)質(zhì)課大賽”,以及這種“課題研究”、那種“教學論文”,應有盡有,實際上遠離了教育的本質(zhì),真正有價值者很少。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教師若能團結起來,豈非怪事? 許多學校都有成冊、成本、成摞的制度,這是學校沒有文化的證明。學校沒文化的實質(zhì)是學校沒教育。 學校不是行政部門。學校不應事事都搞“下級服從上級”那一套,校長不能事事指揮,應該讓教育者既各自奮斗又團結一致朝著一個目標前進。蘇霍姆林斯基說:“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span> 學校不是民主單位。有的學校,領導成員近30個,每次開會開好幾個小時,講者暈暈,聽者蒙蒙,沒有實質(zhì)性的效果。大民主,其實是專制的一種形式。這樣的學校絕對沒有好的教育,何談學校文化? 學校文化不是“大拼盤”。不能總做“教師文化”“學生文化”“后勤文化”……學校文化不是各種“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校長的教育思想在多方面的體現(xiàn)。多方面的“文化”,很可能說明沒有文化。 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是教師的教育方式、后勤人員的服務方式的呈現(xiàn),是全校師生教的方式、學的方式及其精神狀態(tài)。 學校文化不能單獨建設,否則便是折騰,便是對學校文化的破壞。校長有教育思想,學校便容易有文化。因此,所謂學校文化建設,關鍵是校長教育思想的形成、凝練、發(fā)展。校長應該真正地“把鏡子對準自己”。 用文化去領導學校,不僅是對校長的解放,而且會改變教育的性質(zhì),會拉近教師、職工與校長的關系,拉近師生關系。 因此,要辦好學校,必須關心教師。校長要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解放教師,少管教學的具體事務,多管學校發(fā)展的方向,對教師的優(yōu)劣心中有數(shù),絕不公開批評個別教師,絕不批評觀點不正確或無教育能力的教師。 使教師讀起書來 教師普遍不愛讀書,即使少數(shù)愛讀書者,也不讀該讀的書,連愛讀書寫作的語文教師也寥寥無幾,這是教育的根本錯誤之一。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就其廣義的理解來說,這是一個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斷地豐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過程?!?/span>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師是靠自己的知識教學,而不是靠教材和參考書。不改變對教育的認識,教師便讀不起書來。 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要做真教育,對教育的內(nèi)涵和外延必須非常了解。教育,靠的是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換言之,靠的是教師的人格與學問,而不是教材和參考書。 教師沒有學問則沒有教育,因為教學是教師創(chuàng)造環(huán)境使學生愛上學習、學會學習的過程,而不是教師講教材,學生聽教師講,聽后做作業(yè)。 要引領教師讀書,校長首先要“把鏡子對準自己”,變“給我讀書”為“跟我讀書”。同時,校長要清楚自己的角色與責任。 校長是領導教師做教育的,絕不是看著教師干活的。因此,絕不能單純用制度去管理教師。否則,必然使教師謹小慎微,不敢創(chuàng)新。 教育是否特色鮮明,師生是否情緒高昂、精神飽滿,主要取決于校長是否有教育思想。教育是什么樣子,主要取決于校長是什么樣的人。 教師只要看到校長是懂教育干教育的人,自然精神振奮、智慧勃發(fā)、個性張揚;學生必然充分發(fā)展,各類人才次第涌現(xiàn);師生必然深愛學校。 這就要求校長必須有豐富深刻的教育思想。校長的人格和學力必須為教師佩服。 使學生養(yǎng)成好的性格 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育就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性格。所謂幫助,最重要的是構建一個真正的教育環(huán)境。至于“養(yǎng)成”更多地要靠學生自己。 教育必須先使學生熱愛學習,繼而使其學會學習。教育要有效果,必須先使學生愛上教師和校長。許多校長不明白這個道理,企圖憑漂亮的校舍和雄厚的資金吸引學生,真是異想天開。 目前,教育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基本沒有師生活動,即使有,也是極端功利化的。如此“活動”,不但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使學生備感厭惡。 使學生“百花齊放” 要讓學生真正個性化地發(fā)展,關鍵在于學校的教育品質(zhì)。教育如果要師生只認分數(shù),必然不會去管學生的其他素質(zhì),學生很難避免“差生”的命運,“學習成績”也達不到應有的高度。所謂德育,也只能是掛在嘴上的一個好聽的名詞罷了。 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教育的目的,不是給學生劃分等級,而是讓學生認準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展。 然而,現(xiàn)實中,絕大多數(shù)教師拼搏的目的,只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給校長“爭光”,卻將學生棄之不顧。學生只是“憑借”的材料。這是典型的目中無人,是真正的教育異化。 改革目前的教學 毋庸置疑,正確教學的前提是學生熱愛學習。沒有這個前提,便沒有真正的學習。要具有這個前提,必須著力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其中最主要的是人際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包括教職工與校長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職工之間、師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 知識教學的前提是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當校長,要高度重視這種生活。 就體育學科而言,要清除過多的“比賽”活動。體育不是為了競技,而是為了學生的健康。除了上好正常的體育課外,最主要的有兩點:一是建立必須執(zhí)行的作息制度,二是確立學生必須每天按時進行的運動項目。只要作息制度科學,心理問題就可以大大減少,學生也容易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 就語文學科來說,重在養(yǎng)成閱讀、寫作的習慣,語文教材僅僅是一個例本。語文課堂,一是給學生做個例子,二是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寫作習慣,決不能背離這個目的。語文教師,必須是學生心儀的榜樣,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吸引到閱讀和寫作的勝景中。 英語教學的關鍵是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營造氣氛,使學生樂學?!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 數(shù)學教學不能陷入題海中,更重要的是題目背后的數(shù)學思維方式。數(shù)學教學更應該落實“教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的理念。 就物理、化學、生物學科而言,要特別注重實驗課,要會說過程、道理,會寫實驗報告。 學習音樂、美術的目的無非在于:為了讓學生心情愉快;學習一定的技能,滿足一部分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使音樂、美術的功能隨時遷移或陶冶情操。 總之,所謂教,無非是提供或創(chuàng)造學習的環(huán)境和條件而已。這是師生身心健康的關鍵,也是教育發(fā)展的關鍵。 校長必須做的事,無非這八件。搞真教育的校長,必須抓住這個牛鼻子。 來源丨中國教師報 作者丨 趙彬淵(河南省輝縣市原城內(nèi)初中校長) 責編 | 未名 排版 | 壹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