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知道體內濕氣太重呢?通過以下幾點就可以判斷出來。 1.看舌苔。把舌頭伸出來看看,如果舌苔白厚帶膩,就提示體內濕氣重;如果舌苔從白厚帶膩轉為黃厚帶膩,就表示體內有濕熱了。 2.看精神。早上起床后總是覺得頭重如裹,肢體困重乏力,整個身體就像被濕布緊緊包裹著,讓人不想動,只想躺臥,一點兒精神都沒有。這就表示體內濕氣重了,中醫(yī)所說的“濕重如裹”說的正是這個。 3.看大便。正常大便一般呈現(xiàn)香蕉形,體內有濕時大便不成形,且非常容易黏馬桶,很難沖下去,或者大便總有排不凈的感覺。 了解了以上有關濕氣的信息,還需要了解濕氣的特點,它重濁、黏滯,不易祛除,所以居于體內,多數(shù)情況下不會單獨存在,而是會和其他邪氣(風、寒、暑、濕、燥、火是自然界六種正常的氣,同時也可能會成為致病的邪氣)“狼狽為奸”、相互勾結,進而就形成了更為復雜的風濕、寒濕、濕熱、暑濕等濕證,醫(yī)學上不少“疑難雜癥”多是因為這些邪氣勾結在一起所致的。 不同的濕證在進行食療時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就拿寒濕和濕熱來說,寒邪具有寒冷、凝結、收引的特點,它侵入身體,帶給人的一種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冷。寒邪與重濁、黏滯的濕邪都是陰性的邪氣,兩者勾結在一起,對人體的陽氣會造成重創(chuàng),而陽氣是護衛(wèi)身體的“衛(wèi)兵”,陽氣受挫,身體就會不斷在寒濕的攻擊下“淪陷”。所以,對于寒濕最為重要的,除了除濕之外,就是捍衛(wèi)體內的陽氣,并且想辦法補充體內的陽氣,以此對抗寒濕。而濕熱在除濕的基礎上,則更要注重清熱,這與除寒濕又不同了。而且濕為陰邪,熱為陽邪,兩者結合,如同面中和入了油,兩者難分難解,因此,濕熱所致的病癥最為復雜,也最為特殊。除了頭身困重、胸脘痞滿、大便溏泄等癥狀之外,還會有身熱不揚、口干不多飲、小便短赤、大便溏而不爽、舌紅苔黃膩等癥狀存在。 還有風邪和濕邪結合也很特殊,因為風為陽邪,主動,善行善變,更容易侵犯陽位,多由上、由外開始。陰濕重濁,多由內由下開始侵擾。因此,風濕結合時,身體上下內外都有可能會發(fā)病,惡風、發(fā)熱、身體重痛、關節(jié)屈伸不利等,都有可能同時出現(xiàn)。 所以說,濕邪是一種很討厭、很難纏的病邪,一旦發(fā)現(xiàn)體內有濕氣存在,還是要及時吃些除濕的食物,將濕氣盡早排出體外,盡量不要給它與其他病邪結合的機會。接下來的幾節(jié)內容就會為大家提供一些具體的除濕方法 寒濕有外感寒濕與內生寒濕兩種,外感寒濕,氣血運行受阻,多以關節(jié)、筋骨疼痛為常見病癥;內盛寒濕多因為寒濕困阻、損傷脾陽,或者脾腎陽虛致使寒濕內停,以畏寒肢冷、腹痛泄瀉或浮腫為常見病癥。 長期從事野外作業(yè),或者長期居住在海邊等潮濕環(huán)境中的人,以及習慣背包旅游的人,多易外感寒濕。不過體內有寒濕也不是多可怕的事情,只要廚房中或者身邊常備些生姜就能改善寒濕對身體的損傷。 生姜性微溫,味辛,歸肺、脾、胃經(jīng),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等功效,常用于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等病癥。 生姜能夠發(fā)揮它祛除寒濕的作用,還在于其辛溫香散的屬性。辛溫可以燥濕、驅寒,辛香可以幫助肌膚腠理毛孔開泄,進而有助于汗液等濕氣的正常排出。有句諺語叫“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為什么要夏天吃姜呢?其實就是因為在夏天,人們會吃很多寒涼的食物,喜歡用涼水沖澡,也會在陰涼處避暑熱等,這時候寒邪就非常容易侵入體內,不僅影響濕氣以汗液等形式排泄,還會讓寒氣滯留體內,由此就會致使身體生病。而夏天多吃姜,不能能夠幫助汗液排泄,還有利于驅散體內的寒氣。與溫中散寒、解表化濕的生姜 用生姜祛除體內的寒濕,緩解筋骨疼痛等癥狀非常簡單,只要將新鮮的生姜洗凈切片后,裝進一個小瓶子中,倒入醋泡上,每天早上空腹吃上兩三片就可以了。也可以將姜片洗凈后,直接帶皮切片后泡入沸水中,過幾分鐘后喝湯吃姜片就行了。覺得生姜水辛辣味道太重的話,可以在其中加入適量的紅糖。 當然,生姜除了直接食用之外,還可以與大棗等一同煮湯服用。 大棗姜湯 原料:大棗15枚,姜片4片,紅糖適量。 制作方法: 1.大棗用流動水沖掉表面的浮塵。 2.取一只小鍋,冷水時將大棗和姜片放入,小火煮至沸騰。 3.持續(xù)讓棗茶沸騰5分鐘,然后將紅糖倒入,待紅糖完全化開就可以關火。 營養(yǎng)功效:補中益氣,溫中散寒,對于促進氣血流通、改善手腳冰涼等癥狀非常有益。 大棗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紅糖補血活血,二者一同煮湯,對因為寒濕引起的筋骨疼痛等病癥能發(fā)揮不錯的功效。 因為寒濕等誘發(fā)的感冒等癥,也可以用生姜來調理,下面就來看一道由生姜制成的調理感冒的湯飲。 [插圖]姜糖蘇葉飲 原料:生姜5克,蘇葉3克,紅糖適量。 制作方法: 將生姜、蘇葉洗凈后,裝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浸泡5~10分鐘后,加入紅糖攪勻趁熱服用即可。 營養(yǎng)功效:發(fā)汗解表,祛寒健胃,除濕,可以治療風寒感冒、惡心嘔吐、胃痛、腹脹等病癥。 生姜中含有黃樟素,這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屬于無色或淺黃色的液體,天然存在于生姜、茴香、八角、桂皮、花椒等香辛料中,有一定的小毒性,達到一定量會致癌。因此,生姜雖好,但不能吃太多。 現(xiàn)代最常用的艾葉養(yǎng)生法,除了吃艾葉和艾灸外,還有艾熏、艾葉泡腳、艾葉沐浴等方法,都能起到溫經(jīng)散寒、溫通氣血、溫益脾腎、扶正祛邪的效果。比如用艾葉加生姜一同煎煮后倒入腳盆中泡腳,每周泡1次,堅持泡上一段時間,就能治療風寒感冒、關節(jié)炎、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哮喘等病癥。 當然,外用艾葉泡腳等也是有一定禁忌的,比如泡腳時間不能過長,不能出汗過多,以微微出汗為宜,心臟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壓患者、經(jīng)常頭暈的人都不適宜泡腳。 在食用方面,只要是體內有寒濕的朋友都可以吃艾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