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位于介休城內(nèi)東大街,坐北朝南,臨街而立,占地面積2637平方米,是一處四進院落的古建筑群。該廟創(chuàng)建年代已無可考證,據(jù)廟內(nèi)現(xiàn)存碑記載,為明弘治八年(1498)修復。戲臺建于高1.35米的磚砌臺基上,面寬五間,進深四椽,單檐卷棚硬山頂,黃綠藍琉璃脊剎、吻獸和琉璃瓦方心點綴,前臺明、次間出歇山頂抱廈一間,斗拱三踩單昂,檐下正中懸“明白處”木匾一方;后臺明間出卷棚歇山頂抱廈一間,額枋下施木雕花卉雀替。正殿面寬七間,進深六椽,重檐歇山頂,黃綠色琉璃脊飾,七檁前后廊式構架,斗拱或七踩,或五踩。整座廟宇建筑高大宏偉,造型奇特。城隍由最初的護城溝渠水庸神衍化為城市守護神,道教利用佛教的陰間地獄之說,將城隍納入道教系統(tǒng),稱其為剪惡除兇、護國保邦之神,說他能應人所請,旱時降雨,澇時放晴,以保谷豐民足,并將其作為管領亡魂之神。城隍廟建筑群,不僅建筑造型獨特,氣勢恢宏,而且黃綠琉璃交相輝映,色澤明亮,尤其珍貴的是在東配殿正脊后立牌上仍保留有“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義棠里人喬登”的題記。這些精美的琉璃鴟吻、脊剎、獅瓶、脊筒以及懸魚、博風板上的飾件為研究介休地區(qū)琉璃發(fā)展提供了實物資料。 |
|
來自: 我心飛翔gvqwh5 > 《城隍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