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廟、祆神樓、城隍廟……山西介休古建的美在絢麗多彩的琉璃,在獨一無二的異域宗教特色建筑,在令人嘆為觀止的古建題記,介休的美就是耐人尋味。 介休后土廟介休后土廟是一處道教廟宇,位于介休市老城西北角,建于明正德年間(1516),現存建筑多為明洪武至清道光年間歷代修葺。 介休后土廟最著名的就是琉璃制品。它比其他寺廟的琉璃制品造型生動,不拘泥于形式。后土廟的琉璃制品不僅有用以表現皇家的高貴和宗教的神圣的珍禽異獸,而且以寫實的風格表現了葡萄、魚等的原貌。 殿頂之上的琉璃脊飾、鴟吻、角獸、懸魚造型優(yōu)美,流光溢彩。后土廟的琉璃超過常見的黃綠藍三色,多達十幾種,且紫如水晶、綠如翡翠、藍似寶石,琳瑯滿目、流光溢彩、精彩非凡。 襖神樓祆神樓是中國僅存的一座,含有異域宗教特色的建筑。它位于介休市順城關大街東端,建于北宋年間。 “祆(xiān)教是中國隋唐時期比較流行的宗教之一,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的西亞地區(qū),稱為“瑣羅亞斯德教”,一度成為薩珊波斯、大夏和粟特城邦的主要宗教,在伊朗及中亞各地廣為流行。 襖神樓由樂樓、樂樓前的抱廈及影壁、過街樓組成。三重歇山頂轉頂結構,平面呈“凸”字形,深度20米,樓高約25米,配件、脊飾全用琉璃制品,瑰麗壯觀。 祆神樓是宗教建筑,在祆教教義里,猛虎、牧羊犬、神牛、大象等都是神獸;數字“三”代表吉祥如意。祆神樓中隱藏著對數字'三'的崇拜。主樓高三層、共分三部分、樂樓面開三間、屋頂三色琉璃瓦裝飾、三結義廟、儒釋道三教共存等。 在祆神樓屋脊上一排排紅黃藍綠的精美琉璃構件中,幾位人物造型看上去特為別致,細看就會發(fā)現,這些人物其實不是漢人,而是身著胡人裝飾的祆教徒。 城隍廟介休城隍廟位于介休城內的東大街,創(chuàng)建于明洪武中。廟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依次為影壁、山門、儀門、樂樓、獻殿、正殿、寢殿,兩側有鐘鼓樓和東西垛殿,整個廟宇高大宏偉。 城隍是我國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城隍神最早見于周代《禮記》天子八蠟中的水庸神,后來水庸神升格為城隍神。古人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會修筑高大的城墻、城樓、城門以及護城河。有水的城塹為“池”,無水的城塹為“隍”。城隍本意指城墻和護城河。 城隍廟正殿為明代建筑,面闊七間,重檐歇山頂,黃、綠色琉璃脊飾,是城隍廟的主體建筑,也是祭祀城隍的主要場所。廟內原供奉城隍爺塑像,兩旁分列判官、牛頭、馬面、黑白無常等鬼卒。城隍廟獻亭和大殿的琉璃脊飾繁縟華致,而大殿的琉璃精華則在屋檐兩側的博風板、懸魚一面,黃綠藍三色架構,龍、云、花草、金錢、半月等等裝飾。 介休城隍廟的特別之處是廟內懸掛的一架算盤和兩塊匾額。算盤為鐵制,兩塊匾額上一書“明白處”三個行書大字,一書“你也來了么”五個大字。 回鑾寺介休回鑾寺,現存介休市綿山腳下,是一處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群。 寺內共三個院落,現存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左右垛殿、東西配殿、天王殿、山門。大雄寶殿為五間懸山頂建筑,東西分別為明王殿、地藏殿兩個垛殿。三殿橫建于一長約50米高臺上。 回鑾寺原址在綿山的溪谷之間,原名“空王靈溪寺”,至唐僖宗時,正式改名為回鑾寺,原殿經流寇焚毀,遂遷移到了山下?,F存建筑約50余間,兩側為清代建筑。 寺內惟有天王殿、正殿是元代遺構,臺明高聳,柱材碩大,斗拱雄壯,梁架精奇,簡單中透著霸氣,粗獷中蘊含內斂,是元代建筑的典范之作。 題記眾多是回鑾寺大雄寶殿的與眾不同之處,其殿內不僅于頂部脊檁攀間枋處保存有清新的元代至大元年重修之墨跡題記,而大殿之每條橫梁下之彩繪部位,分別書有與當年主持重修或募化有關官員兵士、縣府職官、佛人信士、寺僧香客之署名,并分類別冠以都維那、維那、都功德主、功德主等僧職和功主的稱號。其所書人名數量之眾,涉面之廣,分類之細,可為洋洋大觀,令人嘆為觀止。 來山西的琉璃之城介休,感受流光溢彩,美輪美奐的琉璃魅力,讓人流連忘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