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第四?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p>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事君,事奉君主,數,是迫切地,屢次地勸諫,稱為數。事奉君主的時候,如果屢次地,很迫切地去勸諫,斯辱矣,就會招致侮辱,朋友數,如果對于朋友,迫切地,屢次地去勸諫,斯疏矣,就會和朋友之間越來越疏遠,因為沒有考慮過對方的感受,我們在給父母勸諫的時候,要輕微委婉,要顧及父母的顏面,事奉君主的時候,同樣也要輕微委婉,否則一定會招來侮辱的,對朋友的勸諫也是如此,一定要輕微委婉,懂得適可而止,否則就會變得越來越疏遠。 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理解,仁,這一篇的核心。有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想,作為一個忠臣,不就是應該勸諫的嗎?即使招致侮辱,我也要去勸諫,那對于朋友,他如果做的是不對的,難道我不應該去勸諫嗎?即使他和我疏遠,我也不在乎,這不是應該我們做的事情嗎?我們這個時候再來體會,這個仁字從哪里來。 我們說如果一個忠臣,不停地去勸諫,給自己招來了侮辱,甚至殺身之禍,這是重的,輕的可能被疏遠,被貶,難道真的就是仁德的體現嗎?或許這也叫仁,但是如果在儒家的學問當中,卻算不得大仁,因為不懂得適可而止,不懂得隱忍,我們不是怕得罪君主,受到侮辱,而是如果我受到了侮辱,我就沒有機會再去諫言,沒有機會再去做更多的事情,試想一下,如果忠臣懂得適可而止,再找機會去進諫,豈不是會利益更多的人,有機會去幫助更多的人嗎? 孔夫子在《論語》當中提過管仲,說管仲是大仁大義,為何呢?因為管仲一開始是輔佐公子糾的,可是公子糾被殺害以后,管仲卻獨自活了下來,這個時候子路和子貢問老師孔子,管仲是不是不仁,孔子說不是的,這正是管仲的大仁,因為他心懷的是天下,他輔佐齊恒公,九合諸侯,不費一兵一卒,這正是他的大仁,他怎么能像普通人一樣,去守小仁和小義,怎么會守小信呢,他是大仁的。 所以從這句話當中,我們不難理解,一個內心有仁德的人,他在意的并不是自己,是否受到了侮辱,而是我沒有機會,再去做更多的事情,和朋友相交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過度的時候,會導致疏遠,這一個朋友和我們是否疏遠,其實是不在意的,而在意的是,如果一旦疏遠,我就沒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去幫助他了,這個才是內心仁之體現。 當一個人內心有仁德的時候,他在意的是每一個人的感受,如果他侮辱了我,他離我遠去,或者我不能在他的身邊,我沒有機會,再去做更多的事情,如果朋友之間和我們疏遠,我們將沒有機會,再去幫助他,到了我們現在也是一樣的,我們在直播間的時候,其實有很多朋友都在問,說你有怕的事情嗎,我說有,我怕誤人慧命,為何會如此講。 我們盡量地去照顧每一個人的情緒,每一位朋友的感受,為何,不是因為怕少了一個粉絲,而是怕這個人從此以后不聽,那么影響了自己的慧命,不再去學習,我講這番話,并不是在講自己的仁,而是我們這樣的思維方式,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去做事情,我們不在意自己的榮辱,我們也不在意自己的得失,在意的是別人是否愿意親近,或者疏遠我們,其他的都不再重要。 我們重要的是要懂得換位思考,我們每個人都是躬行君子,我們當下,雖然還沒有那么大的仁德,可是我們學習了孔夫子的文化,我們就要立志去做一個躬行君子,我們這樣去思考問題,是讓每一個人來親近我們,是不想耽誤對方,是想讓他有更多的機會學習。 所以有的時候大家都在問,是不是學習以后就一定要吃素,是不是學習以后就一定要怎樣,通常我們都說不需要,為什么,因為剛開始不要對每個人要求過于嚴格,要求過于嚴格的時候,做不到,他就容易放棄,其實對方放不放棄,和我們又有什么關系呢? 但是我們希望他變得更好,所以要懂得循序漸進,孔夫子的學生說孔子的話,夫子循循然,善誘之,善誘是一步一步地去教導,一步一步地去引導,《小窗幽記》之中,有一句話,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說人過錯的時候,不要太嚴格,我們思考的是什么呢?是看對方可不可以承受,在不在他承受的范圍。 這個時候我們再回過來看這句話,恰恰是因為內心有了仁德,所以做事情更要掌握好那個度,更要懂得適可而止,事奉君主的時候,要合理地掌握那個度,不要招致對方的侮辱,不要招致對方的怨恨,和朋友之間相處,要適可而止,不要讓對方疏遠我們,而沒有機會得到學習,而我們沒有機會再去勸諫,和同事之間的交往,同樣如此,對我們的上級,對我們的下級皆如此。 我們對上級給建議和勸諫之時,也要懂得適可而止,不傷及對方顏面,讓對方可以接受,對待我們的下級也是一樣的,我們要了解這個人的性情,他可以接受到什么程度,我們就講什么程度,以免讓他疏遠,而我們沒有機會再去幫助他。 所以我們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當內在有仁德之心的時候,我們要懂得做事情適度,要懂得什么樣的話該講,什么樣的話不該講,而核心的區(qū)別,我們不是怕他離開,而是怕我們自己沒有機會,再給他更多的幫助。 所以用這句話來收尾,整個體現的是大仁大義,是我們內在的仁德,決定了我們的思維方式,讓我們做事情不再沖動,而懂得掌握分寸,里仁第四講到這里,此篇已經結束了。 這個時候我們再來回顧,里仁為美,當一個人內在是有仁的,自己的內心是美好的,同時我們可以創(chuàng)建更多的美好,可以幫助他人,帶來美好,仁都是內修的過程,我們要懂得內修,是以仁為本,讓自己擇于仁,安于仁,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當我們內在是有仁的,我們就知道該如何思考,我們就知道該如何對待他人,我們就知道該如何講話,如何做事情。 這一切都是以仁為本,都是以仁為基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只有內心是有仁的人,才能公正地去愛每一個人,公正地去厭惡每一個人,這時候的仁者,厭惡某一個人,也是為了使不仁不加于身,是為了讓他變得有仁德,不讓那些不仁之事,加諸于他的身上。所以內心有仁德的人,做事情是公正的,愛一個也是公正的,厭惡一個人也是公正的,沒有自己的私人情感,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一個內心有仁德的人,看到他人的過錯,也是去看背后的原因,為何他有這樣的過錯,是源于他的認知,源于他的生存環(huán)境,源于他的習慣,或者源于他的思維,看到他根本的原因,幫其調整,希望他變得更仁德,變得更有智慧。 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一個有仁德的君子,看待天下的人,看待天下的事情,是沒有遠近親疏的,義之與比,只是看他所做的事情,他的行為,他的思維是不是合于道,是不是合于義,是不是合于仁的,而對這個人并沒有遠近,或者親疏,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看他合不合于道,合于道,就是親近之人,不合于道,我們讓他變得合于道,而懂得去親近道。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一個內心有仁德的君子,做事情心懷的都是德,放于利而行,多怨,如果不懂得修身的小人,懷的是土,貪戀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因為有了這些貪戀,所以放于利而行,多怨,我們做事情,就會依照著利去做事情,就會產生怨恨,而君子是懷德的,任何一件事情,都看符不符合德,君子是懷仁的,君子懷道,君子懷義,君子懷善,所以就不生怨恨。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一個內心有仁德的君子,從不擔憂有沒有自己的位置,從不擔憂自己擁有的少,而是擔憂自己可不可以立得住,只有不停地向內求,讓自己做一個有仁德的君子,我們不再憂慮于身外之物,我們不再擔憂他人的不理解,我們不再擔憂他人的不認可,而是我們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內在。 德不孤,必有鄰,當我們不停地去幫助他人,利益他人的時候,一定有人愿意來親近我們,一定有我們自己的位置。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一個有仁德的君子,看到賢德的人,看到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都是向他人看齊,去學習的,用來提升自己??吹剿说牟蛔?,而用來反省自己,是否自己也有這樣的問題,然后加以修正。并且?guī)椭巳バ拚约?,讓他人也變得有仁德,有智慧,這是一個有仁德的,君子的思維方式。 如果我們的內在,沒有仁德,見到賢者和他人的優(yōu)點,會心生嫉妒,心生羨慕,看到他人的不足,我們產生的是譏諷,嘲笑和看不起,一個內心有仁德的君子,做任何事情,都懂得為他人著想,心目中有他人,對于父母,對于處上位的人,對于身邊的同事,對于朋友,對于處下位的人,所給的建議和忠告都是委婉的,都是為對方著想的,都是不傷害他人的,并且勞而不怨,我們憂心勞心,但是卻不生怨恨。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古人是不輕易講話的,一個有仁德的君子之風,是不輕易講話的,因為擔心自己做不到,怕給別人帶來期盼,怕給他人帶來傷害。 訥于言,敏于行,我們講話是謹慎的,遲鈍的樣子,為何如此謹慎,對他人有益的話多講,鼓勵贊美的,有幫助的話多講,而對他人無益的話不講,做事情要迅速周密的,我們通過行為,要不停地去幫助他人,通常我們講,德和行都是放在一起的,只有通過行,才能體現我們內在的德,所以要敏于行,多做幫助他人的事情,多從行為上去幫助他人。 整個我們總結了里仁第四,以里仁為美開始,我們以約字來收尾,事奉君主的時候,與朋友相交的時候,在所有的人際關系當中,在我們的親人關系當中,都懂得一個約字,適度,在我們的衣食住行當中,也要懂得一個約字,要適度,在我們的喜怒哀樂當中,也要懂得一個約字,要適度。 如此就可以減少過失,我們說儉以養(yǎng)德,儉也是約的一種體現方式,當我們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懂得簡約,懂得適可而止,本身就是一種節(jié)儉的行為,只有我們懂得節(jié)儉,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懂得約束自己的思維,約束自己的言語,約束自己的喜怒哀樂。 這都是來滋養(yǎng)我們自己的德行,當我們通過約來滋養(yǎng)自己的德行,我們就會變得有仁德,就會回到里仁為美,我們內在是美的,我們看世界是美好的,我們就可以用我們內在的美,去創(chuàng)造外面美麗的世界,去幫助更多的人,創(chuàng)建內在的里仁為美,讓我們擇于仁,處于仁,安于仁,去做一個有仁德的躬行君子。 |
|
來自: 虛空濟 > 《虛空濟淺解《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