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一直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那里是“世界屋脊之屋脊”,既有“生命禁區(qū)”這個聽上去讓人有點膽寒的別稱,又有“野生動物天堂”這一令人神往的美譽。位于阿里地區(qū)南部的普蘭縣地處中、印、尼三國交界處,擁有“神山”岡仁波齊、納木那尼兩座著名雪峰,以及“圣湖”瑪旁雍錯和“鬼湖”拉昂錯兩個神秘湖泊,是許多中外朝圣者和旅行者神往的地方。然而,4500米上下的海拔高度,又讓許多人對那里敬而遠之。 在我們的行程中,進入阿里地區(qū)后第一個過夜的地方是普蘭鎮(zhèn),即普蘭縣城所在地。普蘭縣轄一鎮(zhèn)兩鄉(xiāng)。同霍爾鄉(xiāng)、巴嘎鄉(xiāng)相比,普蘭鎮(zhèn)的海拔相對較低,比較適合即將進入5000米以上高海拔環(huán)境前的我們做一次適應(yīng)性的休整。 進入普蘭縣境,許是海拔比較高、跟天空離得近的緣故,這里的天藍得格外明凈,視野也格外通透。車行高原,碧藍的蒼穹、潔白的云朵一路相隨。雪山、草甸、荒原、河流、湖泊,如電影畫面般從眼前掠過。這里的空氣含氧量不足內(nèi)陸的60%,按理來說,在這樣缺氧的高原環(huán)境里,又是在搖搖晃晃行進中的汽車上,人是很容易犯困打盹的。然而,我們卻怎么也舍不得把眼睛合上,生怕錯過路上的哪一處風(fēng)景。到西藏不易,到阿里更不易。此生踏上這片高原,或許就這一次了,我們怎么舍得浪費這來之不易的每分每秒呢? 進入巴嘎鄉(xiāng)后,在公路的一個彎道處,司機師傅突然減速剎車,并靠邊把車停了下來。正疑惑間,就聽他說:“快看,黑頸鶴!”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在離我們五六十米的草地上,果然有幾只身體灰白,頭部、頸部和尾部黑色,頂部暗紅色的鶴。它們有的悠閑地踱著步,時不時昂起脖子,扇扇翅膀,有的在草叢里追逐嬉戲,還有的在認真地低頭覓食。 司機師傅告訴我們,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長和繁殖在高原的鶴類,海拔四五千米的阿里地區(qū)是黑頸鶴的故鄉(xiāng)。在阿里的許多地方,幾乎全年都能看到它們的翩翩身姿。為了印證司機師傅的話,我特地查了資料,果然看到這樣一句話:“西藏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頸鶴越冬和繁衍地?!?/p> 后來,我們又多次看到黑頸鶴。在臨近“鬼湖”拉昂錯的一條小河邊,我們還看到了幾只黑頸鶴與一群藏野驢和平共處的溫馨畫面。 平均海拔4700米的巴嘎鄉(xiāng)是有名的“神山圣湖之地”。位居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首,有著“世界第一神山”“萬山之王”美譽的岡仁波齊就坐落在巴嘎鄉(xiāng)境內(nèi),距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崗莎村直線距離不到10公里。所以,巴嘎鄉(xiāng)也成為轉(zhuǎn)山朝拜者的必到之地。 岡仁波齊在梵語中被稱為吉羅娑山。它是印度教認定的濕婆神居住地,也是印度教、藏傳佛教、苯教和古耆那教認定的“世界的中心”。每年來這里轉(zhuǎn)山朝拜的人絡(luò)繹不絕。海拔6000多米的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的主峰。它雖然比珠峰低了2000多米,卻至今沒有被人類征服。多少年來,一些中外登山家也曾嘗試登頂岡仁波齊,但都以失敗告終,一些流傳在民間的傳說,更給這座著名雪峰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都說“神山”是不輕易露臉的,岡仁波齊也是。照理,岡仁波齊就坐落在巴嘎鄉(xiāng)境內(nèi),是鄉(xiāng)里的“地標(biāo)”,隨處都可以見到。可是,我們的車在巴嘎鄉(xiāng)境內(nèi)行駛了好長一段時間,卻一直沒有看到這座“神山”的蹤影。司機師傅指著右前方連綿的山峰說,岡仁波齊就在那個位置,被云層遮擋住了。 那一刻,我有些失望。千里迢迢來到這里瞻仰“神山”,近在咫尺卻無緣一見。難道,我白來此地了?司機師傅安慰道:“明天我們還要在巴嘎鄉(xiāng)境內(nèi)走一段時間,還是有機會看到岡仁波齊的?!北M管知道這是安慰話,但心里多多少少還是燃起了一點希望。 就在我們到達“圣湖”瑪旁雍錯的時候,司機師傅用有些興奮的語調(diào)說:“快,快看,岡仁波齊露出來了!”我們趕緊跳下車,朝湖的北面望去。只見群山之間、白云之下,一座形如金字塔、辨識度很高的雪峰巍然屹立在山巒之間,遠遠望去,如同一座被皚皚白雪覆蓋的古堡。高原上的風(fēng)有些大,吹得天上的云團如奔跑的白駒。岡仁波齊時而被云團遮住,時而又露出它偉岸的身姿,仿佛跟我們玩起了捉迷藏。大約10分鐘后,“神山”再一次隱去,消失在厚厚的云層之中。 次日上午,我們從普蘭出發(fā)去札達,再次路過瑪旁雍錯時,又一次與岡仁波齊照了面。近處寶藍色的“圣湖”和遠方潔白的“神山”,構(gòu)成一道美得讓人心顫的風(fēng)景。在湖的另一端,與岡仁波齊遙遙相對,有“圣母之山”“神女峰”之稱的納木那尼峰此刻也顯現(xiàn)出華貴的尊容。傳說納木那尼是岡仁波齊的妻子,此刻,它們正脈脈含情地凝視著對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