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醪g 自封建王朝開始以來中原農業(yè)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戰(zhàn)爭就不曾停止過,所以自秦漢以來如何與北方的游牧民族相處,成為了歷朝歷代君王面臨的一個重大決策——是和是戰(zhàn)。 秦始皇曾派遣蒙恬攜幾十萬秦軍抵御匈奴,劉邦則以和親手段向匈奴低頭,漢武帝令衛(wèi)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東漢雙方又以和親手段迎來了短暫的和平,所以民族政策如何執(zhí)行十分考驗統(tǒng)治者的戰(zhàn)略智慧。 唐太宗是我國歷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再對待北方少數民族(突厥)的問題上采取的是一種恩威并施的懷柔手段,這一種戰(zhàn)略性措施極不喪失唐朝的威嚴也可做到萬國來朝的盛況。 盛唐之下李世民被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這是歷史、這是各少數民族政權對他的一種認可,而唐太宗對待少數民族的手段至今都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尤其是與北方突厥的和、戰(zhàn)選擇。 一、隋文帝的手段:突厥分為東西兩部分突厥崛起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在阿史那土門的領導下突厥大軍多次擊敗草原強國柔然,而后又將草原小部落收入自己的麾下,最終突厥取代了柔然成為了北方草原的霸主,疆域范圍輻射東起大興安嶺、遼河流域,西到咸海、中亞河中地區(qū)。 然而,突厥人并沒有滿足這樣的輝煌而是繼續(xù)向中原擴張,隋朝建立之初隋文帝就曾多次主持和突厥的戰(zhàn)爭,取得了小范圍的勝利保住了隋朝的國祚。 如上述所言突厥是多個部落組成的聯(lián)盟,在這個基礎上隋文帝采取了臣子的意見,以“分而治之”的策略對待強大的突厥,不久后突厥分為東突厥和西突厥。 無論是東突厥還是西突厥它們和中原王朝的戰(zhàn)略關系皆是以利益為基礎,隋煬帝時期'戎狄熾強,古未有也',東突厥的軍事力量甚至達到了“控弦之士百余萬”。 隋朝和唐朝初期,兩朝對待東、西突厥的手段雖略有變化但大致相同,一方面通過軍事手段進行防御,另一方面采取和親手段緩解緊張的危機關系。 縱覽我國歷史的發(fā)展,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戰(zhàn)爭基本都是以前者取得最后的勝利而告終,突厥的滅亡似乎是歷史注定的,而這一中結局便發(fā)生于唐朝的中前期。 二、唐朝與東突厥1.李淵軟弱的態(tài)度 唐朝建立初期中原王朝百廢待興,突厥汗國雖然分裂為了東西兩部但靠近唐朝的東突厥實力非常強盛,一度成為唐朝北方邊疆的心腹大患。 唐高祖李淵不愿窮兵黷武與突厥發(fā)動戰(zhàn)爭便以“納貢”的形式送給他們不菲的財貨,以這樣的方式購買到了與突厥短期的和平,雙方邊疆迎來了短期的穩(wěn)定局面。 當然這樣一種和平并不是持續(xù)的和平而是在戰(zhàn)、和之間來回變動,比如唐朝、東突厥曾在邊境設立馬市進行商品貿易,但隋朝皇室的后裔挑唆東突厥討伐唐朝,以至于雙方發(fā)生過小范圍的戰(zhàn)爭。 根據歷史的記載,冀、晉、陜、隴等地區(qū)都曾受到東突厥的威脅,大范圍戰(zhàn)爭雖然沒有但小范圍的沖突卻屢屢出現(xiàn),可見東突厥蠶食中原的野心始終沒有消散。 沒有永恒的朋友唯有永遠的利益,唐朝雖然向東突厥示弱但后者依舊是唐朝北方、西北方的一大不穩(wěn)定因素。 再加上李淵軟弱的手段助長了東突厥的囂張氣焰,使得唐朝與東突厥的外交始終處于被動局面,這種問題一直到了唐太宗時期才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 2.突厥陳兵渭水河畔,唐太宗亡其國 武德九年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登基稱帝,東突厥頡利可汗趁著唐朝內亂之機攜十余萬騎兵陳兵渭水河畔,唐軍雖然奮力抵抗但卻被打得摧枯拉朽,東突厥大軍一直打到了距離長安城只有二十多公里的渭水河畔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 雄才大略的李世民自然知曉剛經歷內亂的唐朝不是突厥的對手,他一面斥責突厥背信棄義違背當初的盟約,一面又傾盡府庫中所有的財貨送往東突厥大營換來和平局面。 與此同時,李世民還將唐軍布置在長安城周邊、長安城內以備不時之需,既有民族大義又有財貨誘惑更有軍事威懾,頡利可汗最終撤軍選擇和李世民定下渭水盟約,李世民的戰(zhàn)爭危機才得以結束。 李世民的示弱與唐高祖李淵不同,貞觀之初唐朝的國力難以抵抗突厥大軍,強行大動干戈無異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是唐太宗不愿意看到了殘敗局面。 相比大唐王朝的統(tǒng)一突厥是一個分散的部落,短時間內這種松散的聯(lián)盟能夠得到維持,但長時間來看必然會走向分裂并發(fā)生內部戰(zhàn)爭消耗有生力量,李世民這樣一種戰(zhàn)略性思維在后期也得到了驗證。 為了穩(wěn)固東突厥內部聯(lián)盟的穩(wěn)定,頡利可汗重用其它民族的人而壓迫突厥本族,以至于突厥本族對頡利可汗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強大的突厥內部出現(xiàn)矛盾的裂痕。 渭水之盟后突厥曾出現(xiàn)“六月飛霜”的天災導致大批牛羊被凍死,沒有了生產資料與生活來源頡利可汗再度發(fā)動對唐朝的戰(zhàn)爭,結果被唐朝軍隊打的大敗而歸。 '同甘而不能共苦”是很多軍事、政治聯(lián)盟的最大特征,天災人禍導致東突厥很多部族紛紛脫離頡利可汗的統(tǒng)治投降李世民,李世民的民族政策不似其它時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是“全其部落,順其土俗”的開放性思維。 隨著時間的推移強大的突厥部落不復往年的盛況,其軍事實力也不復往日的強大,來自突厥的軍事壓力于無形中被化解,趁此時機唐太宗給了東突厥最后的致命一擊。 3.東突厥的滅亡 頡利可汗曾向唐朝提出和親緩和雙方的局勢,但背后卻不斷支持隋朝舊部發(fā)動戰(zhàn)爭削弱唐朝國力,再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派遣十萬唐軍討伐東突厥,此戰(zhàn)中大量突厥部族投降頡利可汗殘敗而逃。 三年之后,唐太宗派遣大將和頡利可汗展開決戰(zhàn),頡利可汗的中堅力量被徹底擊潰,他本人也在逃跑的途中被突厥人抓住并送往唐軍大營,至此不可一世的東突厥徹底消亡。 如上述所言李世民的民族政策思維非常開放,來到長安后的頡利可汗得到了唐太宗的善待,不僅自己的家人被釋放而且還獲得了相應的爵位、土地,更甚至后期還在唐朝擔任重要職位。 諸多突厥歸降而來的百姓也到了妥善的安置,唐太宗給了他們繁衍生息的地方,階級地位和唐朝本國居民相同,有才華的人也可以進入官場為官。 這樣一種寬容的民族態(tài)度使得唐朝、唐太宗在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中的地位不斷提高,軟硬兼施、恩威并行的民族政策使得唐朝的國力不斷提升,貞觀之治的盛況便是在這樣的局面下出現(xiàn)的。 三、從同盟到對手的西突厥1.李淵、李世民與西突厥的關系 突厥分裂為東西突厥后,西突厥一直受東突厥的壓制不得不尋求外援,隋文帝曾與西突厥處羅可汗通過政治聯(lián)姻結成同盟,李淵更是封西突厥可汗為歸義郡王。 西突厥的歸順使得唐朝在東突厥的西方有了一個盟友,雙方還曾約定一起進攻東突厥,這一場同盟戰(zhàn)爭最后雖然沒有進行但卻令東突厥從此不敢輕易進攻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繼位之后西突厥第一時間派人前來和親,此次和親因東突厥從中作梗雖然未能成功,但雙方和平、盟友的關系卻再無形中確定了下來。 貞觀年間西突厥因權力的繼承發(fā)生過內亂,內部爭斗使得西突厥的國力消耗巨大,當內亂被平定后勢弱的西突厥不得不向唐太宗稱臣并接受李世民的冊封。 截止到這一時期西突厥政權名存實亡,它實際上成為了唐朝統(tǒng)治下的一個藩屬國,因東突厥的覆滅西突厥用以限制的作用也不存在了。 即使如此在與西突厥的外交上唐太宗也僅僅只是采取少干涉、多建議的態(tài)度,也就是說西突厥內部發(fā)生混亂唐朝只表明態(tài)度,而不干涉西突厥內部的政治執(zhí)行以調節(jié)為主。 2.唐高宗李治滅西突厥 貞觀十三年突厥內部發(fā)生動亂,乙毗咄陸可汗統(tǒng)治了西突厥大部分力量,他不滿足西北現(xiàn)有的地盤派遣大軍入侵唐朝的邊境,結果被唐太宗打的大敗而逃,阿史那賀魯順利成為下一任突厥可汗。 唐太宗在世期間阿史那賀魯一直以藩王之禮臣服于李世民,但自李世民去世后阿史那賀魯的野心暴露無異,西突厥大軍又一次威脅到了唐朝邊疆的穩(wěn)定。 唐朝經歷貞觀之治后經濟、軍事都得到了質的飛躍,面對阿史那賀魯的入侵唐高宗派遣蘇定方前去平定,最終阿史那賀魯及其部眾被唐軍抓獲,西突厥至此也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綜上所述,唐朝對待東突厥和西突厥的政策類似于秦朝時期的“遠交近攻”,唐太宗對東突厥一直以強硬的軍事手段來抵抗最終滅其國,李淵、唐太宗對待西突厥的態(tài)度則是以盟友的方式體現(xiàn)徐徐圖之。 當然,唐朝能夠滅亡突厥并收其民眾得益于開放的民族政策,使得投降的突厥百姓有一個穩(wěn)定的生活,再也不會對唐朝形成仇視之心,突厥之患于貞觀一朝得意基本解除,而不像匈奴之患持續(xù)了數百年。 參考文獻:《唐書》、《資治通鑒》、《唐貞觀年間民族政策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