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小兵張嘎》是一部不錯的電影,尤其重要的它并不是一味的拔高和說教,也符合普通老百姓的觀點。 張嘎是個調皮莽撞的少年,膽子很大。他和奶奶相依為命,生活在白洋淀鄉(xiāng)下。 奶奶為了掩護受了槍傷的八路軍干部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老鐘叔),被殘忍的日軍軍官龜田槍殺。 張嘎發(fā)誓要替奶奶報仇,決定去縣城找游擊隊排長羅金寶叔叔,讓他去殺掉鬼子。 結果進城以后,嘎子因為莽撞,鬧了很多笑話,還差點送了命。好在他誤以為的漢奸就是化妝的羅金寶本人,不然嘎子被抓到炮樓也就沒命了。 嘎子一心想搞一支槍,真正成為八路軍小偵查員,為奶奶報仇。 為此,他和羅金寶一起化裝成賣西瓜的,俘虜了胖翻譯,繳獲了一支手槍。但是八路軍為了爭取胖翻譯,讓嘎子將手槍還給了他。 嘎子非常不服氣,此時小胖又來要木頭手槍,雙方打賭摔跤。 嘎子被小胖打敗了,惱怒之下竟然咬人,被眾多頑童鄙視。嘎子覺得大大丟了面子,頑童脾氣發(fā)作,偷偷將小胖家的煙囪堵了起來,搞了惡作劇,被關了禁閉。 知道八路軍要去打伏擊,消滅鬼子的卡車,嘎子軟磨硬泡一定要參加,結果被特許遠距離埋伏觀戰(zhàn)。 見鬼子和偽軍被八路軍伏擊打散,嘎子不顧不允許他參戰(zhàn)的命令,追擊一個嚇破了膽的偽軍軍官,最終將打光了子彈的敵人攔住生擒。嘎子又繳獲了一支手槍,代價是屁股上中了一槍,好在只是皮肉傷。唯恐手槍再被收走,嘎子將槍藏了起來。 養(yǎng)好傷以后,嘎子不愿意一直待在安全地區(qū),跑到自己的村子找八路軍,結果被兩個偽軍堵住。 小胖父子將嘎子藏起來,結果被偽軍毆打甚至要槍殺。嘎子不愿意連累別人,挺身而出被抓走,關入炮樓。 龜田為了探聽八路軍的情報,決定不殺死嘎子,反而對他進行優(yōu)待。 此時八路軍得知嘎子被抓,通過胖翻譯知道了具體情況,決定冒險攻打炮樓,救出嘎子。 雖然八路軍兵力很多,但鬼子和偽軍堅守炮樓,裝備不好的八路軍攻不進去。 在關鍵時候,嘎子機智的在炮樓內部放火,隨后帶傷逃出。大火點燃了彈藥,炸毀了炮樓,嘎子終于為奶奶報了仇。 這部電影中,八路軍也好,根據(jù)地也罷,都把嘎子當作一個孩子進行保護。 嘎子一直要拿槍去給奶奶報仇,八路軍卻說報仇是大家的事情,不是嘎子一個人的。主要是嘎子還年幼,雖然聰明機靈,但畢竟沒成年,還沒有報仇的能力。讓嘎子這種少年去報仇,基本上沒有好結果,很可能自己送了命。 況且,奶奶如果還活著,也不希望孫子這么冒險,消滅鬼子應該是八路軍成年戰(zhàn)士的事情。 所以,八路軍想方設法不讓嘎子參加危險任務,不讓他參戰(zhàn)只允許觀戰(zhàn),借著他受傷讓他留在安全的后方。 發(fā)現(xiàn)嘎子被抓住后,八路軍用盡方法救他和老鐘叔,羅金寶對掌和區(qū)隊長都冒著很大危險打炮樓。最后區(qū)隊長抱著受傷的嘎子,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再說通俗點,八路軍認為打仗是大人的事情,報仇也是大人的事情,不讓未成年人參與,是為了保護他們。這些八路軍戰(zhàn)士干部都知道戰(zhàn)爭的殘酷,成年人尚且應付不了,何談這些半大孩子。他們保護嘎子,不讓他直面戰(zhàn)爭,恰恰是人性光輝的表現(xiàn)。 這部電影最關鍵的,是在于對嘎子描寫。嘎子同臉譜化的潘東子,是有很大不同的。 作家徐光耀在創(chuàng)造嘎子形象時,并不是憑空編出來的,而確實是以老家白洋淀幾個少年為原型。所以嘎子才如此活靈活,他雖然膽大聰明,敢于和鬼子斗爭,但仍然是個頑童,摔跤打賭輸了竟然咬人,覺得丟了面子就去惡作劇整人。 另外,嘎子性格也有少年的魯莽,隨便對“漢奸”動手,差點被抓走送掉性命。遇到拿著手槍的偽軍軍官逃跑,他手無寸鐵竟然敢于追擊。如果不是偽軍軍官手槍只有一發(fā)子彈,僅僅打中了張嘎的屁股,他就沒命了。 明知道自己所在的村子附近有鬼子的炮樓,很不安全,卻冒險回來找八路軍隊伍,結果被兩個偽軍抓住,也是很魯莽的表現(xiàn),他畢竟還是未成年人,考慮問題不可能很成熟。 另外,嘎子也并不是天不怕地不怕。最初同老鐘叔躲避在廢棄屋子,兩個偽軍要進來的都時候,嘎子是很緊張的。 后來遇到偽軍的追趕,嘎子也是慌不擇路,逃入小胖家躲避。 但是,嘎子遇到仇人就是另外一回事。被抓到炮樓中,他發(fā)現(xiàn)殺害奶奶的龜田,不但拒絕合作,還要掙扎著上來拼命。要知道,當時龜田隨手就可以殺了他,但嘎子也不怕。 后來看到八路軍冒險打炮樓,但攻不進來,嘎子明知道放火可能讓自己也被燒死,卻也寧可選擇同龜田同歸于盡。好在嘎子命大,只是被燒傷,并沒有被燒死。 嘎子的性格是比較完整的,也絕對不臉譜化,說通俗點就是很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估計幾年以后,嘎子成年變成大人,就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八路軍戰(zhàn)士。 |
|
來自: 格林書屋 > 《首藏網絡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