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曾說:在一切道德品質(zhì)之中,善良的品質(zhì)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人生在世,善良是人心中的一束光,能照亮自己,亦能感染他人; 品德是引導(dǎo)人走向正途的指針,能明辨是非善惡,亦能規(guī)范禮義廉恥。 善與德,都是人不可或缺的福氣和財富,積善,可積福;積德,能聚財。 1 壹 黃石公有言:福在積善,禍在積惡。 人之福禍,不會無緣憑空而降,也不會無故消失,都是平常一點一滴,日積月累的結(jié)果。 凡事都有因果,種善因,會得善果;積惡業(yè),必有惡報。 范仲淹小時候家庭極為貧困,生活艱難,他心想若能考取功名,出人頭地,定要救濟貧苦者。 他如愿當上了宰相,便把自己的俸祿拿出來購置義田,給貧困無田的人耕作,用以維持生計。 一次他在蘇州購置住宅時,一位風(fēng)水先生盛贊此屋,風(fēng)水極佳,后代必出公卿貴族。 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風(fēng)水如此之好,能使后代顯貴不如改為學(xué)堂,讓蘇州城百姓的子弟來此屋入學(xué)。 將來眾人的子弟都能賢達顯貴,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顯貴,不是更有益嗎? 于是他立刻把學(xué)堂捐出來,改作了學(xué)堂,實踐了曾經(jīng)貧苦時造福一方,利益眾生的愿望。 后來范仲淹的四個兒子長大成人后,均聰穎非凡、德才兼?zhèn)?,分別官至宰相、公卿、侍郎。 范家的曾孫皆賢達顯貴,傳至今已八百年了,蘇州一代范氏后人依舊福氣綿延、家庭興旺。 積善,不僅能造福自身,還是為家庭積福,子孫后代亦能享受到積累的好福氣。 老子曾警醒世人: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人有善念,上天保佑;宅心仁厚,福必相隨。 人有菩薩心腸,持而保之,不僅自身會有福報,子孫后代也會受益。 種善因,動善念,行善事,必定會有好運,得福報。 2 貳 蘇格拉底曾說:金錢并不能帶來美德,美德卻可以給人帶來金錢、以及個人和國家的一切好事。 做人,若品德高尚,金錢和財富都會隨之到來;反之,品德敗壞,金錢和財富都將遠離。 人有多大德,就有多大財,若德不配位,即使家財萬貫,也終將被揮霍散盡。 清末,有位商人在生意中慘敗,急需大筆資金周轉(zhuǎn)。他找到阜康錢莊的主人胡雪巖,求他低價收購自己的產(chǎn)業(yè)。 胡雪巖確認情況屬實后,堅持按照正常的市場價格收購了對方的產(chǎn)業(yè)。商人又驚又喜,問胡雪巖“白白的便宜為何不占?” 胡雪巖笑著說:“你放心,我只是代為保管這些資產(chǎn),等你挺過這一關(guān),隨時都可以來贖回屬于你的東西。” 二人也成為最真誠的合作伙伴,生意越做越大。 正如《了凡四訓(xùn)》里講:享百金財富,必定是百金人物;享千金財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你是什么樣的人物,能夠成就多大的事業(yè),積累多大的財富,一定取決于你有多大的德行。 聚財先修德,德行到了,富貴也會隨之而來。 3 叁 《增廣賢文》中有云: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盼早到與來遲。 凡事要憑良心,人在做,天在看。 春秋時期,秦穆公有次出去打獵走丟了幾匹馬,被岐山的山民抓到,殺了吃掉了。 當?shù)氐墓倮艉芸熳サ搅诉@些人,但是秦穆公不但不降罪,反而說:“我聽說,吃了馬肉,不喝點酒容易傷害身體”,不僅將他們?nèi)酷尫?,還派人送美酒賜給這群山民。 幾年后,韓原之戰(zhàn)時,秦穆公被晉國軍隊圍困,眼看就要被活捉。 這時突然有一隊勇士,手提大刀,大喊聲中飛奔而來,拼死作戰(zhàn),救出秦穆公。 戰(zhàn)后,秦穆公才得知,這隊勇士,就是多年前岐山腳下宰馬吃的那群山民。 《道德經(jīng)》有言: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一切善因必有善果。若要追求物質(zhì)財富,必先修行仁義道德。 一個人有了高尚的品德,才能承受得起財富、權(quán)力、聲望這些福報。 積善行德,定會有最好的遇見。 4 肆 古人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無德無行而取厚利,必遭奇禍; 善行善德而受磨難,必有后福。 勸君積德行善做好事,貧富莫要太貪心。 一個人唯有種下善因的種子,多多澆筑,才能積累滿滿的福氣,得到該有的善果; 作者 | 一誠善語 簡介 | 表里如一,誠心誠意 圖片 | 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