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媽帶來十二支精致的宮花,托周瑞家給分發(fā)一下。配送方案是這樣:鳳姐四支、迎春、探春、惜春和黛玉各兩支。就我個人認為,這個分配方案很合理。 鳳姐是薛姨媽的親侄女,又是結(jié)過婚的小媳婦,自然該多得兩支,況且鳳姐也沒有獨占,分給了秦可卿兩支,總體上也算公允了。然而就是這個分配方案,惹得黛玉大為不滿,酸溜溜地說了一大堆嗆人的話,讓周瑞家的弄了個下不來臺。 書中是這樣描寫的。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接都未接,心里并不買薛姨媽和周瑞家的帳),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個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單給自己一個人,那叫抬舉,大家都有,便是施舍,這是黛玉的思維邏輯)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span> (依周瑞家的善于溜須拍馬的性格,若非黛玉冷落,是不會如此說的) 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么!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呀?!敝苋鸺业穆犃耍宦晝阂膊桓已哉Z……寶玉道:“誰去瞧瞧,就說我和林姑娘打發(fā)來問姨娘姐姐安,問姐姐是什么病,吃什么藥。論理,我該親自來的,就說才從學里回來,也著了些涼,改日再親自來看?!保▽氂駥嶋H上是在替黛玉圓場,給周瑞家的找臺階下)。 不過是兩支絹花,芝麻大的小事,黛玉竟神經(jīng)緊繃,反應(yīng)如此強烈,不由讓我們感到費解,黛玉究竟是怎么啦? 其實黛玉攻擊的對象只有一個,就是寶釵。黛玉入賈府,屬于那種投靠性質(zhì),加上個人年紀幼小,不懂得帶些小禮物什么的收買人心。 而寶釵不同,是親戚門上的禮尚往來,加上薛家世代做皇家買辦,天南海北的物事應(yīng)有盡有,三天兩頭給下人們發(fā)個小彩頭,十分便利。加之寶釵善于籠絡(luò)人心,于是賈府的下人形成一邊倒的態(tài)勢,一致說寶釵的好話,制造林不如薛的輿論氛圍,這是黛玉在心里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 所以寶釵的恩惠對于別人是進行友好溝通的一種情感投資,對于黛玉就是不斷刺激她脆弱神經(jīng)的一枚枚鋼針,扎的心肝都疼。 于是黛玉在為父奔喪的時候,也不忘記挽回敗局,特意帶回許多江南物事,“將一些紙筆等物分送寶釵、迎春和寶玉等人”。這句話我們必須仔細品讀,黛玉首先給的是寶釵,其次是三春,最后才是寶玉。 黛玉心里明白,寶釵是第一個要送的,以示回敬;三春姐妹是其次,鞏固輿論陣地;寶玉其實送不送都無所謂,因為真正所愛的人,是根本不需要這些虛禮的。 繼而再品位一下兩人所送的東西,寶釵多是一些實用的俗物,而黛玉則是送一些文化用品。寶釵為了標榜自己遵守婦道、三從四德,不施粉黛,不穿鮮亮的衣服,卻把宮花之類的東西送給她人,什么意思? 難道她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嗎?可見她是假清高。黛玉面對寶玉送給她一串北靜王贈的珠子,連看都不看,“什么臭男人拿過的東西”,這才叫真高潔。 是真名士自風流。在看待寶釵為人上,黛玉雖然有時多了些神經(jīng)質(zhì),但畢竟還是有著一雙洞察內(nèi)心的慧眼的??上П娍跔q金,黛玉的劣勢越來越明顯,最終還是沒有逃脫失敗的命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