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這個星球上體型最大的生物,藍鯨不論做什么都會受到很多關注。只是沒想到,連它上廁所這么“隱私”的事,還有它拉出來的便便,都要被科學家追著研究。 生物學家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藍鯨會因為它吃的不同食物,而排出不同顏色的糞便。這個體重180噸的“大塊頭”,一次性可以排出2噸左右的糞便,這些便便對于其它的海洋生物來說,卻是一場大自然給予的饋贈。 藍鯨的巨量糞便,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優(yōu)雅的大胃王藍鯨不僅是最大的鯨類,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哺乳動物。藍鯨屬于須鯨類,是海洋中“溫柔的巨獸”。由于皮膚呈藍灰色,因此得名藍鯨。,與虎鯨、鯊魚等海洋霸主不同,藍鯨雖然體型龐大,但從不會主動攻擊其他動物,更不會貿(mào)然攻擊人類。 藍鯨雖然是體長30米,體重180噸的龐然大物,但它卻以海里的小魚小蝦為食。 它并沒有尖利的牙齒,而是有著像刷子一樣的鯨須。它們進食的時候,會把魚蝦和大量海水一起吞進嘴里,然后把海水吐出去,利用鯨須把魚蝦過濾出來,留在嘴里,一口就能吞下非常大量的食物。 藍鯨的體重相當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而藍鯨之所以能長這么大,最主要還是因為它生活在海洋里,而海水的浮力足夠大,才讓它不需要像其它陸地動物一樣費力地支撐自己的體重,不至于被自己的體重“壓”死。 既然體型那么大,吃的自然也不會少,在所有的小魚小蝦中,藍鯨最喜歡吃的是一種叫做磷蝦的小蝦。因為磷蝦一般都生活在溫暖海水與冰冷海水的交匯處,所以藍鯨也會追著食物而生活在這里。 磷蝦體長還不到1厘米 藍鯨長著四個胃,它們的第一個胃是由食道部分膨大變成的,一次就可以吞下大約200萬只磷蝦。以藍鯨的體型,它每天需要吃掉4到8噸的食物。當它們肚子里的食物少于2噸的時候,也就是它們需要進食的時候。 藍鯨十分聰明,在它能找到的磷蝦群里,它通常會選擇捕食最密集的那一群。這也意味著,藍鯨的生活規(guī)律也會跟著磷蝦而改變。白天它們會待在超過100米的深水里覓食,到了夜晚就追著磷蝦浮上海面。 由于藍鯨的肺活量很大,一口氣可以吸進5000升的氧氣,所以它只需要每隔10-15分鐘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就行。 還好磷蝦是全世界數(shù)量最多的動物,而且繁殖速度也極其的快,否則按照藍鯨這種一口就能把磷蝦的“祖宗十八代”全吃了的吃法,磷蝦真真是扛不住的。 吃的多了,自然也就拉得多,由于藍鯨驚人的進食量,以至于它在排泄的時候也相當?shù)恼鸷?。作為有史以來體型最大的生物,拉得太少也“配不上”藍鯨的體型,所以當它開始排泄時,方圓50米范圍內(nèi)的海域都會變成另一種顏色,而且根據(jù)親身體驗過的潛水員所說,真的非常臭!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藍鯨浮上海平面呼吸時,能噴出一道9-12米高的垂直水柱,猶如海上噴泉,被人們稱之為藍鯨噴潮,也有人稱之為藍鯨瀑布。 實際上這道噴泉并不是藍鯨直接從鼻孔里噴出來的。當藍鯨從深海浮上來呼吸時,需要排出體內(nèi)積蓄的大量二氧化碳,這些氣體噴出時的壓力很大,會把附近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才形成了噴潮。當海面平靜時,就算你在幾千里外都可以看到藍鯨噴潮。 但是,有一點很奇怪,當藍鯨排泄時,周圍會有很多小魚“迎臭而上”,這又是為什么呢?難道這些小魚這么“重口味”嗎? 藍鯨糞便的作用藍鯨排便的方式和普通動物的不太一樣,它們的糞便都是類似水狀的,平均每次的排便量能達到200升。由于深海的壓力太大,藍鯨在這里排便會像人類便秘一樣艱難,所以它們每次都要跑到海面上排泄。也就是說,當我們在海面上看到鯨魚時,它們不是在呼吸就是在上廁所。 其實藍鯨的糞便之所以被稱為大自然的饋贈,是因為它的糞便對海洋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些糞便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是海洋的天然肥料,因此,也有人把鯨魚的糞便稱為海洋中的鉆石。 由于藍鯨平時大部分都是以磷蝦為主食,而磷蝦富含蛋白質(zhì)、酶還有鐵等營養(yǎng)物質(zhì),所以它的糞便中也含有鐵和其它深海中缺少的養(yǎng)分。當藍鯨在海面上排便后,其中的養(yǎng)分會被浮游生物所吸收,而浮游生物作為海洋生物鏈的基礎,也造福了大多數(shù)的海洋生物,尤其是磷蝦。 磷蝦靠吃海里的浮游生物繁衍生息,而藍鯨的主食就是磷蝦,浮游生物又能夠吸收藍鯨糞便里的養(yǎng)分。所以三者之間也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huán),藍鯨也成了自己“養(yǎng)魚”自己吃的鯨類代表。更重要的是,鯨類的便便,更是我們對抗全球變暖的強力武器之一。 浮游生物是海洋生物鏈上最基礎的一環(huán),其中的浮游植物更是充當著重要的角色。 它們對大氣環(huán)境有巨大的影響,在吸收了鯨類便便內(nèi)的鐵之后,它們會進行光合作用,能夠處理掉地球上40%的二氧化碳,比亞馬遜熱帶雨林的處理能力還要高出四倍。 鯨魚的糞便就是海洋中大量浮游植物的化肥,它們糞便的數(shù)量越多,浮游植物的數(shù)量也就越多。 而且比較有趣的是,不同種類的鯨魚排出的糞便顏色是不一樣的。 當人類從海面上空看時,抹香鯨的糞便顏色是土色,而藍鯨的通常是紅色或者粉紅色,也出現(xiàn)過金黃色的例外,這和它們平時所吃的食物有關。鯨的價值不言而喻,它是海洋生態(tài)工程師中的戰(zhàn)斗機,其糞便既可給海洋生物供給營養(yǎng),又可為緩解全球變暖出一份力。 但即便是像藍鯨這樣幾乎沒有天敵的龐然大物,也依然逃不掉瀕臨滅絕的命運。 藍鯨最后的綻放俗話說,一鯨落萬物生。當藍鯨察覺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就會選擇到一處安靜的地方去等待死亡,最后孤獨的沉入海底,這一過程就被稱為鯨落。 藍鯨尸體沉到海底的速度很慢,一般可以持續(xù)4-24個月,而具體的時間主要取決于鯨魚體積的大小。 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海洋生物來分食鯨魚的身體,比如鯊魚、虎鯨等,鯨魚身上大部分的血肉會在這時被這些海洋生物吃掉。而當鯨魚終于到達海底數(shù)千米的盡頭時,它仍然可以滋養(yǎng)很多軟組織生物和微生物。 當鯨魚身上的所有營養(yǎng)物質(zhì)都被瓜分完畢之后,在它的骨架上會慢慢地開出“珊瑚花”。至此,鯨魚才算是完成了鯨落的全過程,真正的與大海融為一體,完成了它最后的溫柔。 死去的鯨魚就像海洋生物的一片綠洲,一頭藍鯨的尸體在落入深海后會形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供養(yǎng)深海生物長達百年之久。 人類迄今為止,也只發(fā)現(xiàn)了50多座鯨落的痕跡,我國科學家于2020年在南海首次發(fā)現(xiàn)約為3米長的鯨落,而這一次鯨落的發(fā)現(xiàn),也是我們對于鯨魚溫柔行為的揭示。 但人類的大肆捕殺,再加上環(huán)境的污染,依然導致了這些溫柔的動物的數(shù)量急劇下降。 20世紀初,基本上全世界每片海域中都能看到藍鯨,但人類的捕殺使它們幾乎滅絕,最終只剩下不到1%的藍鯨。直到1966年才得到全面的保護。 隨著大部分國家禁止捕鯨,藍鯨的數(shù)量確實開始慢慢回升。但人類社會的垃圾被扔進海洋也對海洋的環(huán)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人類制造的多氯聯(lián)苯作為一種劇毒物質(zhì),會在藍鯨血液內(nèi)聚集,導致藍鯨中毒或死亡。 還有日益增長的海洋運輸造成的噪音,也會影響到藍鯨的聲波傳遞,導致藍鯨很難找到配偶,也是藍鯨數(shù)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然而更令人發(fā)指的是,即便是國際相關法律已經(jīng)明文禁止捕鯨,但仍有一些國家不顧國際法律,打著科研的幌子繼續(xù)捕殺鯨魚。 目前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將藍鯨列為紅色瀕危物種,也希望這件事,能喚起人類對藍鯨的保護意識,同時也更重視對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 只有鯨魚正常繁衍生息,浮游生物以及海洋里各類生物才能正常生存。缺少鯨魚一個種類,就會對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巨大的影響,而這種影響也同樣會波及到人類,保護海洋生態(tài)平衡,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