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啟后,明德親民 傳遞最純粹的國學精華,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講 | 渙樸老師 內容簡要: 所謂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后不相及,眾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 一個好的將領會讓敵人沒有辦法形成合圍之勢,敵人不能夠合圍,我方就能夠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如果對方合圍了,就集合兵力把我方各個擊破了,這就是分分合合,分合之間,體現(xiàn)了將帥的運兵計謀。 因為《孫子兵法》里非常核心的一個思想,就是把相對力量和絕對力量進行轉化。咱們中國共產黨的軍隊,能夠從幾萬最后變成幾百萬,而國民黨的軍隊會從八百萬最后變成幾十萬,這就是絕對力量和相對力量之間的轉化。 懂得這個轉化關系,就懂得了兵法最精妙的地方。所以,一個人如果懂兵法的話,哪怕現(xiàn)在處于非常劣勢的地方,他也不怕,因為他知道怎樣不被圍剿,并且還能夠發(fā)展壯大。 當然,他不是光靠一些方法和技能,方法和技能是其次的,有道是最為關鍵的,因為道、天、地、將、法,道在第一位,法在最末位,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以利為動或者不動的核心,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家底,跟敵人周旋到底,最后取得最終的勝利。 所以在戰(zhàn)斗當中要始終保持謹慎的態(tài)度,或者換句話說,要永遠保持戰(zhàn)斗的狀態(tài),才不會陷于困境。 敢問:“敵眾整而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strong> 假如對方大軍壓境,這個時候,不要去和對方正面較量,如果你的兵力不足,先找到對方的薄弱點,或者攻其所必救,他最愛的地方,最要保護的地方是什么,攻擊那一塊,把它奪過來,不要去和對方硬碰硬,除非是到了最后決戰(zhàn)的時候。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兵貴神速,攻擊其所必救,就能夠牽制對方,讓對方本來非常整的隊伍散出一塊來,去救你所攻擊的地方。 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于攻擊的人,對方不知道該防守哪一塊,直到看到他去攻擊我那一塊很重要的地方了,才要分兵回救,那此時,你已經趁人所不備,攻其所不戒了。你先到就可以以虞待不虞,以逸待勞,優(yōu)勢就來了,優(yōu)劣勢的轉化就形成了。 所以,兵法之要就在于知己知彼,知道對方哪邊是必救的,哪邊又是比較薄弱的,這兩個一交叉就是你攻擊的地方。 廣告學里說要抓住客戶的需求,就是你最想要的,防守又最薄弱的。人對自己想要的東西,對自己有欲望的東西,是最沒有抵御性的,對方稍微弄個什么圖像一勾你,你的心就被勾過去了。 廣告學把兵法用的很好,人如果被自己的欲望所牽引,那就是被心魔拿捏的死死的,所以,人要想變得強大,就要把自己的欲望去掉,無欲則剛。 凡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掠于饒野,三軍足食; 為客之道指的是去敵國作戰(zhàn),不在自己的國境線上,到了越危險的地方,就越會集中精力,這就是人心。在安全的地方是松散的,是沒有戒備的;到了不安全的地方,戒備心才會強起來。 主人就是要攻打的人,如果被對方壓制住了,這個仗就沒法打了,如果主人沒有辦法壓制你,那就要屯田,把糧食搶過來。像解放戰(zhàn)爭時,不是用搶的方式,而是建立根據(jù)地,與民同耕同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樣就解決了長期的糧食問題。 不管是掠奪、買,還是長期屯田,到了深入之后,吃的東西是最重要的,要讓三軍足食。 謹養(yǎng)而勿勞,并氣積力;運兵計謀,為不可測。 要謹慎保持好自己的體力,不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意圖。 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盡力。 到了戰(zhàn)的時候,把將士們放到危險的地方,讓對方看著就怕,自己人是抱定必死的決心,所以一旦進入重地之后,就是抱定必死的決心。像攻堅隊、遠征軍,沒有誰說想著回去,回去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但都是有必死的決心,才會踏上這種遠征之途。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戰(zhàn)爭是殘忍的,一將功成萬骨枯,不把將士放到最危險的地方去,仗沒法打,雖然愛民如子,仗還是該打就要打,也許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兵者不詳之氣,非君子之氣,不得以而用之。” 不得以而用之的時候,又要恬淡為上,不以殺人為樂,要能夠有天地不仁的那種心,才能夠打仗。雖然講兵法,但我們不喜歡打仗,可是跪著沒有辦法換來和平。要想沒有戰(zhàn)爭,自己就要足夠強大。 所以,想打仗,他要把自己變得很強大;不想打仗,你要把自己變得更強大。 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斗。 人在這種危難的情況之下,就會不再懼怕自己的死亡,到了最危難的時刻,那就是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因為已經沒有什么可以繼續(xù)失去的了,那就拼死一搏。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 人在最危難的時候,有好的領導,就會變得無比勇猛,不懼怕死亡,人有這種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就能打贏任何戰(zhàn)爭。 美國在打完了朝鮮戰(zhàn)爭之后,說如果要想打贏中國軍隊,除非是上帝帶上鋼盔親自上戰(zhàn)場,他們說中國軍人不怕死,死都不怕還有什么打不贏的仗呢,這就是必死則生。 當然必死之心報定之后,生的未必是自己,但一定是整個國家的生存,所以這是我們中國非常強大的一個基因,我可以死,但我的死會為整個民族事業(yè)帶來和平的曙光。 我個人死不足惜,民族大于個人,這是我們中國非常強大的地方,這是最根本的基因,中國只要這種基因永遠存在,我們中華民族就一定會存在,如果什么時候這種基因沒有了,那我們的民族就真的危險了。 所以講兵法也是讓我們時刻記住,國學不是談一談風花雪月,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我們需要有智、仁、勇,我們這種智、仁、勇的精神要傳承。我們不好戰(zhàn),但是我們不能夠怕戰(zhàn),正義是要捍衛(wèi)的,真理是要捍衛(wèi)的,自由是要爭取的。 所以,不是不想戰(zhàn)斗就可以不去戰(zhàn)斗的,這個世界上只要邪惡還在,戰(zhàn)斗是不會停止的。 吾士無馀財,非惡貨也;無馀命,非惡壽也。 我們只有一條命,被子彈打穿會死,炸藥包炸響了,我們會粉身碎骨,我們不是對美好的生活不喜歡,也不是不想長壽,只是人的身軀不能從狗洞中爬出,人的高貴正在于此。 令發(fā)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臥者涕交頤。 到了令發(fā)之日,大家坐著再最后相視一笑,回憶一下自己遠方的親人,然后抖擻起精神踏上戰(zhàn)場。 投之無所往者,諸、劌之勇也。 諸、劌是專諸和曹劌。他們是《史記》上記載的兩個勇猛無比的人,當把士族放到了這種必死之地的時候,所有人都具備了專諸、曹劌之勇,因為他們抱定了必死的決心。 這是用兵最精妙的地方,因為用的不是法,是道,是將軍自身的人格魅力,如果一個將軍沒有必死之心,那么士兵是不可能有必死之心的。 這就是一個有信仰的軍隊和一堆土匪的區(qū)別。土匪是為了錢;有信仰的人為的是更多人的和平,只有有信仰的軍隊,才有可能從上到下不怕死,不怕死才不會死。 渙樸老師 返樸歸真 渙若冰釋 矢志知行合一 傳遞最純粹的國學精華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講系列課程: 傳統(tǒng)文化與家道建設(并實施) 儒家仁政思想與企業(yè)文化建設(并實施) END 國學精華,歡迎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