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回城東,我媽跟我說,上段時間打了不少豆面,也買了一大袋米,豆面裝在那種大的魚鱗口子里,讓我過去拿一點。只是那天我有事,沒去成。 后來晚上回去,媳婦也提到要買點米面,那會我才想到白天的那個對話。我跟孩子媽說,不要買了,俺媽那有,我抽時間去拿一些。然后就在一個沒事的時候,我過去拿豆面。 從我的住處到我媽的住處不遠(yuǎn),1000多米,順東西路一直走,再拐個彎就到。 我去的那會,時間有點晚,新城東街上的一排店面,有幾家已休息,還有幾戶沒有,休息的鋪子黑著燈,沒有休息的鋪子,零星閃著燈。 步行穿過街上的小吃店、煙酒店、花店、干貨店,我從賣炕餅的那家西的巷口子過去,又走了約300米。二哥門口的那個狗籠子,還是放在那里。躲在角落幾只狗兒,那天心情也是極好,在我穿過門口的時候,一聲不吭。不過,我還是聽到了那些待在黑暗里小家伙們,哼哧哼哧喘氣的聲音。 開門進屋拉燈,一氣呵成,我邊開燈,邊去尋找那天我媽跟我說的事情。雖然她跟我說了不少,但那會,我只是去拿豆面,所以注意力集中在豆面相關(guān)的信息上。 我循著有限的記憶,找到了她跟我說位置,果然如她說的一般。弄清楚情況之后,我就按照她說放置的地方,找到了她前幾天打好的一大豆面,那袋子沒有開封。那個豆面袋子的封口處用一根細(xì)繩子扎起來。這是長久以來使用的封裝方法,擱以往,農(nóng)村家里收拾東西、裝袋子,皆是這種裝法。 邊上是一袋同樣沒有開封的米,在靠近門框的位置,是一袋還有一半的細(xì)面,面粉袋子外面是一個長方形的塑料泡沫箱。泡沫箱是她在批發(fā)市場進貨時,隨貨發(fā)的包裝盒子。
我從那個半袋子開口的細(xì)面袋里,找到一個沾有面粉的白碗,我從門口再走回來,用那個碗從豆面袋子里瓦了幾碗豆面,袋子基本裝滿,夠吃幾天了。 小袋子扎好,我再扎大袋子,然后將那個面碗,又復(fù)歸到原處。
可能是電飯煲的功率不夠大的緣故,而且看不見火焰,所以我會有那種錯覺,當(dāng)然咯,盡管覺得可能不是,但那種想法從未變過。而實際上,真正做過飯的人知道,電飯煲燒飯其實并不算太慢,尤其是在用它煮飯時,再做些其他事情,會極大的降低那種電飯煲煮飯時間長的感覺。 燒豆面稀飯很簡單,一學(xué)就會。豆面本身也不需要淘也不需要洗,是晾曬干凈的黃豆在面坊加工而成,當(dāng)然,如果不是自己親自整理曬的,可能會有一些疑慮。同樣的,我有時也對超市購買的精裝面粉處理過程存疑,不過,吃的少,也就煩不了了,我還是選擇相信。 時間不長,鍋里水噗噗冒氣。
若真的形成面疙瘩,而且個頭比較大,一直僥幸逃脫每一次攪拌,實現(xiàn)碾碎升華,會有兩個結(jié)果,一個是煮不熟,二是糊鍋。糊鍋的話,一鍋稀飯的味道都受影響,而沒煮熟的豆面疙瘩,吃到嘴里,可能是一嘴面粉。我記得那滋味。不管怎樣,那味道都受影響,口感不太好。 所以,燒豆面稀飯,又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必要的攪拌,不僅在入鍋之前,還要在入鍋之后,更為重要的是,攪拌隨著豆面糊糊剛?cè)脲伨鸵⒓撮_始。 本著不浪費的原則,面糊倒完后,我抽空舀了兩勺水,倒回大碗,連同前面沒有倒完的部分再次攪拌,然后將其全部倒入鍋中,繼續(xù)等著鍋開。 若煮的時候及時發(fā)現(xiàn),可以避免損失和浪費。若忘記了,可就慘了,除了浪費糧市,還得將灶臺清理一遍,那又是另外一番滋味。
上次煮黃豆,還是在元旦之前,大面積新冠感染期間,爺爺給我一個不知道從哪里得知的秘方,說煮了喝水可以快速發(fā)汗。我找到櫥柜里的黃豆,顆顆金黃,于是浸泡了一個晚上。第二天,照著那個方子,煮豆豆。黃豆經(jīng)過一夜浸泡,自然比之前容易熟。防止不夠,我弄了大半鍋水,保證家里人人有份。 果然,煮沸的黃豆水有奇效,我喝了之后,渾身發(fā)熱,是那種自內(nèi)而外的熱,頓覺神奇。不知道是黃豆水的作用還是那個是熱黃豆水的發(fā)力導(dǎo)致,總之,在發(fā)燒的情況下,發(fā)汗的感覺無以倫比。我給他們各乘一碗,讓他們也趁熱喝下去,早早發(fā)汗。 這次是煮豆面稀飯,就沒有那么麻煩了,水開之后,再煮五分鐘差不多就熟了,不放心的話,可以再加五分鐘。 磨碎的大豆粉末,在持續(xù)加熱的電飯煲面前,抵抗力幾乎為零,只要不斷電,不跳針,完全不用擔(dān)心煮不熟。 稀飯煮的過程中,已經(jīng)有香味飄出來,那是久違的熟悉的味道,跟其他味道很不一樣。 掂量時間差不多,我將晚上要吃的菜也提前準(zhǔn)備一下,放到餐桌上,喊他們準(zhǔn)備吃飯,同時開始給大家盛飯。一碗一碗熱騰騰的豆面稀飯,被我不緊不慢的端到餐桌上,孩子孩子媽紛紛落座。我自個也盛了一大碗,然后大家開動晚飯,主食還有從街面上剛買來的炕餅。 在北方的冬夜,一口熟悉的豆面稀飯下肚,口腔里的味蕾全部被激活,就是那個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