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秘是指大腸傳導失常,引起以大便秘結不通,排便間隔時間延長或排便困難的病證。多發(fā)于老年人者。年輕人多為一時性或是某些疾病的兼癥。歷代文獻中的陰結、陽結、大便難、脾約、熱秘、冷秘、虛秘、氣秘等,皆屬本病討論范圍。 一.病因病機 便秘是由于胃腸積熱、氣機郁滯、氣血陰津虧虛、陰寒凝滯,使大腸傳導失常所致。病位在腸,但與肺脾胃腎相關。肺與大腸相表里,肺熱壅盛,大腸傳導失司;脾主運化,為氣血化生之源,陽虛則津液不行,腸道艱澀,氣虛則傳送無力,血虛則津枯失潤,均致大腸傳導失常;胃熱蘊積,腸熱津虧;腎司二便,藏元陰元陽,陰虧則腸道失潤,陽虛則不能溫煦化氣行津,溫潤腸道。均可致便秘。 1、熱壅:素體陽盛或過食辛熱厚味,恣飲酒漿,或熱病后余邪未盡,傷津耗液,致燥熱內(nèi)結,腸液被耗,而成熱秘。 2、寒凝:素體陽虛或老年體衰,下元虧損,溫煦無權,寒濁凝結,津液不行,以致腸道艱澀,傳送不利,而成冷秘。 3、氣郁:憂愁思慮,情志不舒,或久逸少動,每致氣機郁結,使大腸通降功能失常,糟粕內(nèi)停,不得下行,而成氣秘。 4、正虛:素體陰虛,或病后、產(chǎn)后以及年老體弱,氣虛無力運,而成虛秘;精血不足,腸失濡潤,亦致便秘。 二、辨證要領 1、辨病因:素喜辛辣厚味、酒醴刺激,多致胃腸積熱易成熱秘;憂愁思慮、久坐少動,多致氣機郁滯而成氣秘;年老體弱,病后產(chǎn)后,多為氣血陰津虧損易成虛秘;平素陽虛,嗜食寒涼生冷,易成冷秘。 2、辨虛實寒熱:大便干燥,痞滿脹痛者屬熱;大便艱澀難排,腹中有氣攻沖且痛者屬寒;欲便難下,腹中脹滿,或有氣走竄不通者屬氣滯;大便干或結而不硬,努爭難下者屬血虛。熱秘、氣秘屬實。虛秘、冷秘屬虛。 3、辨舌象:有苔屬實,無苔為虛。質(zhì)紅無苔為陰血虛,質(zhì)淡無苔為血虛氣弱。苔白滑為寒秘,苔黃厚膩或燥為熱秘。 三、論治要點 六腑瀉而不藏,以降為順,以通為用。邪與食結,留滯胃腸,當通下以除邪滯。偏于里實者,宜攻瀉,兼顧其虛;偏于里虛者,宜滋補,兼以攻瀉。胃腸積熱者,宜清熱通便;氣滯而秘者,宜理氣行滯;氣虛而秘者,宜益氣潤腸;血虛而秘者,宜養(yǎng)血潤燥;陽虛而秘者,宜溫通開秘。 1、寒下:用于便秘屬實、屬熱者,選大黃、芒硝、番瀉葉以瀉熱蕩結、推陳致新。氣滯不通,腸道阻塞,須配理氣之積實、厚樸。正虛邪實者,當攻補兼施。 2、溫下:用于寒冷積滯胃腸的里寒實證。常以寒涼瀉下藥如硝、黃與辛熱藥如干姜,肉桂,附子并用,組成溫下劑。溫通與攻下並用,能散寒凝而開閉結。 3、潤下:用于津液不足,腸道失潤而大便秘結者。 老年津枯,病后或產(chǎn)后血虛所致的便秘,也宜溫潤,補虛潤燥,邪熱傷津或素體陰虛,腸胃枯燥,以致大便燥結,秘塞不通者,治宜滋潤與瀉下配合,潤燥瀉熱。 4、導下:蜜煎方導便法。豬膽汁灌腸法。 四、常見證治 1、熱秘 證候:過食辛辣酒酪,熱病傷津,素體陽盛,致腸熱津傷。 大便秘結數(shù)日一行,唇干口渴,口臭,院腹脹滿,小便數(shù)多,舌紅苔黃燥,脈滑實。 治法:清熱潤腸通便 方例:麻子仁丸:麻子仁杏仁茍藥大黃 積實厚樸。 麻仁潤腸丸(火麻仁杏仁大黃木香陳皮白芬蜂蜜) 熱秘若兼津液耗傷,加生地、元參滋陰清熱。 如陰傷較重,也叫陰虛秘,用增液承氣湯(大黃生地麥冬元參芒硝); 兼痔瘡便血,加槐花、地榆以清腸涼血; 若痰熱壅肺,肺氣不降,致大腸熱結便秘者加黃芩、全瓜萎清肺潤腸。 2、氣秘 證候:憂愁思慮,情志不舒,久逸少動,致氣機郁結,見胸脅脹滿,甚者腹痛,食少納呆,噫氣不休,大便秘結不暢,舌淡苔膩,脈沉弦。 治法:順氣行滯 方例,六磨湯加減(檳椰沉香木香烏藥大黃枳売) 個人經(jīng)驗方: 北柴胡10黃芩10全瓜萎30生白術30-50炒冬瓜子12陳皮15茯苓15法半夏9竹茹10枳殼10肉蓯蓉20山英肉15 黨參12遠志12石昌蒲10炒棗仁20炙甘草10。 用于肝氣郁結,焦慮緊張,大便秘結,睡眠失調(diào)者 3、氣虛秘(常) 證候:氣虛無力以降,糟粕久積,秘結難下。見面色淡白,神疲氣怯,大便雖不干硬,也有便意,但排便無力,用力努爭則汗出氣短,便后十分疲乏,舌淡苔薄,脈虛細 治法:益氣潤腸。 方例:黃芪湯加減。(生黃芪【30-50-80-100始用30,慢慢加】陳皮麻子仁白蜜。肺氣虛加枯梗 杏仁,痰多加全瓜萎。脾氣虛加生白術30-50【始用30克生白術加強腸蠕動。炒白術健脾治療拉肚子10-15.】) 4、血虛秘 證候:產(chǎn)后、失血、血虛,陰傷,腸道失潤,面色不華,唇爪淡白,大便干結難下,或數(shù)日不便且無所苦,舌淡白,脈細。 治法:養(yǎng)血潤燥。 方例:潤腸丸(當歸生地麻子仁桃仁積殼)合五仁丸(桃仁杏仁 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陳皮)。 5、冷秘(少見) 證候:素體陽虛或老年體衰,下元虧損,溫煦無權,寒濁凝結,腹中氣攻或微痛,大便堅澀,口中和,小便清長,四肢不溫,腹中微痛,喜熱惡冷,舌淡苔白潤,脈沉遲。 治法:溫通開秘 方例:濟川煎加減(當歸川牛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売) 五、臨證權變: 如屬陰虛便秘者,宜滋陰潤腸通便,麻仁、元參、玉竹常用。 虛實夾雜者,當攻補兼施; 如熱秘兼有氣虛者,又當攻下泄熱與補益氣血同用。 年老體弱者,還須配合扶正。 便秘有時往往引起頭暈、頭脹痛、失眠、煩躁易怒等,又宜清肝通便,蘆薈為常用之品。 大便干燥,除引起肛裂出血外,還因過度用力努掙,誘發(fā)疝氣,又須隨證施治。 六、調(diào)養(yǎng)護理: 1、預防便秘,不偏食,不多食煎炒、酒、辛辣食品,多食粗糧蔬菜水果。多活動以疏通氣血,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 2、排便困難者,可選用下列按摩方法幫助排便。①按摩腹部:從右下腹沿結腸方向,向上、向左、向下循環(huán)按摩,反復多次。②輕壓會陰部:會陰系諸陰之會,司二陰,助排便。輕叩尾骶部,亦可促使排便。 3、多吃利于排便的食物:香蕉藕粉蜂蜜梨核桃仁花生仁黑芝麻菠菜 4、導便與灌腸:蜜煎方、豬膽汁、開塞露、肥皂水。 5、炒草決明子10克搗碎,水煮10分鐘,沖入蜂蜜20-30毫升,每晚一劑。或番瀉葉3克,代茶飲。 6、叩齒、攪海、吞津液. 來源:有道中一教育平臺《中醫(yī)臨床課程》的網(wǎng)絡課堂郝萬山教授主講內(nèi)容摘錄 本公眾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轉載請注明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