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港片40年的分合縱橫:嘉禾,新藝城,邵氏,三足鼎立,平分天下

 俠義心 2023-01-10 發(fā)布于江蘇
GIF
GIF

本文由云納君原創(chuàng),

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1970年10月10日,

邵氏電影“慶祝雙十酒會”終場時。

制片經理鄒文懷突然宣布,他已經跟邵逸夫決裂了,并已經辭去“邵氏電影”的制片經理一職。

他要自立門戶,公司名字叫“嘉禾”。

鄒文懷的自立門戶,真是傷了邵逸夫的心。

當年,邵逸夫親自提拔了鄒文懷,把鄒文懷一路從普通的職工,提到了制片經理,而鄒文懷也沒有辜負邵逸夫的期待,大刀闊斧的搞改革,搞創(chuàng)新,屢立奇功,坐穩(wěn)了“邵氏電影”的二號角色。

在那時的香港,電影人是勞工。

即便是鄒文懷這樣的人,也亦是如此。

鄒文懷是“邵氏”的實際二號人物了,但依舊還是領著“固定的工資”,干著老板“上百萬”的活,

明明一部電影賺了幾百萬,但錢都是邵逸夫的,跟他鄒文懷沒有關系,他拿到的太少了。不僅如此,邵逸夫還把權力分得很細,鄒文懷幫邵逸夫賺了大錢,可是邵逸夫卻一直沒有升他的職。

實際的二號人物,頭上還有個總經理。

這讓鄒文懷有些心懷不滿。后來,香港著名的導演張徹在《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載》的回憶錄中寫道:“凡是雄才大略的霸主,怎能忍受得了大權旁落,可功高蓋主的人,主又能豈能容下。

鄒文懷和邵逸夫的矛盾,說到底是因為錢和權力而起,兩人對此心知肚明,終于有天,爆發(fā)了。

1970年,鄒文懷宇時任邵氏電影的總經理周杜文,聯(lián)名致信要求邵逸夫能推行“分紅制”。

分紅,不僅僅是給他鄒文懷分紅,也要給演員和幕后工作人員粉分紅,賺了錢,大家要一起分。

但,邵逸夫也有自己的顧慮,他對這件事“絕口不提”,就好像從來就沒有發(fā)生一樣。

沒多久后,邵氏發(fā)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總經理周杜文被迫請辭離開,

第二:邵逸夫的妻子方逸華入主“邵氏”掌握大權。

第三:電視業(yè),在香港蓬勃發(fā)展,邵逸夫決定轉向戰(zhàn)場,削減拍片,把錢投進了新興的電視業(yè)。

鄒文懷跟邵逸夫建議,香港電影市場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不應該在此時放棄,但邵逸夫也很固執(zhí),他堅定的認為,電視是風口,TVB是未來。

邵氏公司業(yè)務轉型,職務權力被架空...

心灰意冷的鄒文懷決定要離開。

邵逸夫知道,鄒文懷要走,他問張徹怎么看這件事,是留還是放,張徹只回了一個字:“放”。

就這樣,鄒文懷離開了邵氏。

在1970年10月10日的酒會上,鄒文懷正式宣告了自己以跟邵氏破裂,自立門戶,創(chuàng)辦了“嘉禾”。

酒席上,鄒文懷說的很澎拜,但他心里也沒底。

自立門戶的“嘉禾”只有40萬資產,4個員工,何冠昌為副總裁,宣傳為梁風、蔡永昌,趙耀俊。

公司就幾張桌子,

手里拿得出手的男星,還是當時當時受挫全面停產,專向國語市場的謝賢,也就是謝霆鋒他老爸。

好在,那些跟鄒文懷合作的海外電影公司的老板們看好他,給鄒文懷籌了200萬,買下當時商業(yè)重心并不在電影的“國泰電影片場”。

1971年1月22日,嘉禾推出了處女座《天龍八將》,但這部電影最終的效果并不好,票房平平。

鄒文懷不死心,于是又去了日本,跟日本片方的川西多簽了一項秘密協(xié)議,把在日本紅極一時的“盲俠”和香港的電影金字招牌“獨臂刀”,放一起拍部電影,名字就叫《獨臂刀大站盲俠》。鄒文懷希望這部電影能給吹響,嘉禾的征戰(zhàn)號角。

但,事情并沒有按照鄒文懷想的發(fā)展。

電影還沒拍完,邵逸夫就聽到了風聲,并隨后以“版權問題”把“獨臂刀”的飾演者王羽告上了法庭。

邵氏認為《獨臂刀》是公司的版權,而王羽則認為自己曾參與過“獨臂刀”的創(chuàng)作,理應有制片權。

兩人對簿公堂,花掉上百萬港元律師費,足足辯了一年,最后以“嘉禾”敗訴收尾。鄒文懷,又一次陪了官司又折了票房,四處楚歌。業(yè)內的認識,都不看好鄒文懷,跟“邵氏”搶天下是癡人夢話。

正當鄒文懷心灰意冷時,

全面停止制片業(yè)務的“國泰”幫了鄒文懷一把,國泰把廠里所有的制片廠,攝影設備,服裝道具都移交給了“嘉禾”,并允許“嘉禾”使用“國泰”的渠道,把電影發(fā)行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qū)。

鄒文懷對此很感動,但他也很慌。

兵馬是擴張了,可鄒文懷手里沒有能給打仗的指揮和排頭兵,他沒有一個拿得出來的作品和演員。

直到,他遇見了那個幫助他和“嘉禾”

扭轉乾坤的人——李小龍。

1971年,在好萊塢當了好幾年的二流演員的李小龍,有些心灰意冷,他決定回到香港發(fā)展,并且找到了邵氏電影的邵逸夫,毛遂自薦。

邵逸夫自然很開心,但李小龍也有三條件。

第一,片酬每部1萬美元。

第二,拍攝周期不能超過60天。

第三,劇本需要他本人同意才能開拍。

這三個條件,邵逸夫并不答應,當時邵氏最貴的演員也僅8000港幣一集,而李小龍開口就要1萬美元,邵逸夫給不了,也不能給,于是揮手一砍,僅答應每部2000美元的片酬,別的見面再談。

心高氣傲的李小龍,覺得邵逸夫有點固執(zhí),兩人的合作陷入了僵局,而就在此時,鄒文懷聽到李小龍要回香港發(fā)展的,他決定死馬當活馬醫(yī)。

1971年6月,鄒文懷親自到美國,跟李小龍面談。

鄒文懷語重心長對李小龍說:“我們嘉禾是個小公司,沒有那么高的預算,也沒有那么多錢可以去試錯,我最多只能給你7500美元的片酬,你有其他要求,我可以盡量滿足,且我承諾票房賣的好,還會有分紅,片酬和票房分成,一起算給你。”

李小龍覺得鄒文懷有誠意,答應先拍2部試試。

就這樣,1971年的7月,李小龍回到了香港,簽約了“嘉禾”,并且拍了了自己回港后的首部電影《唐山大兄》,10月31日,電影上映,爆了,這部電影“創(chuàng)下香港開埠以來的票房最高紀錄”。

李小龍在香港爆紅,嘉禾也因此一夜崛起。

但,李小龍的爆紅讓鄒文懷擔心,邵氏會以重金挖走李小龍,于是剛開始的時候,鄒文懷幾乎24小時都待在李小龍的身邊,可這也不是辦法。

可如果一直捆綁著李小龍,那他跟當時的六叔又有什么區(qū)別呢?思想想去,鄒文懷做了一個改變了香港電影史的決定,放權,創(chuàng)辦“衛(wèi)星公司”。

鄒文懷把原本的雇傭關系變成了合作伙伴的模式,“嘉禾”不真正參與影片的制作過程,更多的是擔任投資者的角色,并負責院線的公映和發(fā)行。

電影上映后,“嘉禾”按比例跟大家分成。

用鄒文懷自己的話來說:“這在外國是很常見,也是很普通的,但在中國,我想大概是一個創(chuàng)造。

就這樣,在鄒文懷幫助李小龍成立了“嘉禾”的衛(wèi)星公司“協(xié)和”,“嘉禾”負責投錢,李小龍負責獨立制片,賺到的錢,兩人55分城就是了。此番雙雄聯(lián)手,再創(chuàng)票房紀錄,李小龍從此進軍國際。而嘉禾的“獨立制片”也更進一步,成了“嘉禾崛起”和開創(chuàng)香港電影上世紀80年代輝煌的重要基礎。

如果沒有李小龍,也許三十年前,'嘉禾’這個名字就早消失掉了。”多年后,鄒文懷的慨嘆道。

就在嘉禾和李小龍的合作,一路高歌猛進,

意外發(fā)生了。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去世了。

鄒文懷,在悲痛之余,又手忙腳亂的尋找著下一個“李小龍”,可結果都不理想,而邵氏李翰祥的風月片倒是很熱鬧,占據了大半壁票房市場。

那會,人們都覺得“嘉禾”要倒塌了,

邵氏卻又給“嘉禾”送了一次溫暖:邵氏拒絕了索要“獨立制片和票房分賬”在內簽約條件的許冠文。

許冠文,轉頭就去了嘉禾。

鄒文懷不僅答應了許冠文的“獨立制片,票房分賬”的要求,還協(xié)助許冠文成立了衛(wèi)星公司。

許冠文也沒有辜負鄒文懷的期待啊,一部《鬼馬雙星》打破了李小龍此前電影的所有票房記錄。

嘉禾因許冠文,再一次獲得了跟“邵氏”競爭的雄厚資本。邵逸夫也在后來很多年很懊惱,他說這一生錯過了兩個人,一個是李小龍,一個是許冠文。如果沒有錯過,邵氏的結局不會是這樣....

但,歷史沒有如果,

嘉禾成功的原因不止是擁有“李小龍”和“許冠文”,而是他所開創(chuàng)的“獨立制片的拍攝制度”,給了那些沒背景沒資本的電影人前所未有的彈性,也成就了無數巨星和“嘉禾”之間的良緣。

在那些年,成龍的“威禾”、元彪與元奎的“泰禾”,洪金寶的“寶禾”都跟“嘉禾”的衛(wèi)星公司,是平等互利的模式,帶來了彼此的真誠。

后來鄒文懷對自己開創(chuàng)的“獨立制片制度”說:“其實我沒做什么,我只是覺的得,有錢大家一起賺,大家少賺點沒關系,總好過大家都沒得賺?!?/span>

鄒文懷的“獨立制片”改變了一切。

到上世紀70年代的后期,“嘉禾”和“邵氏”正式形成了雙雄爭霸的局面,且比邵氏還要大一頭。

所謂,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80年代開始后,嘉禾和邵氏開啟了“雙雄”聯(lián)手的時代,而隨著邵氏的業(yè)務逐漸全面轉向電視行業(yè),“嘉禾”成了真正的香港電影的霸主。

事業(yè)基礎已經趨于穩(wěn)固時,嘉禾進軍國際。

鄒文懷把許冠文和成龍有計劃的推向了好萊塢,但起初的“國際化”差強人意,而在就此時,本土的“新藝城”的電影公司崛起了,就跟過去“嘉禾”挑戰(zhàn)“邵氏”一樣,“新藝城”挑戰(zhàn)了“嘉禾”的權威。

新藝城在短短十年間,就形成了跟“邵氏兄弟和“嘉禾”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它的票房影響力和號召力,甚至讓邵氏和嘉禾聯(lián)手才能抗衡。

多年后,鄒文懷還是很感嘆:“幸好,新藝城只是一家衛(wèi)星公司,還需要依靠著金公主的資源,否則香港電影史的歷史,早就被改寫了。”

新藝城的誕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

1978年,麥嘉和黃百鳴,石天一,一拍即合成立了“奮斗電影公司”,拍一些小成本的詼諧喜劇,小成本,高回報率,運營的相當不錯。

1980年,“奮斗電影”的成績吸引了“金公主”老板雷覺坤,雷氏是香港的第三大電影商,但是呢,他們的主營業(yè)務并不是電影,而是巴士以及跨行業(yè)的投資,因此,雖然雷覺坤坐擁香港第三大的院線,但是金公主并不拍片不發(fā)行,主要以發(fā)行外語片為主題,或跟“嘉禾”和“邵氏”合作發(fā)行。

但是70年代末開始,隨著港片的崛起,外國片沒人看了,以發(fā)行外國片為主要業(yè)務的受到了不小的沖擊,而“嘉禾”也開始進軍國際市場,“邵氏”也轉去了電視,“金公主”影院經常沒電影放。

所以在業(yè)內,“金公主”也一直被戲稱是鉆石王老五的“金屋藏嬌”,大家都在等著“金公主”被收購。

但,“金公主”的老板雷覺坤,是個好面的人,同時也是個嗅覺很敏感的投資人。他聞到了,香港本土電影市場的“金錢”味道,他坐不住了。

雷覺坤決定要跟“嘉禾”和“邵氏”競爭,遂決定開辟制片業(yè)務,跟鄒文懷的“嘉禾”一樣,實施“獨立制片制度”,金公主負責投資和發(fā)行,電影人負責拍片,收得票房,扣除成本后,雙方55分賬。

金公主參與的競爭,對當時的電影人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因為“嘉禾”和“邵氏”的人太多了,想要跟總部要錢,并不輕松,而金公主,是個新的納新市場,新的機會,還有個像雷覺坤這樣的有錢的老板,能讓電影人有更多的自由權。

因此,“金公主”在看到了黃百鳴的“奮斗”的成績后,很快就簽約了,但是當時的石天一,其實是有意見的,自己辛辛苦苦的拍,為什么要分給人5成,但麥嘉和黃百鳴認為,他們需要有一個金主能給他們提供一個大的舞臺,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要為下一部電影沒錢,而籌備個三年,五年。

石天一覺的有理,隨即同意了簽約。

就這樣,1980年9月,“新藝城”在“金公主”的支持下,誕生了。只是那會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因錢而起,最終也因錢而撒...

1980年底,1981年大年初一,

新藝城的《滑》和《樂神仙窩》相繼上演,一部520萬票房,一部528萬票房,而成本僅100萬。

500%的投資回報率,讓新藝城有了信心,

同時老板雷覺坤也有了一顆定心丸。

新藝城,也在此時意識到,他們三個人其實已經是做到了他們的極限了,公司想要更進一步發(fā)展就必須要吸引更多優(yōu)秀的電影人才來加盟。

公司需要新鮮的血液。

可是,嘉禾的“衛(wèi)星公司”和邵氏的“大廠”有著絕對的優(yōu)勢,新藝城又該如何吸引人才呢?黃百鳴做出了一個極為前衛(wèi)和大膽的決定:分紅。

盡管,在嘉禾的帶領下,香港早就出現(xiàn)了“獨立制片制度”,但,這分紅主要是給衛(wèi)星公司老板,然后衛(wèi)星公司老板根據職能不同給薪酬。

黃百鳴覺得,新藝城靠這樣吸引不了人。

于是他決定,凡是來新藝城的人,除了領固定的工資外,還能根據電影上映后的票房又分成。

每一位參與制作的人,都有分紅。這打破了電影圈的制度,但也因此激發(fā)了人的積極性。

在這一戰(zhàn)略的推動下,“新藝城”很快就找到了吳宇森,但是當時吳宇森已經跟嘉禾簽約了,愛莫能助的吳宇森便推薦了剛嶄露頭角的徐克。

徐克也沒有辜負吳宇森的寄托,在去到新藝城后,徐克拍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鬼馬智多星》。

這部電影,一上映就大爆。

不僅在票房上,超越了邵氏和嘉禾的電影,還獲得了第18屆金馬獎的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等...

徐克的成功,讓新藝城的“三巨頭”看到了希望,他們覺得還需要更多的人,于是他們又看上了當時身為徐克的女朋友施南生,他們這群大老爺們只會創(chuàng)作,花錢又大手大腳的沒個數,沒錢就找金公主要,簡直就是個無底洞。所以,他們需要施南生來“新藝城”負責財務管理和管理公司運作...

他們也需要曾志偉...

曾志偉是龍虎武師出身,父親曾是華人探長,但自從爸爸失勢以后,許多所謂的“朋友”就從身邊消失了,曾志偉也過了好幾年的緊迫的生活。在外界看來,曾志偉無非就是一個破落的二代而已,許多人找曾志偉去片場拍戲,只是賣個人情。

但,麥嘉沒有放棄他,麥嘉看中了曾志偉的潛力,鼓勵他轉型編劇,但是曾志偉說自己沒自信,

麥嘉說沒關系,他給曾志偉開出了“月薪兩萬塊,供房子,租車”的條件,這讓曾志偉難以回絕。

于是從《追女仔》開始,曾志偉正式進入了“新藝城”的團隊,而泰迪羅賓也在《鬼馬智多星》后,進入了新藝城。1981年,7怪組建完成。

那會的他們誰也沒想到,

他們在未來的十年間會成為香港電影叱咤風云十年的砥柱。

他們的成功得益于,他們的建立的集體創(chuàng)作制度。

“先由麥嘉決定是否開拍某個題材,繼而七人一同在麥氏私人住所的書房“奮斗房”通宵達旦地構思橋段,最后則由黃百鳴將這些創(chuàng)意匯集寫成劇本。

奮斗的書房,其實就不到10平方米的小書房,“新藝城”最輝煌的時期的電影,幾乎都誕生于這個小房間。那會的日子很苦,但是大家都很努力。

1982年春節(jié),新藝城7怪的《最佳拍檔》公映,買票的隊伍,排到了一條街,最終票房達到了2600萬,打破了1981年“嘉禾”許冠文的《摩登保鏢》的1700萬票房的記錄,以當時的香港人口來算,這相當于全香港有一半的人看了《最佳拍檔》...

奇跡不止于此,新藝城真正走向巔峰的是1983年。1983年,新藝城出品的3部電影,全破了1500萬票房,這令所有的電影商都大跌眼鏡,而1984年,《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更是破了2900萬票房,再一次刷新了香港電影最高票房記錄。

縱觀影壇,無人能與之比肩。

1985年,嘉禾和邵氏決定聯(lián)手抵抗來勢洶洶的“新藝城”,但他們剛聯(lián)手沒多久,新藝城就從內部逐漸開始瓦解了,瓦解的原因就是“集體創(chuàng)作制”。

新藝城的團隊,無論是從內部七怪,再到外聘的攝制團隊,幾乎都是打成一片,不分身份等級的。

而,他們七怪自己本身呢,也各個都重江湖義氣,在早期的時候,“嘉禾”的洪金寶和吳宇森也都參與了“新藝城”的創(chuàng)作,而七怪也都參與了其他公司的創(chuàng)作,所以“新藝城”幾乎是沒有商業(yè)立場的。

最初的集體創(chuàng)作都非常成功的,

但是后面,大家都乏了,因為在一起到了第四個年頭,大家的創(chuàng)作有些重復了,沒什么新的東西,大家都出現(xiàn)了一些疲態(tài),而且最重要的是錢也不夠分了。

一部電影“新藝城”是賺幾百萬,可是分到每個人手里的錢,是真的不多,而且在七怪里面,只有麥嘉,黃百鳴,石天是有股份的,但是股份又很懸殊:麥嘉占35.28%,石天占19%,黃百鳴占9%。

1984年,黃百鳴自己負責導演的《開心鬼》以200萬,賺了幾千萬的票房,并且自己還出演了男主角,錢的大頭都被麥嘉拿走了,黃百鳴不甘心。

窮的時候,大家都可以在一起,可是有福同享,就真的很難了。

而徐克呢,也是有藝術追求的,而大家在新藝城都只想拍幾千萬的喜劇片,厭倦了,也就離開了。

所以在利益分配,創(chuàng)作理念,管理不善,性格不合等等多重原因下,新藝城的七怪,解體了。

最早離開的是曾志偉,因為洪金寶的“嘉禾”想找曾志偉拍戲,離開的時候說“我們七個人吃一鍋粥很辛苦,我出去闖一下,少一個人吃?!?/span>

隨后,曾志偉去了洪金寶的“寶禾”。

而徐克也想創(chuàng)作不同的題材,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工作室,離開了“七怪”,到最后麥嘉也離開了。

雖然大家明面上刮的還是“新藝城”的名字,但實際上,大家已經開始各自建立起自己的帳篷,昔日的集體創(chuàng)作模式早已經不復存在,他們沒有吵架,也沒有鬧官司,只是沒了軍心,回不到從前了。

1989年,新藝城,已是名存實亡。

1990年,“三巨頭”在創(chuàng)作上已無聯(lián)系,僅皆用“新藝城”之名各自拍片,而黃百鳴也在后來了獨資成立“百鳴影業(yè)公司”,出品的幾部影片亦排在“金公主”院線上映。

1991年11月29日,“新藝城”在出品最了最后一部電影《荒蠻的童話》后宣告結業(yè),成了歷史。

而他們的金主,也在2年后,見電影行業(yè)的收益也遠不足房地產,金公主結束了電影制片業(yè)務。

在“新藝城”結業(yè)的那年,“嘉禾”正式走向了國際。那年的跟美國合作拍的《忍者神龜》賣了20億,

但繁華背后,已經衰態(tài)。

嘉禾跟新藝城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手底下的衛(wèi)星公司是一個比一個厲害,一個比一個強,也都想獨立門戶自己搞事情,這導致了“嘉禾”作為母公司的權力空心化,而就在此時“向氏電影”起來了。

向氏電影手握,李連杰,劉德華,周星馳,三張大王牌,幾乎橫掃了整個90年代初的香港電影。

嘉禾人才凋零,幾乎全靠成龍護佑。

1994年,嘉禾上市,想最后拼一把,然而在此時影壇早已經出現(xiàn)了頹勢,鄒文懷心灰意冷,在李嘉誠的帶領下做起了房地產生意。但是,做生意的人都是朝不保夕的,金融風暴,鄒文懷虧了3個億。

隨后,“嘉禾”與“嘉里”集團合作競投將軍澳失敗,嘉禾成了一家沒有片場的制片公司,在一連串的打擊下,“嘉禾”電影公司在1999年清盤。而8年后,叱咤香港影壇50年載的嘉禾被橙天收購。

嘉禾易主,鄒文懷徹底退出江湖...

談笑間,鄒文懷送走了一生的老對手邵逸夫,而自己也在2018年的11月2日,駕鶴西游,劇終。

至于新藝城“叱咤風云”的七人組,除了麥嘉徹底退出影壇外,石天在2021年9月離開了人世,其余5人依舊活躍在當今的電影市場,只是沒有曾經的那般輝煌。時代在變,沒有人會是永恒的傳奇。

而香港電影也在經歷了“邵氏兄弟”,“嘉禾”,“新藝城”的發(fā)展后,卻依舊還是停留在了“小作坊”的水平階段,沒有一個現(xiàn)代工業(yè)理念的新時期。

時至今日,人們說起香港電影,依舊是“XX”班的概念,這個意義就跟他的名稱一樣,個體性太強,江湖義氣,卻沒了現(xiàn)代的現(xiàn)代,不穩(wěn)定的因素太多。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合縱橫“大時代”里,2002年的《無間道》里,香港電影盡全力展示了最后一部最璀璨的煙花,隨后,曲終人散。

參考文獻:

《香港電影演義》

《香港新藝城公司研究》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 精品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搡老妇女老熟女一区二区| 九九久久精品久久久精品| 微拍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欧美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丰满少妇被猛烈撞击在线视频| 亚洲丁香婷婷久久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熟女吞精|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熟女精品|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热爱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级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五月婷婷|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男人的天堂的视频东京热|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欧美乱妇日本乱码特黄大片| 亚洲一区二区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传媒免费观看视频| 欧洲自拍偷拍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 亚洲国产av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区中文色| 国产一二三区不卡视频| 亚洲欧美一二区日韩高清在线| 日韩18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大秀视频日韩精品| 久久本道综合色狠狠五月| 精品高清美女精品国产区|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本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一片内射视频在线| 欧美老太太性生活大片| 国产欧美日韩一级小黄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