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說:豪年道兄才一落筆,便覺宇宙萬象奔赴腕底,誠與造物同功。 歐豪年
|嶺南畫派大師,當今臺灣畫壇第一人 歐豪年自幼家學淵源,才情四溢。50年代遷居香港后,適逢嶺南畫派二代傳人趙少昂先生移居此處,續(xù)開嶺南藝苑。歐豪年也拜其門下,成為嶺南畫派再傳弟子。 1970年,他南渡臺灣,將嶺南畫派風格引入此地,成為當?shù)刂袊媺囊恢萝姟6嗄陙?,歐豪年先生仰承師恩鴻業(yè),秉持“折衷”精神,傳馨嶺南藝脈,不懈探索于畫派風格與臺灣地域文化的交融互通,使嶺南畫風成為臺灣重要水墨風格之一。 創(chuàng)作之外,其更不忘獎掖后學,在學院藝術教育中勤懇耕耘,桃李天下,不遺全力推動中國傳統(tǒng)藝術精神在中國繪畫、書法中的融滲和在新一代藝術家中的繼承。他本人也因之成為臺灣畫壇卓有聲望的藝術大家。 |折衷中外,融合古今 歐豪年的山水作品多呈現(xiàn)大山大水式的壯闊,將北派山水的雄渾之象與南派山水的氤氳之氣融為一體,將中國畫水墨質(zhì)感與西畫光影手法相結合。 兩岸開放往來,歐豪年數(shù)十次到祖國大陸揮毫寫生。從黃河到漓江,從長城到瑤寨。他曾六登黃山,為記錄四時之景,曾在嚴冬從臺北告假直奔飄雪黃山,在雪中忘我寫生直至手指凍僵。
他傾慕黃河壺口的氣勢恢宏、萬里長城的蒼茫崇峻;欣賞雄獅猛虎的霸悍剛強、駿馬鷗鷺的意氣飛揚,大千世界的壯麗景象與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使其驚嘆,可貴的是他將這一切生活的、生命的感動化入筆墨,并洋溢著其豪邁的才情。 他作《雄獅出柙》,抒發(fā)“若無新變不為雄,往哲微言晨暮鐘。此時藝林沉寂甚,待聆清嘯振頑聾”的革新決心;他作《觀潮》,攫取如坡公一般“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的慷慨氣概,不禁使人追憶“嶺南三杰”的藝術精神。 耄耋之年的歐豪年,一直記得家鄉(xiāng)那片草坡,他曾說書畫藝術其實一根草的比喻更加動人,風吹草偃是表示弱勢的無奈,然而強勁的草,可以說是“疾風知勁草”,因此他為了這一目標,投入了一生的心力功夫,作畫如此,寫字也是一樣。 如今,歐豪年先生年逾八旬,仍創(chuàng)作不息,教學不止?!斑€攜筆墨向高丘”,他如鯤鵬展翼,試以翰墨載道,博得墨彩萬象,再攀藝術高峰。 歐豪年作品欣賞
|
|
來自: 傳統(tǒng)文學ARG > 《國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