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我們常見的一味補益中藥,以草藥的干燥根和根莖入藥,常用于氣喘咳嗽、咽喉腫痛等,也在我們所熟悉的四君子湯、理中丸等配方中出現(xiàn)。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莖圓柱狀,多橫走;主根甚長,粗大,外皮紅棕色。莖直立,稍帶木質,被白色短毛及腺鱗或腺狀毛。奇數(shù)羽狀復葉??偁罨ㄐ蛞干?,花密集,花萼鐘狀,花冠淡紫堇色,旗瓣大,雄蕊10枚,9枚基部連合。莢果扁平。 【藥材性狀】甘草藥材呈長圓柱形,表面紅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溝紋及橫長皮孔。質堅實而重,斷面黃白色,有粉性,橫切面形成層呈棕色環(huán)狀,常有裂隙,木質部淺黃色,有時呈偏心性。根莖表面有芽痕,橫切面中心有髓。氣微,味甚甜而特殊。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歸心經、胃經、脾經、肺經。 【功效與作用】補脾益氣、止咳祛痰、緩急定痛、調和藥性。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氣藥。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用量2~6克,調和諸藥用量宜小,作為主藥用量宜稍大,可用10克左右;用于中毒搶救,可用30~60克。凡入補益藥中宜炙用,入清瀉藥中宜生用。外用:適量,煎水洗、漬;或研末敷。治療脾胃虛弱、中氣不足、咳嗽氣喘、癰疽瘡毒、腹中攣急作痛、緩和藥物烈性、解藥毒。清熱應生用,補中宜炙用。實證中滿腹脹者忌服。 禁忌:不宜與海藻、京大戟、紅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甘草的食療 1、綠豆甘草茶 材料:綠豆60克,甘草15克。 步驟:將綠豆、生甘草都研成粗末,放入熱水瓶中,沖入適量沸水,蓋燜20~30分鐘,代茶飲用。 作用:清熱、解毒、利濕。 2、甘草綠豆燉白鴨 材料:生甘草20克、綠豆100克、白鴨肉250克。 步驟: 生甘草潤透、洗凈,綠豆洗凈,白鴨肉洗凈、切塊;把鴨肉、甘草、綠豆放入燉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置于大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40分鐘,加鹽攪勻即成。 作用:清熱解毒,平肝利尿。 3、甘桔湯(《傷寒論》) 材料:生甘草,桔梗,沙糖。 步驟: 將生甘草、桔梗和少許沙塘,加水適量,煎煮20分鐘,濾汁。再加水煎煮,濾汁。將兩次藥汁混合,頻頻飲用。 作用:此湯清熱解毒、利咽止咳,可減輕急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癥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