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瞳孔是圓的還是方的? 杜甫在詩中寫馬:“毛為綠縹兩耳黃,眼有紫焰雙瞳方”。句尾“方”一字,著實令人不解,難道馬的瞳孔是“方”的?還是杜甫在經(jīng)過藝術(shù)變形后的“無理”妙筆? 為解此惑,作家江弱水在古詩文、古畫中搜尋證據(jù)。原來,馬的瞳孔一直是長方形的,其視野范圍在320~340度之間,正是古人所謂“徹視八方”。馬的方形瞳孔,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平常人卻狃于常識,囿于錯覺,看不見或者沒看見。于是嘆服:老杜寫馬,千古一人而已。他寫得形神兼?zhèn)?,而非遺貌取神。 下文選摘自江弱水所著《十三行小字中央》,由出版社授權(quán)推送。 杜甫為什么說馬的瞳孔是方的? 文 | 江弱水 (一) 杜甫有一句詩,或者說有一個字,我一直搞不懂。詩是《天育驃騎歌》: 吾聞天子之馬走千里,今之畫圖無乃是。是何意態(tài)雄且杰,駿尾蕭梢朔風(fēng)起。毛為綠縹兩耳黃,眼有紫焰雙瞳方。矯矯龍性合變化,卓立天骨森開張。伊昔太仆張景順,監(jiān)牧攻駒閱清峻。遂令大奴字天育,別養(yǎng)驥子憐神俊。當(dāng)時四十萬匹馬,張公嘆其材盡下。故獨寫真?zhèn)魇廊?,見之座右久更新。年多物化空形影,嗚呼健步無由騁。如今豈無騕褭與驊騮,時無王良伯樂死即休。 我的疑惑就是這句“眼有紫焰雙瞳方”。馬的瞳孔怎么會是“方”的呢?自然是“圓”的呀!用學(xué)詩的香菱的話說,這個字用得“無理”。 可是,老杜是創(chuàng)造的天才,有打破傳統(tǒng)習(xí)慣的本領(lǐng)與膽魄,寫詩往往“無理”而妙。他寫馬的瞳孔是方的,想必跟虛谷畫魚把眼睛畫成方的一樣,都屬于藝術(shù)上的變形吧?卻不知他這一句是不是套了前人來的? 查過各種杜詩注本,不得要領(lǐng)。從南宋蔡夢弼的《草堂詩箋》,中經(jīng)《錢注杜詩》,再到仇兆鰲的《杜詩詳注》,于“雙瞳方”下,皆注兩條。 一條是顏延年的《赭白馬賦》:“雙瞳夾鏡,兩顴協(xié)月?!瘪R的突顯的眼睛,看上去的確像是自帶太陽鏡。老杜《驄馬行》有“隅目青熒夾鏡懸”,明顯出此,但這一條卻給“雙瞳方”添亂,因為鏡子讓人聯(lián)想到的是圓形。 另一條是伯樂《相馬經(jīng)》,此書早佚,所以各注本的引文頗有出入: 《相馬經(jīng)》曰:“馬眼欲紫艷光,口中欲赤色?!保ā恫萏迷姽{》卷七) 《相馬經(jīng)》:“眼欲得高,眶欲得端,光睛欲得如懸鈴紫艷。”(《錢注杜詩》卷一) 《太平御覽·獸部八》引伯樂《相馬經(jīng)》:“眼欲得高巨,眼睛欲如懸鈴紫艷光明?!保ㄊ挏旆侵骶帯抖鸥θWⅰ肪矶?/p> 《齊民要術(shù)》卷六:“馬眼欲得高,眶欲得成三角,睛欲得如懸鈴,紫艷光?!保ㄖx思煒《杜甫集校注》卷一) 謝注所引的《齊民要術(shù)》的話,本當(dāng)是從伯樂《相馬經(jīng)》而來的,但“眶欲得成三角”,跟“雙瞳方”也格格不入。查《齊民要術(shù)》諸本,此段均為:“馬眼欲得高,眶欲得端正,骨欲得成三角,睛欲得如懸鈴、紫艷光?!敝x注漏掉了關(guān)鍵的“眶欲得端正”,而且“成三角”的是馬骨而不是馬眼眶。 只有錢注的“眶欲得端”,“端”等于“正”,接近“方”了。但是,眼眶端正并不等于瞳孔方正,因為眼眶并不就是瞳孔,所以這一條基于《相馬經(jīng)》的注釋,也還是不到位。 (二) 難得的是謝思煒《杜甫集校注》另有注文,說到了方的瞳孔: 方瞳為異人之相。《太平御覽》卷六六三引劉向《列仙傳》:“偓佺,槐山采藥野父也。好食松實,體生毛,目方瞳,能飛行?!?/p> 《杜甫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5 方瞳原來是屬于仙人的。劉向之后,晉王嘉《拾遺記》也說老聃所居之山,有黃發(fā)老叟五人,瞳子皆方,面色玉潔?!赌鲜贰肪砥呤峨[逸傳下》: (陶)弘景善辟谷導(dǎo)引之法,自隱處四十許年,年逾八十而有壯容。仙書云:“眼方者壽千歲。”弘景末年一眼有時而方。 研究道教的學(xué)者吳真,有一篇《怎樣識別微服私訪的神仙?》,說魏晉南北朝時,從傳說到歷史,眼有方瞳逐漸變?yōu)槌上傻玫赖臉?biāo)配,然后又成了高年長壽的象征。詩人們但凡寫到仙真和耄耋,少不了要用上這個logo: 方瞳起松髓,赪發(fā)疑桂腦。(鮑照《在江陵嘆年傷老》)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李白《游太山六首》之二) 方瞳點玄漆,高步凌非煙。(白居易《送毛仙翁》) 白發(fā)何足道,要使雙瞳方。(蘇軾《戲作種松》) 招呼方瞳翁,邂逅鳥爪仙。(陸游《書懷》) 堂中老人壽而康,紅顏綠鬢雙瞳方。(朱熹《壽母生朝》其一) 頎頎兀立七尺強,豐頤廣顙雙瞳方。(陳三立《題歐陽潤生觀察丈畫像》) 這些都是大名家的詩句,很難相信都是虛應(yīng)故事。比如毛仙翁,白居易和元稹都叫他老師,說他一對瞳仁是方的,難道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杜甫寫天子之馬“矯矯龍性合變化,卓立天骨森開張”,自是神俊非凡。他會不會是借用了仙人的方瞳來寫天馬的異相呢? (三) 這首《天育驃騎歌》,不是寫的真馬,而是寫的畫馬,故別本又題作《天育驃圖歌》。杜甫有四首題畫馬的詩,除了這一首,還有《丹青引贈曹將軍霸》《題壁上韋偃畫馬歌》《韋諷錄事盧氏宅觀曹將軍畫馬圖》,篇篇精彩。開元天寶,世俗見馬,即稱“曹韓韋”。曹霸、韓幹與韋偃,三人畫馬老杜都看過而且寫過。這幅繪者未詳?shù)摹疤煊婒T圖”,既然是杜甫當(dāng)日“見之座右”的“寫真”,會不會本來畫的就是“雙瞳方”呢? 無圖可按,而有驥可索,我就從唐人畫的馬里找旁證吧。曹霸的畫,今已失傳。韋偃留下一幅《雙騎圖》,馬眼看不清。還有一幅李公麟臨摹他的《牧放圖》,畫了一千多匹馬在上面,眼珠子更無從分辨。于是只剩下韓幹。韓幹畫馬,老杜專門寫過一篇短文《畫馬贊》,贊其“毫端有神”,但在《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一詩里卻有微詞,說“幹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目前寄名韓幹所畫的馬,果然都有些癡肥,但令我大喜過望的是:那些馬的瞳孔還真不是圓的! 唐·韓幹《照夜白圖》 不是圓的,那是方的了?難說,應(yīng)該算扁的,像是橫著放的橄欖形。傳為韓幹所作的《圉人呈馬圖》如此,《清溪飲馬圖》也如此,《十六神駿圖》最后一匹仍復(fù)如此。這些都不如《照夜白》流傳有緒,可是都有著扁平的橫瞳。 看來,老杜《丹青引》說韓幹“亦能畫馬窮殊相”,絕非輕許。畫師能畫出馬的橫而扁的“雙瞳”,也算窮盡了馬的特殊形相了。老杜《畫馬贊》已經(jīng)注意到韓幹畫馬的眼睛——“魚目瘦腦,龍文長身”。“魚目”不是說馬眼像魚眼,而是說馬眼像魚形。魚形不也就等于橄欖形么? 東坡詩云,“少陵翰墨無形畫,韓幹丹青不語詩”,一點不假。至于“翰墨”與“丹青”孰先孰后,就不得而知了。有可能杜甫是先見到畫師畫馬如此,又目驗過再寫;也有可能是他觀察到馬瞳本來就是方的,自然而然就這么寫了。杜詩人稱“無一字無來歷”,卻也不能排除是他從生活經(jīng)驗中,或者說社會實踐中,得來的第一手資料。比如他寫魚的眼睛是紅的,就是受人招待吃魚膾時的親眼所見(《閿鄉(xiāng)姜七少府設(shè)膾戲贈長歌》:“饔人受魚鮫人手,洗魚磨刀魚眼紅?!保?/p> 但是,看這些畫馬圖,還是落實不了“雙瞳方”的“方”字,畢竟橄欖形還不是方形。 (四) 書上找不到,就到路上找,毛主席就是這樣教導(dǎo)我們的不是?可這一時半會兒,我上哪去找一匹馬牽過來相一相?何況馬的瞳孔是很深邃玄幻的,加上反光,隨便看也看不真切。我曾經(jīng)在伊犁喀拉峻山谷的軍馬場里,追星一樣追馬走了十幾里地,可是沒有一匹能讓我仔細(xì)端詳。 無法可想,還是上網(wǎng)查馬的眼睛的照片吧。誰知這一查,有圖有真相,一下子就解開了我的疑惑。從馬眼睛的詭異的虹膜中央,分明可以窺見那小小的、橫的、長方形的瞳孔!——“方”當(dāng)然包括了“長方”。 韓幹《十六神駿圖》局部(左上)、《清溪飲馬圖》局部(左下)、《圉人呈馬圖》局部(右) 興奮之余,我又搜到一篇刊登于Science Advances(《走近科學(xué)》)上面的論文“Why do animal eyes have pupils of different shapes?”(《為什么動物的眼睛有形狀不一的瞳孔?》)。該文圖文并茂地介紹了動物眼瞳的不同形狀,有圓的,有亞圓的,有豎的和橫的。豎的瞳孔(vertical pupils)上下伸展,可以用狹縫(slits)來描述;橫的瞳孔(horizontal pupils)水平延伸,卻不能形容為狹縫,而是大致呈長方形(roughly rectangular)。噢,一個完美的答案! 有豎的瞳孔的一般是捕食者。馬,還有綿羊和山羊之類食草動物,瞳孔是橫的長方形,屬于被獵物。其長方形的長與寬,比例可隨眼球的收縮和擴張而變化,它們形成一個寬廣的全景視野,便于從各個方向探測捕食者,并在崎嶇的地形上前移。馬的視野范圍在320~340度之間,除了鼻端和腦后有一點盲區(qū),基本不用轉(zhuǎn)頭就能看到周圍的一切,包括身后兩側(cè)的大片范圍,正是古人所謂“徹視八方”。 (五) 于是嘆服:老杜寫馬,千古一人而已。他寫得形神兼?zhèn)?,而非遺貌取神。說中國藝術(shù)重神似不重形似,會寫意不會寫真,那要看是什么時期,什么人。老杜可是兼“畫工”與“化工”的。 他之于馬,能得真賞,首先是因為看得仔細(xì):他看見馬耳像竹子劈削而成(《房兵曹胡馬》:“竹批雙耳峻”);他看見馬的腳腕短而粗,蹄子高而厚(《高都護驄馬行》:“腕促蹄高如踣鐵”);他看見紅色的汗珠從雪白的馬毛里滲出來(《驄馬行:“赤汗微生白雪毛”);他還看見馬眼里紫色的火焰,以及火焰里那一對瞳孔,而且是方的。這真是“毫發(fā)無遺憾”,使造物無所遁形!陸龜蒙《書李賀傳后》說: 天物既不可暴,又可抉摘刻削,露其情狀乎?使自萌卵至于槁死,不能隱伏,天能不致罰耶? 難怪上天要罰老杜坎壈一生,誰教他眼光能抉隱發(fā)伏,筆力能窮形盡相,暴露了天物,泄露了天機? 馬的瞳孔就那么一直方著在,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平常人卻狃于常識,囿于錯覺,看不見或者沒看見。從畫的傳統(tǒng)看,畫馬點方睛的歷代也很少。宋人如李公麟《五馬圖》全都是圓瞳,宋末的龔開《瘦馬圖》眼瞳最圓滿。但金元人則多有橫的扁平瞳孔,如楊微的《二駿圖》、趙孟頫的《進馬圖》、任仁發(fā)的《馬圖》和《九馬圖卷》局部,殊為難得。 元·趙孟頫《進馬圖》 從詩的傳統(tǒng)看,老杜之后,也不乏詩人提到馬的方瞳,卻都是從杜詩套來的。如明前七子李夢陽《李進士歸醉圖》的“即論此馬亦有種,畫出紫焰方瞳真”,何景明《五馬行》的“使君五馬來月氏,方瞳夾鏡光離離”,無非“拆洗少陵”而已。 用一個看似無理的“方”字,老杜寫馬的眼瞳精切不移,真是穩(wěn)、準(zhǔn)、狠,“雖一字,諸君亦不能到也”。按照香菱的說法,必得這一個字才形容得盡,“念在嘴里倒像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王維“長河落日圓”的“圓”字,好處被香菱講得挺生動的。我今拈出杜甫“眼有紫焰雙瞳方”的“方”字,說如上。 附識 伯樂《相馬經(jīng)》早佚,后人引錄皆片鱗只爪。承關(guān)長龍教授告知清人有輯本三種,也就搜得百余條佚文。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帛書殘片,疑即《相馬經(jīng)》,得五千余字,主要是相眼,說是從馬的眼眶眼角可相其材之高下。其中有一句,最與杜詩“雙瞳方”相近:“方眼深視,五色清明,其狀類怒?!笨上А胺窖凵睢比譃椴瘯碚咚鲅a。據(jù)何本而補,我一時無法查證。不過“方眼深視”說的還是“眼”,不如杜甫精確到“瞳”。 本文節(jié)選自 《十三行小字中央》 作者:江弱水 出版社: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 出版年:2020-4 知識 | 思想 鳳 凰 讀 書 文學(xué) | 趣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