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紅薯不再只是為了果腹,而是品嘗一種餐桌美味 冬日說紅薯 (羊) 鄔曉婷 冬日,寒風(fēng)凜冽,街上的行人裹緊了大衣,瑟縮著前行。 這時,一陣誘人的紅薯焦香傳來,忽遠(yuǎn)忽近,不禁讓人駐足張望。循香而去,終于在街的拐角發(fā)現(xiàn)了一個烤紅薯的攤子。 剛出爐的紅薯,沉甸甸、熱乎乎的,燙手得很。我只得兩手換來換去,讓溫度在空氣中迅速揮發(fā)??臼斓募t薯綿軟而焦香,表皮的褶裂處沁出一顆顆焦糖色的糖漿來。那誘人的香甜,讓你顧不上燙手,便趕忙撕開表皮,一邊吹氣一邊往嘴里送。 烤紅薯軟糯香甜,入口即化。此時,路上那些穿著時尚的來來往往的行人,也顧不得面子,埋頭吃起來。一會兒工夫,一整只烤紅薯落肚,渾身上下都暖和起來,寒冷的冬天也不覺難熬了。 過去,糧食短缺的年代,紅薯可以說是百姓的“救命糧”。史書上載,明萬歷二十一年,天下大旱,饑民遍野,餓殍無數(shù)。正是紅薯立下“鄉(xiāng)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的大功。上個世紀(jì)七八十年代,民間還流傳著“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的諺語。 爺爺曾跟我說過,以前家里窮,沒什么吃食。餓得狠了,他就和小伙伴一起,到田間地頭偷紅薯。紅薯掏出來后就地刨一個土坑,燒一堆柴火來煨紅薯吃。烤熟的紅薯烏漆麻黑的,小伙伴們個個吃得滿嘴黝黑,回到家難免遭到一頓斥罵,只得低頭站著老老實(shí)實(shí)挨訓(xùn)。 紅薯廣種易收,又富含淀粉,飽腹感強(qiáng),生熟皆可食,從土中刨出擦洗兩下即可果腹。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的適應(yīng)力極強(qiáng),俗話說,“一畝數(shù)十石,勝種谷二十倍”。不知從哪朝哪代傳入我國起,紅薯便成為人們喜好的糧食品種。 如今,在百姓的生活中,吃紅薯不再只是為了果腹,而是品嘗一種餐桌美味。譬如,小朋友都愛吃的甘梅地瓜便是廣受歡迎的紅薯零食,做法并不復(fù)雜,首先將紅薯切成條狀,再裹上面粉下油鍋炸,直至表面金黃后撈出,撒上話梅粉即可。食用時用竹簽叉起塞進(jìn)嘴里,入口酥脆,又香又軟,在香脆綿軟中還裹挾著話梅的酸甜,讓人回味無窮。 而在遙遠(yuǎn)的北方,另一道喜聞樂見的紅薯佳肴——拔絲地瓜,更是許多人的心頭好。拔絲地瓜的做法與甘梅地瓜有些類似,不同的是,地瓜切成塊炸焦脆后,要再將地瓜表面裹滿糖稀。出鍋的時候,地瓜泛著誘人的琥珀色光澤,用筷子一夾,還可以拉出細(xì)長黏稠的糖絲來。 諸如此類的紅薯美食還有紅薯干、紅薯餅、紅薯糕、紅薯粥等。在不同的年代,在每一個心靈手巧的主婦手里,紅薯用它萬千風(fēng)味為人們帶來溫暖而甜蜜的慰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