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演變的過程中,泉州、溫州、潮州選擇了和蘇州截然不同的發(fā)展道路。相對蘇州,泉州、溫州、潮州沒有魚米之鄉(xiāng)的富庶和安逸,這三個城市面朝大海,人多地少,為了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不得不出海開拓。三地作為對外貿易的港口,接受中西文化的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體系,它們之間的文化特色也更具相似性。 共同的海疆特性眾所周知,中原漢族之南遷泉州、溫州、潮州后,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甌越、閩越、南粵的土著居民也逐漸漢化。加上甌江、晉江流域和粵東地區(qū)的稻作文化、水利、航海,通商易市,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在唐宋時期得到很大發(fā)展。 但是,隨著三個地方人口數(shù)量的增加,單靠農業(yè)耕作已經(jīng)無法滿足人們生存的需要。沿海丘陵,山多田少,人口大量繁衍后則走出海外,借舟船以居間貿易。因三地同處我國東南沿海,與中原的“內陸文化”不同,更多地具有向海外發(fā)展謀生求利的海商精神。 早在三國時期,東南沿海人民即有“越度大?!?,與境外進行物物交換之事。此后逐步發(fā)展為海外通商,泉州、溫州均為造船中心,也是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中心。泉州制造的船舶質量很好,宋高宗紹興初年,朝廷一次就向泉州訂購遠洋海船200艘。溫州建造大船的數(shù)量每年可以達到100艘。由于海外貿易的發(fā)展,北宋哲宗元阓二年(1087年),成立泉州市舶司,總領福建全省海外貿易;溫州也于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設置市舶司。從宋朝開始,就不斷有泉州人出海南下到南洋謀生,到了晚清期間,移民的數(shù)量大幅增長。 潮州的經(jīng)歷也近乎如此,歷史地理條件形成了潮州遠離漢文化中心的“山高皇帝遠”的邊陲意識,對正統(tǒng)中心保持某種自由心態(tài)和獨立取向。對外移民的傳統(tǒng)和商貿活動,造就了潮州開放融合的文化性格,同時也形成了強烈的宗族觀念。這些都和泉州非常相似。潮州對外貿易同樣有良好的交通條件,在唐宋時期,潮州就有了一定規(guī)模的對外貿易。明代以后,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使外貿更加發(fā)達。和泉州一樣,潮州也是中國著名的僑鄉(xiāng)。18世紀七八十年代,潮人出現(xiàn)了向東南亞移民的高潮,此后,這種移民高潮共出現(xiàn)了3次。 說閩南語的不止閩南 都說語言是文化的第一載體,幾個地方文化的親緣性從語言的相似性上可以很直觀地顯示出來。泉州、潮州、溫州在方言上就有很多相似之處,這是文化親緣性的最要證據(jù)。 大家都知道,閩南語是閩方言中的一個語系。但使用閩南語的地區(qū)卻不僅僅限于泉廈漳等地區(qū),在和福建交界的粵東地區(qū)的潮州、梅州、汕頭等,也有大量居民使用閩南語。在潮州,歷來有“潮語通閩不通粵”的說法,說的是潮州的方言和廣東話差異很大,即使是相鄰的惠州人也聽不懂,但是閩南人卻能和潮州人語言相通。如海豐縣居民講的都是閩南話。 潮州話和閩南語很接近。在明朝中期到清朝中期這一階段,是福建的漢人移民進入潮汕人數(shù)最多的時期,也是潮州話逐步趨向定型的時期,那時的潮州話和泉州話沒有什么差別,這從明朝的劇本可以兩地共用的情況看得出來。如果說產生差異的話,那也是在近幾百年內才出現(xiàn)的。潮州話和泉州話一樣,吸收了大量的中原古漢語的詞匯、語音和語法,成為自己的日常用語。像最常用“糜”“鼎”“箸”“伊”“衫褲”“后生”“洗身”等等,語音和語法都和泉州話一樣。 溫州話和泉州話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溫州玉環(huán)、洞頭、平陽、蒼南等地很多人使用閩南方言,大多為古代泉州移民后裔。溫州話在詞匯上,如時節(jié)(時候)、天光(早晨)、日晝(中午)、日頭(太陽)、燒酒(白酒),后生(年輕男子)、鬧熱(熱鬧)等等的說法都和泉州話一致。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泉州俗語中有用很不吉利的詞來做程度副詞,如“非常好”就說成“好得哭父”,“哭父”就是不吉利的詞。這種現(xiàn)象在其他方言中很少見,但溫州話里就有。在詞序上也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句式,即狀語后置。泉州人說“你走前”或“你走頭前”,如溫州人則說“你走先”。 泉州、溫州、潮州的方言為什么有這么多相通之處呢?如果我們追溯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三地的方言均為上古土著方言融合中原古漢語形成的。由于三地居民均有共同中原血脈,形成語言也就有了相通的因子。唐末五代、宋代、清初,泉州人三次大規(guī)模遷往溫州、潮州。尤其是清初,清政府禁海政策影響泉州沿海岸線30里地禁止民居,百姓一律遷入內陸。泉州百姓無法生存,或渡海至臺灣,或南遷潮汕北移溫州。 共同興起.務實致用的學術思想 泉州、溫州、潮州在歷史上都有過發(fā)達的文教事業(yè)。泉州、潮州皆有“海濱鄒魯”的美譽,而溫州則產生過聞名天下的“永嘉學派”。 就興學興科舉而言,溫州最早。溫州于東晉明帝太寧(323年—325年)年間設立永嘉郡學,教授子弟。此后,南朝宋謝靈運、裴松之、顏延之等相繼為永嘉太守,皆親臨郡學教授講學。泉州興學略遲,約在南朝宋文帝(424年—453年)時,至明帝泰始元年(465年),學堂已很普遍,“家有詩書”。 從科舉方面看,泉、溫兩地考取的第一個進士都在唐代。泉州士子首登進士榜的是歐陽詹,與韓愈同科,后又與韓愈同為太學博士。溫州第一個進士是吳畦。泉州第一位進士歐陽詹的同科好友韓愈日后到潮州任職,開了潮州一帶興學風氣。日后為紀念韓愈的貢獻,潮州人將潮州城邊的筆架山改名為韓山??W、縣學的設立,其直接結果就是人才的培養(yǎng)。從第一個進士起到清末,泉、溫兩地進士皆達1000多名,潮州也有800多名。 在學術思想上,泉州、溫州、潮州也有許多共同的特點。其中最突出的地方便是產生了一批打破陳腐思想禁錮、倡導務實致用精神的思想家。這同時也是三地海疆文化的重要特征。 在宋朝期間,泉州就產生了注重務實進取,反對空談心性的思潮。到明代,泉州各個領域的思想開始活躍起來,最為突出的是理學中《易》學研究蔚然成風。蔡清、陳琛、張岳、林希元等人的著作,構成了這期間泉州頗為壯觀的理學研究成就。他們繼承和發(fā)展朱熹的學說,雖繼承朱熹儒家正宗真?zhèn)?,但他們并不保守,主張學以致用。在與明代初期“心學”的論戰(zhàn)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體系。還有具有近代色彩的啟蒙思想家李贄,肯定個人欲望、個人利益,尊重個體個性;倡言人生應“自然、率真、快樂”,抨擊偽君子、偽道德、偽道學。明朝的李光縉還旗幟鮮明地提出“重商”的思想。 溫州在南宋則出現(xiàn)了倡導經(jīng)世致用,反對貴義賤利、重農抑商的思想家,由葉適集大成,形成了“永嘉學派”。 受閩學影響,潮州在明朝中葉,則誕生了“王門學派”。潮州王門學派重視“踐履”的學術取向,在潮州士大夫中影響甚大。他們大多走上經(jīng)世實學的道路。 李贄、李光縉、葉適還有潮州“王門學派”,這些思想產生于三地言商重利的歷史環(huán)境,又反哺于兩地人民,促進兩地社會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的繁榮與發(fā)展。 .三地同唱一出戲 三地的親緣文化,還反映在文學藝術方面。溫州南戲、泉州南音和潮州潮劇同樣具有一脈相承、相互影響的關系。 南戲是比元雜劇更為成熟的戲曲形式,溫州南戲是南戲中的一個流派。高明的《琵琶記》與以王十朋為主人公的《荊釵記》成為明清及近代泉州南音、梨園戲、高甲戲,甚至布袋戲(掌中戲)及傀儡戲長演不衰的劇目?!锻蹩摴鹩ⅰ?/p> 《蔡伯喈與趙五娘》兩出,幾乎家喻戶曉。南戲經(jīng)海陸兩路,直接傳入泉州及所屬的晉江、惠安、南安等地,與當?shù)孛耖g小唱相融而成為泉州南音、南曲。至今,泉州梨園戲仍存有南戲劇目一千多個。特別在曲牌、唱腔和表演程式上,大量保留了南戲的原有形態(tài)。有人稱南戲為“戲劇的活化石”。 南戲在泉州發(fā)展演化后,又傳至潮汕平原,今日潮州戲,也屬南戲系統(tǒng)。清代前期,潮劇稱為“泉潮雅調”和潮州戲。泉潮雅調從音樂唱腔得名;潮州戲則是從地域而得稱。福建泉州的泉腔和廣東潮州的潮腔相互汲收,滲透融合,1566年就已有“潮泉二部”合刻的《荔鏡記》,再進一步發(fā)展,成為“泉潮雅調”。潮泉二腔融合中也接受弋陽、昆山等聲腔影響,形成了“其歌輕婉,閩廣相半”的特征。泉州的梨園戲和潮州的潮劇也有許多共同的劇目、劇本。其中最著名的恐怕是《陳三五娘》了,這個發(fā)生于泉潮兩地的愛情故事,因戲曲的演繹廣為傳播,至今依然是流傳兩地的一段佳話。 |
|
來自: 敦厚書屋 > 《旅居經(jīng)濟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