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是記錄一個家族的發(fā)展史,所以在編修家譜的時候,我們要記錄的內(nèi)容是非常多的,就算有些族人遷徙到外地,只要是同家族的人,那么就有必要將他編修到家譜當中。與此同時,修譜的時候就會遇到一些情況,比如族人信息不完全,尤其是一些家族的人士可能只能提供姓名和模糊的字輩,這樣就有可能導致修譜的時候走入誤區(qū),那么當修譜時族人信息不全,可以用什么方式解決修譜查譜問題?今天就由族譜網(wǎng)小編來說一說。
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何會出現(xiàn)族人信息不全,究其根本大概就是缺乏了相關的家譜資料,如今我們翻看現(xiàn)存的家譜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家譜都是明清時期的,再往前一點的家譜,可能因為時間的久遠,社會的變遷和遷徙等,就導致了出現(xiàn)族人信息錯漏的情況,長此以往,這家譜的信息就更加容易有錯了。 那么當編修家譜的時候,應該如何修譜呢?對于部分修譜的人來說,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往往會將不明信息的族人重新擬名,或者更加直接點的就是寫上“失考”,但是嚴格來說,如果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家譜記錄時使用“待考”會更加嚴謹一點,因為有了這樣兩個字,就能給予后人考究以及追溯的動力,如果說直接寫“失考”或者重新擬名的話,可能就會覺得沒必要再去考證了,久而久之,就出現(xiàn)更多的錯漏了,甚至還會影響以后的考證和續(xù)修。
還有一種就是直接去考證,主要方法就是可以根據(jù)模糊的姓氏字輩取尋根,而這個時候可能就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支系發(fā)展不同,要知道世系是族譜中比較關鍵的一環(huán),而字輩字號更是細化了世系表中家族成員之間的關系,當我們根據(jù)姓氏字輩查譜的時候,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同一姓氏的不同支系,可能同一字輩的人在年齡上面要隔上好幾代人呢;第二種是字輩相同,但是來源不同的情況,這就要涉及到家族發(fā)展,遷徙,移民等情況了,這樣也會導致家譜追溯根源的時候不準確。因此如果采用查譜尋根的方式,那么就要多方去考證,多次翻看譜牒以及正史等方面去追溯根源。
總得來說,以上兩種是現(xiàn)在遇到族人信息不全的時候,主要采用的方式,而運用這兩種方式也能大大提高修譜的效率,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修譜查譜難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