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靜的聽著,沒有謙虛,也沒有驕傲。我說: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如果想做,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當然,聽到贊美的聲音,總比聽到批評要好。 每天寫作的動力并不是為了追求認同,或者開始的時候有追尋認同的感受。因為在開始時,總認為自己寫的不好。除了惰性,這一條也是很多人不想動筆的原因。 從追尋認同,到自我的渴望,再到自我實現(xiàn)需要一個過程,對于現(xiàn)在的自己有了自我的渴望去寫,走在自我實現(xiàn)的路上。 對于認同和批評都會坦然對待。對于閱讀量也不再關注。只想不停的寫。在寫作中認識自己,在寫作中反省。 既是累了,困了,依然還要完成。寫作超能力的養(yǎng)成就是每天去做。當放棄一天,就會放棄兩天,然后就放棄了。又會回到從前,原來的負面情緒依然存在。 俗話說:“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它的意思不是立長志的問題,立了不做,等于沒有立,甚至比不立還有挫敗感。你只要在每天里完成,那么長志也就建立了。 你今天想瘦身,幾個星期放棄了;跑步吧,堅持不了三天;讀書吧,總停留在十幾頁;寫作吧,永遠停留在開頭。 其實所有的行為都是相通的,當持之以恒做一件事,就會持之以恒做其他的事;當習慣性放棄一件事,就會習慣性放棄其他的事。 銘印源于金剛經(jīng)。就是說,今天為打翻了杯子埋怨自己,那么就會為了路堵抱怨??此瓢l(fā)生是不同的,但內在的感受是相同的,路堵的抱怨是打翻杯子埋怨銘印的延續(xù)。如果再去追尋銘印的根源會回到原生態(tài)家庭教育。父母習慣抱怨,埋怨。那么他們的銘印源于他們的家庭教育。 所以如果不學習,家庭教育就這樣延續(xù)著。你感受到負面情緒重復的痛苦,你想要的改變,那么就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銘印會在持之以恒中發(fā)生改變。那么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就發(fā)生了變化,情緒也就發(fā)生了變化。 從寫作中延伸到跑步,就很容易。到現(xiàn)在我堅持了600多天,每天三公里,大約跑了2000多公里。 很多時候,人們覺得生活的乏味,并不是做什么,而是沒有把心放在上面,就是說要有意識。有意識的走路,有意識的吃飯都會帶來不同的感受。 寫作,跑步都需要克服惰性,所以有意識的做才能堅持下去。當在一件事中有了意識,那么在其他事中就有了意識,你知道手機的危害,所以開始遠離;你知道過多閑聊并不會帶來成長,并且太多的抱怨,羨慕,妒忌會影響自己的情緒,那么就學會了靜語。 馮唐說: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而修行。這都在持之以恒當中。 學習情緒管理,自我成長,100天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自己。閱讀過去的文章可關注公眾號“大侃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