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他還有想要突破的意愿,只是感覺到無能為力,想要做好卻感覺力不從心,很難去突破,這就是無力感。 而身在職場,人們難免會有無力感:你想把事情做好,但就是沒有辦法;你有好的意見,但老板聽不進去;你想好好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但是老板不給你機會……無力感會讓一個人覺得非常泄氣、沮喪。造成無力感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因為到處碰壁,事事不如意,就會慢慢貶低自己,甚至看不起自己。 第二,自我貶低之后,就會慢慢可憐自己。 第三,從可憐自己到可憐別人。其實自我可憐跟可憐別人是一樣的,因為只有可憐的人才會可憐別人。有的人因為既定目標久久無法達成,就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這是自貶;有的人遭遇到重大的痛苦和挫折,就開始自己可憐自己,這是自憐;有的人在新聞里看到那么多沒有飯吃的人,會憐憫他們,但是他也沒有辦法去解決,就會產(chǎn)生無力感。 很多事情都不是人們能夠隨意控制的,有些甚至是無法控制的。西方人認為,一個人長大以后的言行,都是由他小時候所處的環(huán)境所決定的。但是如果讓環(huán)境決定人的一切,那么人就沒有自主性了,只能聽任環(huán)境的擺布。所以很多人抱著“努力無用,理想虛妄”的消極想法,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人雖然不能控制環(huán)境、改變環(huán)境,但是可以隨時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 我們一定要把無力感的真正原因找出來,并積極尋求解決辦法。 有的人看到別人學業(yè)有成,或事業(yè)成功,或身居高位,他們可能會感到自卑。怎么辦呢?第一,他從此自輕自賤,繼續(xù)碌碌無為;第二,他可以努力學習,發(fā)憤圖強,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而不是整天在那里自卑,到頭來一事無成。 與其不斷貶低自己,不如想辦法充實、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一天到晚愁眉苦臉,自怨自艾。一個人能夠正視自己,勇敢地承認自己暫時不如別人,就不是自貶。 在《三國演義》中,司馬懿其實情商很高,這是他的優(yōu)勢所在。諸葛亮可以氣周瑜、氣曹真、氣王朗,對司馬懿卻無可奈何。諸葛亮取“巾幗婦人縞素之服”,放在一個大盒子里,并修書一封,派人送到魏營,嘲笑司馬懿是婦人,不是大丈夫,期望激怒司馬懿,以便與其在祁山開戰(zhàn)。沒想到司馬懿在使節(jié)面前不但沒有表示怒意,反而面帶笑容,向使節(jié)打聽起諸葛亮的飲食起居來。 諸葛亮求戰(zhàn)不得,退縮的話,又會被嘲笑,結(jié)果反而被司馬懿氣病了。其實,司馬懿所受侮辱的程度比周瑜、曹真和王朗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一個男人被人嘲笑為“婦人”,是很丟臉的事情。 為什么同樣是一個諸葛亮,一方面會氣死周瑜,一方面又會被司馬懿氣病呢?因為他沒有辦法化解自己的問題。司馬懿說:“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認為諸葛亮比自己厲害,自己輸給他,沒有什么丟臉的。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他表現(xiàn)出了一種比較豁達的風度。 除了不自貶,人們還要積極提升自己的能力,充實自我。比如東吳大將呂蒙,本來不識字,可是后來變得很有學問。因為有一次孫權(quán)說呂蒙打仗很在行,但是寫字卻很難看,講話也蒼白乏味,沒有文采,有失將軍體統(tǒng)。呂蒙辯解說自己太忙,沒有時間讀書,有心無力。孫權(quán)就說自己比他還忙,都有時間讀書,還說曹操那么厲害的人,也天天讀書。呂蒙聽了這話,就去讀書了。沒過多久,呂蒙的學問就大有長進,寫字也像模像樣了。后來,人們在說到一個人能力提高很快時,經(jīng)常會講“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人要善于改變自己,不要天天自憐、自貶,或者可憐別人。整天可憐別人對他沒有任何好處,我們要做的是給他提供有效的幫助,而不是同情他、取笑他,更不是可憐他。中國人同情弱者,但并不同情可憐的人,因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