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林大志丨詹锳先生的生平著述與學術思想
詹锳先生的生平著述與學術思想 林大志 摘要:詹锳先生學術研究歷程分為3個時期:民國時期為研究初始期,專注于李白研究及六朝文學研究,代表作《李白詩文系年》;留美及回國之后為研究接武期,專注于心理學研究與文藝理論研究;新時期以降為研究鼎盛期,專注于文藝理論研究與李白研究,代表作《〈文心雕龍〉義證》《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主編)。詹瑛先生以中西會通的學術思想、無征不信的學術品格、守正創(chuàng)新的治學路徑建構(gòu)其獨特的學術思想體系。 關鍵詞:詹锳;著述;學術思想 早期,詹锳先生的研究聚焦在魏晉南北朝隋唐文學,學術生涯則起步于李白研究。1938年夏,詹锳先生從西南聯(lián)大畢業(yè)后,在云南昆華女子師范學校任教。1939年7月,他曾報考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研究生,當次共計27人報考,經(jīng)兩輪審查進入“初審及格”名單10人,詹锳先生名列其中(1)。最后考試結(jié)束,詹锳先生未在錄取名單中,個中原因待考。因原本十人通過初審,最后參加考試者九人(2)。1940年2月,詹锳先生回到母校西南聯(lián)大工作,在中文系擔任助教。就專業(yè)能力而言,獲聘聯(lián)大教職的難度當不亞于研究生考試(3),能回聯(lián)大任教,充分說明母校對他的學術水平的肯定。此時在西南聯(lián)大擔任助教的有李嘉言、楊佩銘、吳曉鈴、李覲高等;擔任講師的有陳夢家、余冠英等人;擔任教授則有羅常培、楊振聲、羅庸、唐蘭、聞一多、朱自清、陳寅恪、王力等人(4)。其中,羅庸先生對詹锳先生幫助最大。羅庸(1900-1950)是民國知名學者,曾任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系主任,創(chuàng)作了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校歌的歌詞《滿江紅》。詹锳先生在羅庸和聞一多等名師的指導下,選擇了李白作為研究的主要目標,開始從事李白研究。詹锳先生在他的《自傳》中回憶道:“1940年初我回到西南聯(lián)合大學中文系任助教,教'大一國文’。這時課余之暇,才開始研究李白,那主要是在羅庸先生指導下進行,有時也向聞一多先生請教。”[1]3 詹锳先生的學術研究很快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成為民國時期在李白研究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的學者之一。1943年初,詹锳先生寫成了《李白詩文系年》初稿(5)。同時,他還撰寫了多篇李白研究的單篇論文,涉及別集版本、李白生平家世、作品辨?zhèn)蔚确矫妫ū?)。 就外部視野和內(nèi)部視野而言,詹锳先生的這些論述對后世多有啟發(fā)作用。外部視野,指針對一個研究對象進行研究過程中的整體計劃、推進次序。就李白研究這個目標對象而言,版本、作家生平、作品辨?zhèn)?,是研究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詹锳先生這些文章和《系年》一書所論述的大多是這類問題,也是李白研究的基本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后續(xù)研究才能依序推進。這些著述在后來李白研究體系中一直居于基礎性、關鍵性的地位,是后來從事李白研究必須參照的研究著述之一。 《李白詩文系年》一書研究視域更為闊大,內(nèi)容涵蓋李白全部作品,研究理路也采用了文獻考證的方法。該書將年譜與詩文系年相結(jié)合,對三分之二以上的李白詩文進行了考證和系年,系年的數(shù)量大大超過了清代王琦的年譜,其中大部分結(jié)論準確可信,為研究者帶來諸多便利,卷帙不繁卻多有啟發(fā)。李白別集之外,《系年》一書可謂后世學者從事李白研究起步階段必須參考的論著之一。詹锳先生在書中做了很多具有說服力的考證工作,解決了李白研究的大量基礎性問題。書中考證的問題,例如崔侍御與崔四侍御其人的辨析、假托李白救郭子儀之說的真?zhèn)巍⒗畎子鏊抉R承禎的時間、李白《明堂賦》作年、《蜀道難》的創(chuàng)作題旨與作年、《大鵬賦》系年及其與《大鵬遇希有鳥賦》之關系、天寶四五載間的游蹤與作品系年等,均在充分征引前人文獻的基礎上,進行審慎而綿密的考辨,結(jié)論易于信從。對于此書的評價,學界論述較多,故僅略述一二(7),重點評析詹锳先生的單篇論文。 這組論文與《李白詩文系年》是同步研究所得之成果。詹锳先生以系年為核心,圍繞研究目標推進展開,牽連到多個相互關涉的問題,最終研究所得,屬于系年范圍者則入《李白詩文系年》一書(部分內(nèi)容則是先期刊發(fā),嗣后收入《系年》書中),其他相關問題則單獨成篇。因此,詹锳先生自己也說,這些單篇論文是“系年”工作的副產(chǎn)品。 李白研究之外,這一時期詹锳先生還在中國古代文學其他領域特別是漢魏六朝文學領域?qū)Aμ角?,撰寫發(fā)表了多篇論文(表2)(8)。 民國時期詹锳先生的學術研究,屬于典型的傳統(tǒng)考據(jù)一派,以充分的文獻征引為立論基礎,提出個人觀點,通過資料的對勘、分析,得出考證結(jié)論,具有傳統(tǒng)樸學的特點;同時,觀點富于新創(chuàng),結(jié)論多有新見,初步形成了個人特色的研究風格。 1948年8月初,詹锳先生赴美留學,進入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專業(yè)研究生。半年后轉(zhuǎn)入教育心理學專業(yè),1950年獲得碩士學位。同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心理學,1953年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這一時期,詹锳先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學領域。撰寫了碩士論文《雙目視力不平衡對閱讀效率的影響》,博士論文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不同思想傾向者對讀物理解的差異(10)。1953年7月回國,次年3月任天津師范學院(河北大學前身)副教授。此后四十余年,詹锳先生一直在河北大學工作。從回國至工作落實,前后遷延大半年,這或與解放初期的大環(huán)境及詹锳先生的履歷存在一定關涉。詹锳先生留美前在濟南工作了一年多,任山東師范學院教授兼國文系主任,其間曾短暫兼任王耀武的秘書。這段履歷或許對他的工作安排帶來影響。以詹锳先生的學歷和資歷,似可有更理想的結(jié)果。高教部曾與中科院等單位接洽,后來才聯(lián)系了西北大學、天津師范學院等單位。據(jù)現(xiàn)存檔案等材料記載,期間或曾對他的經(jīng)歷調(diào)查了解(11),詳情待考。詹锳先生在《自傳》中也提到:“抗美援朝停戰(zhàn)協(xié)定剛剛簽字,我得不到信任。心理學研究所不接受我。” 回國的最初六七年,詹锳先生主要從事心理學研究,先后發(fā)表了《巴甫洛夫心理學觀點的歷史探討》《巴甫洛夫?qū)π睦砘顒雍托睦韺W的看法》《從心理學的對象看心理學的科學性質(zhì)》等論文(12);合譯魯季克(pyduk)的《心理學》(人民體育出版社1959年版)教材;此外還有一些未刊稿,如20世紀50年代初編寫的心理學公用教材約二十萬言(學校內(nèi)部鉛印),1957年的《中學生的閱讀興趣調(diào)查》,1960年的《個性心理學概論》書稿,等。 這一時期,詹锳先生關于李白研究的著述成果正式出版,即《李白詩論叢》(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和《李白詩文系年》(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兩部著作(13)?!墩搮病芬粫鵀檎查A先生的論文集,重點收錄了民國時期刊發(fā)的李白研究單篇論文。這兩本書成為后世相關領域研究的必讀書目,可謂當代李白研究具有奠基意義的重要著作,同時,兩部專書的出版也奠定了詹锳先生在李白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堪稱“現(xiàn)代李白研究的奠基者”(14)。 此外,詹锳先生李白研究為李白、杜甫在當代學術界趨于比肩而立的地位做出重要貢獻。在中國詩歌史上,李杜雙峰并峙,然而源于杜甫的忠君思想等諸多因素,杜甫的研究更為后世所重。對學界內(nèi)部而言,20世紀以來,由于詹锳等學者對李白的研究使這一狀況逐漸發(fā)生改觀。 1961年詹锳先生從教育系調(diào)動到中文系工作,任古典文學教研室教授,從此,他的研究也從心理學轉(zhuǎn)回到古典文學上來。20世紀60年代前期撰寫并發(fā)表了多篇古代文學研究成果(表3)。 1963年起,詹锳先生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之約,撰寫了《唐詩》一書,列入古典文學知識叢書出版計劃,1965年書稿完成,因環(huán)境變化未能出版。這一時期,詹锳先生已開始了《文心雕龍》及文藝理論的系統(tǒng)研究?!洱R梁文藝批評中的風骨論》《〈文心雕龍·明詩篇〉義證》等文章就是這方面研究的成果,后者系詹锳先生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之約,撰寫《〈文心雕龍〉義證》一書的早期成果??上?,此后社會環(huán)境大變,研究工作被迫中止(15)。 20世紀70年代末起,詹锳先生雖已年逾花甲,仍筆耕不輟,取得了令學界矚目的成果。此后20年,詹锳先生的研究著述品類繁多,茲分3個階段略述如下: 第一階段,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詹锳先生關于唐代文學與《文心雕龍》研究三部著作的出版。首先是《唐詩》出版。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后更名上海古籍出版社),向詹锳先生重新約稿,詹锳先生對原書稿進行了修改與完善,于1979年出版并列為該社“中國古典文學基本知識叢書”之一。此書“風行一時,一二年間印出18萬冊”[2]501。其次是《劉勰與〈文心雕龍〉》出版。1977年底,詹锳先生應中華書局之約編寫該書,1980年正式出版并列入“中國文學史知識叢書”。與詹锳先生后來的“龍學”著作相比,這本書的關注度相對較小。這本書雖然字數(shù)不多,卻已寄寓了詹锳先生《文心雕龍》研究的總體觀點與基本體認,提綱挈領,視野宏闊,可謂大家小書,應該得到學術界更多的重視。再次是《〈文心雕龍〉的風格學》于1984年出版。該書是詹锳先生《文心雕龍》研究的第二部著作,在其“龍學”研究體系中居于承上啟下的位置,酌用西方文藝理論是該書研究方法的重要創(chuàng)新。就《文心雕龍》研究而言,此書屬于風格學專題研究領域的第一部專著。詹锳先生在該書第一節(jié)《風格釋義》中指出:“我們簡直可以說風格學是劉勰文學理論中的精華,其中有許多深邃的見解是后來很少人闡發(fā),也很少人發(fā)掘過的?!薄拔母铩贝騺y了詹锳先生的出版計劃。此書出版時間較晚,實際上最初的寫作卻早于《劉勰與〈文心雕龍〉》一書(16)。近年陶禮天等先生曾就以上兩部“龍學”專著再次發(fā)表專文評析[3],此不贅述。 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代表作《〈文心雕龍〉義證》(以下簡稱《義證》)等兩部重要著作的問世。詹锳先生的《文心雕龍》研究起步很早,20世紀40年代初在國立女子師范學院國文系任副教授給學生講授《文心雕龍》課之余即已開始。20世紀60年代初,詹锳先生轉(zhuǎn)入河北大學中文系任教時有了系統(tǒng)研究的計劃,并發(fā)表了部分論文,與此同時,他接受了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之約,開始撰著《義證》一書,可惜研究工作剛進行不久,就因“文革”的發(fā)動而中止。20世紀70年代末起,詹锳先生重點轉(zhuǎn)入對《文心雕龍》的全面研究,在完成上述兩部“龍學”著作的同時,持續(xù)進行了《義證》的撰著工作。因此,《義證》一書始撰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至80年代末方得正式出版[4]。中途歷經(jīng)坎坷,前后遷延近30年之久。 縱觀國內(nèi)20世紀以來的現(xiàn)代學術史,《文心雕龍》研究堪稱顯學,研究成果蔚然大觀,然而各類著述中,系統(tǒng)全面的校注整理本數(shù)量并不多,此前較有代表性者有范文瀾、劉永濟、王利器、楊明照、陸侃如、牟世金、周振甫、郭晉稀、趙仲邑等近十家,詹锳先生的《義證》一書堪稱此類研究的集大成者。該書“是一部帶有會注和集解性質(zhì)的研究專著,引證廣博,按斷慎重,在國內(nèi)外學術界有重大影響……但本書絕不僅僅是一種會注和集解,并不只是為讀者提供豐富廣博的研究參考資料,它是詹锳先生長期深入研究《文心雕龍》成果之結(jié)晶,在'義證’中有許多詹锳先生的精辟見解和獨到看法……是本世紀《文心雕龍》研究方面一部集大成之作”[5]。這是一個允當?shù)脑u價,也是一個較高的評價。 詹锳先生的《語言文學與心理學論集》由齊魯書社出版。該書收錄詹锳先生各時期單篇論文共計20篇,內(nèi)容以古典文學和文藝理論研究為主,兼收少量語言學、心理學方面的文章。這些論文大多曾公開發(fā)表,研究論題集中在《文心雕龍》和李白、杜甫等領域,少數(shù)則因為早年發(fā)表于民國期刊,此時因年代久遠已難以尋見,可見者也多紙缺字壞,翻檢不易。該書所收論文時間跨度較長,觀點多創(chuàng)新之論,諸如《文心雕龍·隱秀篇》真?zhèn)?、李白部分作品考證等問題均在學術界引起較大反響。 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后,詹锳先生主編《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等著作的問世。1991年,詹锳先生主編的《李白詩選譯》在巴蜀書社出版;1996年,由詹锳先生主編的《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以下簡稱《集評》)在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独畎自娺x譯》一書由詹锳先生指導,陶新民、張瑞君、丁立群、詹福瑞四位博士生起草,再經(jīng)詹锳先生修改審校而成。此書的編寫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80年代末完稿。該書突出特色在于,撰著并非單純作品賞析之目的,而是以古籍整理的思路進行譯介,故譯文忠實原著,這與某些選譯類專書有所不同(17)。此書亦為后續(xù)《李白全集》的整理做了有益的準備,該書的作者隨后成為《集評》一書的主要參加者,編寫過程對于文獻資料的搜集、文本的闡釋等方面也為《集評》做了準備,庶幾可稱《集評》一書的“前奏曲”。 《集評》可謂20世紀李白研究最重要的代表性成果之一。該書由詹锳先生任主編,全書8冊近5000頁,共計340余萬字,《集評》出版后第二年便獲得國家圖書獎。這部書有幾個突出優(yōu)點:一是版本;二是集大成;三是己見精當。首先,作為古籍整理之作,《集評》以平岡武夫影印靜嘉堂文庫藏宋蜀本《李太白文集》(宋乙本)三十卷為底本。宋刻去唐未遠,版本之長不必贅語?;赜^20世紀李白研究史(18),學界評價較高的李白全集整理本共有3種,《集評》居其一。另外兩種本子,一為瞿蛻園、朱金城所注《李白集校注》[6],一為安旗、薛天緯、閻琦、房日晰所注《李白全集編年注釋》[7],二書雖各有所長,出版時間亦更早些,但就所選底本而言,《集評》自然更優(yōu)。其次,該書具有匯校匯評的特點,內(nèi)容包括題解、校記、串講、集評、備考五個部分,對于后世研究李白的學者來說,可謂一本在手,資料大體完備,故被學界譽為劃時代之作、集大成之作(19)。再次,《集評》不僅是文獻匯集之書,亦是深入研究之作。在詹锳先生的撰著中,這一研究色彩均有體現(xiàn),其中不乏覃思獨創(chuàng)、精切允當之論。 這一時期詹锳先生還發(fā)表了多篇論文。除收入上述《語言文學與心理學論集》中的諸篇之外,還有近年出版的《詹锳全集》中“集外論文”之目所收單篇論文21篇。這些文章多涉及唐代文學、文藝理論研究,兼及其研究方法或為學生所撰書序[表4(20)]。 回顧詹锳先生的研究道路,各時期的目標略有側(cè)重,20世紀40年代從李白研究切入、起步,同時兼及六朝文學、音韻學;20世紀40年代末轉(zhuǎn)入心理學研究;20世紀60年代初轉(zhuǎn)回唐代文學及文藝理論研究,特別是李、杜研究與《文心雕龍》研究;20世紀70年代末起,對《文心雕龍》研究著力最多;20世紀80年代后期起,重點從事李白研究。而貫穿其中的學術研究理念則可歸結(jié)為以下方面: 第一,中西會通的學術思想。就研究方法而言,詹锳先生的學術研究過程是一個逐步成熟、臻于會通的過程。早期以文獻考證為特色,屬于傳統(tǒng)的考據(jù)之法;后期則以兼收并蓄為特色,具有中西會通的現(xiàn)代科學研究之色彩。 詹锳先生學術思想構(gòu)成也受到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影響。詹锳先生回國之后,認真研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文藝思想,自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進行思考和研究,在堅持原有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吸收、融入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貒?,他長期堅持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對毛澤東文藝思想及教育思想都有深入的學習和探究。甚至,在那個資料匱乏的年代,依然多方查找,堅持不輟(22)。在此基礎上,將其與傳統(tǒng)方法、西學思想相結(jié)合,博采眾家之長。詹锳先生指出:“要運用馬列主義的觀點、現(xiàn)代化的科學方法,來對待古代作家和古代作品,還他們以歷史上的本來面目?!?23)談及自己的治學思想,他曾謙遜地表示:“我一生所學可稱得上是個雜貨攤……我的知識是個大雜燴,不取一家之言,也不是從一個角度出發(fā),我希望能做到實事求是,能采取各家之長?!盵2]354這里,“雜貨攤”的說法就是兼收并蓄的謙辭。人是社會中人,任何人都無法完全超然于外,必然受到時代與環(huán)境之影響,受到個體人生道路與經(jīng)歷之影響。詹锳先生的學術研究是傳統(tǒng)考據(jù)之學、西方自然科學與馬克思主義思想三者的有機結(jié)合。由此,詹锳先生的學術思想呈現(xiàn)中西匯通、博采眾長的鮮明特點。 第二,無征不信的治學原則。無征不信是詹锳先生從事古代文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他數(shù)十年始終堅守的治學原則。詹锳先生早在《李詩辨?zhèn)巍芬晃闹屑磸娬{(diào)“無征不信”的治學理念,指出:“余為斯文,或于前人甄辨者再為補正,或就詩中含意與實事互相抵牾者,反復申辯,以雪洗其贗誣之辱。臚陳往說,無征不信,專輒之弊,庶可免焉?!边@篇論文收在1957年出版的《李白詩論叢》中。詹锳先生在其他各時期也都有一些類似表述。20世紀80年代末,詹锳先生總結(jié)自己的研究方法時,特別強調(diào)了“無征不信”:“我目前從事的是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考據(jù)之學。我對于辭章之學的理解,也常常是通過考據(jù)來論證,總是'無征不信’。”[2]356正是基于這樣的治學精神,詹锳先生的研究往往是從原始文獻入手,以版本搜集、考辨以及作品系年為出發(fā)點逐次展開,無論是李白研究還是《文心雕龍》研究,這樣的例證不勝枚舉。 回顧詹锳先生的求學經(jīng)歷,堪稱師出名門,源流醇正,很早就奠定了以乾嘉考據(jù)之學為特色的研究路徑,“無征不信”可謂這一學派治學方法的主要特色。隨后,赴美留學的經(jīng)歷又培養(yǎng)了詹锳先生現(xiàn)代自然科學的研究理路,對于問題的研究,強調(diào)邏輯思維與理性意識,而這種精神與“無征不信”的原則實相契合。葛景春先生總結(jié)詹锳先生李白研究的特點時指出:“這種建立在無征不信的原則上的求實之風,是繼承乾嘉以來的學術傳統(tǒng),同時與當代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相結(jié)合的研究風氣,即'實學’研究學風。一掃當時學術界一些人的'空疏’習氣,建立起實事求是科學研究嚴謹學風?!?24)這是對詹锳先生學術思想的整體概括。此后,馬克思主義思想在詹锳先生研究體系中影響日益增強,而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同樣主張實事求是,嚴謹求實,因此,它對詹锳先生“無征不信”的治學原則不斷強化。“無征不信”是傳統(tǒng)考據(jù)之學、西方自然科學、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共性所在。詹锳先生長期堅守這一原則,堅持在治學過程中一以貫之,最終熔鑄為其學術品格。 第三,守正創(chuàng)新的治學路徑。堅持無征不信,并不意味著墨守成規(guī),并未阻礙詹锳先生大膽創(chuàng)新的學術膽識,詹锳先生的研究是在無征不信基礎上的守正創(chuàng)新,致力于推陳出新是詹锳先生學術研究的突出特點。 詹锳先生的學術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在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宏觀維度,指研究的整體視野、方法創(chuàng)新。比如《〈文心雕龍〉的風格學》一書的撰著,詹锳先生運用西方文藝理論、現(xiàn)當代美學理論研究《文心雕龍》;將《文心雕龍》從風格學視角進行專題理論研究等。《〈文心雕龍〉義證》一書引證各類專書260余種,其中中國香港、臺灣地區(qū)以及日本、匈牙利等地書目多達50余種,這在改革開放之初剛結(jié)束封閉不久的時代罕有其匹。那時學界《文心雕龍》研究文獻的范圍大多限于內(nèi)陸,數(shù)量眾多的域外文獻的搜集與引證正是詹锳先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體現(xiàn)。學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也是詹锳先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體現(xiàn)。他運用心理學理論分析古代文學作品,也從文學研究的視角分析心理學問題(25)。詹锳先生回顧個人治學方法時也提到研究視角的問題:“我的知識是大雜燴,不取一家之言……唯其學得比較雜,不限于一種專業(yè),我在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時,能從各個角度來探討,從不同的專業(yè)來研究。例如研究一部文學作品,特別是一首詩詞,我愛作心理分析;對于一個作家,我愛作歷史探討;對于某一作家的作品,我愛作系年的工作……這就涉及歷史范疇了。”[2]354 微觀維度,指對于具體問題的研究,如詹锳先生對《蜀道難》的系年與解讀。薛天緯先生評價,詹锳先生對《蜀道難》的系年與解讀運用文本細讀法逐層推證,“得出了解讀《蜀道難》的可信結(jié)論”(26)。這一結(jié)論正是不同于前賢諸說的新觀點。再如,詹锳先生在《李白詩論叢》中附李白游蹤圖一張,論李白集版本繪制“李太白集版本源流表”一份,《〈文心雕龍〉的風格學》論“八體”關系則繪制網(wǎng)狀圖一幅,這些做法都有助于問題的形象化揭示,方法則頗具創(chuàng)新之意;再如《文心雕龍》“隱秀”篇真?zhèn)我皇拢约o昀以下諸名家多以為補文為偽,詹锳先生多次撰文提出駁論,體現(xiàn)了獨立思考的創(chuàng)新精神;真?zhèn)芜@一問題姑置不論,與此相關的“晦塞為深,雖奧非隱”八字問題,歷代名家雖力證補文之偽,卻俱未解決這一問題,到詹锳先生才“把事情說得明明白白。看似只不過八個字的問題,可是歷來就是未搞清楚,令讀者迷惑,就是到了詹锳先生這里才說明白了”(27)??傊瑢τ诰唧w問題的研究,創(chuàng)新意識貫穿于詹锳先生研究的始終。 守正是詹锳先生學術創(chuàng)新的基石。他堅持無征不信,主張傳承創(chuàng)新并重,有一分證據(jù)說一分話,反對沒有依據(jù)的臆測之論。關于《文心雕龍》的思想體系問題,詹锳先生堅持認為儒家思想是《文心雕龍》的主導思想,“《文心雕龍》的整個思想體系來說是屬于儒家的”[8]。《文心雕龍》受到儒釋道各家思想影響,學術界有不少文章提出新見。然而,通觀全書,其以儒家為旨歸的基本立場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詹锳先生始終堅持的觀點。李白研究同樣如此,詹锳先生提出過諸多新見,但是這些新見無不建立在版本研究、系年研究等基礎研究之上。綜觀詹锳先生的著述成果,均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嚴謹守正的范例。當年,詹锳先生招博士生會多加一門考試科目,專門測試文言文與律詩寫作,這也是重視傳統(tǒng)、強調(diào)基礎的體現(xiàn),與詹锳先生繼承與創(chuàng)新并重的學術理念一脈相承。 (1)1939年6月,擬在云南恢復北大文科研究所。鄭天挺先生日記記載:“6月12日(星期一),午后小睡。四時開北大教務會議,余出席,報告研究所恢復事宜及本年畢業(yè)生職業(yè)介紹情形。”“1939年7月17日,十時歸,孟真(撰者注:傅斯年)來,同整研究生報名論文。共報名二十七人,論文已審查退還者九人,今日分配審查者十八人。”“1939年7月20日(陰歷六月初四日)……七時文科研究所委員會開會。研究生報考初審及格者十人:桑恒康、楊志玖、陳三蘇、馬學良、王豐年、逯欽立、詹锳、傅懋勣、周法高、汪篯。定八月五日筆試。十時散會?!眳⒁姡亨嵦焱χ⒂釃贮c?!多嵦焱ξ髂下?lián)大日記》,中華書局2018年版,第158、168、169頁。 (2)1939年8月5日(陰歷六月二十日),今日考試研究生,不敢多睡也。……與試者九人,考史學者三人,文學者二人,語言者四人。參見:鄭天挺著、俞國林點校《鄭天挺西南聯(lián)大日記》,中華書局2018年版,第175頁。 (3)據(jù)清華大學中文系網(wǎng)站“系所概況之大師風采”欄統(tǒng)計整理,網(wǎng)址:https://www.zhongwen./xsgk/dsfc.htm。 (4)“本校教師資格標準:(五)助教須具有大學畢業(yè)成績特優(yōu)之資格。”“本校教職員致送聘約辦法:三、凡由本校聘請之各院院長、各系主席、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及教員一律致送聘書。”參見:《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史料·四·教職員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0-389頁。 (5)該書寫畢的時間,詹锳先生在《李白詩文系年》書首“說明”中云“這本書是十四年前的舊作,當時作者僻處云南貴州二省……”,文尾落款為1957年5月,按這個時間推算,在1943年上半年。而據(jù)詹锳先生《自傳》及《詹锳年譜》所記,則在1942年年中?!蹲詡鳌罚骸?940年初……課余之暇,才開始研究李白……”《詹锳年譜》(1941年)有“為時二年半,寫成《李白詩文系年》書稿”條。二者比較并參核《自傳》,仍以1943年為當。《自傳》又云:“我在當時為了能在浙江大學立足,才開始用文言來寫有關李白方面的文章,接著編寫《李白詩文系年》。”詹锳先生入浙江大學在1941年初,故可推知。按:原譜該條系于1941年,“寫成……”句易誤解為寫畢時間。由上可知,意指開始撰寫時間,當據(jù)改。參見:《詹锳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498頁。 (6)詹锳《李詩辨?zhèn)巍?,后結(jié)集收入《李白詩論叢》一書,參見:《詹锳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275頁。 (7)參見:詹福瑞《詹锳先生的治學道路與學術風格》,《陰山學刊》1992年第3期;葛景春《詹锳先生與二十世紀李白研究》,《古籍研究》2000年第2期;拙作《詹锳先生的李白研究》,《古典文學知識》2018年第3期;等。 (8)此所臚列者較《詹锳全集》所輯略有增補。 (9)參見:章培恒《〈玉臺新詠〉為張麗華所“撰錄”考》,《文學評論》2004年第2期;胡大雷《〈玉臺新詠〉為梁元帝徐妃所“撰錄”考》,《文學評論》2005年第2期,等。 (10)詹锳先生的博士論文題目為:The Development of Parallel Reading Comprehension Examina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t the Graduate Level。 (11)高教部“高人發(fā)字1783號”:“詹锳,男,三十七歲,山東聊城人?!蕦φ查A不了解,但曾向前在偽山東師范學院現(xiàn)已到我院工作的二位教授了解,因詹兼王耀武的秘書,不經(jīng)常在校,對他的政治情況和表現(xiàn)不了解。據(jù)他們說:詹兼王耀武的秘書是為了多掙一部分薪金,并爭取王耀武的給他一部分補助以便攢資金去美國留學,當時詹較年輕,對學習要求迫切,看不出他有什么政治活動,王耀武為了拉攏一部分知識分子,所以叫詹當了秘書(僅供參考)。”按:“高人”應為當時的高等教育部學校人事司。另,嚴薇青《憶解放前的山東師范學院》一文略旁及,參見:濟南市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濟南文史精華》第27章,濟南出版社1997年版。 (12)分別刊于《天津師范學院學報》1956年、《心理學報》1958年第2卷第1期、《心理學報》1961年第4期。 (13)詹锳先生在本書《序言》中專門寫道:“提到這些論文和《李白詩文系年》的寫作,都不能埋沒先師羅膺中(庸)先生給我的指導和啟發(fā)。尤其是《李太白集板本敘錄》和《李白樂府探源》兩篇,可以說是在膺中初稿的基礎上擴大起來的。在資料的收集方面,我從先師聞一多先生也得到了不少幫助?!绻麤]有羅、聞兩先生的指導和協(xié)助,這些文章可能是寫不出來的?!眳⒁姡骸墩查A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219頁。 (14)薛天緯《詹锳先生李白研究的學術特色——以〈蜀道難〉解讀為例》寫道:“詹锳先生是現(xiàn)代李白研究的奠基者。其奠基之作,是完成于西南聯(lián)大時期的《李白詩文系年》(以下簡稱《系年》)及《李白詩論叢》。”參見:《紀念詹锳先生百年誕辰暨詹锳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待刊)》。 (15)詹锳先生《自傳》所述:“1964年以后,全國文藝界掀起了批判運動,我就不寫文章了。”參見:《詹锳先生八十華誕紀念文集》,第8頁。 (16)《〈文心雕龍〉的風格學》“后記”:“本書……其中《齊梁美學的風骨論》于1961年12月曾……在《光明日報·文學遺產(chǎn)》發(fā)表,后來即有計劃地草撰《〈文心雕龍〉的風格學》,可是沒有寫完即遇到'文化大革命’。在'十年浩劫’中,有的油印稿和手稿被抄走,但押在《文史》編輯部的一篇卻找回來了?!眳⒁姡骸墩查A全集》第四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122頁。 (17)詹锳《李白詩選譯·前言》:“我們的選譯工作,是從古籍整理的角度出發(fā)的。譯的時候首先考慮到要切合詩的原意,而不是自己在那里作詩,所以極少離開原意的補充,或者是抒一己之情?!瓊€別的地方是經(jīng)過細心考證的?!?/span> (18)相關論述可參見:詹福瑞《李白研究述略》,《西華大學學報》2019年第1期;張瑞君《中國六十年李白研究概略》,《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郁賢皓《建國以來李白研究概述》,《李白學刊》1989年第2期;葛景春《李白研究五十年》,《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等等。 (19)參見:松浦友久著、宋紅譯《李白研究的劃時代成果——〈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評述》,《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1998年第9期;阮堂明《李白全集整理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文學遺產(chǎn)》1997年第4期等。 (20)參見:《詹锳、裴斐談李白研究》,《李白研究動態(tài)》第1期,安徽馬鞍山李白研究會1986年9月內(nèi)刊;《介紹一種稀見本李太白詩集》,《李白研究動態(tài)》第6期,安徽馬鞍山李白研究會1987年11月內(nèi)刊;亦見《李白研究》1989年第1期,李白研究編輯部編,1989年12月內(nèi)刊;賈雙喜整理《詹锳、裴斐、郁賢皓在“李白在山東”國際學術討論會閉幕式上的發(fā)言摘要》,武秀主編《李白在兗州》,山東友誼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21)詹锳先生在大學期間曾從趙萬里學史料目錄學,從余嘉錫學目錄學,從鄭天挺學??睂W,從錢穆學《中國通史》和《先秦史》,從羅常培學語音學與音韻學;又從胡適學《中國文學史》,從陳寅恪學“元白”詩,從聞一多學《詩經(jīng)》,從劉文典學《莊子》,從朱自清學陶詩,從馮友蘭學《中國哲學史》,從羅庸學杜詩。參見:詹锳先生《自傳》,《詹锳先生八十華誕紀念文集》,第2頁;《詹锳年譜》,《詹锳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497-498頁。 (22)例如,詹锳先生曾專門致信自己的好友北大陰法魯先生,托他購買相關資料。詹锳先生在信中說:“本月中旬寄上一函并匯去五元,托購毛主席四卷以外的著作,《毛主席論教育》《毛主席論文藝》等,不知款已收到否?最近聽說新北大革委會還出的有《教育青年》一書,公開發(fā)售,定價五角八分,內(nèi)容也是主席有關教育方面的語錄,麻煩你代我買一本寄下?!保ㄗ髡?967年10月30日給陰法魯先生的信。參見信件影印件。)按:詹锳先生與任繼愈、陰法魯?shù)认壬鸀橥昂糜?,任先生同年?934)考入北大,陰先生次年考入。上文所述北大文科研究所1939年研究生招考后,旋于當年秋再次招考,王明、王叔岷、任繼愈、翁同文、陰法魯?shù)绕呷私?jīng)論文審查準予考試,錄取任繼愈、陰法魯?shù)攘恕⒁姡亨嵦焱χ?、俞國林點校《鄭天挺西南聯(lián)大日記》,中華書局2018年版,第185-197頁。 (23)《古典文學研究雜談》,原載《文史知識》1988年第10期。參見:《詹锳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356頁。 (24)參見:葛景春《愛國情懷與求實學風——略論詹锳先生李白研究的主導思想和研究方法》,《紀念詹锳先生百年誕辰暨詹锳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待刊)》。 (25)例如陳玉強《詹锳先生治學方法的會通性》(《古典文學知識》2017年第3期),重點分析作者心理學、古典文學研究的互證之法;胡?!墩查A對“意象”和“比興”的心理學解釋略論》(《語文月刊》2019年第3期),討論了作者分析文學理論范疇的心理學闡述之法。 (26)參見:薛天緯《詹锳先生李白研究的學術特色——以〈蜀道難〉解讀為例》,《紀念詹锳先生百年誕辰暨詹锳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待刊)》。 (27)此系楊明先生首先揭示之創(chuàng)見。參見:楊明《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學習詹锳先生著作的體會》,《紀念詹锳先生百年誕辰暨詹锳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待刊)》。 參考文獻: [8]詹锳. 《文心雕龍》的思想體系[J].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9(1): 13-18. 相關鏈接: 任文京丨師前賢而不泥古 法西學而未失本——詹锳先生整理李白全集的版本學、校勘學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