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和哪吒
哪吒的父親叫李靖。這個商朝的李靖原型其實是唐朝的李靖。
哪吒的父親是托塔李天王,唐朝的李靖是杰出的軍事家。
李靖是根正苗紅的甘肅隴西李氏的一支,有名號“丹楊房”。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親李詮官至隋朝趙郡太守,舅舅則是滅陳的的隋朝名將韓擒虎。
李靖長得帥,儀表魁偉,而且從小就有“文武才略”,曾投奔過隋室重臣楊素,楊素對他很欣賞,撫著坐床對他說:“你終當(dāng)坐到這個位置!”但楊素老了,沒有了年輕時候的壯志雄心。李靖黯然離去,不過也不是沒收獲,他是帶著楊素的歌女紅拂女一起離開的。
大業(yè)末年,李靖任馬邑郡丞,馬邑太守是王仁恭,王仁恭是李淵的部下,因此李靖是李淵部下的部下。李淵很看重他,李世民更看重他。
但在617年李靖不辭而別了,偽裝成囚徒,前往江都,準(zhǔn)備向隋煬帝告發(fā)李淵想造反。
可是到了長安就走不掉了,關(guān)中已經(jīng)大亂,道路阻塞了。
617年11月9日,李淵率唐軍攻入了長安,抓住了李靖。告密者,殺無赦。
被拉去砍頭時,李靖心有不甘,大叫:“明公興起義兵,本是為天下除去暴亂,怎么沒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斬殺壯士呢?”這一叫,李淵很欣賞,再兼李世民求情,就把他放了,進(jìn)了李世民的幕府。
618年5月,李淵建唐稱帝,史稱唐高祖。620年,李靖隨從李世民東進(jìn),擊滅在洛陽稱帝的王世充,以軍功授任開府。從此,戰(zhàn)神李靖顯威了。
李靖和紅拂女
首先是滅南梁。
南梁是蕭銑建立的。蕭銑是梁武帝的后人,梁宣帝蕭詧的曾孫,隋煬帝蕭皇后的侄子。隋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后,蕭銑自稱梁公,旗幟服色全遵梁朝舊例。不到五天,遠(yuǎn)近爭相歸附,便擁兵數(shù)萬。
618年,蕭銑稱帝,設(shè)置百官,全都依照梁朝舊例。他只用了大半年時間就坐擁南中國,北到南陽,南到交趾,西到三峽,東到嶺南,兵力也達(dá)到40萬。
621年2月—9月,李淵即任命堂侄趙郡王李孝恭為夔州總管兼荊湘道行軍總管,擢任李靖為行軍總管,兼任李孝恭的行軍長史,統(tǒng)轄十二總管,滅梁攻勢開始。李淵認(rèn)為李孝恭不太精通軍旅之事,“三軍之任,一以委靖”。因此,李靖才是實際上的三軍統(tǒng)帥。
攻下夷陵之后,李靖又馬不停蹄,率輕騎五千為先鋒,直奔南梁都城江陵,李孝恭率大軍繼后。11月,江陵被圍得水泄不通。蕭銑開門投降。滅梁之戰(zhàn)僅僅用了兩個月。
蕭銑地盤
其二,平嶺南。
南梁被滅后,621年11月李淵升李靖為檢校荊州刺史,命他安撫嶺南諸州。
李靖越過南嶺,到達(dá)桂州,派人分道招撫,所到之處,都望風(fēng)歸降,連下九十六州,所得民戶六十余萬。自此,“嶺南悉平”。
其三,滅輔公祏。
623年7月,原投降唐朝的農(nóng)民起義軍將領(lǐng)杜伏威、輔公祏二人不和,輔公祏乘杜伏威入朝之際,竊據(jù)丹陽(今江蘇南京),舉兵反唐。李淵命李孝恭為帥,李靖為副帥,率李勣等七總管東下討伐。
李靖力排眾議,正面擊敗叛軍。624年平定輔公祏之亂,輔公祏被處斬,江南悉平。李淵任命李靖為檢校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對李靖極口贊嘆:“李靖乃蕭銑、輔公祏的膏肓之病,古時的名將韓信、白起、衛(wèi)青、霍去病,沒有一個能比得上李靖!”
其四,滅東突厥。
567,突厥汗國分裂成東突厥、西突厥兩部。東突厥強盛時勢力范圍囊括阿爾泰山到大興安嶺之間的整個蒙古高原及貝加爾湖地區(qū)。
自621年起,東突厥的頡利可汗連年用兵,侵?jǐn)_今山西、河北、陜西、甘肅等省之地。
629年8月,已繼位三年的唐太宗李世民決心滅東突厥。他命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以張公瑾為副總管。之后又任命并州都督李勣、華州刺史柴紹、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等為各道總管,由李靖統(tǒng)率,一共十幾萬軍隊,分道出擊突厥。
630年正月,朔風(fēng)凜冽,身為統(tǒng)帥的李靖率領(lǐng)三千精銳騎兵,冒著嚴(yán)寒,從馬邑潛至惡陽嶺進(jìn)擊定襄,在夜幕掩護(hù)下,一舉攻入突厥大本營定襄城內(nèi),俘獲了隋齊王楊暕之子楊政道及原隋蕭皇后,頡利可汗倉皇逃往磧口。
各路唐軍乘勢掩殺,頡利可汗一敗再敗,便施詐降之計,派使者執(zhí)失思力入朝請罪,請求舉國歸附唐朝。
李靖識破頡利緩兵之計,便將計就計,連夜率唐軍潛過陰山。唐軍前鋒蘇定方率領(lǐng)的兩百余騎又乘著大霧,悄然疾行,直到距牙帳七里遠(yuǎn)的地方才被發(fā)覺。李靖大軍隨之趕到,殺敵一萬余人,俘虜十幾萬人,繳獲牛羊數(shù)十萬只(頭),并擒獲頡利之子疊羅施,殺死隋義成公主。頡利逃跑后被行軍副總管張寶相擒獲,并送到京師。東突厥從此滅亡,唐朝拓地自陰山北至大漠。
突厥
其五,滅吐谷渾。
公元4世紀(jì)初,鮮卑族慕容部首領(lǐng)吐谷渾,從居住在遼東的“慕容鮮卑”中分離出來,西遷至今內(nèi)蒙古陰山一帶。313后,吐谷渾又率領(lǐng)部眾從陰山南下經(jīng)隴山,遷至今甘肅臨夏西北。不久,又向西向南發(fā)展,征服并統(tǒng)治了今甘肅南部、四川西北部以及青海地區(qū)的羌族、氐族等。到吐谷渾之孫葉延時,正式建立政權(quán)。葉延以祖父吐谷渾的名字為姓氏,也作為政權(quán)名和民族名。
自隋起,吐谷渾就時常侵犯邊境。
635年十一月十九日,吐谷渾再次寇擾涼州。十二月初三,唐太宗李世民以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tǒng)帥兵部尚書、積石道行軍總管侯君集、刑部尚書任城王、鄯善道行軍總管李道宗、涼州都督、且末道行軍總管李大亮、岷州都督、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利州刺史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和歸唐的突厥及契苾何力等軍進(jìn)擊吐谷渾。
于636年,吐谷渾王伏允的兒子伏順率全國投降于唐軍,伏允自縊而死,吐谷渾歸附于唐朝。已66歲高齡的老將李靖率軍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奮戰(zhàn),攻滅吐谷渾。
李靖
637年,李世民改封李靖為衛(wèi)國公。643年二月,李世民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圖于太極宮凌煙閣,李靖名列其中,位于第八名。排在他前面的七人分別是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
唐初有四大名將,即李靖、李孝恭、李勣(徐世績、徐茂公)、蘇定方,而李靖則是排在首位。那么他在凌煙閣為什么只排在第八位呢?
因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并非按照功勞大小排名,而是在貞觀十七年,唐太宗選出二十四個功臣后,按照最高官職排名的。
649年,李靖病危,當(dāng)時也已病重的李世民親臨病榻慰問,涕淚俱下,對李靖說:“您是朕平生故人,對國家有功。如今病到這種地步,朕為您感到擔(dān)憂?!?月2日,李靖去世,享年79歲。李世民下詔,冊贈他為司徒、并州都督,賜班劍、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謚號為“景武”。
李靖去世八日后,即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駕崩,年51歲。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