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是一個非常有危機意識的人,他認為華為最大的風險一定來自于華為的內部,歷史上很多世界級的大公司倒閉,都是因為內部運作的成本太高,缺乏活力和競爭力最后衰退。很多人總是把企業(yè)想象成一個人,好像大腦發(fā)出指令,手就能動起來,其實不是的,企業(yè)它是一個組織,是由一層一層的人構建起來的,哪怕只有數(shù)百人的公司,要真正貫徹高層的指示,就需要一定的組織力。像華為這樣體量如此龐大的公司就更不用說了,企業(yè)管理最重要目標之一就是降低內部運作的成本,如果流程過于復雜,沉重的內部體系運轉不動,就是增加企業(yè)運作的成本。客戶不可能為華為自己的高成本買單,那么華為最終的下場只會以失敗告終,一般企業(yè)都會依靠制度來明確流程,但是制度管理的成本也很高,制度管理是一種他律,就是由他人來管理,制度它是剛性的,是外在的,而且是人為制定的,需要檢查落實。要是有人違反了制度,還要有相對的處罰,這些都是要耗費人力物力的,這是看得見的管理成本,除了這些還有非常多看不見的管理成本。比如,一項制度到底是不是符合實際,怎么評價它的效果等等,剛性的制度始終是有邊界的。自律則是一種自我的要求,他是給自己一個標準,并且嚴格執(zhí)行,屬于自我約束,這樣他就減少了外在檢查落實的環(huán)節(jié)。所以任正非認為自律才是最低成本的管理,但是我們知道人始終是有惰性的,怎么樣才能提高自律?我分享任正非的兩個觀點:就是要有他律的監(jiān)督,運用一點外在的約束,任正非認為,華為人必須敢于接受群眾的監(jiān)督,華為有一個道德遵從委員會,它是通過公司內部選舉產(chǎn)生的,是一個自下而上的組織,他的目標就是要多產(chǎn)糧食,增加土地的肥力,這是典型的任正非語言。所謂的多產(chǎn)糧食,就是公司要多收入了,增加土地的肥力,就是讓公司能夠形成有利于多收入的這種氛圍。起碼華為人的自律管理越來越強,這也是華為成立道德遵從委員會的初衷。我們上班,公司規(guī)定八點半上班,你八點半到公司打了卡,從制度上來講,已經(jīng)按時上班了,但是如果從華為的自律角度來講,不一定。比如你八點半到公司,但是刷刷朋友圈,到了九點半,你還沒有進入工作狀態(tài),那么在華為人看來這不是按時上班,華為的按時上班概念是真正進入工作狀態(tài),那么真正進入工作狀態(tài),很難用制度來規(guī)范你,不可能24小時監(jiān)控。所以,更多是靠自律,自律它就可以大大減少管理的成本。那么自律和他律相結合,結合形成的組織氛圍必然是正向的、積極的。那么它又提供了流程不完備時的這種自愈機制。華為就由此會形成促進自律、完善他律的這種內部環(huán)境。前面我說過,任正非很重視榜樣的力量,他認為每一個中高層的干部,都應該是普通員工的榜樣。所以,他要求華為的各級干部,要把踐行干部的八條作為終生的座右銘。華為道德遵從委員會的每一個人都要帶頭遵守干部的八條,以點帶面,讓大大小小的火車頭帶領20萬的員工火車跑起來,讓公司充滿活力和競爭力,使華為的流程管理更加的簡潔、及時和準確。所以華為在制度建設的過程中,他不迷信制度,提倡發(fā)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自律意識,而提高自律意識單靠自律也是不夠的,因此又加強了他律的建設,倡導群眾監(jiān)督,那么這是尊重客觀事實,尊重人性的做法。很多公司過于迷信制度,以為制度非常完善,公司就可以經(jīng)營得很好,員工就可以不犯錯誤,但是自律無法單獨存在,必須和他律相結合。這就告訴我們,沒有制度是萬萬不可的,但是僅僅有制度也不行,因為制度不是萬能的,所以我們必須從人性的深度出發(fā),提供一個自律和他律結合的寬松的環(huán)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