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明炯1, 王文華 2, 余鈺 3
傷 寒與溫病的爭論延續(xù)數百年, 聚訟紛紜, 相互抨擊,讓后學者莫衷一是。 中醫(yī)辭典 [1] 關 于傷寒的定義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傷寒為一切外感熱病的統稱,狹義傷寒為外感寒邪, 感而即發(fā)的病變。 中醫(yī)辭典對于溫病的定義為 [2]: 感受溫邪而引起的, 以發(fā)熱為主癥,多熱象偏重, 易化燥傷陰的一類急性外感熱病。 筆者認為要還必須從唐代以及唐代以前經典對外感疾病的認識和《傷寒論》入手。
1 唐及唐以前對傷寒的認識
唐代和唐代以前對于傷寒和溫病的認識是趨于一 致的, 不同的醫(yī)家對于它們的認識在邏輯上毫無矛盾, 分析如下。
1. 1 傷寒溫病致病原因相同, 發(fā)病途徑不同 《素問· 生氣通天論》和《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中均提到: “冬傷于寒, 春必病溫”。 《素問· 熱論》云: “今夫熱病者, 皆傷寒之類也”。 《傷寒論· 傷寒例》云:“春氣溫和, 夏氣暑熱, 秋氣清涼, 冬氣冷冽, 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 冬時嚴寒, 萬類深藏, 君子固密, 則不傷于寒。 觸冒之者, 乃名傷寒耳。 其傷于四時之氣, 皆能為病。 而以傷寒為毒者, 以其最具殺厲之氣也。 即病者, 為傷寒; 不即病者, 其寒毒藏于肌骨中,至春變?yōu)闇夭。?至夏變?yōu)槭畈??!?/p>
從上文可知, 傷寒和溫病同是因為感受寒邪, 其本皆傷于寒而發(fā)病。 不同之處在于傷寒是感而立發(fā), 而溫病則是寒邪留伏于體內, 到春季或者夏季發(fā)病。 《靈樞》中不止一篇提到感邪后可能不會立即發(fā)病, 邪在體內, 待時而發(fā)。 而且邪留體內的部位與方式有多種 [3], 由淺入深, 可以在人體的皮膚、 肌肉、骨骼中停留。 《黃帝內經》中的多個篇章都有相關論述, 如《靈樞· 歲露》說: “虛邪入客于骨而不發(fā)于外, 至其立春……萬民又皆中于虛風, 此兩邪相搏, 經氣結代者矣?!薄鹅`樞· 賊風》曰: “其毋所遇邪氣, 又毋怵惕之所志, 卒然而病者……此亦有故邪留而未發(fā)?!?《靈樞· 歲 露論》 曰: “賊風邪氣之中 人也……其入淺以留, 其病人也徐以遲”。 而對于邪氣留止的原因, 《素問 · 金匱真言論》 曰: “藏于精者, 春不病溫?!薄端貑枴?評熱病論》曰: “今汗出而輒復熱者, 是邪勝也, 不能食者, 精無裨也。 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薄端貑枴?熱論》曰: “諸遺者, 熱甚而強食之, 故有所遺也。 若此者, 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 因其谷氣相薄, 兩熱相合, 故有所遺也?!?/p>
《黃帝內經》 明確指出邪氣停留于體內 的原因有二: ①人體內正氣不固, 陰精不藏, 導致了邪氣留伏于體內。 ②感受寒邪熱病后調護失當。 當邪留體內, 而再一次受到“虛風”的侵襲, 兩邪相搏, 才是溫病發(fā)生的真正原因。 可見, 唐代和唐代以前的醫(yī)家一直沿用《黃帝內經》之說。
1. 2 傷寒和溫病同以六經為傳變途徑 《諸病源候論· 卷七· 傷寒諸病上》有云: “傷寒一日, 太陽受病……傷寒二日, 陽明受病……傷寒三日, 少陽受病……傷寒四日, 太陰受病……傷寒五日, 少陰受病……傷寒六日, 厥陰 受病。” 《諸病 源候論 · 卷十· 溫諸病》云: “溫病一日, 太陽受病……溫病二日, 陽明受病…… 溫病三日, 少陽受病…… 溫病四日, 太陰受病…… 溫病五日, 少陰受病…… 溫病六日, 厥陰受病?!笨梢姡?溫病的傳變與傷寒同。
1. 3 傷寒和溫病初期表現有相似之處
因二者皆傷于寒而發(fā)病, 故發(fā)病初期表現非常相似, 如“脈浮”“頭項腰脊痛”“惡寒”, 這些證候可見《傷寒論》第 6 條: “風溫為病, 脈陰陽俱浮……” 《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 溫諸病》 云: “溫病一日, 太陽 受病。諸陽主表, 表謂皮膚也。 病在皮膚間, 故頭項腰脊痛”。 《傷寒論》第 182 條言: “問曰: 病有得之一日,不發(fā)熱而惡寒者, 何也? 答曰: 雖得之一日, 惡寒將自罷, 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這就解釋了仲景為何以“太陽之為病, 脈浮, 頭項強痛而惡寒”為提綱, 從而在太陽病中 展開對傷寒“中 風”溫病的相關論述。因溫病初期惡寒一癥短暫, 尚不足以與傷寒“中風”癥形成明顯的區(qū)別, 更不可能以“惡寒”一癥作為區(qū)分要點, 故仲景提出“太陽病, 發(fā)熱而渴, 不惡寒”為溫病的論點。
1. 4 時氣病是和季節(jié)相關的特殊溫病
1. 4. 1 時氣病的發(fā)病原因和溫病不完全相同, 病癥表現和溫病相似 《傷寒論· 傷寒例》曰: “是以春時應暖而反寒, 夏時應熱而反冷, 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 此非其時而有其氣, 是以一歲 之中, 病無長少, 率相似者, 此則時行之氣也。 立春后,其中無暴大寒, 又無冰雪, 而人有壯熱為病者, 此則屬春時陽氣, 發(fā)于冬時, 伏寒變?yōu)闇夭∫病?從春分以后至秋分節(jié)前, 天有暴寒者, 皆為時行寒疫也。 一名時行 傷 寒。 此 是 節(jié) 后 有 寒 傷 于 人, 非 觸 冒 之 過也……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 但治有殊耳?!?可見
《傷寒論》中強調時氣病發(fā)病的原因是“非其時而有其氣”, 并且有著顯著的季節(jié)特性: 春分以后至秋分節(jié)前發(fā)病才為“時行寒疫”。 時氣病的季節(jié)特點在SARS 的發(fā)病中最為典型, 根據疾病 [4] 流行規(guī)律與SARS 在北京市發(fā)病人數的變化, 按病例發(fā)病時間,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過程分為 5 階段: 輸入期(3 月 1 日至 3 月 31 日) 、擴散期(4 月 1 日至 4 月 5日) 、高峰期(4 月 16 日至 5 月 5 日) 、緩降期(5 月 6日至 5 月 19 日) 、終止期(5 月 20 日 之后) , 由此可見一斑。
1. 4. 2 時氣病的傳變和溫病相同 《諸病源候論· 卷九· 時氣病諸候》言: “時氣病一日 ……故得病一日, 頭項腰脊痛。 時氣病二日, 陽明受病。 時氣病三日, 少陽受病。 時氣病四日, 太陰受病。 時氣病五日 , 少陰受病。 時氣病六日, 厥陰受病?!?可見時氣病的傳變與溫病同??傊?, 時氣病雖然在《諸病源候論》《外臺秘要》中和溫病相互獨立成篇, 但是從疾病傳變論述、癥狀特點以及用藥上來看非常相似, 《外臺秘要方· 卷四》言: “有病溫者, 乃天行之病耳?!?故可認為時氣病是和季節(jié)相關的特殊溫病。
1. 5 《難經》 的 論述可為外感熱病的總綱 《難經· 五十八難》 曰: “傷寒有五, 有中風, 有傷寒, 有濕溫, 有熱病, 有溫病, 其所苦各不相同……濕溫之脈, 陽濡而弱, 陰小而急。” 《諸病源候論· 卷九· 熱病候》云: “熱病者, 傷寒之類也。 冬傷于寒, 至春變?yōu)闇夭 ?夏變?yōu)槭畈 ?暑病者, 熱重于溫也。” 《諸病源候論· 卷九· 疫癘病候》云: “其病與時氣、溫、熱等病相類, 皆由一歲之內, 節(jié)氣不和, 寒暑乖候, 或有暴風疾雨, 霧露不散, 則民多疾疫。 病無長少, 率皆相似, 如有鬼厲之氣, 故云疫癘病?!?/p>
在經典中除了《難經》對“濕溫”有寥寥幾筆之外, 沒有找到關于“濕溫”的相關論述, 可能與地域性有關。 直到清代, 薛雪撰寫的《濕熱論》對經典做出了絕佳的補充。 《濕熱論》 第 1 條言: “濕熱證始惡寒, 后但熱不寒, 汗出 胸痞舌白, 口 渴不引 飲?!薄稘駸嵴摗返?2 條言: “濕熱證惡寒無汗, 身重頭痛,濕在表分。 宜藿香、香薷、羌活、蒼術皮、薄荷、 牛蒡子等味, 頭不痛者去羌活。”《濕熱論》第 3 條言: “濕熱證惡寒發(fā)熱, 身重關節(jié)疼痛, 濕在肌肉, 不為汗解,宜滑石、 大豆、 黃卷、 茯苓皮、 蒼術皮、 藿香葉、 鮮荷葉、白通草、桔梗等味, 不惡寒者去蒼術皮。” 可見濕熱證初起的主癥為: 惡寒發(fā)熱, 有汗或者無汗, 胸痞,身重, 頭痛, 身痛。 顯然, 這些癥狀在《傷寒論》中都已出現, 只是用藥不同。
2 《傷寒論》對后世溫病的啟迪以張仲景所處的時代, 其寫作《傷寒論》必然會涉及溫病, 而大青龍湯實乃治療溫病初起之要方。
2. 1 大青龍湯為治療溫病之重方
大青龍湯治療傷寒重癥與溢飲, 病機皆為表郁不疏, 熱成于內。 故重用麻黃六兩, 配桂枝、 杏仁、 生姜開傷寒表郁之重癥, 用石膏除內蘊之熱邪, 方可諸證悉平。 “脈證不合”是仲景開辨證思維的一大法門, “脈證不合”并不是講脈證一定相反, 而是指在經典中不憑脈象或者癥狀來診斷大青龍湯證, 這實際上已經提示大青龍湯是治療溫病的方劑。 但仲景在原文第 6 條又言: “太陽病, 發(fā)熱而渴, 不惡寒者為溫病?!?大青龍湯證既滿足傷寒的“惡寒”, 又滿足溫病的脈象變化, 豈不是矛盾? 答案是否定的, 大青龍湯證之所以如此矛盾復雜又“脈證不符”, 是因為大青龍湯證是溫病初起的一種特殊證型, 大青龍湯實乃治溫病之重方。緣由有三:
其一, 仲景有云: “太陽中 風脈浮緊”, 而《傷寒論》 第 2 條太陽中 風的四大癥: “發(fā)熱、汗出、 惡風、 脈緩”均是由 風邪所致, 因風為 陽邪, 故亦主熱, 因此太陽中風亦可理解為表熱證 [5] 。而大青龍湯證符合風邪所致四大癥的特征, 若大青龍湯僅停留在感受外邪表寒重癥的階段又豈會有汗出之癥? 可見大青龍湯證有里熱之象。 若寒邪完全入里而致表里皆熱, 即入陽明, 乃后世溫病學所言病在氣分, 因其還有表寒的存在, 因此并未表現出 像《傷寒論》第六條所描述的“太陽病, 發(fā)熱而渴, 不惡寒者為溫病”的典型特征。 大青龍湯證為傷寒向溫病發(fā)展的一個過渡階段, 因此《傷寒論》 第 39 條所述癥狀看似不重, 實則隱患已成, 急需大青龍湯發(fā)之, 從汗而解。
其二, 《諸病源候論· 卷十· 溫諸病》云: “溫病一日, 太陽受病……溫病二日, 陽明受病……溫病三日, 少陽受病…… 溫病四日, 太陰病……溫病五日, 少陰 受病…… 溫病六日, 厥陰 受病……”可見溫病傳變與 傷寒同。 因 其為 傷寒之類, 所以癥狀也應有初起傷寒的特征, 那脈浮緊也就不難理解。 而傷寒中唯獨溫病是不憑借脈象來診斷的, 《難經· 五十八難》 曰: “傷寒有幾? 其脈有變不? 然: 傷寒有五, 有中風, 有傷寒, 有濕溫, 有熱病,有溫病, 其所苦各不同。 中風之脈, 陽浮而滑, 陰濡而弱; 濕溫之脈, 陽濡而弱, 陰小而急; 傷寒之脈, 陰陽俱盛而緊澀; 熱病之脈, 陰陽俱浮, 浮之而滑, 沉之散澀; 溫病之脈, 行在諸經, 不知何經之動也, 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笨梢姕夭”憩F出來的脈象較復雜,大青龍湯證即可見脈浮緊, 又可見脈浮緩也在情理之中。
其三, 《黃帝內 經》 云: “冬傷于寒, 春必 病溫”。 本文 1. 1 項已經做出細致論述, 可見溫病的形成本于寒, 其標為熱, 寒熱錯雜, 病證多端, 這些都符合大青龍湯證的典型特征, 所以仲景只有以錯箋、省文的方式來描寫大青龍湯, 一則警醒后世, 二則開三綱鼎立之局。 這也提示我們在溫病治療初期, 其用藥必須寒熱同調。
2. 2 《傷寒論》中涉及溫病的方證
后世寒溫之爭的焦點在于溫病的定義不清, 而傷寒與溫病有三個相同點, 第一、傷寒溫病致病原因相同, 發(fā)病途徑不同; 第二、傷寒溫病同以六經為傳變途徑; 第三、傷寒和溫病初期表現有相似之處, 在此背景下仲景寫作的《傷寒論》必定會涉及溫病。 筆者提出辨別《傷寒論》中涉及溫病方證的方法: ①脈證不符; ②用藥寒熱同調; ③里熱或表里倶熱; ④陰液被傷。
事實上后世治療溫病的框架已經初見雛形, 故葉天士《溫熱論》開篇便說: “溫邪上受, 邪從口 鼻而入, 故曰 上受。 但春溫冬時伏寒藏于少陰, 遇春時溫氣而發(fā), 必上受之邪也。 則此所論溫邪, 乃是風溫、濕溫之發(fā)于春末夏初者也。 首先犯肺, 逆?zhèn)餍陌?辨營衛(wèi)氣血雖與傷寒同; 若論治法, 則與傷寒大異?!?作為一代溫病名家, 葉天士必是熟讀經典, 但他并不認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衛(wèi)氣營血”辨證方法, 而只是在臨床用藥上有所發(fā)明, 臨床癥狀上有所補充(地域影響) 。 這和教材以及中醫(yī)界主流對于溫病的看法涇渭分明, 現代《溫病學》 [6] 教材說: “衛(wèi)氣營血辨證為溫病學的核心理論, 系清代溫病大師葉天士首創(chuàng)?!?實乃歪曲葉天士之本意。
如果將后世治療溫病的名 方放入《傷寒論》 六經辨證體系之下, 并不矛盾, 見表 1。表 1 未將《傷寒論》 中涉及溫病的方劑全部列出, 因為有些方劑后世始終找不到其替代方, 比如梔子豉湯。 從上表的論述來看, 《傷寒論》中已經具備后世溫病的雛形, 而后世溫病學流派的興起為《傷寒論》做出了很多補充。 《傷寒論》并不像某些醫(yī)家認為的是一部專門論述以外感風寒邪氣為主的外感熱病(即狹義傷寒病) 的專著 [7] 。
2. 3 仲景有意無意回避對溫病的論述
張仲景撰寫《傷寒論》 參考了《素問》《八十一難》《陰 陽 大論》, 這幾部書對傷寒、 溫病做出 了 非常明 確的定義, 可以互參。 《傷寒論》 中 直接提及溫病的條文非常少, 正文中 僅僅見到《傷寒論》 第 6 條: “太陽病, 發(fā)熱而渴, 不惡寒者, 為溫病。 若發(fā)汗已, 身 灼熱者, 名曰風溫。 風溫為病, 脈陰陽俱浮, 自 汗出,身重, 多眠睡, 鼻息必鼾, 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 小便不利, 直視, 失溲; 若被火者, 微發(fā)黃色, 劇則如驚癇, 時瘛疭; 若火熏之, 一逆尚 引 日 , 再逆促命期?!?仲景在這一條里對于傷寒“中風”溫病做出了鑒別, 為什么仲景開篇提溫病而后不論, 筆者認為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①溫病和傷寒致病原因 相同。 《脈經》 [8] 云: “傷寒有五, 皆熱病之類也。 同病異名, 同 脈異經。 病 雖俱傷于風, 其人自 有痼疾, 則不得同法, 其人素傷于風, 因復傷于熱, 風熱相薄, 則發(fā)風溫……不可發(fā)汗?!?《傷寒論》 已經建立了“衛(wèi)氣營血”和“三焦辨證”方法的雛形, 后世只是在用藥上做了 深入的研究, 為《傷寒論》 做出了補充;
②溫病的情況非常復雜。 由 于溫病發(fā)生的根源為邪氣留止、 兩邪相搏而發(fā), 而邪氣留止的部位和情況有很大差異, 這是溫病情況復雜的根本原因。 邪氣留止的部位和方式也有多種, 可能是皮 膚、肌肉、 骨骼、 五臟。 《素問 · 刺熱》 言: “肝熱病, 心熱病, 脾熱病, 肺熱病, 腎熱病, ” 各臟熱病出現不同的證候;
③溫病辨證困難。 扁鵲說: “溫病之脈, 行在諸經, 不知何經之動也, 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可見溫病的脈象情況連中醫(yī)脈診的開創(chuàng)者都無法斷言, 所以溫病是不憑借脈象來診斷的, 從大青龍湯證的分析就可見一斑。 所以我們認為在《傷寒論》中凡是出現脈證不符的方證都可以指導溫病治療。
3 結 語
總 之, 仲景為了讓后世找到治療外感疾病的思路, 不得不從最簡單的傷寒入手, 因為仲景創(chuàng)立的是一種規(guī)范, 建立的是一個辨證之模型。 如果能把仲景辨證模型運用的得心應手, 便能找到溫病的門徑“見病而知源”, 臨床上就能如仲景所言: “思過半矣”。 后世薛雪、 葉天士之溫病名 家的著作和觀點無一不是從仲景之處得到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