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歷史書翻回到1898年9月28日這一天,來到當(dāng)時京城宣武門外的菜市口。這一天的菜市口可謂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早就擠滿了黑壓壓的人群——他們都是來看一場殺頭大戲的。當(dāng)戊戌六君子被押出來行刑的時候,無數(shù)百姓對他們進(jìn)行了唾罵、甚至給儈子手扔錢、將白菜葉子砸向了戊戌六君子的囚車并大聲的咒罵……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的死,不僅令慈禧和保守派們高興不已,就連大清朝的百姓也是跟著慶賀、表現(xiàn)的是極其興奮和無知的。 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慈禧想戊戌六君子死是很正常的,可是大清朝的百姓為什么表現(xiàn)得也如此興奮呢? 我的回答很簡單:其實這也是正常的,沒啥大驚小怪的,他們中的有些人是壞、有些人的蠢,但是更多的都是麻木和愚昧罷了。 據(jù)傳,當(dāng)時行刑的時候慈禧下令用鈍刀斬首的戊戌六君子,特別是用最鈍的將軍刀去斬殺譚嗣同,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慈禧實在是太恨這幾個人了,用鈍刀方才能出了這一口氣。在這些人之中,慈禧對譚嗣同那是更加痛恨一點了。 一般用鈍刀斬首,無法一刀斃命,往往在死之前還要遭許多罪,場面也極其血腥可怖??墒钱?dāng)時的群眾看到劊子手拿出鈍刀之后,更是又迎來了一波高聲的歡呼,可悲可嘆、更是可憐! 這次戊戌變法的過程和結(jié)果我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了。1895年,大清朝在甲午戰(zhàn)爭中輸給了當(dāng)時的鄰居,也是大家眼中的蕞爾小國日本,這對于大清朝從上到下都是極為震動的、甚至是不解和憤怒的。 以前大清朝輸給歐美列強(qiáng)也就算了,畢竟人家當(dāng)時是先進(jìn)的、是和大清朝不一樣的人,何況亞洲國家面對歐美列強(qiáng)都是被降維打擊了。說白了就是:打不過歐美列強(qiáng)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大家都打不過。 可是輸給了自己曾經(jīng)的“徒弟”、輸給了自己曾經(jīng)一直遙遙領(lǐng)先的日本、輸給了同是亞洲的小國日本——這讓大清朝從慈禧、光緒到大臣以及讀書人、普通群眾那都是完全無法理解的。 慈禧本人也深感震驚,她感覺到自己和大清朝的統(tǒng)治都岌岌可危了起來。在這樣一種極其不滿的情緒之下、在這樣一種反思之情異常激烈地之下、同樣在慈禧的惶恐之下——一場轟轟烈烈的變革拉開了帷幕。 慈禧同意變法、同意讓光緒去變法,本質(zhì)目的也不是為了國富民強(qiáng);本質(zhì)目的還是要維系大清朝和慈禧的繼續(xù)統(tǒng)治罷了。 當(dāng)時慈禧表面上把權(quán)力交給了光緒、表面上不干涉光緒的變法舉動,可是背地里已經(jīng)安排好了一切、已經(jīng)做好了一切的準(zhǔn)備。 具體的變法過程我就不寫了,很多人說這次變法失敗的原因是:光緒太急了,應(yīng)該一步一步地緩緩圖之才行。我只想告訴大家一句話,在當(dāng)時的那種環(huán)境下、思想下、狀態(tài)下,戊戌變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如果非要問變法失敗的直接原因的話,我認(rèn)為就一句話:光緒帝說了不算,背后有著一幫光緒帝無法撼動的以慈禧為首的保守派們。順便說一句,沒有思想的啟蒙、群眾的開智,戊戌變法的成功概率肯定為零。 我們來看看:戊戌六君子都有誰呢?當(dāng)時的戊戌六君子分別是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譚嗣同被稱為戊戌六君子之首。 康廣仁(1867—1898),廣東南海人,是康有為胞弟,。戊戌變法失敗時被捕,在獄中說:“若死而中國能強(qiáng),死亦何妨!”,被殺時年僅31歲。 楊深秀(1849—1898)山西聞喜人、被殺時49歲。 林旭(1875—1898)福建人,舉人出身。戊戌變法失敗前夕,曾把光緒帝的密詔帶給康有為,共商授救光緒的辦法,被殺時年僅24歲。 楊銳(1857—1898)四川綿竹人,舉人出身是晚清名臣張之洞的學(xué)生、戊戌變法失敗時被捕,張之洞營救不及,被殺時41歲。 劉光第(1859—1898)四川富順人,1883年(光緒九年)中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為官清廉,不媚權(quán)貴。戊戌變法失敗被殺時年僅39歲。 我下面來重點說一下:我個人比較敬佩的戊戌六君子之首——譚嗣同。 1898年9月28日,譚嗣同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年僅33歲。當(dāng)時在慈禧的授意下:讓劊子手使用的刀是沒有刀刃的鈍刀。慈禧應(yīng)該最恨的就是譚嗣同了,主要是因為:譚嗣同名氣最大、態(tài)度最堅決,當(dāng)時帶信給老袁殺慈禧的也是他。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譚嗣同本可以不用赴死的,在譚嗣同被抓前,他是絕對有機(jī)會像其他人一樣逃跑的。 根據(jù)史料記載:當(dāng)時變法失敗以后,譚嗣同的很多日本友人都勸他東渡日本,以躲避晚清當(dāng)局的搜捕,可是譚嗣同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留下。這一點與康有為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譚嗣同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估計很多人也不太知道,他的父親譚繼洵當(dāng)時正是湖北的巡撫——譚嗣同可謂是官宦之家、衣食無憂的貴公子。 譚嗣同為什么本來可以衣食無憂,卻非要選擇一條不歸之路呢?本來能跑路卻又堅定地留下來慷慨赴死呢?其實很多人是無法理解的、即使很多人可能會理解也是無法做到的。 大家試想一下,你自己的父親高居巡撫之位,你會“傻”到跟譚嗣同一樣嗎?顯然是不會的。 其實一切的答案都在譚嗣同后來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之中了。譚嗣同在被抓前說過:“各國的變法都是因為流血以后才成功的,那么晚清的變法流血,請從我譚嗣同開始?!彪S后放棄了生的機(jī)會,然后毅然決然地走向了刑場,也同時走向了自己人生的終點。 在此我只想說一句話:正是在國家每逢危難之際,有了無數(shù)個像譚嗣同這樣的人,我們才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譚嗣同沒有白死,他不屈的靈魂以及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國人。 最后來解答一下題目的疑問:慈禧為什么命人用鈍刀斬殺“戊戌六君子”呢?其實無非是兩個原因:一是,慈禧痛恨這些人,一旦這些人成功以后,慈禧手中的權(quán)力就沒有了。奪慈禧的權(quán)力猶如殺慈禧的父母一般,在慈禧心中這些人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最痛恨的仇人。二是,慈禧害怕他們、更加害怕他們喚醒了大清朝的廣大群眾,所以慈禧要殺一儆百、要讓所有人都看看跟慈禧作對的悲慘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