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契丹 契丹人,源于東北地區(qū)的東胡,曾先后隸屬于匈奴、鮮卑、唐帝國,后來逐漸恢復(fù)為獨立部落政權(quán)。 907年(唐哀帝天祐四年),權(quán)臣朱溫逼迫唐哀帝禪位,建立后梁(907~923)。之后,中原先后經(jīng)歷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統(tǒng)治,加上另外十個較小政權(quán),史稱“五代十國時期(907~960)”。 916年(五代十國時期),契丹人耶律阿保機稱帝,建立契丹國。之后,契丹國號歷經(jīng)數(shù)次變化。947年改為“大遼”,983年改回“契丹”,1066年再次改為“大遼”。以下統(tǒng)稱為“遼帝國”。 按照契丹習俗,契丹首領(lǐng)每三年就要重新選舉一次。為了鞏固統(tǒng)治,耶律阿保機廢除了傳統(tǒng)的選汗制度。之后,耶律阿保機的幾位弟弟先后三次發(fā)動“諸弟之亂(911~913)”,但都被平定。 耶律阿保機在位時被稱為“天皇帝”,其妻子述律平被稱為“地皇帝”?!哆|史》上有“青牛嫗,曾避路”的傳說,即神祇也曾經(jīng)主動避開述律平。阿保機死后,述律平曾問朝中的異己大臣們是否思念先主,并以此為由來將他們逼死。后被人反問,不得已,述律平自斷右腕來代替自己去殉葬。 926年(五代十國時期),遼帝國滅亡遼河流域的渤海國(698~926),帝國版圖不斷擴張。 938年(五代十國時期),根據(jù)兩年前與后晉政權(quán)石敬瑭的約定,遼帝國出兵占據(jù)中原地區(qū)的燕云十六州。從此以后,北方游牧政權(quán)和南方中原政權(quán)的分界線就不得不南移到秦嶺-淮河一線。 遼帝國全盛時期的疆域,東到日本海,西到阿爾泰山,北含大興安嶺,南含燕云十六州。 為了統(tǒng)治領(lǐng)土之內(nèi)的漢人,遼帝國采取“因俗而治”政策,實行南北兩面官制度,對漢人和契丹人分別實行不同的官制。同時實行“五京制度”,定幽州(今北京)為南京、云州(今山西大同)為西京。 而為了統(tǒng)治領(lǐng)土之內(nèi)的各游牧民族,遼帝國采取“四時捺缽”制度,即不同時節(jié)在不同地方行營。因此,上京(今內(nèi)蒙古赤峰)雖是遼帝國首都,但其政治中心卻不是在首都,而是在捺缽。 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后周權(quán)臣趙匡胤在部下?lián)砹⑾?,黃袍加身,史稱“陳橋兵變”。同年,后周恭帝被迫禪位,五代十國時期(907~960)結(jié)束。宋帝國(960~1279)統(tǒng)治時期開始。 979年(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遼景宗乾亨元年)、986年(宋太宗雍熙三年,遼圣宗統(tǒng)和四年),宋帝國先后兩次組織北伐,希望能夠收復(fù)后晉政權(quán)割讓給遼帝國的燕云十六州,但都以失敗告終。 為了治理燕云十六州,遼帝國費盡心思。除了通過兩面官制度來任用漢人治理以外,還保護農(nóng)商,并推行科舉,善待百姓。在宋太宗北伐時,燕云地區(qū)的漢人已經(jīng)完全把自己當成遼帝國的百姓。 1005年(宋真宗景德二年,遼圣宗統(tǒng)和二十三年),在遼帝國入侵兩年之后,宋遼兩國簽訂“澶淵之盟”,相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給遼以歲幣。從此,宋遼兩國和好長達一個多世紀之久。但從此以后,終宋帝國三百余年的統(tǒng)治時期,燕云十六州始終沒有回到過漢人政權(quán)的手中。 1042年(宋仁宗慶歷二年,遼興宗重熙十一年),在遼帝國的要求下,歲幣增加。史稱“重熙增幣”。 關(guān)于“歲幣”,以宋帝國給遼帝國、金帝國的歲幣最為有名。其實,在整個歷史長河里面,漢帝國初期,除了和親政策以外,也有給匈奴人“歲奉”。唐帝國在安史之亂以后,也有給回紇人“歲幣”。 1112年(宋徽宗政和二年,遼天祚帝天慶二年),遼天祚帝在松花江畔參加“頭魚宴”時,讓在場的女真族酋長們?yōu)槠涮柚d,被生女真人完顏阿骨打拒絕。此后,完顏阿骨打的反遼心意已決。 1115年(宋徽宗政和五年,遼天祚帝天慶五年),女真人完顏阿骨打正式稱帝反遼,建立大金國。 女真,源自肅慎,是東北地區(qū)的古老民族。漢至晉時期稱為挹婁,南北朝時期稱為勿吉,隋唐時期稱為靺鞨,遼宋時期稱女真,并根據(jù)是否加入遼籍而有生女真(未加入)、熟女真(加入)之分。其中,熟女真人主要居住在遼河流域,而生女真則主要居住在長白山、黑龍江(白山黑水)一帶。建立金帝國的完顏家族來自生女真,而后來建立大清帝國的愛新覺羅家族則來自熟女真。 1120年(宋徽宗宣和二年,遼天祚帝天慶十年,金宣宗興定四年),金帝國和北宋帝國約定,聯(lián)合力量夾攻遼帝國,在遼滅亡之后,宋將歲幣轉(zhuǎn)納于金,宋收回燕云十六州。史稱“海上之盟”。 1125年(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太宗天會三年),金帝國俘虜天祚帝,滅亡遼帝國(916~1125)。 金帝國聯(lián)合宋帝國一起對付遼帝國,過程中發(fā)現(xiàn)宋帝國羸弱不堪,遂有取代之意。 1127年(宋欽宗靖康二年,金太宗天會五年),金帝國攻破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滅亡北宋(960~1127),隨后將宋徽宗、宋欽宗二帝,以及大量皇室、貴族、臣民作為俘虜帶到北方,史稱“靖康之恥”。 遼帝國滅亡以后,其宗室重臣耶律大石在西北地區(qū)召集殘部,并率部西遷,直到西域地區(qū)。1132年(宋高宗紹興二年,金太宗天會十年),耶律大石稱帝,國號仍為“大遼”,史稱西遼(1132~1218)。 此后,西遼帝國曾一度擴張到波斯一帶,成為中亞強國,直到1218年(宋寧宗嘉定十一年,金宣宗興定二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滅亡。西遼政權(quán)的滅亡,意味著遼帝國的時代正式結(jié)束。 1213年(宋寧宗嘉定六年,金宣宗貞祐元年),原遼帝國宗室耶律留哥在遼東地區(qū)稱王,國號“遼”。后稱其為東遼政權(quán),或稱東契丹、后遼。該政權(quán)得到蒙古帝國的支持,直到1233年(宋理宗紹定六年,金哀宗天興二年,元太宗窩闊臺統(tǒng)治期間)才被蒙古帝國取消,但仍以世襲官的形式替蒙古帝國經(jīng)略東北地區(qū),直到1269年(宋度宗咸淳五年,元世祖至元六年)才結(jié)束存在。 金帝國在滅遼過程中,主方向是一路南下,先是蒙古高原的東部地區(qū)(遼帝國的核心地區(qū)),然后是華北地區(qū),而并沒有大規(guī)模的西征,這和之前幾次蒙古高原的統(tǒng)治政權(quán)更替完全不同。 在遼帝國滅亡之后,大漠南北成為金帝國的附屬地區(qū),但金帝國的戰(zhàn)略重心是繼續(xù)南下和南宋帝國作戰(zhàn),而對于蒙古高原上的廣大草原地區(qū)無暇多顧。甚至于,為了防御蒙古高原上面的諸游牧部落,金帝國還大修長城,把偌大的蒙古草原留給了另一個即將迅速崛起的游牧民族,蒙古人。 第八章 蒙古 蒙古人,源于東胡。鮮卑人南下稱雄以后,仍有部分鮮卑部落留在了東北地區(qū),他們以室韋人自居,并形成了西室韋、大室韋、蒙兀室韋等部落聯(lián)盟。蒙古人就是出自其中的蒙兀室韋部落聯(lián)盟。 遼帝國滅亡以后,契丹人退出了蒙古高原,而金帝國又無心于此,這片土地突然變得群龍無首。在這段時間里面,這里生活著乃蠻、克烈、蔑兒乞、泰赤烏、塔塔兒、札達蘭、蒙古等諸多部落。 1189年(宋孝宗淳熙十六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孛兒只斤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的可汗,從此拉開了統(tǒng)一蒙古各部落的序幕,直到1206年(宋寧宗開禧二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完成。 1206年(宋寧宗開禧二年,金章宗泰和六年),鐵木真在斡難河邊稱“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 1218年(宋寧宗嘉定十一年,金宣宗興定二年),蒙古帝國滅亡西遼王國(1132~1218)。 1219~1225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率蒙古鐵騎,發(fā)動“第一次西征”,徹底擊潰花剌子模王國(1077~1231,最后依然是被蒙古鐵騎滅亡),甚至翻越高加索山,抵達歐洲。 1227年(宋理宗寶慶三年,金哀宗正大四年),蒙古帝國滅亡西夏王國(1038~1227)。 1234年(宋理宗端平元年,元太宗窩闊臺統(tǒng)治期間),蒙古帝國滅亡金帝國(1115~1234)。 1236~1242年,窩闊臺在位時期,鐵木真之孫拔都率蒙古鐵騎,發(fā)動“第二次西征”,橫掃亞歐大陸,滅亡基輔羅斯(882~1240),并痛擊波蘭王國、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 1240年(宋理宗嘉熙四年,元太宗窩闊臺統(tǒng)治期間),蒙古帝國征服正處于分裂時期的西藏地區(qū)。 1253年(宋理宗寶祐元年,元憲宗蒙哥統(tǒng)治期間),蒙古帝國滅亡大理國(937~1253)。 1256~1260年,蒙哥在位時期,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率蒙古鐵騎,發(fā)動“第三次西征”,讓整個阿拉伯世界顫抖,滅亡阿拔斯王朝(750~1258),并重創(chuàng)阿尤布王朝(1171~1341)。 1271年(宋度宗咸淳七年,元世祖至元八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并定都大都(今北京)。 1279年(宋少帝祥興二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大元帝國滅亡南宋(1127~1279)。中國整個蒙古高原以南自從唐帝國安史之亂(755~763)以來,歷經(jīng)五百余年的亂世分裂局面至此結(jié)束。 經(jīng)過三次西征,以及累年的南征北戰(zhàn),蒙古人搭建起一個龐大的帝國,極盛時,其疆域東接太平洋,西到東歐地區(qū),南抵東南亞,北達西伯利亞,版圖之大,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上可謂曠古絕今。 元憲宗蒙哥死后(1260年),其兩個弟弟忽必烈、阿里不哥開始爭奪汗位并引發(fā)內(nèi)戰(zhàn),蒙古帝國也從此走向分裂。盡管忽必烈在四年后擊敗其弟弟阿里不哥,但其“蒙古大汗”之位的繼承權(quán)并沒有獲得一致認可。 直到忽必烈之孫鐵穆耳(元成宗)在位期間(1294~1307在位),元帝國的宗主地位才被普遍認可,但原屬于大蒙古帝國的術(shù)赤封地、察合臺封地、窩闊臺封地,以及忽必烈之弟旭烈兀封地,都已經(jīng)獲得事實上的獨立地位,并獲得很多小型汗國的依附。它們被稱為“四大汗國”,即欽察汗國(又譯為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兒汗國(又譯為伊利汗國)。 北方游牧、漁獵部族的崛起,通常都依賴于英雄式的領(lǐng)袖人物,通過家族力量,以聯(lián)姻或武力征服的形式來整合周邊文化相近的其他部族,形成部落聯(lián)盟,然后一致對外擴張。這種方式的好處在于,可以在較短時間內(nèi)迅速擴大力量,但同時也會殘留大量部落時代的特征,例如在推舉首領(lǐng)時的軍事民主制度。契丹人的“夷離堇(大王)”、蒙古人的“大汗”都是通過部族會議共同選舉出來的。 1307年(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元成宗鐵穆耳去世,大元帝國內(nèi)部又開始出現(xiàn)帝位之爭(1271年,忽必烈已經(jīng)開始稱皇帝)。1323~1332年,十年期間更換了五次皇帝,帝國統(tǒng)治開始搖搖欲墜。 1351年(元順帝至正十一年),因黃河水患而征用民夫,最終激起農(nóng)民起義。史稱“紅巾軍起義”。 1368年(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紅巾軍余黨朱元璋稱帝,建立大明帝國(1368~1644),隨后攻陷大元帝國都城大都(今北京)。元順帝率眾北逃,退回蒙古高原,其政權(quán)此后被稱為“北元”。 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北元政權(quán)的天元帝被人謀殺,北元(1368~1388)至此滅亡。 北元滅亡以后,蒙古人逐漸分裂為三大部落,即位于東部的韃靼(蒙古本部)、位于西部的瓦剌、位于韃靼東部的兀良哈部(位于東北地區(qū),歸降大明帝國以后被設(shè)置為兀良哈三衛(wèi))。 第九章 蒙古(續(xù)) 在中國歷史上,蒙古人所建立的政權(quán)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蒙古帝國時期(1206~1271)、大元帝國時期(1271~1368)、北元帝國時期(1368~1388)、韃靼汗國時期(1388~1635)。 1368年(明洪武元年),元順帝退回蒙古高原。次年開始,此后二十年間,大明帝國先后組織六次北伐。直到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大明帝國大將藍玉大敗北元帝國,史稱“捕魚兒海之戰(zhàn)”。之后,在大明帝國大軍壓境之下,位于東北地區(qū)的蒙古兀良哈部不得不歸附了大明帝國。 蒙古兀良哈部歸附大明帝國以后,被設(shè)置為三個衛(wèi)所,即朵顏衛(wèi)、泰寧衛(wèi)、福余衛(wèi),合稱“兀良哈三衛(wèi)”,其所駐守地區(qū)被稱為“兀良哈地區(qū)”。其中,以朵顏衛(wèi)最為強大,因此又稱為“朵顏三衛(wèi)”。 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捕魚兒海之戰(zhàn)以后,也速迭爾(阿里不哥的后裔)殺死天元帝,自立為可汗,同時停用“大元”國號(有另一說法,是在1402年,即明惠帝建文四年時,由同樣篡位的鬼力赤廢止“大元”國號。鬼力赤是元太宗窩闊臺的后裔,也屬于黃金家族,后來被部屬殺死)。 自從當年忽必烈打敗阿里不哥奪得“蒙古大汗”之位以后,尤其是忽必烈之孫獲得蒙古各部的普遍認可以后,“蒙古大汗”這個稱號就幾乎都是在忽必烈后裔一系中繼承,即使偶爾有外人篡位奪權(quán),也很難得到普遍認可,很快就會有人重新?lián)砹⒑霰亓液笠釣榇蠛埂?/span>不僅是在韃靼內(nèi)部如此,在韃靼和瓦剌之間也是如此。即使瓦剌曾一度兼并韃靼,甚至有韃靼人稱“蒙古大汗”,也很快就被推翻。 1438年(明正統(tǒng)三年),瓦剌在其首領(lǐng)脫歡的領(lǐng)導下,兼并東邊的韃靼,再次統(tǒng)一蒙古諸部。 瓦剌在大元帝國時期被譯為“斡亦剌”或“外剌”,大明帝國時期被譯為“瓦剌”,大清帝國時期則被稱為“衛(wèi)拉特”或“厄魯特”。此外,由于他們后來雄踞漠西一帶,因此又稱為“漠西蒙古”。 1449年(明正統(tǒng)十四年),脫歡之子也先率蒙古大軍南下,入侵大明帝國。明英宗朱祁鎮(zhèn)御駕親征,卻被蒙古人俘虜。史稱“土木堡之變”。此后,大明帝國不再大幅擴張疆土,改為大幅修建長城。 大明帝國時期,從明太祖洪武帝至明神宗萬歷帝在位期間,先后二十次大規(guī)模在北境上修建長城,尤以明英宗土木堡之變以后更甚,最終構(gòu)筑起今天所見的、東起山海關(guān)、西到嘉峪關(guān)的萬里長城。 1453年(明景泰四年),權(quán)臣也先篡位,奪取“蒙古大汗”稱號,打破非黃金家族不能稱汗的傳統(tǒng)。但就在次年,瓦剌爆發(fā)內(nèi)亂,也先就被部屬刺殺,東、西蒙古部落隨即再次陷入分裂狀態(tài)。之后,整個蒙古高原的統(tǒng)治權(quán)再次回到代表蒙古正統(tǒng)的韃靼手中,瓦剌諸部則開始向西遷徙。 也先去世之后,瓦剌(西蒙古)逐漸衰微,并分化為其長子博羅納哈勒統(tǒng)領(lǐng)的杜爾伯特部、其次子阿失帖木兒統(tǒng)領(lǐng)的準噶爾部,以及和碩特部、土爾扈特部等四部,他們也被合稱為“衛(wèi)拉特蒙古”,并以和碩特部為共主。 在后來的歷史中,和碩特部遷徙到今青海、西藏一帶游牧,并在那里建立起和碩特汗國。準噶爾部則遷徙到今新疆一帶,建立起準噶爾汗國。土爾扈特部則遷徙到北方遙遠的伏爾加河一帶,在那里建立起土爾扈特汗國。四部之中,只有杜爾伯特部沒有建立自己的汗國。 1510年(明正德五年),韃靼達延汗(1480~1517在位)再次統(tǒng)一大漠南北(不包含瓦剌諸部),史稱“達延汗中興”。隨后,達延汗取消東蒙古異姓封建主的地位,只有兀良哈萬戶是其母親家族而得以保留下來,此外又將其五個兒子分別分封為察哈爾、喀爾喀、永謝布、土默特、鄂爾多斯等五個萬戶,并特許成吉思汗弟弟合撒兒的后裔為科爾沁萬戶,即總共七個“萬戶(蒙古人軍隊組織方法,十人為一戶)”。其中,察哈爾萬戶為蒙古韃靼汗國的繼承人,是其他萬戶名義上的共主。 大明帝國嘉靖年間(1522~1567),土默特部崛起,并將原韃靼共主察哈爾部趕到了遼東地區(qū)。隨后,在俺答汗的領(lǐng)導下,土默特部征服兀良哈部,驅(qū)逐瓦剌諸部,從而控制了整個蒙古高原。 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為迫使大明帝國開放邊貿(mào),土默特部首領(lǐng)俺答汗(達延汗之孫)親率大軍,兵臨北京城下,史稱“庚戌之變”。此后,大明帝國開放宣府、大同等地進行邊境貿(mào)易。 1570年(明隆慶四年),俺答汗改變態(tài)度,主動歸附大明帝國,被封為順義王,史稱“俺答封貢”。 17世紀初期,土默特部逐漸衰落并走向分裂,于1628年(明崇禎元年)時被察哈爾部打敗。 1632年(明崇禎五年、清天聰六年),土默特部歸附新崛起的后金政權(quán)(由女真人建立)。 1635年(明崇禎八年,清天聰九年),韃靼名義上的共主察哈爾部歸降后金政權(quán),韃靼汗國的末代大汗額哲獻出傳國璽,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立的政權(quán),在歷時四百多年以后,正式宣告滅亡。 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漠南蒙古諸部聚集于盛京,正式承認皇太極的大汗地位。 蒙古察哈爾部歸附后金政權(quán)以后,仍由蒙古人自己統(tǒng)治。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察哈爾部首領(lǐng)布爾尼趁三藩之亂(1673~1681)率三千余人反清,但兩個月后就被大清帝國鎮(zhèn)壓,從此不再被允許設(shè)置部落大汗,并被編為“蒙古八旗”由滿洲(女真)人管理,喪失“蒙人治蒙”的權(quán)利。 但是,直到此時,大清帝國的疆域還遠遠沒有覆蓋整個中國。當時,漠北地區(qū)由蒙古喀爾喀部統(tǒng)治,西域地區(qū)由蒙古準噶爾部統(tǒng)治,西藏地區(qū)由蒙古和碩特部統(tǒng)治,臺灣地區(qū)由明鄭政權(quán)統(tǒng)治。 第十章 滿洲 建州女真人,原本居住在東北地區(qū),為渤海國粟末靺鞨后裔。往上追溯,源于肅慎。渤海國被契丹人滅國以后,他們被編入遼籍而成為“熟女真”人。和建立金帝國的“生女真”人并不相同。 1583年(明萬歷十一年),女真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起兵,隨后統(tǒng)一女真部落。 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努爾哈赤稱汗建國,國號“大金”,為區(qū)別于金帝國,史稱“后金”。 1635年(明崇禎八年,清天聰九年),原韃靼共主察哈爾部投降后金政權(quán),并獻出名為“制誥之寶”的傳國璽。次年,漠南蒙古諸部聚集于盛京,也都同意歸附后金,正式承認皇太極的大汗地位。 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同時被女真人和蒙古人承認為大汗的皇太極在盛京(今沈陽)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大清”,改年號為“崇德”,并將族名由“女真”為“滿洲”。 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闖王李自成率領(lǐng)明末起義軍攻陷北京,滅亡大明帝國(1368~1644)。同年,鎮(zhèn)守山海關(guān)的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投降大清帝國,引清兵入關(guān)。 清兵入關(guān)時,大清帝國的實際統(tǒng)治者是攝政王多爾袞,為征服中原地區(qū)的漢人,在多爾袞的授意下,先后頒布圈地令、剃發(fā)令、易服令、逃人法等“清初六大弊政”,并大肆進行屠城。其中尤其是以“揚州十日”、“嘉定(今上海嘉定)三屠”、“江陰(今無錫江陰)八十一日”等最為駭人聽聞。 1646年(清順治三年),大清帝國滅亡李自成的大順政權(quán)(1643~1646)。次年,滅亡張獻忠的大西政權(quán)(1643~1647)。這兩個明末起義軍政權(quán)覆沒之后,其殘余勢力都歸附了南明政權(quán)。 1662年(清康熙元年),大清帝國大將吳三桂用弓弦絞死永歷帝,南明政權(quán)(1644~1662)滅亡。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大清帝國以施瑯(原屬于明鄭政權(quán),后歸降大清帝國)為大將,率軍攻克臺灣,滅亡明鄭政權(quán)(1628~1683),標志著臺灣地區(qū)正式并入大清帝國的版圖。 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漠北地區(qū)的蒙古喀爾喀部受到準噶爾汗國入侵。活佛一世哲布尊丹巴率領(lǐng)喀爾喀三汗所屬部眾逃亡到漠南地區(qū),歸附大清帝國。次年,大清帝國和和沙皇俄國簽訂和議《尼布楚條約》。再次年,康熙帝御駕親征,大敗準噶爾可汗噶爾丹??柨Σ康靡灾胤的?。 當年,達延汗分封出喀爾喀萬戶以后,部分喀爾喀部蒙古人南遷至漠南,另外部分人則留在了故地,此后各自演變?yōu)槟系貐^(qū)的內(nèi)喀爾喀五部和漠北地區(qū)的外喀爾喀七部。漠北喀爾喀又演變?yōu)檐嚦己共浚|部)、土謝圖汗部(中部)、札薩克圖汗部(西部)三部,統(tǒng)稱為“喀爾喀”或“漠北蒙古”。 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康熙帝與漠北蒙古各部貴族在多倫諾爾舉行會盟,以調(diào)節(jié)漠北蒙古各部之間的矛盾,史稱“多倫諾爾會盟”,標志著外蒙古喀爾喀統(tǒng)治地區(qū)正式并入大清帝國的版圖。 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大清帝國將入侵西藏地區(qū)的準噶爾汗國軍隊趕走,并廢除西藏地區(qū)的第巴制度,改設(shè)噶倫制度,由三位噶倫共同執(zhí)政,標志著西藏地區(qū)正式并入大清帝國的版圖。 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歷經(jīng)康雍乾三代,大清帝國攻占伊犁,滅亡準噶爾汗國(1678~1755),最終控制西域全境,并將其改名為“西域新疆”,標志著新疆地區(qū)正式并入大清帝國的版圖。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又稱“中英戰(zhàn)爭”)爆發(fā)。兩年后,大清帝國被迫和大英帝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中國部分地區(qū)的主權(quán)逐漸流失。 1911年(清宣統(tǒng)三年),漠北蒙古地區(qū)宣告獨立,成立以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為領(lǐng)袖的大蒙古國。四年后,大蒙古國取消獨立,恢復(fù)為中華民國的自治地區(qū),但事實上是俄羅斯帝國的勢力范圍。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中華民國成立。同年,宣統(tǒng)帝退位,大清帝國(1616~1912)結(jié)束。 1921年,漠北蒙古地區(qū)在蘇維埃俄國的控制下,再次脫離中國獨立,之后逐漸成為今天的蒙古國。 1947年,漠南蒙古地區(qū)成立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兩年后,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成為新中國領(lǐng)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
來自: 陳德龍k60ofaux > 《歷史 蒙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