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8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6-0108-01 肝臟存在復雜的動靜脈血管分布和豐富的血流供應,其解剖解構是人體各器官中較為復雜的。肝臟是雙重血液供應的臟器,一是肝動脈,提供入肝血液的25%,運送50%的氧、營養(yǎng)物質和激素;另一是門靜脈,供應入肝血液的75%,氧的50%,向肝臟運送來自消化道的營養(yǎng)物質。二者在肝血竇內混合經中央靜脈最后集合成肝靜脈,匯入下腔靜脈。全面了解肝臟的血管解剖及變異在肝臟疾病的診斷、介入治療、上腹部手術以及肝移植中均有積極的臨床意義。目前為止,肝臟器質性病變都會涉及外科手術,外科手術也是目前治療肝癌比較有效的方法,由于肝臟血管的復雜性,能否有效地控制出血成為手術成功的關鍵[1]。對外科醫(yī)生來說,全面了解肝臟血管結構是必要的,也是手術成功的先決條件。本文結合肝臟的解剖解構,探索其在臨床中的應用并報告如下。 1肝臟血管的解剖結構 選取經福爾馬林處理、肉眼觀察無明顯病變的1具成人尸體肝臟標本進行解剖。沿肝靜脈肝后段后壁正中剖開管腔,將肝靜脈肝后段分為上、中、下三等份。設下腔靜脈腹側前端中點為時鐘1點位,取下面觀順時針定位,在體視解剖鏡下觀測肝靜脈肝后段各份副肝靜脈的支數(shù)以及觀測副肝靜脈在肝外段的情況。首先將引流肝葉靜脈血液的肝靜脈稱為副肝靜脈,統(tǒng)計其數(shù)量、出現(xiàn)率及管徑,觀察其引流范圍、開口部位及與肝靜脈的關系。然后從肝膈面肝靜脈匯入下腔靜脈處逆向仔細剝離肝靜脈,觀察其走向、起源,測量肝靜脈外科干長(即為肝靜脈匯入下腔靜脈處至半徑在2.0mm以上的肝靜脈近心端屬支間的距離)、主干匯合起始處、主干長度、主干中點以及匯入下腔靜脈處的直徑及主干上壁距肝膈面的深度,測量肝靜脈長軸與下腔靜脈長軸的夾角[2]。 2解剖方法 通過對肝臟的解剖,了解其血管分布、肝葉分布和解剖特點。肝葉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小區(qū),每個肝葉之間的血供相對獨立,故只要確定了病灶部位,就可以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和阻斷相應動靜脈的血供。以半肝血流阻斷為例,在對第一肝門做細致解剖中,分離出門靜脈干和肝動脈,可以繼續(xù)解剖出門靜脈的右前、右后支,在肝圓韌帶左側解剖出到肝二、三段的支,肝圓韌帶右側分離出到肝四段的分支,向左亦可。在肝臟血管的鑄型標本中觀察,只要阻斷這相應的血管,即可阻斷該半肝的血供[3]。有報道顯示通過這種解剖血管走向的方法阻斷血供,在左半肝可以達到70min,右半肝達120min。阻斷病變側入肝血流,對健側肝臟沒有缺血的顧慮,且阻斷后在半肝界面上出現(xiàn)比較清晰的分界線,沒有內臟瘀血和血流動力學受影響之弊,從而完成較復雜的半肝切除[4]。 3肝臟血管的影像學研究 近年來影像學在內臟器官的解剖結構中的研究越來越多,常用的影像學手段有螺旋CT和MRI等。影像觀察下的肝臟結構已有較多報道[5-7]。肝血管造影經CT顯示并處理,可以顯示正常解剖和解剖變異,通過各種后處理方法可以觀察到掃描范圍內的腹主動脈、腹腔干、胃左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脾動脈、肝總動脈,胃十二指腸動脈、肝固有動脈、肝左右動脈,門靜脈及肝靜脈主干及其分支、屬支及其匯流類型,文獻報道門靜脈、肝靜脈的分支可顯示3級以上[8]。肝臟MSCTA成像可以發(fā)現(xiàn)不易察覺的血管變異。肝動脈解剖變異繁多,研究表明肝總動脈起于腹腔動脈占96.1%,起于腸系膜上動脈占3.9%。肝總動脈分為肝固有動脈和胃十二指腸動脈者占78.8%,無肝固有動脈者占21.2%[9]。 4討論 隨著肝病治療技術日益完善,肝切除術中肝臟血流阻斷技術也取得了很大發(fā)展。肝臟血流阻斷方法較多,目前最常用的阻斷肝血流的方法為半肝或選擇肝葉血流阻斷法和間歇性入肝血流阻斷法,是完全阻斷全部入肝病灶處的血供的方法,在手術中有損傷肝靜脈或腔靜脈風險時使用肝血流隔離法,也有極少采用全肝血流阻斷法和其他方法。在肝癌或其他肝臟損害的情況下,阻斷時間過長容易引起肝臟缺血缺氧性損傷,甚至發(fā)生肝功能衰竭導致死亡。根據(jù)病情,巧妙選用肝血流阻斷技術,可減少肝切除術中出血并保證患者安全。術前全面了解肝臟血管結構是手術成功的先決條件,可以縮短手術時間,增加手術的準確性,降低術中風險發(fā)生率。肝臟的解剖結構尤其是血管分布相當復雜,因此手術的成功要求必須對該區(qū)域解剖結構相當熟悉,同時由于肝動脈解剖變異多,因而術前應對手術對象的肝血管分布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根據(jù)Cauinaud肝段劃分原理,還出現(xiàn)了肝段血流控制法。該方法是通過解剖分離病變側肝動脈,用超聲等定位設備將切除肝段的門靜脈分支,運用套管針穿刺該分支并用氣囊導管阻斷此分支的門靜脈血流,繼而再阻斷肝動脈分支后即可見到明確的肝段分界線,從而完成精確的肝段病灶部位的切除,又不損害其他正常的肝組織[4]。 參考文獻: [1]文天夫,嚴律南.肝切除術中肝臟血流阻斷技術的研究進展[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8,15(4):299-302. [2]李愷,張紹祥.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研究進展與肝臟靜脈系統(tǒng)可視化[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8,17(2):122-123. [3]鄭楠,宮瑾,于勝波,等.肝臟血管鑄型透明標本制作方法[J].解剖科學進展,2009,15(4):447-448. [4]陳漢,吳孟超,王義,等.累及第2肝門區(qū)巨大肝癌55例手術切除體會[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0,15(9):524-526. [5]常虹,蘇秉亮.多層螺旋CT肝臟血管成像技術及其臨床應用[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06,38(3):254-256. [6]張龍江,宋光義,包顏明,等.肝臟血管解剖和變異的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5,39(9):963-967. [7]劉學靜,MSCT與標本制作新技術在肝臟分段解剖研究中的應用及其價值[D].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32-46. [8]樓儉茹,劉文亞,溫浩,等.多層螺旋CT肝臟血管成像技術的應用研究[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27(6):555. [9]單鴻,姜在波,馬壯,主編.臨床血管解剖學-介入放射學動脈圖譜[M].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1:162-2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