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龍門石窟——,唐刻美千秋 魏書傳萬代

 攢破爛兒的 2022-09-19 發(fā)布于浙江

  到河南必到洛陽,到洛陽必到龍門;來過又重來,走了再回味。這么多大小洞窟,這么多精美造像,這么多珍稀碑刻,總也看不完,總也看不夠。整理照片、搜索資料、回味記憶的過程,也是再次學(xué)習(xí)、增長知識的過程,更像是深度重游,不亦樂乎!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南郊伊水兩岸,這里原是一座大山,伊水遇阻山南,時常洪水泛濫,大禹劈山疏水,分成東西兩山?!端?jīng)注》記載:“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到了隋代,洛陽成為東京,伊闕正對禁城大門,便被俗稱龍門。東山在武則天建香山寺后便俗稱香山,而西山則還是叫龍門山。

龍門石窟全景 (友人提供)


  長橋臥波,百窟依崖,高臺擂鼓,古剎照水。成語“鯉魚跳龍門”的淵源便在這里——相傳,禹辟伊闕以后,水流湍急,游息于孟津一帶黃河中的鯉魚,順伊水逆行而上,游到伊闕龍門時,波浪滔天,于是紛紛跳躍,跳過者為龍,跳不過者額頭留下一道黑疤。唐代大詩人李白《贈崔侍御》詩中有云:“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睉?zhàn)國時期,這里還發(fā)生過著名的伊闕之戰(zhàn),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秦將白起率部在此大破魏韓24萬聯(lián)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此戰(zhàn)可謂白起的成名之作。

從伊闕橋看龍門橋和伊水兩岸


  龍門石窟景區(qū)由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園4個部分組成,洞奇像美,書法薈萃;山清水秀,寺園古老。這里自古為險要關(guān)隘,交通要沖,文人墨客樂游勝地;又因石質(zhì)優(yōu)良,宜于雕刻,故而在此建窟造像。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開鑿古陽洞開始,經(jīng)東魏、西魏、北齊、唐、五代、宋、明、清等1400多年陸續(xù)營造,形成2345個窟龕、11萬余尊造像、近80個佛塔、2800多處題刻,其中北魏約占30%,唐代約占60%,其他朝代占10%左右,窟像碑刻密布伊水兩岸懸崖峭壁,南北長達千米,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石刻藝術(shù)寶庫。

景區(qū)導(dǎo)游圖


  通過絲綢之路傳入的異域文化與北魏獨特的民族審美習(xí)慣和魏晉及南朝深厚的漢民族文化水乳交融,使龍門石窟遠承印度石窟藝術(shù),近繼云岡石窟風(fēng)范,呈現(xiàn)出中國化、世俗化發(fā)展趨勢,成為中國石窟藝術(shù)變革的里程碑。2000年11月,龍門石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譽為“中國石刻藝術(shù)的最高峰”。

從東山看西山石窟


  西山崖壁有北朝和隋唐的50多個大、中型洞窟,其中北魏代表洞窟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皇甫公窟、火燒洞、魏字洞、藥方洞等,“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為早期作品的主要特征;東、西魏造像大都是在北魏洞窟壁面上補刻小龕,龕形無大變化,龕飾趨于簡化;另有東魏強弩將軍掖庭令趙振造彌勒像記、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立像等;隋唐五代代表洞窟有奉先寺、萬佛洞、潛淺寺、敬善寺、清明寺、摩崖三佛龕、惠簡洞、老龍洞、八作司洞、極南洞等,豐胸肥臀、衣紋流暢是鼎盛時期的鮮明風(fēng)格。

禹王池


  禹王池,長8.80米,寬6米,水質(zhì)清澈,富含多種礦物質(zhì),常年保持在23攝氏度左右。泉水自石穴奔流入池,狀若懸瀑,瀉銀飛珠,為龍門勝景之一。池中立一巨石,稱石砭,或石筍、劍石,相傳為大禹開鑿龍門時所用的工具。宋代詩人歐陽修《游龍門》詩贊曰:“巨石何亭亭,孤生此巖側(cè)。白云與翠霧,誰見瑯琊色?惟應(yīng)山鳥飛,百轉(zhuǎn)時來息。”


  潛溪寺,別名齋祓堂,是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高寬各9米余,深近7米,約建于1300多年前的唐高宗初年,曾是宰相李藩的別墅。清代原建木結(jié)構(gòu)窟檐,后改建為仿唐木結(jié)構(gòu)樣式,鋪石板地面。


  窟內(nèi)雕“西方三圣”和迦葉阿難:阿彌陀佛端坐須彌臺上”,面頤豐滿,胸部隆起,脖子上有三道蠶紋線,收于脖子兩側(cè);衣紋斜垂座前,身體比例勻稱,神情睿智,靜穆慈祥。其左側(cè)為迦葉,右側(cè)是阿難。兩旁分別為觀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北壁女性化的觀音菩薩,小嘴,瓔珞纏身,服飾漂亮。


  南壁大勢至菩薩,造型豐滿敦厚,儀態(tài)文靜,在故宮博物院有1比1的復(fù)制品陳列。


  緊靠潛溪寺的賓陽三洞,系北魏宣武帝為孝文帝和文昭皇后主持開鑿的皇家第一窟,銘刻他們遷都洛陽和漢化改革的歷史功績。自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動工,歷時24年,總用工達80萬2366,因?qū)m廷政變以及主持人劉騰病故等原因,僅中洞完工,南洞和北洞都只挖好洞窟并完成窟頂裝飾,佛像是隋代和初唐所建。

       中洞與南洞之間的崖壁上有著名的《伊闕佛龕之碑》,此處原來刻著北魏宣武帝為孝文帝、文昭皇后開鑿功德窟的發(fā)愿題記,被李泰抹去原文,重新鐫刻為其亡母長孫皇后追福造像的發(fā)愿文 。額上用篆文鐫刻著“伊闕佛龕之碑”6個大字,故俗稱伊闕碑。碑高4.86米,寬1.92米,系時任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諫議大夫褚遂良書寫,共32行1600余字,刻于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它與宋真宗《龍門銘碑》并稱龍門書法藝術(shù)“雙璧”,堪稱中國書法藝術(shù)之杰作。為保護這一珍貴,碑上覆蓋了玻璃護罩,并有拓片供游客觀賞。


  龍門石窟造像題記之多為中國諸石窟之冠,自古就有“伊闕碑林”之稱,共有碑刻題記2860多塊,它們既是歷史研究的珍貴佐證,又是不同時代不同書體的難得真跡。清代武億評價:“龍門不僅為石鐫佛場,亦古碑林也”。

      《伊闕佛龕之碑》是褚遂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碑文書體雄渾秀逸,筆力挺勁,端莊奇?zhèn)ィ瑲忭嵅┐?,與褚遂良晚年書法之變化多端、嬋娟婀娜迥異其趣,是初唐楷書的典范,也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大褚體碑,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玻璃護罩內(nèi)的拓片


  賓陽中洞,是中國6世紀初葉佛教石窟寺樣式的重要代表??唛T外雕有金剛力士,北側(cè)這尊基本完好,他面相兇猛,身著普通衣衫,雙肩斜披肩帶,交叉于下腹。火焰拱券門兩側(cè)為希臘式愛奧尼柱頭,延續(xù)了云岡石窟造像的特色,是古希臘、波斯、印度和中國多元文化交融之產(chǎn)物。

       窟內(nèi)平面為馬蹄形,三壁均有造像,為三世佛題材,即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佛。其“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的造像特征,是北魏皇家石窟造像藝術(shù)“中原風(fēng)格”的典范之作,引領(lǐng)了當(dāng)時北方地區(qū)的開窟風(fēng)潮與造像樣式。


雨道北側(cè)下部刻有帝釋天形象


雨道南側(cè)下部刻有大梵天形象


  窟內(nèi)正壁是1佛2弟子2菩薩,主佛坐于須彌座上,弟子菩薩站立。主佛釋迦牟尼面頰清瘦,脖頸細長,體態(tài)修長,寬袍大袖,衣紋密集。由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實行了一系列漢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服飾一改云岡石窟中偏袒右肩式袈裟,而是身著寬袍大袖袈裟;與云岡石窟那種高高在上的形象相比,佛的面容變得柔和,眼光也開始注視禮佛者,更為平易近人;主佛南側(cè)阿難的內(nèi)層僧衣保留了犍陀羅式的圓弧形下墜,而外層僧衣則是中原披肩式;僧衣邊緣以蛇形彎曲從半身處延伸至小腿,這種服飾的搭配,顯示了佛像雕刻藝術(shù)從西域樣式到中原風(fēng)格的轉(zhuǎn)變。


  穹窿頂中央雕刻蓮花寶蓋,周圍是8個伎樂天和2個供養(yǎng)天人,鼓笙、撫琴的飛天還清晰可辨。在唐代宮廷的表演藝術(shù)中,融入了中外多民族元素,創(chuàng)作出大量豐富的樂舞作品。

       龍門石窟的唐代樂舞洞窟主要有賓陽中洞、萬佛洞、八作司洞、龍華寺、極南洞、二蓮花洞等。伎樂舞人多雕刻在洞窟的壁基或壇座上,成組的樂伎和舞伎組成大型樂舞團隊,烘托出佛窟富麗莊嚴、歡樂祥和的氣氛,展現(xiàn)歌舞升平,普天同慶的景像,是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抒發(fā)。


  窟內(nèi)陸面作蓮花寶池狀,中為縱向禮拜道,兩側(cè)各雕圓形蓮花,外飾水渦、禽鳥和戲水童子等。


  本窟前壁南北兩側(cè),自上而下原有4層浮雕,第一層:以《維摩詰經(jīng)》故事為題材的“維摩經(jīng)變”;第二層:兩則佛本生故事;第三層:北側(cè)為孝文帝及侍從禮佛圖,南側(cè)為文昭皇后和嬪妃們禮佛圖;第四層:“十神王”浮雕像。

        帝后禮佛圖反映了宮廷的佛事活動,刻劃出佛教徒虔誠、嚴肅、寧靜的心境,人物造型生動,雕刻精美絕倫,體現(xiàn)了當(dāng)時生活風(fēng)俗畫高度發(fā)展的水平,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歷史價值,令人痛惜的是在上世紀30年代被盜往國外,分別陳列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和納爾遜藝術(shù)博物館。

孝文帝及侍從禮佛圖(資料照)


文昭皇后和嬪妃們禮佛圖(資料照)


  賓陽北洞,主佛為阿彌陀佛,俗稱“剪刀手”佛像,穹頂也有蓮花和飛天。據(jù)考證:“剪刀手”是一種極少見的佛教手印,頗能傳達強烈意志。這尊可愛的“剪刀手”佛像吸引了眾多游客,使北洞成為龍門石窟的網(wǎng)紅打卡地。


  賓陽南洞,北魏時期開鑿,完工于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為其生母長孫皇后祈福做功德,利用北魏未完工的洞窟續(xù)建的,洞中幾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唐代作品。主佛為阿彌陀佛,面相飽滿,雙肩寬厚,體態(tài)豐腴,體現(xiàn)了以胖為美的風(fēng)格。透過洞內(nèi)百余處像龕題記,可以看到那個鮮活生動的大唐王朝。


  敬善寺,位于賓陽三洞和摩崖三佛之間,開鑿于唐高宗顯慶、龍朔年間(公元656—663年),功德主是紀國太妃韋氏——唐太宗的韋貴妃。長孫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沒有再立新的皇后,韋貴妃在其眾嬪妃中地位最高。窟門外雕有形象逼真的天王和供養(yǎng)人,旁邊有開窟功德題記。


供養(yǎng)人身形婀娜,佩飾精美


  窟內(nèi)主尊坐在高高的蓮花須彌座上,厚重的衣襟垂下。可惜佛頭已經(jīng)被偷至日本,收藏在大阪美術(shù)館,眼前的佛頭是上世紀50年代用水泥修補的,面目全非。


  這是《支那文化史記》中的敬善寺主尊老照片,佛頭非常精美。


  陳摶十字卷碑,位于賓陽北洞北側(cè)崖壁,系五代至北宋著名隱士陳摶手書對聯(lián)之摹刻。陳摶先后在武當(dāng)山、華山隱居數(shù)十年,周世宗、宋太宗待之甚厚,宋太宗還賜號“希夷先生”。此聯(lián)原為陳摶隱居華山時書寫并留存西岳,北宋真宗年間被盜,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洛陽陳肇鋪得其手跡摹卷,請龍門僧智水將其刻于石碑并鑲嵌于此。陳摶大名久仰,手跡從未見過:“開張?zhí)彀恶R,奇逸人中龍”——像揚蹄奔馳的天馬神駒,似雄奇俊逸的人中之龍。字如其人,瀟灑飄逸,奔放不羈。


  摩崖三佛龕,共7尊佛像,分別為3身坐佛、4身立佛,這種組合在國內(nèi)石窟寺中極為罕見。


  正中為彌勒佛,坐于方臺之上;頭頂上方僅雕出輪廓,未經(jīng)打磨。據(jù)佛經(jīng)記載,彌勒佛是未來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接班者。武則天利用彌勒信仰為其登基造勢,推動了彌勒信仰的風(fēng)行,摩崖三佛龕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開鑿的,但隨著武周政權(quán)的垮臺,開鑿工程也因此停止。這組造像雖是半成品,卻為人們了解石窟造像的開鑿程序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實物資料。


  珍珠泉附近有新羅像龕,是唐王朝與新羅國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新羅國與唐朝有密切聯(lián)系和往來,大批留學(xué)生來中國學(xué)習(xí)。該龕可能是到中國留學(xué)的新羅僧人開鑿的,韓國8世紀中葉的石窟庵佛教造像也受到了龍門石窟造像風(fēng)格的影響。我沒有看到此龕,故借拓片一用。


  萬佛洞,為前后室結(jié)構(gòu),前室造2力士、2獅子;后室造1佛2弟子2菩薩2天王,并雕有整齊排列的15000尊小佛像,每尊只有4厘米高,展現(xiàn)了西方極樂世界熱烈歡快、萬眾成佛的氣氛。主佛阿彌陀佛端坐雙層蓮座之上,施“無畏印”,面相圓潤,兩肩寬厚,衣紋簡潔流暢;底座束腰部位雕刻了4位金剛力士,那奮力向上托住蓮座的雄姿更加襯托出主佛的沉穩(wěn)安詳;主佛背后還有52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端坐一位供養(yǎng)菩薩,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神態(tài)各異,青春靚麗??唔?shù)裼幸欢渚赖纳徎?,蓮花周圍和雨道兩?cè)都刻有題記,說明此窟是在時任宮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內(nèi)道場智運禪師等主持下,為唐高宗、武則天、太子及諸王開鑿的功德窟,完工于永隆元年(公元680年)。


  前后室間的雨道兩壁也刻滿佛像,還有監(jiān)造者題記。


佛壇束腰部力士托舉蓮座的樣子真逗


  兩壁千佛下的基部各刻有6位伎樂舞人,翩翩起舞,續(xù)續(xù)彈奏,形神兼?zhèn)洌鼓榷嘧恕?/p>


  手持曲頸琵琶的伎樂人,身上絲帶仿佛也隨著音樂飄舞。漢魏以來由波斯、印度通過絲綢之路伴隨著佛教文化傳來了曲頸琵琶和五弦琵琶,對中國的音樂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唐代使用的樂器可分為吹奏、彈奏和打擊三大類,其中琵琶、笛、笙、羯鼓最為流行。龍門石窟伎樂人所持樂器總計有蕭、排簫、長鼓、雞婁鼓、琵琶、鈸、箜篌、笙、篳篥等18種,其中9種是從西域傳來的。


  窟門南側(cè)觀音菩薩像,是龍門石窟眾多唐代菩薩像的精美范例。通高85厘米,右手持楊柳,左手提凈瓶,頭部右傾,腰身微曲,姿態(tài)優(yōu)美,衣紋流暢,可惜頭部已被破壞。我國著名戲劇大師梅蘭芳早年參觀龍門時,被其優(yōu)美形象吸引,大加贊賞,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后成功運用到京劇表演中。


  清明寺,原名雙獅洞,開鑿于唐高宗時期,為前后室結(jié)構(gòu)。


  前室南壁所刻5層密檐式方形高浮雕塔很有特色,塔身像龕內(nèi)有單身坐佛、觀音、千佛等,第四層檐外有北宋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題銘。


  惠簡洞,人稱“小奉先寺”。位于萬佛洞南側(cè),為敞口似龕的中型洞窟,系西京法海寺僧惠簡造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本窟的彌勒造像豐滿圓潤、面露慈祥之意,充分體現(xiàn)了佛教造像的中國化、世俗化的特點,為佛教造像藝術(shù)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惠簡也是大盧舍那像龕的“檢校僧”,承擔(dān)著開鑿大盧舍那像龕的任務(wù),所以,惠簡洞佛像的神態(tài)與盧舍那大佛如出一轍;右側(cè)的弟子阿難形象與盧舍那大像龕的阿難十分相似;侍立兩旁的菩薩身軀豐滿、姿態(tài)優(yōu)美,也與盧舍那像龕的菩薩像風(fēng)格相同。


  老龍洞,開鑿于唐代,滿壁佛像,內(nèi)容豐富。窟內(nèi)共54個大小佛龕,分布沒有規(guī)律,窟窿頂?shù)牡耧椧呀?jīng)模糊不清。


  老龍洞外北側(cè)崖壁雕有仿屋形佛龕,其北鄰那個窟洞就是大名鼎鼎的慈香窯;屋形龕北上方有“優(yōu)填王造像記”碑。


  “優(yōu)填王造像記”,字體方正遒勁,楷味十足:“優(yōu)填王像北龕韓曳云等共造供養(yǎng);優(yōu)填王像南龕司徒端等共造供養(yǎng)”。此碑原先曾選入舊龍門二十品,后來因為碑記雖無紀年,但優(yōu)填王造像多出于唐高宗時期,故專家推斷為唐刻,最終未列入龍門二十品。


  慈香窯,位于老龍洞北上方,就在屋形龕北鄰,開鑿于北魏孝明帝元詡神龜三年(公元520年),因佛座南側(cè)刻有著名的龍門二十品之一《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記》而蜚聲海內(nèi)外??叩钠矫娉蜀R蹄形,穹隆頂。主佛施禪定印,頭光中心蓮瓣,外刻7尊坐佛,舟形火焰紋身光。


  主佛側(cè)上方刻有蓮花和維摩與文殊對坐說法浮雕,窟頂還有飛天。慈香窯所處位置較高,我們無法進去,友人用長焦鏡頭拍了幾張照片,效果雖然不是很理想,但已能知道大概。


  龍門二十品是從北魏洞窟精選出來的20塊造像題記,其稱呼最早見于清代康有為所著《廣藝舟雙楫》和方若所著《校碑隨筆》。它們記載著佛龕的雕鑿時間、人物、目的等;字型端莊大方,氣勢剛健質(zhì)樸,結(jié)體和用筆在漢隸與晉楷之間,既有隸書格調(diào),又孕楷書因素,是北魏書法藝術(shù)的精華之作,至今仍有無窮的藝術(shù)魅力,無數(shù)海外友人漂洋過海,就為親眼目睹這一書法奇珍。

     《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記》,是龍門二十品中唯一在古陽洞之外者,也是最晚雕刻者,鐫于北魏神龜三年(公元520年)。正書,10行,每行10或11字不等。記述了慈香慧政出家為尼的心境,希望“騰無礙之境”“延及三從”。清康有為《?藝?雙楫》評說:“《慈?》如公孫舞劍,瀏亮渾脫”“其為章也,龍蟠鳳舞,縱橫相涉,闔辟相?,真章法之絕軌也。其?筆頓挫沈著,筋?俱露。北碑書?不??停勻,筆鋒難驗;唯此碑使轉(zhuǎn)斫折,酣縱逸宕。其結(jié)體飛揚綿密,?開宋明之體。在魏碑中,可謂奇姿詭態(tài)矣?!?/p>

《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記》局部


  離開惠簡洞和老龍洞,再往前就到了蓮花洞。洞外北壁上有武周如意元年(公元692年)史延福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是現(xiàn)知最早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遺跡,經(jīng)文依稀難辨;明隆慶年間,河南巡撫趙巖又在經(jīng)文上覆刻“伊闕”二字。


  蓮花洞,開鑿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公元521年)以前,因窟頂?shù)裼幸欢涓吒〉翊笊徎ǘ妹?。南壁上方有高不盈寸的小千佛,生動細致,栩栩如生,每尊僅2厘米高,是龍門石窟最小的佛像。正壁造1佛2弟子2菩薩,主佛為釋迦牟尼立像,褒衣博帶,衣褶簡潔,是釋迦牟尼外出游說講經(jīng)或乞食化緣時的形象。主佛兩旁的弟子是淺浮雕,北側(cè)大弟子迦葉深目高鼻,胸骨突兀,手持錫杖,似一西域苦行僧,這也是中國石窟中現(xiàn)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錫杖形象,可惜迦葉頭部早年被盜。


現(xiàn)存法國吉美博物館的迦葉頭像


佛龕上方的浮雕多美啊


  這個龕楣上的火焰和云紋浮雕也很漂亮,中間圖案像個大蘑菇,又似番人頭。


  龍門石窟建造時采用了大量彩繪,如今多已褪色,中間佛龕內(nèi)這尊敷彩造像的鮮紅袈裟難得一見。


  本窟最大看點就是窟頂這朵舉世無雙的高浮雕蓮花,直徑3.60米,厚度0.35米,蓮瓣輪廓清晰,富有立體感,據(jù)說人民大會堂的蓮花頂就是據(jù)此設(shè)計的。蓮花周圍的飛天體態(tài)輕盈,細腰長裙,姿態(tài)自如。


散花飛天和托盤飛天


  唐字洞,南鄰奉先寺,北為魏字洞。開鑿于北魏,窟內(nèi)佛像多為唐代補刻,故名。洞窟的屋頂頗有特色:上方正中為大鵬金翅鳥,兩側(cè)是鴟尾造型,簡潔渾厚,唐風(fēng)撲面。

       魏字洞北上方并排著3座佛塔,小巧玲瓏,雕刻精美。中間那座是高浮雕,兩側(cè)的為淺浮雕。


  奉先寺,長寬各30余米,是龍門石窟中規(guī)模最大、雕刻藝術(shù)最精湛的一組群像,中間是盧舍那大佛,其右側(cè)為大弟子迦葉,左側(cè)是小弟子阿難;再左為普賢菩薩,再右為文殊菩薩,還有天王、力士共同構(gòu)成一組極富情態(tài)質(zhì)感的美術(shù)群體。


  它開鑿于唐咸享三年(公元672年),完成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主佛蓮座北側(cè)的題記為“大盧舍那像龕”,因它隸屬于當(dāng)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故俗稱“奉先寺”。這是依據(jù)《華嚴經(jīng)》雕鑿的摩崖式佛龕,以雍容大度、氣宇非凡的盧舍那佛為中心,將佛國世界那種充滿祥和色彩的理想境界表達淋漓盡致,體現(xiàn)了大唐帝國強盛的物質(zhì)力量和精神文化,展示了唐代雕刻藝術(shù)的最高成就,為我國石雕藝術(shù)經(jīng)典之作。


  主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以神秘微笑著稱,被國外游客譽為“東方蒙娜麗莎”“世界最美雕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發(fā)紋,雙眉彎如新月,附一雙秀目,微微凝視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下頦圓而略向前突,圓融和諧,安祥自在,宛若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一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圣潔。


  她佛衣輕拂,嘴角微揚,慈目下視,肅然中飽含慈悲之心,無論站在哪一個位置仰望,都能感受到佛的目光。


  盧舍那,意為光明遍照,武則天后來為自己所起的名字“武瞾”也是這個意思。據(jù)專家考證,奉先寺中的盧舍那佛就是武則天本人形象?!洞蟊R舍那佛龕記》載:“實賴我皇,圖茲麗質(zhì)。”以帝皇本人的形象雕刻佛像在云岡石窟早有先例;古陽洞中釋迦牟尼造像,也有北魏孝文帝之“麗跡”。


  日本光明皇后非常敬仰武則天,龍門石窟奉先寺雕刻盧舍那大佛石像的消息由入唐求法的僧人傳至日本,天平十二年(公元740年),圣武天皇發(fā)愿“朕亦奉造”。于是在奈良建東大寺,并依照盧舍那大佛鑄造了一尊重500噸、高15米的鎏金銅像。


  文殊菩薩面相飽滿,衣帶飄逸;迦葉雖然破損,還是能看出他的老成持重,飽經(jīng)滄桑;中間小佛龕中的石像小腹微鼓,反映了當(dāng)時的審美習(xí)慣,以豐滿為美。


  普賢菩薩寶冠精致,瓔珞華美,衣紋流暢;年輕的阿難英俊瀟灑,神態(tài)專注,充滿智慧和靈氣。


  北側(cè)天王、力士及腳下的小鬼也都栩栩如生,天王手托寶塔,腳踩小鬼,姿態(tài)雄武,眼神威嚴,細看可見小拇指上還雕刻有戒指;小鬼面目猙獰,眼里充滿恐懼;力士為西域胡人形象,肌肉緊繃,筋脈賁脹,充滿英氣和力量。


  南側(cè)天王已毀,其腳下的這個小鬼仍然眼凸牙呲,痛苦不堪。


  古陽洞位于奉先寺下方,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公元493年),是龍門石窟造像群中開鑿最早、佛教內(nèi)容最豐富、書法藝術(shù)最高的一個洞窟。系由天然石灰?guī)r溶洞鑿成,窟頂無蓮花藻井,地面呈馬蹄形;從四壁到窟頂,布滿了大大小小的佛龕,端坐蓮花寶座頭戴蓮花寶冠的菩薩和手捧蓮花的供養(yǎng)人像精美絕倫。主佛釋迦牟尼著雙領(lǐng)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詳?shù)囟俗诜脚_上,臺下方還雕有獅子;侍立在主佛左側(cè)的是手提寶瓶的觀音菩薩,右邊是拿摩尼寶珠的大勢至菩薩,他們表情文靜,儀態(tài)從容。


浮雕飛天和供養(yǎng)人形神兼?zhèn)?,楚楚動?/p>


  窟內(nèi)大小佛龕數(shù)百,裝飾藝術(shù)登峰造極。佛龕外形、龕楣和龕額的設(shè)計豐富多彩,有蓮瓣似的尖拱、有屋形的建筑、有帷幔和流蘇,常見的聯(lián)珠紋、葡萄紋、忍冬卷草紋顯示出西域傳統(tǒng)藝術(shù)的深遠影響;佛龕內(nèi)的菩薩形態(tài)各異,美不可言。你看右下方這一位,右手還拿著漂亮的荷包呢。


  交腳彌勒佛座旁都雕有姿態(tài)各異的獅子;很多龕楣上還雕造有佛傳故事,特別是南壁釋迦多寶龕上,雕有樹下誕生、步步生蓮、九龍灌頂?shù)?,講述悉達多從他母親摩耶右腋下誕生;剛出生,就走了7步,每個腳印都開出1朵蓮花;他站在方臺上,空中有9條龍為他噴水沐浴……,展示了我國古代藝術(shù)匠師豐富的藝術(shù)想象力和熟練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古陽洞是北魏皇室貴族發(fā)愿造像最集中之處,留下了大量題記,魏碑體的典型代表“龍門二十品”古陽洞就占了19品。

北壁(中)比丘惠感造像龕


  像龕下方的《比丘惠感為亡父母造像記》,龍門二十品之一,刻于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正書,14行,每行5字,可見66字。書法沉勁方重,隸意猶存。全文如下:“景明三年五月三十日,比丘惠感為亡父母敬造彌勒像一區(qū),愿國祚永隆,三寶彌顯,曠劫師僧、父母、眷屬與三涂永乘,福鍾竟集,三有群生,咸同此愿。”

?拓片


  步轝郎張元祖妻一弗為亡夫造像龕,位于比丘惠感造像龕上方,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雕造。龕高36厘米,寬30厘米,深19厘米,是龍門二十品題記的造像龕中最小的兩個之一。龕為忍冬卷草紋尖拱楣圓券形,連珠紋立柱,龕底施水波紋:內(nèi)刻袒右肩斜披袈裟佛及2菩薩。

       像龕下方刻有《步轝郎張元祖妻一弗為亡夫造像記》,龍門二十品之一。正書,10行:“太和廿年,步輦郎張元祖不幸喪亡,妻一弗為造像一區(qū),愿令亡夫直生佛國。”字數(shù)雖少,卻端莊整肅,大氣凜然。通篇方筆為主,遒勁沉穩(wěn),嚴整之中又不乏靈動之筆??涤袨樵u價:“沉著,勁重”。


  邑主高樹和維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龕,也位于比丘惠感造像龕上方,緊鄰步輦郎妻一弗為亡夫造像龕,完成于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公元502年)。龕高94厘米、寬78厘米、深13厘米,主佛結(jié)跏趺坐,主佛兩側(cè)有二脅侍菩薩,均有背光。

       像龕側(cè)旁刻有《邑主高樹和維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記》,高40厘米,寬28厘米,龍門二十品之一。記載邑主高樹、解伯都等32人的邑社造像,共同祝愿仙逝父母及現(xiàn)世眷屬的來生。正書10行,每行14字,可見139字,康有為稱其:“端方峻整”。


  比丘道匠為師僧父母造像龕,也位于古陽洞北壁,在高樹解伯都卅二人造像龕上方,為大小不等5龕。左側(cè)大龕,高1.33米,寬0.90米,深0.12米;圓券形楣,飾忍冬紋;龕內(nèi)主尊為戴冠交腳彌勒,有項飾,坐雙獅座,頭光中心刻蓮花,圍繞九尊坐佛,火焰紋舟形背光;兩側(cè)菩薩雙手合十而立;菩薩頭頂上方各一小龕,內(nèi)刻一坐佛。


  《比丘道匠為師僧父母造像記》,龍門二十品之一,位于大龕右側(cè),小龕中間,高22厘米,寬46厘米。無年月,正書,13行,每行7字,可見91字,書法方駿規(guī)整。內(nèi)容是比丘道匠,造像六區(qū),愿“皇道更隆”,愿與亡故的師僧父母“魂興神游”,同至“大慈與一切眾生樂”的西方極樂世界,以求避絕三途惡道。


  牛橛造像龕,位于古陽洞北壁,是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氏為亡去的兒子牛橛所造。圓券形,龕楣刻11童子牽花繩,童子手持蓮花,2童子間刻蓮花蕾,兩端各一飛天,飛天頭前還有一淺雕小飛天;龕楣下方左右是身著胡服的供養(yǎng)人。龕內(nèi)主尊是戴寶冠交腳彌勒坐像,為彌勒上兜率天宮時的菩薩形象;背光內(nèi)刻坐佛蓮花和供養(yǎng)人,背光外層由以坐佛為中心的17組火焰紋組成,內(nèi)層10身飛天分兩側(cè)相對以瓔珞供養(yǎng);2獅蹲于彌勒膝下;彌勒下方又刻力士,手托菩薩雙足。龕下另有方格,刻7身坐佛。

       佛龕側(cè)旁的題記碑座中間雕刻蓮花一朵,左右二力士舉手作托碑狀,形象生動逼真。碑上刻《太和十九年十一月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橛造彌勒像記》,字體端莊整肅,龍門二十品之一。


  北海王元詳造像龕,位于牛橛造像龕上方。龕高1.38米,寬1.02米,深0.17米,在古陽洞中屬于中型佛龕。龕內(nèi)主佛為交腳彌勒,兩側(cè)脅侍菩薩皆雙手合十侍立,圓拱形龕楣內(nèi)刻15持花繩天人。

       龕側(cè)刻有《北海王元詳造像記》,高88厘米,寬42厘米,是元詳隨北魏孝文帝南伐遷都至洛陽的歷史實錄,龍門二十品之一。 全文如下:“維太和之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皇帝親御六旌,南伐蕭逆。軍國二容,別于洛汭。行留兩音,分于闕外。太妃以圣善之規(guī),戒途戒旅,弟子以資孝之心,戈言奉淚。其日,太妃還家,伊川立愿,母子平安,造彌勒像一區(qū)以置于此,至廿二年九月二十三日,法容刻就,因即造齋,鐫石表心,奉申前志。永愿母子長餐化年,眷屬內(nèi)外,終始榮期,一切群生,咸同斯福。維大魏太和廿二年九月廿三日侍中,護軍將軍、北海王元詳造?!?/p>


  輔國將軍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龕,位于古陽洞北壁第二層大龕東起第三龕,上鄰牛橛造像龕,右旁魏靈藏造像龕。雕刻華麗精美,內(nèi)容豐富,是古陽洞中的精品。龕高2.53米,寬1.42米,尖楣圓拱形。龕楣淺雕廡殿頂佛殿,是典型的漢地裝飾,反映了遷都洛陽后北魏佛教藝術(shù)受中原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佛殿正脊中心為金翅鳥,殿內(nèi)釋迦佛端坐;佛殿下2龍盤繞,2龍外側(cè)2仙人分騎象虎而行。龕內(nèi)雕刻1佛2菩薩,中間釋迦著西域式佛衣,結(jié)跏趺坐,施禪定印,臉型瘦長,呈微笑狀,屬典型的“秀骨清像”;其背光有坐佛、飛天、火焰等,雕刻手法凝重遲滯,具有鮮明的犍陀羅風(fēng)格;主佛兩側(cè)菩薩侍立,亦飾火焰紋背光。


  龕側(cè)碑刻《輔國將軍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記》,龍門二十品之一,無題刻年月。碑高1.26米,寬0.42米,盤龍首,長方座,正面刻5個小龕,圭形碑額上刻“邑子像”3字,碑文書風(fēng)與《始平公造像記》極為相似,用筆方峻,結(jié)體中斂而外張,只是緊斂的程度比《始平公造像記》略輕,這也可能是陽刻與陰刻有所不同之故??涤袨樵u曰:“若少年偏將,氣雄力健”“為峻健豐偉之宗”。


  魏靈藏造像龕,開鑿于北魏(公元398~534年)。此龕高2.75米、寬2.44米 、深1.20米,與楊大眼龕一樣具有濃厚的犍陀羅藝術(shù)風(fēng)格。主佛背光間刻有最早出現(xiàn)于龍門的維摩變造像,維摩居士手執(zhí)塵尾,彈指論道,反映了南朝玄學(xué)形象的維摩為北魏社會所崇尚。龕楣刻牽華繩童子像12身,古希臘、羅馬花童風(fēng)格;龕中間飾龍紋與獅子;主佛下方供養(yǎng)人著褒衣博帶的漢服,是南北民族文化交融的體現(xiàn)。


  像龕側(cè)旁刻有《陸渾縣功曹魏靈藏薛法紹造像記》,龍門二十品之一,正文10行,每行23字;額書3行9字。北魏造像記慣用別體字,此碑尤多,可惜其下半部毀于上世紀30年代。雖無明確刻造時間,但書法風(fēng)格酷似左旁的“楊大眼題記”,疑出于一人之手。碑高75厘米、寬40厘米、額高15厘米、寬15.5厘米,通篇嚴整肅穆,端莊雋潔,為方筆露鋒之典型代表,龍門碑刻和中國書法藝術(shù)的精品,清乾隆年間錢塘著名學(xué)者黃易訪拓后始公布于世。

拓片


  司馬解伯達造像龕,也在古陽洞北壁,楊大眼造像龕上方。龕高1.40米,寬1.06米,深0.21米,圓券形,龕楣刻12童子牽花繩;龕內(nèi)雕1佛2菩薩,主佛已毀,船形背光基本完好。

        像龕下方刻有《司馬解伯達造像記》,龍門二十名品之一,鐫于北魏太和年間。正書,14行,第6、7、8行每行3字,余皆一行5字,其中64字可見。筆力方峻,氣勢雄強,不拘成法,表現(xiàn)出豐富的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造能力。


  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龕,位于古陽洞北壁上層近窟門處。開鑿于北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為1佛2菩薩組合,主佛結(jié)跏趺坐,著右袒式袈裟,肩外加偏衫,具有中亞服飾特征;2菩薩脅侍兩側(cè)。圓券尖楣龕形,拱楣內(nèi)側(cè)刻十一童子牽花繩,二童子間凸刻蓮花,淺浮雕莖葉;兩側(cè)拱柱雕承托的四臂力士,為希臘神廟的柱像風(fēng)格。下檻密雕西亞風(fēng)格的纏枝紋,為犍陀羅高浮雕風(fēng)格;供養(yǎng)人造像均著夾領(lǐng)小袖的鮮卑式服飾。


  龕側(cè)碑刻《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記》,由孟達撰文,朱義章書寫,為龍門二十品之一。它記錄了比丘慧成為亡夫造佛像的緣由及愿望,額楷書陽文“始平公像一區(qū)”2行6字;正文分縱向10行,每行20字,有方界格,文字與格欄均陽刻凸起,為石刻中少見。碑文字跡方重,雄強厚密。書法已泯盡隸書痕跡,既有漢晉雍容方正之態(tài),又具北方民族金戈鐵馬粗獷強悍神韻,雄重遒密,端莊流逸,一反南朝靡弱的書風(fēng),開創(chuàng)北碑方筆的典型,以陽剛之美流傳后世。清代胡鼻山稱此碑“方毫雄健,允為北碑第一”;康有為稱其“氣象揮霍,體裁凝重”。


  北海王國太妃高為亡孫保造像龕,大約開鑿于北魏開景明年間,位于古陽洞頂部偏北,與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亡夫造彌勒像和廣川王祖母為幼孫造彌勒像呈三角形分布于窟頂。像龕高1.10米,寬0.80米,深14厘米。圓券形龕楣,龕內(nèi)主尊為交腳彌勒菩薩,坐于雙獅座;2菩薩雙手合十置于胸前佇立兩側(cè)。背光及龕楣無飾,似未完工。

       龕側(cè)刻有《北海王國太妃高為亡孫保造像記》,龍門二十品之一,約鐫于太和至景明年間。高40厘米、寬26厘米,正書,5行,每行6至12字不等。記述了高太妃為孫?!笆оl(xiāng)播越”“不幸早死,專此造彌勒像一軀,祈愿愛孫“永脫百苦”。


  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亡夫廣川王賀蘭汗造像龕,龍門造像精品之一,完成于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

       龕側(cè)刻有《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亡夫廣川王賀蘭汗造彌勒像記》,為龍門二十品之一。蟠龍首碑,高51厘米,寬37厘米,正書,書法峻整雋永??涤袨樵u曰:“如白門伎樂,裝飾美麗。”


  廣川王祖母太妃侯氏在為亡夫廣川王賀蘭汗造像的第二年,又為其幼孫,第三代廣川王靈遵造彌勒像一軀。

       龕下刻有《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幼孫造像記》,為龍門二十品之一。正書,29行,前22行每行6字,字較大;后7行每行4字,字較小。全文如下:“景明四年十月七日,廣川王祖母太妃侯,自以流歷彌劫,于法喻遠,囑遇像教,身乘達士,雖奉聯(lián)紫暉,早頃片體,孤育幼孫,以紹蕃國,冰薄之心,唯歸真寂。今造彌勒像一區(qū),愿此微音,資潤神識,現(xiàn)身永康,朗悟真覺。遠除曠世無明惚業(yè),又延未來空宗妙果。又愿孫息延年,神志速就,胤嗣繁昌,慶光萬世,帝祚永隆,弘宣妙法,昏愚未悟,咸發(fā)菩提?!?/p>


  云陽伯鄭長猷為亡父等造像龕,位于古陽洞口上方南側(cè)。共6龕,均為圓券形淺龕,分上中下3排,每排2龕,大小不等,完工于景明二年(公元501年)。圓形楣拱內(nèi)刻卷草葡萄紋;主尊為交腳彌勒,已經(jīng)殘破;左右2脅侍菩薩侍立。

       龕側(cè)刻有《云陽伯鄭長猷為亡父等造像記》,為龍門二十品之一。碑高50厘米,寬35厘米;正書,8行,一行12字,可見84字。書法勁厲樸拙,結(jié)體方整,隸意較重,有上承漢隸、下啟唐楷的重要意義。


  孫秋生、劉起祖等二百人造像龕,位于古陽洞南壁上層,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完成。


  像龕旁碑刻《新城縣功曹孫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記》,龍門二十品之一。正書,13行,上列為記,每行9字;下列題名,每行30字;碑額正書“邑子像”3字,額旁是2太守名,右2行,右3行,孟廣達撰文,蕭顯慶書丹。筆法寬博樸厚,凝練多變;字體方勁峻拔,沉著勁重。清代楊守敬評其“以勁健勝”;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曰:“太和以后諸家角出,莊茂則有《孫秋生》”“龍門二十品中,約而分之,亦有數(shù)體,《孫秋生》沈著勁重為一體?!?/p>


  邑主馬振拜和維那張子成卅四人為皇帝造像龕,位于古陽洞頂部,完成于于北魏景明四年(公元503年)。

       龕側(cè)刻有《邑主馬振拜和維那張子成卅四人為皇帝造像記》,為龍門二十品之一。正書,9行,每行15字,連額書“邑子像”可見128字,書法峻麗,別有風(fēng)味。


  比丘法生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位于古陽洞南壁中層第二龕,完成于北魏景明四年(公元503年)。


  像龕下方刻有《比丘法生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記》,兩側(cè)還有精美的供養(yǎng)人浮雕。此碑也是龍門二十品之一,正書,11行,每行13字,可見142字。用筆圓潤和諧,結(jié)勢華麗流美,有鐘繇之范,為同類北魏碑記所罕見。

拓片


  安定王元燮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龕,位于古陽洞南壁,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完工。屋形龕,頂上有大鵬金翅鳥;龕內(nèi)造像5軀,主尊為釋迦牟尼佛。元燮是魏太武帝之重孫,父親元休是孝文帝親信,常為孝文帝出征護駕。


  像龕下方刻有《安定王元燮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記》,龍門二十品之一。正書,13行,每行9字,可見95字,兩側(cè)還浮雕很多精美的供養(yǎng)人。書法峻美,結(jié)體古雅。

拓片局部


  齊郡王元佑造像龕,位于古陽洞南壁西端,安定王元燮造釋迦像龕下方,北魏熙平2年(公元517年)完工。包括主像龕和造像碑兩側(cè)小龕,通高2.10米、通寬1.41米、深0.31米。主尊交腳彌勒坐雙獅座;兩側(cè)各有1協(xié)侍菩薩;其背光和拱券雕刻也很精美,有火焰紋、咬花繩的獅頭、飛天和坐佛。造像記兩側(cè)各有1個頂帳形小龕,內(nèi)刻1佛2弟子2菩薩像。


  像龕下方刻有《齊郡王元佑造像記》,龍門二十品之一。正書,14行,每行16字;末為年款2行9字。

拓片局部


  火燒洞,開鑿于北魏,窟楣尖拱火焰紋上雕刻有東王公、西王母乘龍駕云的圖像,為佛窟中罕見的仙人浮雕裝飾。


西王母和飛天特寫


  皇甫公窟,北魏晚期石窟的代表作。由胡太后母舅皇甫度主持開鑿,完工于北魏孝明帝年間(公元527年)。7年后,北魏便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主佛為釋迦牟尼佛,褒衣博帶,結(jié)跏趺坐,衣下擺呈羊腸紋,層層疊疊垂下蓮花座。


  皇甫公窟以南北壁的禮佛圖最為精美,為龍門石窟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最精美的禮佛圖。


  藥方洞,就在古陽洞旁邊,因刻有諸多唐代藥方而得名。它始建于北魏晚期,歷經(jīng)東魏,成于北齊,到唐初還在續(xù)刻。


  甬道兩側(cè)及門外力士雕像基石上刻有藥方150多種,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石刻藥方,對研究我國中醫(yī)學(xué)有重要價值。藥方涉及內(nèi)科、外科、小兒科、五官科等,有治療常見病的,也有治療疑難雜癥的,如療噎方可治療食道癌;所用藥物為常見植物、動物和礦物藥,在我國農(nóng)村都能找到;其中95方在公元10世紀被日本學(xué)者收入《醫(yī)心方》,足見其價值和影響。


  窟窿頂上有3重蓮花及4身飛天;正壁造有5尊佛像。主佛脖子粗短,身體碩壯,缺少曲線;菩薩冠帶很長,下垂到胳膊上部,這都是北齊造像的特征。


  八作司洞,開鑿于唐開元年間,其主要特色是“樂舞伎人”群體浮雕,三壁佛壇底座正面分為多格,雕有形態(tài)各異的10身伎樂舞人,他們手持樂器,如同在舞臺上表演奏樂,形象十分生動;兩側(cè)飾以帷帳,如同帷幕拉開的舞臺,而奏樂者與舞蹈者好似在這寬闊的舞臺上翩翩起舞,縱情演奏。

        唐代宮廷的表演藝術(shù)容納了中外許多民族的樂舞,新編樂舞極為活躍。據(jù)《新唐書·禮樂志》記載,唐玄宗時根據(jù)演出規(guī)模,將樂舞統(tǒng)編為“坐部伎”和“立部伎”兩類,堂下立奏謂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謂之坐部伎,他們有著各自的表演內(nèi)容,且坐部伎的樂工和舞者的表演水平要高于立部伎;白居易也有詩句描寫道:“堂上坐部笙歌情,堂下立部鼓笛鳴”。有專家認為,八作司洞的樂舞伎人組合屬于唐代的坐部伎,演奏的是西涼樂和龜茲樂。


  正壁4格中間雕2個對舞者,南北分別雕吹笙者和持團扇者。


  北壁三格都是樂伎,分別在吹排簫、吹笛和彈箏。吹笛的伎樂旁邊刻有“東京八作司石匠十人”,這就是窟名由來。


  南壁三格也是樂伎,分別在彈瑟、擊鼓和吹排簫。


  極南洞,位于西山最南端的半山腰,是盛唐名相姚崇為追悼亡母劉氏所開鑿的功德窟,時間大約在唐中宗神龍二年至唐睿宗景云年間(公元706—711年)。窟呈方形,前后室結(jié)構(gòu),屬于彌勒凈土宗窟龕。窟高約4米余,三壁環(huán)有0.6米高的佛壇,上有九軀造像。西壁主尊彌勒善跏趺坐于束腰方形臺座,頭飾渦紋肉髻;像高3.10米,面龐長圓,鼻直嘴小,雙目呈俯視狀,兩耳長垂至肩,身著通肩式袈裟,通體;其兩側(cè)延及南北壁依次侍立2弟子、2菩薩、2天王及天龍八部之一的人面獸身像。


  佛壇上浮雕數(shù)位伎樂,與八作司洞的樂舞伎人群體有異曲同工之妙:正壁中央2伎對舞,左右2樂伎分持箜篌、琵琶;北壁4樂伎分別持銅鈸、篳籬、琵琶、團扇;南壁4樂伎分別執(zhí)束腰鼓、笙、篳籬、團扇;窟頂?shù)裼猩徎ㄔ寰?,周圍環(huán)飛天人——均高束發(fā)髻,裸露上體,下束長裙,翩翩飛舞,全窟儼然是一派彌勒凈土美好世界之場景。

舞伎之一


  龍門石窟的唐代樂舞洞窟,是以立體化形象化的形式,把現(xiàn)實社會的場景濃縮深透其內(nèi),洞窟中所雕刻的伎樂舞蹈者形象無一不是當(dāng)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對于我國音樂史的研究,提供了許多珍貴的形象資料。今天我們在龍門石窟觀賞這些秀麗多姿的樂舞伎人浮雕時,也能真實的感受到唐代伎樂的優(yōu)美神韻。

舞伎之二


  窟門外兩側(cè)分別雕有金剛力士,造型生動有力,極富藝術(shù)夸張性,被譽為龍門石窟唐代力士的代表。2力士均裸露上身,下束裙褲。雖各殘失一臂,但從身軀整體看,仍能透視出“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力度。這2力士呈對稱態(tài)勢,一臂上舉,力托須彌山,脖頸呈棱狀,胸肌暴突,氣沉丹田,肚臍部位呈梅花瓣狀。


  游覽西山石窟后,沿景區(qū)青石板前行,走過伊闕橋,來到東山石窟。古時的東山石窟規(guī)模比西山還要大,曾有“西山一山,不如東山一灣”的說法。這里全是唐代窟龕,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個??上б驗轱L(fēng)化和人為破壞,現(xiàn)已難得見到一座完整的雕像。

       擂鼓臺,背依東山,面臨伊水,向西延伸如半島。這里地勢高曠,視野開闊。登臺望遠,西山佛龕列列在目,伊水如帶碧波蕩漾。傳說當(dāng)年奉先寺竣工時,武則天率百官駕臨龍門,親自主持規(guī)模盛大的開光儀式,龐大的樂隊在東山上的這個平臺上擂鼓助興,故稱擂鼓臺。

從奉先寺看對面的擂鼓臺


  擂鼓臺三洞就在擂鼓臺近旁,據(jù)說北洞的主像,中洞的3尊佛像以及南洞的1尊佛像,都是民國時期從別處搬移進去的。

        中洞,窟楣刻有“大萬伍佛”字樣,故又名大萬伍佛洞,開鑿于武周時期,是座禪宗窟。


  洞窟平面呈馬蹄形,窟頂為穹隆形,裝飾華麗的蓮花藻井。造像是1佛2菩薩,還有騎象童子、騎獅童子、伎樂天人、果樹、小千佛、高浮雕羅漢、石刻經(jīng)文。東壁刊刻曇耀譯《付法藏因緣傳》;南壁有北魏菩提流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六門陀羅尼經(jīng)》《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北壁有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jīng)》、唐本《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等;窟頂及三壁上段布滿小千佛,壁基有25尊高浮雕羅漢群像,從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構(gòu)成一個半環(huán)形裝飾帶。


  主佛彌勒佛雙腳下垂坐于方形疊澀束腰臺座上;兩側(cè)各有一菩薩立于蓮臺。彌勒佛背光頗為特殊:兩肩以下為橫豎條格,兩肩以上為尖拱式,非常精美;上方有伎樂天、金翅鳥,還有似騎獅和騎象童子。這種背光在龍門石窟中頗為罕見,佛教稱為“六拏具”。


  壁基羅漢每尊高0.8米,著袈裟,穿云頭履,神態(tài)生動,形象逼真,表現(xiàn)不同性格、不同閱歷、不同年齡的內(nèi)涵,旁邊都刻有一段摘自《付法藏因緣傳》的經(jīng)文介紹該羅漢的身世及特點,所刊經(jīng)文中多雜以武周新字。


騎象童子


騎獅童子


  擂鼓臺北洞是唐代開鑿較早、規(guī)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馬蹄形平面,高4米,寬4.9米;穹隆頂,蓮花藻井,蓮花周圍環(huán)繞4身飛天,因風(fēng)化剝蝕已模糊不清。三壁各雕一坐佛,壁面還雕有佩項圈披絡(luò)腋游戲坐于圓型仰蓮上的小佛像,現(xiàn)存17尊。東壁的主佛為毗盧遮那佛,又稱“大日如來”,它頭帶寶冠,高2.45米,結(jié)跏趺坐于0.9米高的須彌臺坐之上;前壁兩側(cè)各開1大龕,內(nèi)造等身的4臂11面觀音和8臂觀音一尊。


  窟門外浮雕1尊深目高鼻的域外比丘,一手叉腰,一手托舉。四肢和胸腹肌肉發(fā)達,肚臍部位呈梅花瓣狀。


  擂鼓臺南洞,也開鑿于武周時期??咄馄脚_闊大,前接大型石砌梯道,是早于宋代《營造法式》中踏道圖像的實物資料,形制也較之復(fù)雜。洞窟平面呈方形,中央筑一佛壇,其上原有寶冠佛坐像(釋迦牟尼的法身“大日如來”),后來被移去巡回展出。


  洞內(nèi)四壁及窟頂遍雕結(jié)跏趺坐的小型坐佛,現(xiàn)存700余尊,橫向成排,上下交錯,裝飾萬千,無一雷同。這些小型坐佛皆頭戴高冠,覆云肩,施禪定印、降魔印或轉(zhuǎn)法輪?。淮笠峦缁蛱挥遗?,有的外加半臂衫,身佩瓔珞項飾和臂釧等,兼有佛和菩薩的特征,這種造像和布局為國內(nèi)石窟所罕見。


  高平郡王洞、西方凈土變龕和千手千眼觀音龕是東山石窟地勢最高的石窟,入口處在漫水橋南面,參觀完擂鼓臺三洞我們就往回走。

       通往高平郡王洞的拐角處有黨曄洞,因窟門上方有唐大歷七年(公元772年)黨曄等人游記而得名??邇?nèi)環(huán)壇上有1佛2弟子2菩薩2天王,佛座下左右各臥一獅子??唛T外兩側(cè)各有一金剛,壁上還刻有唐宋時期的游記,反映了擂鼓臺觀游之盛,其中左壁所刻北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丁裕的游記中有當(dāng)時“修整龍門山石佛”一事的記述。


  離開黨曄洞出發(fā),沿著萬佛溝的山路一直向東走,穿過建在半山腰上的石橋,就到了峽谷北坡。高平郡王洞就在萬佛溝北坡最高處,窟前有40多級陡峭的石階。

洞口眺望伊闕橋和西山


  高平郡王洞曾是萬佛溝眾多窟龕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人稱“東山第一窟”。石窟門外兩側(cè)各雕一力士,足踏山形高臺,肌肉發(fā)達,造型別致,猶如健美冠軍。此窟開鑿于唐天授元年至神龍元年,因其功德主人為高平郡王,故名。后因武重規(guī)病逝而輟工,有的佛像還未完成。

       高平郡王即武則天的堂侄武重規(guī),曾任天兵中道大總管,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公元690年,武則天登基,追封5代,伯父及兄弟之子為王,堂兄為郡王,諸姑姊為長公主,堂姊妹為郡主……。中宗即位后,武重規(guī)被降為鄶國公。


  洞窟平頂,平面方形,4壁環(huán)壇。正壁造像體現(xiàn)了唐代最為流行的凈土宗風(fēng)格,為高浮雕并蒂五蓮形象。正壁伸出一枝粗蓮梗,中間大蓮花上阿彌陀佛結(jié)跏趺端坐;兩位弟子站在向兩側(cè)延伸的蓮梗和蓮朵上;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也分別立于延伸出的兩朵蓮花上。


  西方凈土變龕,座落在萬佛溝北坡半腰的一個方整崖面上,開鑿于盛唐。佛像分上下兩排,主尊阿彌陀佛在上層居中端坐,雙臂曲肘上舉于胸前作說法印,四周圍繞著眾多菩薩、弟子,有作思維狀、有作供養(yǎng)狀。


  白居易晚年晚年身患風(fēng)痹癥,因此發(fā)愿出俸錢3萬,按佛教凈土宗經(jīng)典《無量壽經(jīng)》,開鑿西方凈土世界經(jīng)變龕,以作功德??邇?nèi)造像描繪的是西方極樂凈土的情景,教主阿彌陀佛四周圍繞眷屬圣眾及與會聽法的眾多菩薩、弟子、伎樂和供養(yǎng)人以及樓閣、宮闕、寶蓋、旗幡、鼓樂、靈鳥、祥云等,富麗莊嚴,氣象萬千。你看下排中央這位舞伎,雖然頭部已毀,仍然儀態(tài)萬方。


  在西方凈土變龕的東側(cè),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千手千眼觀音造像,風(fēng)化十分嚴重。它也位于萬佛溝北崖半山腰,開鑿于唐代中期,龕內(nèi)中央高浮雕觀音菩薩立像,有3眼12臂,兩側(cè)還有無數(shù)只手掌。千手千眼觀音,是佛教密宗造像的題材,來源于《千手經(jīng)》。據(jù)佛經(jīng)記載,觀音菩薩為了圓滿無礙地普渡一切眾生,顯示大慈大悲的美德,所以長出千手千眼。

       參觀完這組洞窟,我們沿著龍門古道,前往看經(jīng)寺,中途經(jīng)過位于萬佛溝出口處北壁的盧征龕。


  盧征龕是龍門石窟中建造最晚的一個唐代龕窟,堪稱孤例,因為唐代的持續(xù)造像早在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就結(jié)束了。龕內(nèi)僅雕一尊觀音立像,面容飽滿,裙帶寬大,雖不如盛唐時期的菩薩細膩,卻別具粗獷之美,代表著晚唐觀音造像的風(fēng)格。左壁碑刻中記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唐建中年間(公元780-783年),戶部侍郎盧征被貶夜郎,途經(jīng)龍門,夜宿香山寺,見伊河兩岸“靈龕天眼,億萬相對”,便許下愿望:“凱旋之日,于造等身像一軀?!钡浜眠\并未馬上就來,貞元二年三月(公元786年),因為再次被貶,他又經(jīng)過龍門,“仆夫在后,獨行山側(cè),有白衣路人,隨馬先后,因唱言曰:去日花開,來時果熟?!逼咴?,盧征榮升右司郎中,赴任路上再經(jīng)龍門,想起白衣路人三月所言,感慨這一路坎坷,仍能平安而歸,該是觀音菩薩保佑之故,趕緊造像還愿。 貞元七年(公元791年),盧征開鑿的觀音龕終于落成。


  看經(jīng)寺,位于萬佛溝以北,為龍門石窟中的禪宗代表窟,是武則天為唐高宗開鑿的功德窟,已有1300多年歷史。與同時期其它洞窟相比,其最大不同在于正壁沒雕主像,而是在洞窟中央建壇置像。此窟為雙室結(jié)構(gòu),前室崖壁有數(shù)十個小龕造像。主室進深11.70米,寬11.16米,高8.25米,平頂,平面為方形。3壁下部雕有從摩訶迦葉到菩提達摩29代傳法羅漢(正壁11,兩壁各9),身高均在1.80米左右,系根據(jù)隋代費長房《歷代法寶記》刊刻,雕刻精美,神態(tài)各異,為唐代最精美的羅漢群像,也是世界現(xiàn)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羅漢群像。


  洞頂?shù)纳徎ㄔ寰H有特色,為陰刻重瓣蓮花,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大的陰刻蓮花,精美絕倫。蓮花周圍的飛天也非常生動,較為清晰的有5身,姿態(tài)各不相同,有的手托奇珍異果,有的漫撒花瓣,有的迎風(fēng)飛舞……;身形豐滿,唐風(fēng)鮮明,從不同的角度仰視,視覺也很不不同,工匠的高超技藝令人贊嘆。


托盤飛天


散花飛天


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羅漢


以側(cè)面的形式反映現(xiàn)實人的風(fēng)貌


鼻梁都是高高的,頗有些西域特征


  看經(jīng)寺北的宋真宗《龍門銘碑》,龍門書法藝術(shù)“雙璧”之一,刻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


文字尚可辨認,果然不同凡響


  吐火羅僧寶隆造像龕,是龍門石窟中為數(shù)不多的外國僧人開鑿的佛龕,位于看經(jīng)寺上方偏北之山腰處,龕門西北向,開鑿于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吐火羅位于今阿富汗北部,古稱月氏,屬亞歐人種。據(jù)《新唐書》《舊唐書》 記載,大唐與吐火羅國在佛教文化等方面早就有交流;唐龍朔元年(公元661 年)在吐火羅置州縣,以吐火羅王為大汗都督府都督。


  四雁洞,開鑿于盛唐,窟內(nèi)未雕佛像。窟頂是一個蓮花藻井,蓮花四周有4個飛天和4只飛雁環(huán)繞,奇特的是它們的腿都十分細長,和鶴腿相似,四雁洞之名即源于此。佛經(jīng)中曾以五百雁來比喻五百羅漢,四雁也可能寓意羅漢,在龍門石窟中僅此一例。


  沿著河邊繼續(xù)往前走,很快就到香山寺。它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訶羅遺身重建;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敕名“香山寺”并重修;新羅圓測法師圓寂后也安葬于此,于是香山寺又成為韓國佛教唯識宗的祖庭;唐太和六年(公元832年),時任河南尹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用為好友元稹寫墓志銘所得六七十萬貫酬金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記》,還自號“香山居士”,香山寺因此名聲大振;元末廢棄,清康熙年間重修;清末民國初又漸荒蕪,1936年重修;新中國成立后進行過多次修葺,2002年原址重建鐘樓、鼓樓、大雄寶殿,并對天王殿、羅漢殿、乾隆御碑亭、衣缽塔、步游道等進行了維護和修繕。

從西山看香山寺


前門


自在圓通殿


三圣殿


大雄寶殿


  公元845年,白居易與如滿和尚等人結(jié)成“香山九老會”,九老堂是他們烹茶品茗、宴會賦詩的場所。


  石樓,武則天稱帝后,經(jīng)常駕臨龍門,并在香山寺內(nèi)這座居高臨下的石樓坐朝,留下了“香山賦詩奪錦袍” 的典故。史載:武后游龍門,命群官賦,先成者賜以錦袍。左史東方虬詩成,拜賜坐未安;之問詩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乃就奪錦袍衣之。

       細細品讀二詩,東方反應(yīng)雖快,詩作平淡無奇;之文洋洋灑灑,既寫景,又抒情;既寫宿雨流云堤柳苑樹山壁清流雁塔星龕巒木壑泉宮闕溝塍微風(fēng)祥花芳草瑞鳥,又寫天子群公羽從軒蓋云罕天衣彩仗蜺旌云車鑾輿龍騎出城臨橋春酒仙樂歌舞,最后還不忘頌揚武周寶命物新觀農(nóng)扈春,比較高下立判,奪袍理所當(dāng)然。

附錄一:《龍門應(yīng)制》·東方虬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附錄二:《龍門應(yīng)制》·宋之問

宿雨霽氛埃,流云度城闕。河堤柳新翠,苑樹花先發(fā)。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臺映幾重。群公拂霧朝翔鳳,天子乘春幸鑿龍。鑿龍近出王城外,羽從琳瑯擁軒蓋。云罕才臨御水橋,天衣已入香山會。山壁嶄巖斷復(fù)連,清流澄澈俯伊川。雁塔遙遙綠波上,星龕奕奕翠微邊。層巒舊長千尋木,遠壑初飛百丈泉,彩仗蜺旌繞香閣。下輦登高望河洛。東城宮闕擬昭回,南陽溝塍殊綺錯。林下天香七寶臺,山中春酒萬年杯,微風(fēng)一起祥花落,仙樂初鳴瑞鳥來。鳥來花落紛無已,稱觴獻壽煙霞里。歌舞淹留景欲斜,石關(guān)猶駐五云車。鳥旗翼翼留芳草,龍騎駸駸映晚花。千乘萬騎鑾輿出,水靜山空嚴警蹕。郊外喧喧引看人,傾都南望屬車塵。囂聲引飏聞黃道,佳氣周回入紫宸。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nóng)扈春。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50年),皇帝游幸龍門,并賦詩贊頌:“龍門凡十寺,第一數(shù)香山?!逼湓娮鞅豢淘谑?,保存完好。

乾隆御碑亭


  蔣宋別墅,位于香山寺南側(cè),是當(dāng)年為慶祝蔣介石50壽誕而建的兩層小樓,有20多個房間,占地650多平方米。二樓有一條寬闊的走廊,正對伊河及西山石窟,可以俯瞰整個龍門的美景。1936年10月29日,老蔣以“避壽”為名來到洛陽,親自部署“西北剿共”計劃。當(dāng)?shù)毓賳T為了迎接蔣宋夫婦,就在香山寺修建了這座中西合璧的別墅。蔣介石于10月31日在這棟別墅內(nèi)慶祝了自己50壽辰,他在洛陽的36天里基本都住在這里。


  香山寺開山和尚履中衣缽塔,就在蔣宋別墅左前下方。塔為磚砌,塔碑上方還嵌有清光緒二年二月所立誌碑。


  白園,是白居易晚年與好友元稹、劉禹錫等人飲酒、品茗、論詩的地方。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陽18年,修香山寺,開八節(jié)灘,對龍門山水十分眷戀,唐會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遺囑葬于香山寺如滿大師墓側(cè)。園內(nèi)有青谷、白池、聽伊亭、樂天堂、松風(fēng)亭、詩廊、墓地、日本書法廊、道詩書屋等10余處景點。


樂天堂內(nèi)的白居易雕像


碑廊


白池


青谷


白亭


  拾級而上,來到松柏翠竹間的白居易墓前。白墓建在琵琶峰頂,有墓冢、烏頭門和自然石臥碑。墓前立有一塊高大的石碑,上刻“唐少傅白公墓”6個大字,系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重建白居易墓時帖學(xué)大家汪世鋐題寫。站在墓前,想起歐陽修的《白傅墳》:“芳荃奠蘭酌,共吊松林里。溪口望山椒,但見浮云起。”


  墓冢旁還有很多仰慕白居易的人士所立的紀念碑。


山頂?shù)娜毡居讶祟}刻


  龍門石窟從2011年12月開始對景區(qū)進行亮化提升,2012年4月起試行夜游,這是國內(nèi)四大石窟中唯一開放夜游的一個,給我們帶來別樣的體驗。


長橋臥波倒影勝畫


香山古寺煌煌奪目


西山佛窟熠熠生輝


千米峽谷流光溢彩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午夜福利92在线观看| 少妇激情在线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欧美| 91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欧美|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91| 亚洲欧美国产中文色妇| 国产三级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日本一本在线免费福利| 日本深夜福利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少妇精品专区性色| 91在线播放在线播放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 男女午夜福利院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播放麻豆| 日本人妻精品中文字幕不卡乱码 |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清纯少妇被捅到高潮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高清精品一区| 五月激情五月天综合网|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91| 国产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俄罗斯胖女人性生活视频| 麻豆tv传媒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初尝人妻少妇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特黄|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三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99在线观看| 人妻熟女欲求不满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视频一区日韩经典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av| 人妻人妻人人妻人人澡| 国产麻豆视频一二三区|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加勒比系列在线播放|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