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是民國時期著名將領,軍閥新桂系的代表人物,素有“小諸葛”的美譽,在北伐戰(zhàn)爭時期的他和蔣介石等多方勢力相持不下,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他動員了廣西軍隊進行抗戰(zhàn)且屢有勝果。 雖然他與蔣介石并非同一個派系,甚至曾經是仇敵,但是等到解放戰(zhàn)爭結束,他也還是沒有留在中國大陸,而是跟著蔣介石一起去了臺灣。 不過說來也蹊蹺,據說白崇禧死的時候,死相十分的難看,即明明到了天氣轉寒的季節(jié),他卻赤身裸體死在床上,而且他的尸身還隱約泛出一絲綠色,甚至就連他是怎么死的都沒人能說個明白。 這樣的跡象似乎在告訴人們,白崇禧并不是簡簡單單地死掉的,極有可能是遭到旁人的毒殺,而這一矛頭恐怕就要指向曾經同他并不是很對付的蔣介石了。 曾經的輝煌戰(zhàn)績 白崇禧出生于1893年的廣西省桂林市,原本白家世世代代都是才子,可到了白崇禧父親這一代,他卻一反常態(tài)棄文從商,在桂林做起了糧油生意。 雖然父親從商去了,但幸好沒把文化的熏陶給落下,白崇禧依然在家中學到了很多文化知識,這讓他受益無窮,比如等到他去上私塾的時候,就展示出了自己的天賦異稟,讓旁人好生羨慕。 等到白崇禧考上廣西省立初級師范學校的時候,他已經是學習上的佼佼者了,他以第二名的成績考試了自己的大學生涯。 按理說白崇禧這樣的生涯,除了頭腦聰明一點,和我們如今的常人也并無二致,可白崇禧畢竟是將來的領軍人物之一,他也同樣有著自己的抱負,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的時候,他就加入了學生敢死隊,開始走上了軍事、政治的道路。 至于此后白崇禧在軍政上的建樹,很多人會有些疑惑,畢竟白崇禧被人捧到了諸葛亮的高度,還冠以了“小諸葛”的別號,可是他最終還是失敗了,看起來就沒有那么神。 其實,白崇禧的這個名號主要就是在他從廣西起步的時候闖出來的,那時的他用較短的時間就組建出了一支軍隊,用這支軍隊將當時盤附在廣西一帶的軍閥勢力全部都教訓了一遍,才有了這個名號。 白崇禧最終結束了廣西軍閥混亂的局面,并一手建立了桂系軍閥的軍隊體系,這樣的成果不得不說他是當之無愧的“小諸葛”。 盡管后來敗逃臺灣的事情看起來有些難堪,不過在北伐戰(zhàn)爭以及抗日戰(zhàn)爭中他所建立下來的功績都是實打實的,畢竟后世有不少著名戰(zhàn)役都少不了他的出力,比如淞滬戰(zhàn)役、臺兒莊戰(zhàn)役、武漢會戰(zhàn)等等。 從輝煌到敗逃 戰(zhàn)場就是白崇禧的舞臺,可惜的是,白崇禧以武裝擴大勢力范圍的盤算后來還是落空了。 原本他扎根于廣西一帶,作為一名知名的桂系軍閥,他實際上也十分依賴廣西一塊土地,在廣西大量吸收兵源,為自己所用,然而這種方針卻使得他想要從廣西一帶擴張出去就變得十分困難了,初次在外出征的講師會因為水土不服而失去戰(zhàn)斗力,也因此吃過數次敗仗。 說到底中國土地還是太遼闊了,不可能所有人都會吃白崇禧的那一套。舉個例子的話就是蔣介石,他也是一名上位者,但他卻通過黃埔軍校囊括了全天下的人才,為自己所用,這才使得他的地位一步步地走到最高峰。 而白崇禧并沒有這樣的長遠計劃,他的士兵大多都出身于桂州,一旦出了廣西,面對的永遠都是水土不服問題,如此一來二去,便和成功失之交臂。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白崇禧等幾名軍閥為了參與到抗戰(zhàn)統(tǒng)一戰(zhàn)線,紛紛加入了蔣介石的陣營,此前白崇禧雖然認得蔣介石,但關系算不上太友善,最多就是擦肩而過的程度,如此的加入也可以算是不計前嫌了。 而在抗日戰(zhàn)場上,白崇禧建立的功績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國民黨政府還給他授予了青天白日勛章,來作為對他的嘉獎。 不過再之后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解放戰(zhàn)爭結束,國民黨殘黨敗逃到了臺灣,而曾經和國民黨走的很近的那些軍閥便也跟著去了臺灣。 而白崇禧思來想后也是跟著一起去了臺灣,畢竟自己當初選擇了國民黨的陣營,那就必須要做到善始善終。然而,就是在臺灣生活的這段時間,卻使得他最后落得了個慘死在床的下場。 死因成謎,眾說紛紜 白崇禧來到臺灣后很快地就失了權,1950年的時候,他的職務就只留下了個空殼,實際上已經沒有了軍中大權,國民黨還在他的公館對面設置了一個派出所,表面上講是為了維護治安,可實際上卻是為了監(jiān)視白崇禧。 畢竟這時候國民黨剛敗逃到臺灣,他們也無法信任所有人,而且有關于解放戰(zhàn)爭期間的失利,蔣介石也是滿肚子的火,急于尋求一個擔下責任的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白崇禧自然過得十分不舒服,其實他也十分清楚對門派出所的警官就是來監(jiān)視自己的。 但這時的他也就是仰仗著國軍曾經的實力,在臺灣島上其實也沒什么特別的好事情,一天到晚幾乎都是療養(yǎng),療養(yǎng)到最后他也便迎來了死亡的結局,也就是赤身裸體在床上,身體還有些發(fā)綠,據說當時屋子里的床單上有抓痕,說明他臨終前十分的痛苦。 而且,一直陪同白崇禧進行療養(yǎng)的漂亮護士也不見了,這名護士姓張,很受人老心不老的白崇禧喜愛,可沒想到白崇禧死之后她就不見了。 于是外界人士紛紛猜測,這名女護士的真實身份可能就是特務,畢竟蔣介石在敗退到臺灣以后,心理一直有些無法接受,這樣的情況獎也肯定常常猜忌旁人,那時臺灣混亂的證據就可以作為證明。 據說白崇禧死前喝的最后一次藥酒也是消失的無影無蹤,這無疑不是為這名傳奇人物的死亡增添了一番神秘的色彩,有人說白崇禧晚年屢屢有遭受到生命威脅,一路跌跌撞撞才熬到了這一天,可終究還是沒能躲過。 而有關這類人士的迷話,曾經的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們也偶有透露成書,有一些也是確有其事,比如谷正文就在自己回憶錄中陳述了對白崇禧的幾樁暗殺。 小結: 其實,早在白崇禧去臺灣之前,他的朋友就曾勸誡過他不要去蔣介石的地盤,畢竟挨到了秋后算賬的時候,蔣介石指不定會在背后使什么絆子。 不過白崇禧反而是一直很樂觀,他認為國軍還有機會卷土重來,所以一意孤行沒有聽從李宗仁等人的話,這些人都是遠走高飛去了美國等地方,可白崇禧終究還是喜愛中國這片土地,最終還是選擇了前往臺灣。 要說白崇禧為何最終落得如此下場,和他的治軍理念恐怕也是分不開的,作為知名的桂系軍閥,白崇禧用兵也往往是非廣西人不用,所以他的軍事風格也與他人大相徑庭,對于此刻盤踞在臺灣這一彈丸之地的蔣介石而言,白崇禧已經沒有太高的價值了,最后便下了狠手將他除掉。 所以說對于上位者而言,下屬往往只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工具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