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 【方劑組成】豬苓9克,澤瀉15克,白術(shù)9克,茯苓9克,桂枝6克 【用法】以上五味為細(xì)末,白飲和服3克,多飲暖水。汗出愈。 五苓散是《傷寒論》中的名方,由豬苓、澤瀉、白術(shù)、茯苓、桂枝組成,功能溫陽利水。 本方主治有三大類: 一是膀胱蓄水證,癥見小便不利、頭痛微熱、煩渴欲飲,甚則水入即吐,舌苔白、脈?。?/p> 二是水濕內(nèi)停,癥見水腫、泄瀉、小便不利等; 三是痰飲,癥見臍下動(dòng)悸、吐涎沫而頭?;蚨虤舛日?。 五苓散由桂枝、白術(shù)、茯苓、豬苓、澤瀉五味藥組成,其中桂枝通陽化氣,兼以解表;茯苓、白術(shù)健脾利水;豬苓、澤瀉利水滲濕,全方共奏通陽化氣利水之功。若欲其解表,又當(dāng)服后多飲暖水取汗,以水熱之氣,助人體之陽氣,以資發(fā)汗,使表邪從汗而解。 五藥合用,利水滲濕,化氣解表,使水行氣化,表邪得解,脾氣健運(yùn),則蓄水留飲諸證自除。本方重在利水滲濕,故又可用于水濕內(nèi)盛之水腫、小便不利。濕盛之泄瀉,以此分利小便,濕去瀉必止。痰飲,臍下動(dòng)悸而頭眩者,為飲停下焦,用本方利水,則飲去悸眩自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