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家長問我,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 家長說,我真的用了很多辦法了,軟的硬的,但是都不管用,要怎樣把孩子從手機里拉出來??? 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得從根源上了解,手機到底給孩子帶來了什么? 孩子一定在現(xiàn)實生活中缺了點什么,才會在手機給予孩子的虛擬世界里尋找什么。 饅頭媽認為,孩子沉迷手機,基本逃不出以下5個心理原因,給大家掰開了揉碎了來說說,然后提供一些對應的解決方法。 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說,孩子的首要心理需求是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 如果,孩子的心沒有歸屬,感覺不被家人愛、缺乏親子之間的高質量陪伴、缺乏與現(xiàn)實世界的情感鏈接、沒有人陪他、沒有人需要他、沒有人感覺到他很重要。 那么,孩子就會選擇手機作為最好的朋友來陪伴自己。 畢竟,手機帶來的好處太多了。 手機可以從早到晚陪伴自己,并且很重要的是,手機從來不會抱怨陪伴得太累了,也從來不會責備自己,而是永遠都在等自己。 所以,對于這點原因,家有沉迷游戲的孩子的家長們可以反思一下:我們陪伴孩子的時間夠嗎?我們與孩子在情感上的連接及時嗎?這個家對于孩子而言,能讓他們擁有歸屬感嗎? 很多家長苦惱自己因為工作原因,沒有很多時間陪伴孩子。其實,你可以沒有很多時間陪伴孩子,但是如果你能做到一旦你在陪伴,就是高質量的,看著孩子的時候眼里都帶著光的,那就足夠了。 時間少,不必苦惱,也不是借口。記住,陪伴不在于時間的多少,而在于質量,那些本來就很少陪伴孩子的家長,一定不要把親子時光都浪費在教育上、翻舊賬上、說教責備上。 另外,如何提高孩子的歸屬感,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這個家庭所需要非常重要: 時常表達你對孩子的需要,一定要用言語說出來,比如:“男子漢了,會幫媽媽提重物了,要不是你在,我根本沒辦法把這些東西從車庫提回家,媽媽有你真好?!?/p> 孩子感覺到被你需要,并且,自己有不可替代性,幫的忙很有價值,就會放下手機去迎合你的需求。 有一些孩子學業(yè)成績表現(xiàn)不好,家務也干得不好,父母就會一邊嘮叨一邊包辦。孩子沒有機會去體驗成就感,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但是從心理上來說,孩子是天生就有成就動機的,這造成的結果就是,孩子會去手機里尋找成就感。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每當我們玩游戲闖關的時候,游戲里馬上就會有正面反饋“amazing”、“fantasitic”、“awesome”、“太棒了” …… 音效做得足足的,同時伴有鮮花和掌聲。 現(xiàn)實里,你會給孩子這些正面的肯定嗎?如果你眼里只有孩子的缺點,每天都在挑刺,那手機就會取代你了。 不要過分關注孩子做事情的結果,而是去肯定孩子努力的過程,總能找到孩子做得好、能讓他們有成就感的地方。 比如,孩子自己洗衣服,但是洗不干凈,還弄得滿地都是水,這個時候,你是責備孩子這點事也干不好,還是先肯定孩子家務活主動,自我管理能力強,會自己洗衣服了? 記住,多肯定孩子,畢竟現(xiàn)在的孩子能在現(xiàn)實中體會到成就感的機會除了被家長包辦代替的,剩下的已經不多了。 孩子在游戲世界里,容錯空間是很大的,輸了是不會被批評的,而是“come on”、“try it again”,這樣鼓勵孩子,孩子當然越挫越勇非常愿意去嘗試,打完一局又一局。 很多媽媽問我,我的孩子不愿意去嘗試很多新事物怎么辦? 那你反思一下是否在每次孩子去嘗試的時候,你都在關注結果,否定他的努力,那孩子一定不愿意去嘗試,害怕犯錯的結果,會被家長說,那就不去做了。 請記住,任何孩子都是在錯誤中成長起來的,分享一個前輩的案例: 某天,孩子在書房邊做作業(yè)邊玩手機,看到家長來了,馬上放下手機假裝在認真寫功課,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沒收嗎?批評孩子偷偷玩手機學習不上心,然后警告孩子,再裝個監(jiān)控在書房嗎? 這個前輩的做法有點高明,她先是給孩子一個平靜的眼神,然后走開。 晚上睡前,簡單幾分鐘跟孩子聊天,和孩子平坐一起,說:“孩子,今天你玩手機,媽媽看見了,媽媽要來謝謝你,不是來批評你的,謝謝你心里有我,顧及我的感受馬上把手機放下了,你不想讓媽媽生氣,你知道嗎?媽媽沒有生氣,你又不是經常這樣干。” 這個媽媽給了臺階孩子下,也就是給了他很大的容錯空間,孩子會慚愧,會真正知錯。 如果你給孩子帶來的是批評指責,孩子下次就會偷著玩,撒謊,因為,批評、責備往往會帶來反抗和爭辯,但理解、信任會帶來正能量。 很多沉迷游戲的孩子,在現(xiàn)實生活里就像一個牽線木偶被父母牽著走,沒有什么自主權。 但是游戲不一樣,今天拿起手機,是打游戲,還是看綜藝,刷短視頻,完全可以孩子自己說了算,用哪個武器打敗對手,選擇權也都在孩子手上,每一個按鍵的瞬間都給了孩子當家作主的感覺。 現(xiàn)實里,孩子有嗎?我們總說孩子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不強,因此各種不放心,其實,究竟是孩子能力不好,還是孩子根本就沒擁有自我管理的權力? 如果真的是這樣,請給孩子更多自主權,家里的一些事情,多放手讓孩子去做決定,在一些小事上,放權給孩子,給他掌控感,實踐起來也很簡單。 比如,周末怎么過,暑假上哪兒玩完全可以由孩子去決定,哪怕是大事,也記得認真問一問、聽一聽孩子的意見。一個擁有掌控感的孩子,才會更獨立、自律。 孩子沒有朋友,人緣不好,再加上父母也不陪伴的話,那就真的只有手機來陪自己了。 如果你的孩子沉迷游戲了,你可以反思一下,如果不玩手機,孩子能干嘛? 孩子的社交能力怎么樣?家長的社交能力怎么樣?作為家長,你是如何影響孩子的?你會常常參加社交活動嗎,還是一有空,就宅在家玩手機不參加社交活動? 哪怕作為家長,我們是比較安靜的那種類型,也要在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關系上,花多點心思。 比如,孩子的生日快到了,組織一個生日派對邀請上孩子的同學朋友鄰居什么的一起聚會,給機會讓孩子體驗做孩子王的感覺,多交幾個朋友,孩子就不會孤單到只能用手機來陪伴自己。 為什么游戲令孩子沉迷,哪怕大人也是如此,游戲的設計也是利用了人類的心理特征的,你缺乏什么,游戲世界里就給你什么,孩子沉迷手機游戲了,你想要去改變孩子嗎? 先從以上五點開始,很多時候,有果就有因,作為家長,我們先改,先把孩子心理上缺乏的那些東西在現(xiàn)實中補齊了,孩子就會跟著變了。 |
|